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是皮肤病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皮肤病加重或复发的重要诱因之一。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瘙痒的发生和调控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临床研究显示在疥疮、慢性瘙痒...瘙痒是皮肤病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皮肤病加重或复发的重要诱因之一。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瘙痒的发生和调控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临床研究显示在疥疮、慢性瘙痒、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中均存在瘙痒夜间加重的情况,提示皮肤瘙痒可呈昼夜节律性改变。皮质醇、褪黑素、人体核心温度、细胞因子及前列腺素等因素是瘙痒昼夜节律的主要调控因素。一些生物钟基因如BMAL1、CLOCK、PER和CRY等,通过调节Janus激酶(Janus tyrosine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与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等信号通路,在瘙痒的昼夜节律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生物钟基因对瘙痒昼夜节律调控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进一步研究生物钟基因在瘙痒昼夜节律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将为阐明瘙痒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亦可为控制瘙痒和缓解皮肤病提供新的思路。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体动记录仪对于抑郁症患者昼夜节律特征的评估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目的·系统评价体动记录仪对于抑郁症患者昼夜节律特征的评估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从各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23年05月05日,收集使用体动记录仪评估抑郁症患者的昼夜节律并与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的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抑郁症患者390名,健康对照288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昼夜节律余弦函数的中值(midline statistic of rhythm,MESOR)(SMD=−0.29,95%CI−0.51~−0.07,P=0.009)小于健康对照;抑郁症患者的入睡时间(sleep onset)(MD=33.06,95%CI 14.90~51.23,P=0.000)和觉醒时间(sleep offset)(MD=53.80,95%CI 22.38~85.23,P=0.000)晚于健康对照;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1 d中最活跃的10 h的活动量(activity during the 10 most active hours,M10)(SMD=−0.26,95%CI−0.52~0.01,P=0.06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抑郁症患者的活动量有小于健康对照的趋势;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昼夜节律余弦函数的峰值相位(acrophase)(MD=25.33,95%CI−12.41~63.06,P=0.19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昼夜节律余弦函数的振幅(amplitude)(SMD=−0.14,95%CI−0.42~0.14,P=0.340)以及1 d中最不活跃的5 h的活动量(activity during the 5 least active hours,L5)(SMD=0.31,95%CI−0.10~0.71,P=0.140)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并不明确。结论·体动记录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抑郁症患者的昼夜节律紊乱,但因纳入研究数量有限,研究人群及方法不一致,对分析质量和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提供证据。展开更多
文摘瘙痒是皮肤病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皮肤病加重或复发的重要诱因之一。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瘙痒的发生和调控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临床研究显示在疥疮、慢性瘙痒、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中均存在瘙痒夜间加重的情况,提示皮肤瘙痒可呈昼夜节律性改变。皮质醇、褪黑素、人体核心温度、细胞因子及前列腺素等因素是瘙痒昼夜节律的主要调控因素。一些生物钟基因如BMAL1、CLOCK、PER和CRY等,通过调节Janus激酶(Janus tyrosine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与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等信号通路,在瘙痒的昼夜节律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生物钟基因对瘙痒昼夜节律调控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进一步研究生物钟基因在瘙痒昼夜节律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将为阐明瘙痒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亦可为控制瘙痒和缓解皮肤病提供新的思路。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体动记录仪对于抑郁症患者昼夜节律特征的评估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从各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23年05月05日,收集使用体动记录仪评估抑郁症患者的昼夜节律并与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的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抑郁症患者390名,健康对照288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昼夜节律余弦函数的中值(midline statistic of rhythm,MESOR)(SMD=−0.29,95%CI−0.51~−0.07,P=0.009)小于健康对照;抑郁症患者的入睡时间(sleep onset)(MD=33.06,95%CI 14.90~51.23,P=0.000)和觉醒时间(sleep offset)(MD=53.80,95%CI 22.38~85.23,P=0.000)晚于健康对照;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1 d中最活跃的10 h的活动量(activity during the 10 most active hours,M10)(SMD=−0.26,95%CI−0.52~0.01,P=0.06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抑郁症患者的活动量有小于健康对照的趋势;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昼夜节律余弦函数的峰值相位(acrophase)(MD=25.33,95%CI−12.41~63.06,P=0.19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昼夜节律余弦函数的振幅(amplitude)(SMD=−0.14,95%CI−0.42~0.14,P=0.340)以及1 d中最不活跃的5 h的活动量(activity during the 5 least active hours,L5)(SMD=0.31,95%CI−0.10~0.71,P=0.140)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并不明确。结论·体动记录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抑郁症患者的昼夜节律紊乱,但因纳入研究数量有限,研究人群及方法不一致,对分析质量和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提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