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鲁西运河区域显宦家族的崛起--以明清聊城八大家族为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学信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11,共11页
明清时代随着大运河的畅通,聊城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繁盛,加之东昌府聊城运河地域政治优势的形成,鲁西运河区域显宦家族不断涌现。在明清鲁西接踵而至的显宦望族中,尤以东昌府聊城“八大家”最为著名。明清东昌府“八大家”的崛起... 明清时代随着大运河的畅通,聊城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繁盛,加之东昌府聊城运河地域政治优势的形成,鲁西运河区域显宦家族不断涌现。在明清鲁西接踵而至的显宦望族中,尤以东昌府聊城“八大家”最为著名。明清东昌府“八大家”的崛起不仅与聊城运河区域政治优势以及明清时代大运河的畅通有关,亦与儒家文化对其家族的熏陶与影响以及重视家族子弟的文化教育紧密相连。明清时期东昌府“八大家”明显体现出科第起家的特性以及家族成员亦官亦文亦学术和多名甚至十余名进士涌现于一门显宦家族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鲁西运河区域 显宦家族 聊城“八大家”
下载PDF
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邦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1-67,共7页
宋代婚姻度制的主要特色不是男子可以再娶、女子不能再嫁,而是“姻婚不问阀阅”。这个结论虽然不乏史实依据,可是人们不免要问:不问阀阅原因何在?不问阀阅又问什么?对于问题之二,宋人已有答案:“议亲贵人物相当。”“榜下择婿”之风的盛... 宋代婚姻度制的主要特色不是男子可以再娶、女子不能再嫁,而是“姻婚不问阀阅”。这个结论虽然不乏史实依据,可是人们不免要问:不问阀阅原因何在?不问阀阅又问什么?对于问题之二,宋人已有答案:“议亲贵人物相当。”“榜下择婿”之风的盛行,即是“贵人物”的具体表现。至于问题之一,关键在于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封建社会是个封闭式的凝固态社会,整个社会犹如一潭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两宋时期 政治地位 婚姻 四民 门第观念 士商 外戚 显宦 袁氏世范
下载PDF
试论白朴拒仕元朝之因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世厚 《中州学刊》 1986年第1期76-79,共4页
著名的元代戏曲家白朴,生活在金元交替、元灭南宋一统中国的时代。这期间,蒙元统治者中止了科举,但却采取了举贤荐能的措施。中统二年(1261)五月,进拜中书右丞相的河南等路宣抚使兼江淮经略使史天泽,荐举白朴出仕蒙古政权,而白朴“再三... 著名的元代戏曲家白朴,生活在金元交替、元灭南宋一统中国的时代。这期间,蒙元统治者中止了科举,但却采取了举贤荐能的措施。中统二年(1261)五月,进拜中书右丞相的河南等路宣抚使兼江淮经略使史天泽,荐举白朴出仕蒙古政权,而白朴“再三逊谢” (王博文《天籁集序》)。元代一统之后,白朴徙家金陵,江南行台监察师巨源又推荐他出仕元朝,他以晋代嵇康给山涛的绝交书为由,婉言回绝,说“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见《天籁集》)那么,白朴为什么拒不出仕蒙元?这是历来评论家十分关注而看法又颇为纷歧的问题。澄清这一问题,对于分析白朴的思想和研究他的创作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朴 仕元 民族歧视 蒙古贵族 天籁集 史天泽 显宦 民族压迫 中书右丞相 金陵
下载PDF
京剧大师出身相门
4
作者 木叟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0-60,共1页
松筠,玛拉特氏,蒙古族,在清代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历官显宦。为人清廉刚正、高风亮节。由伊犁将军调升京官尚书时,骑驴到部。门役不延入内,先行告知再入,轻视之态,形于眉睫。松筠坦然自若,扶驴立待。不多时,自侍郎以下,所有官员排班出... 松筠,玛拉特氏,蒙古族,在清代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历官显宦。为人清廉刚正、高风亮节。由伊犁将军调升京官尚书时,骑驴到部。门役不延入内,先行告知再入,轻视之态,形于眉睫。松筠坦然自若,扶驴立待。不多时,自侍郎以下,所有官员排班出迎。门役目瞠口呆,傈然手足失措矣。松筠不究,泰然随入。不问前情,部中员役均羡尚书风度高峻,宽宏大量。从此钦敬万分,迄公寿逾八十,命以都统衔休致。卒时“恩加”太子太保,“并赐”祭葬,予谥“文清”。因此世称松文清公。京剧大师言菊朋,就是他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尚书 坦然自若 道光 伊犁将军 太子太保 显宦 京官 唱腔 侍郎
下载PDF
祠堂与两汉社会文化
5
作者 舒显彩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4-51,共8页
祠堂是旧时供奉和祭祀祖先、山川鬼神及先哲圣贤的场所。在原始宗教的生死观、厚葬的社会风俗及儒家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宗族祠堂、神灵祠堂和显宦名哲祠堂风靡两汉社会。汉代祠堂类别多样、规模宏伟,分布于各时段的众多区域,起着维护宗... 祠堂是旧时供奉和祭祀祖先、山川鬼神及先哲圣贤的场所。在原始宗教的生死观、厚葬的社会风俗及儒家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宗族祠堂、神灵祠堂和显宦名哲祠堂风靡两汉社会。汉代祠堂类别多样、规模宏伟,分布于各时段的众多区域,起着维护宗族血缘关系、沟通人神、教化吏民的作用。这一祭祀场所在汉代的兴盛,标志着礼乐文明发展的新方向,但修建祠堂糜财累民,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汉代祠堂文化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祭祀制度、宗教信仰和社会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堂 汉代 祭祀 宗族 显宦名哲
下载PDF
卑鄙龌龊之场,奔竞夤缘之地——读《满清官场百怪录》
6
作者 李青山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3期35-38,共4页
1.《满清官场百怪录》系民国云间颠公著,以笔记形式记述了清代官场上的奇闻趣事一百例。其暴露之无情,讽刺之辛辣,直可追《官场现形记》。作者笔下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官场人物,上自朝廷显宦、名公巨卿,下至州县衙役、谪官罪臣,在声色... 1.《满清官场百怪录》系民国云间颠公著,以笔记形式记述了清代官场上的奇闻趣事一百例。其暴露之无情,讽刺之辛辣,直可追《官场现形记》。作者笔下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官场人物,上自朝廷显宦、名公巨卿,下至州县衙役、谪官罪臣,在声色利禄的驱遣下,无不尽兴表演,以厚厚的脸皮,黑黑的心肠,令人作呕的各式技俩,串演着他们擅长的丑角,构成了一幅封建官场不堪入目的“群丑图”。观其恶德败行,直如欧阳巨源在《官场现形记序》中所说的那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 夤缘 县令 绣鞋 某甲 知县 心肠 封建末世 显宦 公子
下载PDF
唐代的“吴中诗派”
7
作者 梁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84-84,共1页
“吴中诗派”的活动时期是在唐朝中期的大历、贞元年间,代表人物为皎然、顾况,此外尚有秦系、灵澈、朱放、陆羽、张志和诸人。这七位诗人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一、他们或世籍东吴,或早年即寓居吴会,其主要活动地区都在三吴两浙,有鲜明的... “吴中诗派”的活动时期是在唐朝中期的大历、贞元年间,代表人物为皎然、顾况,此外尚有秦系、灵澈、朱放、陆羽、张志和诸人。这七位诗人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一、他们或世籍东吴,或早年即寓居吴会,其主要活动地区都在三吴两浙,有鲜明的地域性。二、他们均未显宦,受过挫折,经历了从有志用世到遗世隐逸的历程,但内心并不反对进取,只是以佯狂自高,于放荡不羁中显露奇崛不平之气。三、他们从大历至贞元一直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尽管他们的作品散佚严重,但七人今仍存相互赠答唱和诗40多首,并常在诗文中互相引为同调,还组织过诗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诗派 俗体诗 皎然 唱和诗 张志和 活动时期 显宦 遗世 诗社 三吴
下载PDF
冯伉事迹考释
8
作者 李中合 《商洛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94-97,共4页
北宋王禹偁引冯伉为“知音”,两人在政治、文学创作诸方面交往甚密.但冯伉何许人也?研究者并未涉及.笔者试图从一鳞半爪的资料中考释出冯伉的生平事迹,为研究王禹偁做点肤浅工作.故本文着重从其家世、生卒、任职三方面勾画出基本轮廓.
关键词 显宦士族 教养熏陶 位卑官冷 辗转频繁 宦途坎坷 勤于王事
下载PDF
寻访明代御史贵阳马文卿遗迹
9
作者 李芳 《贵阳文史》 2018年第1期50-55,共6页
明末贵阳马文卿及马明卿、马士英父子,因科第蝉联而享誉筑垣,马氏家族由屯兵后裔转变为名门显宦,受到世人注目。更因马士英官至南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宏光朝首辅(民间称为“马阁老”),遂把马氏家族的荣耀推向巅峰。由于历史的原因... 明末贵阳马文卿及马明卿、马士英父子,因科第蝉联而享誉筑垣,马氏家族由屯兵后裔转变为名门显宦,受到世人注目。更因马士英官至南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宏光朝首辅(民间称为“马阁老”),遂把马氏家族的荣耀推向巅峰。由于历史的原因,马氏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至今踪迹难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光 名门 显宦 贵阳 尚书 历史 阁老
下载PDF
聊斋
10
作者 刘中国 《中外房地产导报》 1995年第13期43-45,共3页
山东淄川的蒲家庄有一座普普通通的茅草屋,私塾先生蒲松龄生长于斯。先生兄弟四人,分家时他分到薄田二十亩,“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居住条件如此简陋。直到四十九岁那年,先生还在为筑新居而四处奔波,喟叹“茅茨... 山东淄川的蒲家庄有一座普普通通的茅草屋,私塾先生蒲松龄生长于斯。先生兄弟四人,分家时他分到薄田二十亩,“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居住条件如此简陋。直到四十九岁那年,先生还在为筑新居而四处奔波,喟叹“茅茨占有盈寻地,搜括艰于百尺楼”。迫于生计,他经常靠借债、典当度日,他有首诗的标题颇能说明问题——《薄有所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塾 居士 《聊斋志异》 显宦 什物 蒲松龄 怨愤 《搜神记》 淄川 小树丛
下载PDF
王维辋川隐居生活管窥
11
作者 朱慧玲 《乾陵文化研究》 2012年第1期336-341,共6页
历史上,位于蓝田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的辋川不仅为'秦楚之要冲,三秦之屏障',且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唐代许多名士显宦的私家庄园就坐落在这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王维的辋川别业。王维四十四岁左右时,为供'... 历史上,位于蓝田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的辋川不仅为'秦楚之要冲,三秦之屏障',且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唐代许多名士显宦的私家庄园就坐落在这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王维的辋川别业。王维四十四岁左右时,为供'志求寂静'的母亲用以修行静养,于'蓝田县营山居一所'[1],即辋川别业。此后苦心经营为一片山水胜地,成为他'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地 诗意 别业 志求 显宦 生活 山居 风景 名士
原文传递
“内举不避亲”——以杨万里为个案的宋元变革论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瑞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作为宋元变革论系列实证研究的组成部分,本文具体提出杨万里这件个案,通过解读其书信,考察了包括退任者在内,高官显宦在选人改官过程中的种种活动。维持家声与利益相牵,让杨万里这样清廉的官僚都使用了"内举不避亲"的借口,为... 作为宋元变革论系列实证研究的组成部分,本文具体提出杨万里这件个案,通过解读其书信,考察了包括退任者在内,高官显宦在选人改官过程中的种种活动。维持家声与利益相牵,让杨万里这样清廉的官僚都使用了"内举不避亲"的借口,为子嗣亲朋的仕途升迁挖空心思地求荐。这些活动,显示了理想的制度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发生极大的变异。由此一隅,可以观察到中层以上官僚荣耀背后的辛酸,以及选人这些大量的下层官僚奔竞于仕途的艰难。这种状况使我们看到,宋朝的政治家们在制度设计上苦心积虑,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科举的公平,为普通平民百姓敞开了一扇通向仕途之门,但却在下一道程序中,事实上恢复了一定程度的士族政治。异常严酷的仕途现实,导致多数士人绝望而却步,逐渐形成士人流向的多元化。透过这件个案,我们可以窥见到促成宋元社会转型的多种因果关系之一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变革 南宋社会 杨万里 选人改官 显宦斡旋
原文传递
宋代名宋京者有四人
13
作者 李國玲 《宋代文化研究》 2003年第1期141-141,共1页
其一:自号迂翁(《兴地纪胜》卷一五七),字宏父(甫),(《竹隐畸士集》卷三《送宋宏甫出守邠州》诗自注)四川双流人,是北宋中后期任职川陕等地宋构之仲子,故又称宋仲宏父。生于哲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卒于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 其一:自号迂翁(《兴地纪胜》卷一五七),字宏父(甫),(《竹隐畸士集》卷三《送宋宏甫出守邠州》诗自注)四川双流人,是北宋中后期任职川陕等地宋构之仲子,故又称宋仲宏父。生于哲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卒于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以太中荫入官,後锁厅,登崇宁丙戌进士第。'其文采深受当朝显宦张商英、蔡京、邓洵武等人器重,'俱爱其有古作者之风流。''除宗子博士,编修西枢文字,三入文昌为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子 博士 宏父 风流 四川 西枢 畸士 显宦 自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