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磨氧化铝晶粒尺寸与显微应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新宽 马明亮 +2 位作者 席生岐 周敬恩 谢清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89-691,共3页
研究了高能球磨氧化铝的晶粒尺寸和显微应变发现球磨后氧化铝的显微应变(ε) 与晶粒尺寸( D) 符合逆变关系, 即晶粒尺寸越小, 显微应变越大显微应变与晶粒尺寸的倒数成线性关系, 在ε~1 D 图上出现双斜率表明球磨... 研究了高能球磨氧化铝的晶粒尺寸和显微应变发现球磨后氧化铝的显微应变(ε) 与晶粒尺寸( D) 符合逆变关系, 即晶粒尺寸越小, 显微应变越大显微应变与晶粒尺寸的倒数成线性关系, 在ε~1 D 图上出现双斜率表明球磨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氧化铝 晶粒尺寸 显微应变 球磨 陶瓷
下载PDF
川西北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构造显微应变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邓宾 刘树根 +1 位作者 刘顺 李智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706,共10页
区域显微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变形机制已经成为造山带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及模型的重要约束。对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带15个定向构造样品显微薄片的研究表明:弧形带以中—浅层共轴挤压同变形-变质作用为主,形成残缕构造、对称眼球构造、... 区域显微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变形机制已经成为造山带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及模型的重要约束。对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带15个定向构造样品显微薄片的研究表明:弧形带以中—浅层共轴挤压同变形-变质作用为主,形成残缕构造、对称眼球构造、膝折构造等;弧形带构造变形具有典型对称性应变的特征,东西两翼应变强度大致相当(γ≌1.8)、压缩率大致相等(C≌27%),由北向南相同单元内应变特征具有一定的增强趋势(而不同单元之间具有微弱减小的趋势),尤其是弗林指数K值(K>1)由北向南具有明显增大的特征,总体为三轴长椭球应变,为伸长型应变型式。较场弧形带的显微应变特征与典型弧形构造的"走滑成因"机制非对称性的特征迥异,其成因应归于以南北向主应力所控制的差异应力-应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应变 三轴长椭球应变 差异应力-应变机制 较场弧形带 松潘-甘孜褶皱带
下载PDF
板料成形过程显微应变分析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邹恒杉 林大为 +1 位作者 戴一一 张顺才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4-26,32,共4页
提出一种通过测定板料变形前后晶粒外形轮廓尺寸来计算板料局部应变的方法 ,将这种显微应变分析法对经单向拉伸后的侧面带圆弧缺口的板料的 4个位置的应变量的测定结果 ,与网格分析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板料成形 网格法 显微应变分析法
下载PDF
电铸金刚石-镍复合膜微观应力分析
4
作者 方莉俐 张兵临 +1 位作者 姚宁 邓记才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37,共4页
用电铸方法,采用低应力电镀液,研制出了金刚石-金属复合膜。该复合膜的厚度为20-45μm,可用于制作超薄切割刀具。介绍了用X射线衍射法(XRD)测量多晶体微观应力的基本原理和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镍多晶体显微应变的程序。用单波法计算了电... 用电铸方法,采用低应力电镀液,研制出了金刚石-金属复合膜。该复合膜的厚度为20-45μm,可用于制作超薄切割刀具。介绍了用X射线衍射法(XRD)测量多晶体微观应力的基本原理和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镍多晶体显微应变的程序。用单波法计算了电铸金刚石-镍复合膜的显微应变,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该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结果发现:阴极电流密度严重影响复合膜的显微应变,在实验所用电流密度范围内(0.6-3.5 A/dm2),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显微应变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镍复合膜 显微应变 XRD SEM
下载PDF
金红石型TiO_2机械力化学变化XRD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其胜 高树军 +1 位作者 张少明 杨南如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采用X 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高能球磨金红石型TiO2 机械力化学变化 ,并解释了机械力活化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 :随着粉磨的进行 ,金红石型TiO2 的晶粒大小D减少、显微应变ε增加 ,有效温度系数增加 ,晶格无序化程度增强。晶粒大小D和显微应... 采用X 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高能球磨金红石型TiO2 机械力化学变化 ,并解释了机械力活化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 :随着粉磨的进行 ,金红石型TiO2 的晶粒大小D减少、显微应变ε增加 ,有效温度系数增加 ,晶格无序化程度增强。晶粒大小D和显微应变ε成ε =17 4 98D- 0 5571 的逆变关系变化。机械力化学效应具有阶段性 ,采用晶粒尺寸、有效温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型TIO2 机械力化学 晶粒大小 显微应变 有效温度系数 二氧化钛
下载PDF
球磨过程中Fe/Al混合粉末的摩擦化学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勤 李云峰 +1 位作者 郭铁明 李和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1,共4页
利用ZJM 10T型搅拌式球磨机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Fe/Al元素混合粉末在机械球磨过程中的摩擦化学效应.结果表明,Fe粉颗粒摩擦化学效应的变化规律与球磨机的转速无关,即无论低速或是高速,随着时间的延长,Fe粉颗粒的颗粒尺寸变小,显微应变增... 利用ZJM 10T型搅拌式球磨机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Fe/Al元素混合粉末在机械球磨过程中的摩擦化学效应.结果表明,Fe粉颗粒摩擦化学效应的变化规律与球磨机的转速无关,即无论低速或是高速,随着时间的延长,Fe粉颗粒的颗粒尺寸变小,显微应变增大,有效温度系数增大.而Al粉颗粒的摩擦化学效应的变化规律却与转速关系密切,低速时,其变化规律与Fe粉颗粒的变化规律一致;高转速时,随着时间的延长,Al粉颗粒的颗粒尺寸变大,显微应变增大,有效温度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应变 Fe粉 颗粒尺寸 球磨机 高转速 摩擦化学 降低 混合粉末 机械球磨 X射线衍射仪
下载PDF
稀土元素La、Nd和Eu对化学镀镍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钦鹏 李迎建 +4 位作者 李均钦 高继华 汤皎宁 谷坤明 曹广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研究了三种稀土元素La、Nd和Eu对化学沉积镍镀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稀土元素使合金镀层中各物相的晶格常数与它们各自的标准样品的晶格常数相比均有所降低。根据Cauchy-Gauss规则,用X-衍射分析结果对合金镀层的晶格常数和显微应变... 研究了三种稀土元素La、Nd和Eu对化学沉积镍镀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稀土元素使合金镀层中各物相的晶格常数与它们各自的标准样品的晶格常数相比均有所降低。根据Cauchy-Gauss规则,用X-衍射分析结果对合金镀层的晶格常数和显微应变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稀土元素均使合金镀层中各物相的晶格常数降低,显微应变增加,但稀土元素浓度对不同物相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镀层结构 晶格常数 显微应变 稀土元素 La ND EU 化学沉积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电沉积纳米晶镍组织结构与显微硬度的影响
8
作者 戴玉明 巴志新 +2 位作者 陶学伟 沈悦 王章忠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7-50,共4页
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镍,分析了退火温度对纳米晶镍组织结构与显微硬度的影响。利用差热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显微硬度计对纳米晶镍的热稳定性、表面微观形貌、晶粒尺寸和显微应变及显微硬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 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镍,分析了退火温度对纳米晶镍组织结构与显微硬度的影响。利用差热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显微硬度计对纳米晶镍的热稳定性、表面微观形貌、晶粒尺寸和显微应变及显微硬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纳米晶镍的晶粒尺寸从室温时的20 nm左右逐步长大到400℃时的120 nm左右;显微应变从室温时的0.47%下降到400℃时的0.08%;显微硬度先上升,从室温时的530 HV0.01左右上升到200℃时达最大值660 HV0.01左右,此后显微硬度迅速下降,到400℃时只有330 HV0.0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纳米晶镍 显微应变 硬度 观形貌
原文传递
电铸自支撑金刚石-镍复合膜的制备(英文)
9
作者 方莉俐 张兵临 姚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8-493,共6页
用电铸方法,采用低应力电镀液,制备出了自支撑金刚石-镍复合膜。电镀液PH值3.84.2,温度40~60℃,阳极与阴极间距100~150mm。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检测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晶体显微结构和复合膜中金刚石颗粒... 用电铸方法,采用低应力电镀液,制备出了自支撑金刚石-镍复合膜。电镀液PH值3.84.2,温度40~60℃,阳极与阴极间距100~150mm。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检测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晶体显微结构和复合膜中金刚石颗粒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阴极电流密度对自支撑金刚石-镍复合膜的品质影响很大,当阴极电流密度从1.3A/dm^2增加到3.3A/dm^3时,复合膜的显微应变从0.36%减小到0.28%;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复合膜中金刚石颗粒的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镍复合膜 电铸 电流密度 显微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