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中的“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句式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2-85,共4页
"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句式的句法归属,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确定"是"和"有"的句法属性有助于确定两类句式的句法地位,"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两类句式中的"是&... "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句式的句法归属,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确定"是"和"有"的句法属性有助于确定两类句式的句法地位,"是不是VP"与"有没有VP"两类句式中的"是"和"有"都是作为强调标记使用的助动词;它们都是位于"谓头"位置,两类疑问句式都是在"谓头"位置上通过正反重叠语法手段形成的,应该归属正反问句。在本文的理论框架下,两类疑问句式能够得到统一的句法分析,这种统一分析和"是"与"有"在句法上有若干平行的特征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不是VP” “有没有VP” 助动词“是” 助动词“有” “谓头”位置
下载PDF
北京自然口语中的“是不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咸菊 《现代语文》 2019年第6期35-41,共7页
通过对“是不是”虚化为话语标记过程的探讨,认为北京口语中“是不是”表疑问的语用功能显现出一个由强到弱到无的连续链,它发端于有疑而问,经过疑问功能的减弱、消失,成为“非问”的话语标记成分。功能上的迁移变化是由于“是不是”在... 通过对“是不是”虚化为话语标记过程的探讨,认为北京口语中“是不是”表疑问的语用功能显现出一个由强到弱到无的连续链,它发端于有疑而问,经过疑问功能的减弱、消失,成为“非问”的话语标记成分。功能上的迁移变化是由于“是不是”在疑问结构体中语法位置的变化和凝固引起的。虚化为话语标记后,“是不是”除了含有与对方商议或进行求证的功能外,还说明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努力在自己与听话人之间建立起共同的交际背景,来实现交际中应遵循的礼貌原则。同时,话语标记“是不是”具有肯定、确认之前的旧信息和提示、凸显之后的新信息等话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不是 疑问结构体 语法化 话语标记 话语功能
下载PDF
“是否”的语法化及其与“是不是”“是否是”的功能差异
3
作者 周延松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9-93,共5页
"是"和"否"在线性序列上连续出现时代较早,大多用于句末,以肯定和否定连用表选择判断。明代"是否"始多后接成分,到清代其后接谓词性成分用例逐渐占据主流,基本完成向副词的转化。现代汉语中,书面化表达方... "是"和"否"在线性序列上连续出现时代较早,大多用于句末,以肯定和否定连用表选择判断。明代"是否"始多后接成分,到清代其后接谓词性成分用例逐渐占据主流,基本完成向副词的转化。现代汉语中,书面化表达方式"是否"和"是否是"因其主要分别后接谓词性成分和名词性成分,大致呈现出一种互补分布的状态,它们与口头化的表达方式"是不是"构成一种基本对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是否 是不是 是否是 句法功能
下载PDF
“是不是”弱问句:从真问到反问的中间环节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6-102,共7页
发话人的疑惑有程度的差别,因而"是不是"问句从真问句到反问句之间是连续的。"是不是"弱问句是介于真问句与反问句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不是"弱问句有疑问的功能,发话人在发问时存在疑问,需要听话人口头... 发话人的疑惑有程度的差别,因而"是不是"问句从真问句到反问句之间是连续的。"是不是"弱问句是介于真问句与反问句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不是"弱问句有疑问的功能,发话人在发问时存在疑问,需要听话人口头回答。"是不是"弱问句也有祈使的功能,需要听话人行动。"是不是"弱问句不同于真问句和反问句,其内部的功能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不是 弱问 疑惑程度
下载PDF
从三大理论角度看北京口语中“是不是”及其变体的语用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小芳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25-127,共3页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话语分析、语用学的研究上,话语标记是一个新领域。以北京口语为语料基础,从语用学的角度分别采用连贯理论、关联理论及...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话语分析、语用学的研究上,话语标记是一个新领域。以北京口语为语料基础,从语用学的角度分别采用连贯理论、关联理论及言语行为理论对话语中"是不是"及其变体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将其功能分为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三大类。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话语标记,科学地使用话语标记促使话语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语 是不是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大学文科课堂的“是不是”类教师提问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燕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8期98-101,共4页
大学文科课堂中"是不是"类教师提问高频出现,本文通过分析语料,将"是不是"类提问分为陈述型和疑问型,后者又可以划分为"有疑而问"与"无疑而问",借助频率统计发现了年轻教师更倾向于使用无疑而... 大学文科课堂中"是不是"类教师提问高频出现,本文通过分析语料,将"是不是"类提问分为陈述型和疑问型,后者又可以划分为"有疑而问"与"无疑而问",借助频率统计发现了年轻教师更倾向于使用无疑而问型"是不是"类提问,而年长教师则倾向于使用陈述型"是不是"类短语作为句末后缀,并对其进行原因与作用分析;最后试图构建大学文科课堂教师提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科课堂 是不是”类 教师提问
下载PDF
陕北绥德话中的“是不是VP”问句
7
作者 雷闪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87-388,共2页
本文主要考察陕北绥德话的"是不是VP"问句。具体分析了"是不是VP"问句中的语意倾向,梳理了该句型的历史发展线索,进一步确定了该句型应该归属于是非问句。
关键词 绥德话 是不是VP” 是非问句 反复问句 语义倾向
下载PDF
童年有棵神奇的树(连载) 第1集 阿婆是不是巫婆
8
作者 王蔚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10年第11期14-17,共4页
罗东西最近总问:“常抱鹅,常抱鹅,你阿婆真的是你阿婆吗?她是不是巫婆?” “胡说八道!”每次,我都想给他一个大耳光。阿婆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一点巫气也没有的。当然啦,阿婆是有点与众不同,去年,她把自己最后一颗牙当种子种... 罗东西最近总问:“常抱鹅,常抱鹅,你阿婆真的是你阿婆吗?她是不是巫婆?” “胡说八道!”每次,我都想给他一个大耳光。阿婆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一点巫气也没有的。当然啦,阿婆是有点与众不同,去年,她把自己最后一颗牙当种子种下,结果长出一棵牙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集 阿婆是不是巫婆》 小学 语文学习 阅读
下载PDF
话语标记“是不是”研究综述
9
作者 罗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2期48-52,共5页
在对话交际中,“是不是”等话语标记常常不表示命题的真意,其所起的作用是对会话等互动性言语交际进行监察、管理及保持对话顺利进行等。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国内学者对“是不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问句形式的研究到抽象构式... 在对话交际中,“是不是”等话语标记常常不表示命题的真意,其所起的作用是对会话等互动性言语交际进行监察、管理及保持对话顺利进行等。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国内学者对“是不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问句形式的研究到抽象构式“×不×”的研究,从理论解释到教学应用,学者们都有进行探索。这里主要以学界提出的“是不是”问句的特殊性作为起点进行梳理,集中梳理关于“是不是”作为话语标记的发展演变和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不是 话语标记 功能
下载PDF
嗨,是不是微笑会比较容易遗忘
10
作者 黄玲玲 《中考快乐作文》 2009年第9期37-39,共3页
云朵自得起沫,天空灰得惆怅,习惯站着仰望,井底之蛙般的视界。云总是在飘,天空灰成棕蓝色,衣褶随风摆动,只有我一动不动,脚底生根。
关键词 《嗨 是不是微笑会比较容易遗忘》 中学 语文 作文
下载PDF
“是不是VP”问句的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 被引量:51
11
作者 邵敬敏 朱彦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6,共14页
本文发现,"是不是VP"问句具有明显的肯定性语义倾向,这跟通常认为正反问的中性语义倾向是不一致的.我们进而比较了该格式跟一般正反问以及"吧"字是非问在信疑度上的区别,指出"是不是VP"属于"咨询型... 本文发现,"是不是VP"问句具有明显的肯定性语义倾向,这跟通常认为正反问的中性语义倾向是不一致的.我们进而比较了该格式跟一般正反问以及"吧"字是非问在信疑度上的区别,指出"是不是VP"属于"咨询型问句",并分析了该格式内部的语用类型及其内部小类的信疑度差异.最后考察了"是不是VP"格式的历史发展线索,并且指出:"是不是VP"的形成有两条发展轨迹:一从"是VP不是"紧缩而来,二从"VP是不是"移位而来;引起这种变化的内因是"是不是VP"句式比"是VP不是"具有明显的认知优势,同时也有可能受到南方方言句式"V不VO"(包括"阿是VP")的影响.因而这一现象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定性语义倾向 咨询型问句 北方方言句子类型 南方方言句子类型 信疑度 "是不是"句式 正反问句
原文传递
北京话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探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咸菊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文探讨北京口语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是不是"、"是吧"这两类疑问结构体虚化为话语标记的原因和过程,描写了作为话语标记的"是不是""是吧"的主要话语功能和社会分布情况。
关键词 话语标记 是不是 “是吧” 虚化 话语功能 社会分布
原文传递
是不是纺轮——人类学视角下纺轮状器物的多种用途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迪 《民俗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89-92,共4页
纺轮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手纺工具。当前我国的考古学家自信地认为所有考古发现的数厘米大小的圆盘状的器物都是纺轮,进而根据纺轮的材质、重量、尺寸和装饰推测出相关的诸多人类行为。但在人类学视角下,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称之为"... 纺轮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手纺工具。当前我国的考古学家自信地认为所有考古发现的数厘米大小的圆盘状的器物都是纺轮,进而根据纺轮的材质、重量、尺寸和装饰推测出相关的诸多人类行为。但在人类学视角下,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称之为"纺轮"的东西也有着和纺纱毫不相关的多种用途:猎物系挂扣、器盖、刮削器、塞子、棋子、弓钻垫片、玩具、纽扣等等。这些"例外"足以提醒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在对纺轮状器物定名和推测用途时要格外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不是纺轮 猎物系扣 弓钻垫片 玩具 纽扣
原文传递
“是不是”问句的日译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惠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95,共13页
一般认为,日语语气形式"ノデハナイカ"的汉语对应形式为"是不是",但实际上,两者在自然会话中的使用频率大相径庭。在汉语"是不是"问句中,"是不是"在句中所处位置、语句的重音等因素决定了其在... 一般认为,日语语气形式"ノデハナイカ"的汉语对应形式为"是不是",但实际上,两者在自然会话中的使用频率大相径庭。在汉语"是不是"问句中,"是不是"在句中所处位置、语句的重音等因素决定了其在共时系统中的用法差异;而日语的语气形式集中于句末,在位置的移动等方面相对不自由,但日语以其丰富的语气形式来表达各种语气,满足各个层面语气表达的需要。这一发现可以直接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日语教学,同时,还能引发我们对汉日对比研究方法论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不是”问句 日译 语气形式 自然会话 汉日对比研究方法论
原文传递
燕子是不是老了(外一首)
15
作者 雁飞 《诗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67,共1页
一连几天,我都看到一群燕子 一群曾经欢快灵巧、一梭梭 织出柳绿的燕子 一群曾经细语呢喃,一声声 唤醒花开的燕子
关键词 《燕子是不是老了》 诗歌 雁飞 文学
原文传递
小英雄是不是小非洲
16
作者 杨红樱 《小星星(作文100分)(小学3-6年级)》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讯断了,进山的路封了,山外的人进不去,山里的人出不来,马小跳奶奶家的那个村子,现在成了一座“孤岛”。救援的直升飞机整日盘旋在这座“孤岛”的上空,空投食物和药品。
关键词 《小英雄是不是小非洲》 故事 中国 当代文学
原文传递
你是不是“99族”
17
作者 韦华明(编译)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10年第6期4-5,共2页
有一个国王,他有无尽的财富,但总是不满足、不快乐,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去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他总是觉得还缺少什么。
关键词 《你是不是"99族"》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
原文传递
不再清纯,是不是一件糟糕的事?
18
作者 沈奇岚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 2010年第12期20-21,共2页
怎样才算是清纯呢?齐眉的刘海?学生裙?不施粉黛的素颜?倘若拿这个问题去问不同的人,得到的必然是千差万别的答案。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不再清纯 是不是一件糟糕的事?》
原文传递
“是否是”的多角度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清平 储泽祥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00,共4页
文章在充分观察、深入研究、语值探求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对"是否是"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以探讨"是否是"的规范问题。文章指出:"是否是"的用法不是个别现象;"是否是"的使用有其内在的规律;"... 文章在充分观察、深入研究、语值探求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对"是否是"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以探讨"是否是"的规范问题。文章指出:"是否是"的用法不是个别现象;"是否是"的使用有其内在的规律;"是否是"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与"是否"、"是不是"相比,"是否是"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因此,我们应对"是否是"的用法持肯定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否是 是否 是不是 规范 语用价值
下载PDF
“不是A,就是B”选择构式义的形成——基于互文的空间认知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甘莅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8,共9页
由于词汇兴替,"不是A,就是B"源自"非A则B"。在"非A则B"结构中,"非A""则B"对举,形成对举空间,从而在语言流中营造了一个微环境,在此微环境中,基于互文的认知机制,A、B信息互换,形成格... 由于词汇兴替,"不是A,就是B"源自"非A则B"。在"非A则B"结构中,"非A""则B"对举,形成对举空间,从而在语言流中营造了一个微环境,在此微环境中,基于互文的认知机制,A、B信息互换,形成格式"非B则A",此格式再和"非A则B"结合,形成"非A则B,或者非B则A","非A则B"的选择义也由此产生。"不是A,就是B"的选择义也来源于互文。明末清初,由于"不是A,就是B"出现频率渐高,选择义逐渐固定到"不是A,就是B"结构中,此时即使A、B结构不对称,"不是A,就是B"也可以表达选择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是A 就是B” 构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