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早白垩世昼蜓稚虫化石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迪颖 林启彬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在北京西南下白垩统发现数以百计的巴依萨昼蜓(Hemeroscopus baissicus)稚虫化石, 使这类近来在国际上争议很大的化石形态得到确认. 研究认为应划归蜻总科(Libelluloidea), 而且与现代的蜻科(Libellulidae)稚虫存在密切的演化联系. 虽... 在北京西南下白垩统发现数以百计的巴依萨昼蜓(Hemeroscopus baissicus)稚虫化石, 使这类近来在国际上争议很大的化石形态得到确认. 研究认为应划归蜻总科(Libelluloidea), 而且与现代的蜻科(Libellulidae)稚虫存在密切的演化联系. 虽然本层位大量出现的昼蜓成虫翅膀以往被认为主要呈现蜓总科(Aeschnoidea)特征, 但不应片面地以形态学对比而割裂它与这些稚虫化石的关系, 二者的对应关系是可靠的, 这里可能揭示了蜻科(Libellulidae)的祖先亲缘类型的早期演化. 京西昼蜓化石是划分热河昆虫群与卢尚坟昆虫群的最基本类型, 有着十分重要的地层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昼蜒 稚虫 蜻总科 昆虫群 北京 化石形态 昆虫演化 地层学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