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
1
作者 陈利锋 赵博 +2 位作者 李翀 张军 卜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评价枕大孔(FM)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72例枕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侧远外... 目的评价枕大孔(FM)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策略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72例枕大孔腹侧或腹外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一侧远外侧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全切除65例(90%),次全切除7例(10%)。次全切除的患者行赛博刀放射外科治疗。12例(17%)发生舌下神经功能障碍,8例术后3个月内好转。18例(25%)出现声音嘶哑和(或)吞咽困难,15例在术后3个月内好转,1例患者因后组颅神经麻痹而行气管切开。1例因脊髓前动脉损伤偏瘫。无手术死亡。随访12~60个月,无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结论经髁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或腹外脑膜瘤既能满足手术显露需要,又避免了磨除过多的骨质,可取得很好的全切率、较低的并发症和长期满意疗效。术后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术中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 脑膜瘤 显微手术 髁后入路
下载PDF
胸腰段椎管硬膜外囊肿显微手术中尾端技术应用(附12例分析)
2
作者 王林 彭楠 +2 位作者 曾明慧 梅翠竹 何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6-1249,1256,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胸腰段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spinal extradural meningeal cysts,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处理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回顾经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切除囊肿尾端...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胸腰段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spinal extradural meningeal cysts,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处理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回顾经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切除囊肿尾端囊袋、囊肿尾端与正常硬脊膜交界处微小切口贯通脑脊液后常规缝合)的12例患者资料,结合文献传统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期间影像学囊肿完全消失9例,大部分消失1例,椎间孔内侧残留囊肿2例,无1例存在硬膜囊受压表现,无复发病例。术前腰背痛和/或下肢痛11例,出院时疼痛缓解或消失,随访3个月后疼痛改变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下肢无力及排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椎板棘突解剖复位良好、无椎管狭窄和畸形病例。结论: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活瓣问题,闭合囊肿,无明显并发症,临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硬膜囊肿 囊肿尾端技术 椎板棘突复位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经后路显微手术切除胸椎神经根束膜囊肿1例
3
作者 杨晓勇 刘小波 +4 位作者 廖进 张勇 周杰 魏厚禄 邓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神经根束膜囊肿发病率不高,多数学者认为其形成原因与先天发育异常、创伤等因素有关,其形成机制以“球阀机制”学说较为合理。多数神经根束膜囊肿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少数伴有临床症状者,建议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仍存在争议。本文... 神经根束膜囊肿发病率不高,多数学者认为其形成原因与先天发育异常、创伤等因素有关,其形成机制以“球阀机制”学说较为合理。多数神经根束膜囊肿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少数伴有临床症状者,建议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仍存在争议。本文报道1例59岁女性,因检查发现胸腰椎多发囊肿2年、左侧卧位时右侧腹部疼痛不适1年余入院,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分,胸腰椎增强MRI检查示胸10/11双侧、胸12/腰1右侧椎间孔区多发无确切强化囊性病灶。病人存在大小不等、位置不同的4个囊肿,仅右侧胸10/11椎间孔区处的较大囊肿在左侧卧位时才出现神经根压迫症状,其余三个囊肿均未引起临床症状。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右侧胸10/11囊肿囊壁部分切除+神经根袖套成形+自体脂肪-肌肉-蛋白胶囊肿填塞术治疗,术后6 h右侧腹部疼痛消失,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无右侧腹痛,未再行影像学复查。这提示对于有症状的胸腰椎神经根束膜囊肿,行神经根束膜囊壁部分切除+自体脂肪-肌肉-纤维蛋白胶囊肿填塞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根束膜囊肿 显微手术 经后路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个体化定制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幕上脑肿瘤
4
作者 刘发健 张孙鑫 +5 位作者 刘齐东 曹德乾 黄祚韵 汪洋 徐如祥 冯金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与MRI多模态影像的3D打印技术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幕上脑肿瘤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手术切除的56例幕上脑肿瘤的临床资料。27例采用导航引导(导航组),29例采用3D打印导板定位辅助(3D打印组)... 目的探讨基于CT与MRI多模态影像的3D打印技术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幕上脑肿瘤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手术切除的56例幕上脑肿瘤的临床资料。27例采用导航引导(导航组),29例采用3D打印导板定位辅助(3D打印组)。个体化3D打印导板定制流程:将术前CT、MRI等影像的DICOM格式的原始数据,发送至医学3D打印中心数据库,进行影像多模态融合并三维建模,清晰显示病灶与邻近重要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根据模型进行手术路径合理规划,再利用手术路径与颅表特定部位关系,设计定位导板。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3D打印组定位耗费时间较导航组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病灶精准度优良率、病灶全切除率、术后3月GO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3D打印技术可获得个体化的脑肿瘤三维实物模型和手术定位导板,能很好地指导手术切除幕上脑肿瘤,可替代部分神经导航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脑肿瘤 显微手术 3D打印导板 神经导航 疗效
下载PDF
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
5
作者 陈泽鑫 王育胜 +2 位作者 林楚纯 蔡跃豪 袁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5期2506-2510,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男38例、女42例,年龄(53.28±2.81)岁,入院至手术时间(1.96±0.52)d,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男38例、女42例,年龄(53.28±2.81)岁,入院至手术时间(1.96±0.52)d,临床表现:剧烈头痛48例,轻度头痛31例,意识障碍26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采用χ^(2)检验,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0例患者均随访成功,其中预后良好59例(73.75%),预后不良21例(26.25%);两组年龄、性别、动脉瘤长径、手术时间、出血次数、入院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脑血管并发症、术后颅内感染、Fisher分级为影响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影响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主要与术前Hunt-Hess分级、GCS评分、术后颅内感染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破裂动脉瘤 显微手术夹闭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探讨
6
作者 刘永泰 朱龙 寇堃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67-71,共5页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期间就诊于东海县人民医院的脑动脉瘤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30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比较...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期间就诊于东海县人民医院的脑动脉瘤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30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预后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评测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实施显微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炎性应激反应更轻,更有助于患者恢复和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显微手术 疗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不同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袁鹏 张清华 杨艳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ore,GOS)分级情况及术后1、3、6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行大骨瓣减压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开始手术至颅内压下降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个月预后良好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血肿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 血肿清除率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8
作者 全威 胡均贤 +4 位作者 安再尔·艾合买提 杨桂芳 陈劲草 张捷 李志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显微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3年7月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1例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6~65...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显微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3年7月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1例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6~65岁;初次手术17例,再次手术14例;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影像学表现为边界多清晰,MRI呈稍低T1信号、高T2信号,T2FLAIR大多高信号,近半数(14例,45.2%)可见明显瘤周水肿;MRI T1增强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18例(58.1%),不均匀及环形强化12例(38.7%)。25例(80.6%)肿瘤全切除,6例(19.3%)行次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特征性表达STAT6(100.0%,31/31),不同程度表达CD34(93.5%,29/31)、Vimentin(64.5%,20/31)及Bcl-2(25.8%,8/31);Ki-67阳性率2%~30%,平均(11±7)%,Ki-67阳性率随肿瘤病理级别升高而升高。失访9例,成功随访22例,随访时间6~80个月,平均(35.0±23.8)个月;死亡3例,其余19例存活。结论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瘤周水肿常见,可呈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确诊依靠病理检查。肿瘤易复发,可能全身转移,早期诊断、尽早行手术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显微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张伟光 吴明伟 +2 位作者 谢庆海 林正锋 何国磊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9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显微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ICH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40例,给予显微手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显微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ICH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40例,给予显微手术)、观察组(40例,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评价组间临床指标、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更佳,术后7 d的颅内压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术后7 d,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GOS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对HICH患者实施显微手术,对其实施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可以优化临床指标,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MeCP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显微手术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黄冠又 张欣 +3 位作者 杜永贵 甘鸿川 宋莱荣 吴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背景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在基因转录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eCP2可能是胶质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但其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讨MeCP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患者手术后... 背景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在基因转录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eCP2可能是胶质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但其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讨MeCP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患者手术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96例胶质瘤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MeCP2的表达,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eCP2表达水平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7~79岁,平均年龄(44.9±18.3)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胶质瘤组织中MeCP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脑组织(75.0%vs 30.0%,P<0.05)。MeCP2表达的阳性率在WHOⅠ~Ⅳ级胶质瘤组织中分别为20.0%、66.7%、75.0%、90.6%(1/5、18/27、24/32、29/32),在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出现肿瘤复发,59例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0.7±1.7)个月和(24.1±2.9)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胶质瘤患者中MeCP2高表达组的中位PFS和OS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FS:(15.6±1.8)个月vs(28.0±2.6)个月,P=0.026;OS:(16.1±2.0)个月vs(28.3±5.8)个月,P=0.022]。Cox回归分析显示,MeCP2高表达(HR:1.705,95%CI:1.019~2.854)、肿瘤病变多发(HR:2.727,95%CI:1.453~5.120)、单纯采用手术治疗(HR:1.704,95%CI:1.015~2.861)、高病理级别(WHOⅢ、Ⅳ级)(HR:3.294,95%CI:2.317~4.683)是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eCP2在胶质瘤手术患者中表达水平上调,且高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CpG结合蛋白 胶质瘤 显微手术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
11
作者 丁涛 谢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1期70-73,共4页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经侧裂显微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参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经侧...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经侧裂显微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参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92.41±8.57)min、术后苏醒时间(6.34±1.25)h及住院时间(12.86±1.74)d,均短于参照组(124.65±12.39)min、(8.72±1.87)h、(16.25±2.38)d(P<0.05)。试验组手术造成的出血量为(80.34±6.57)mL,低于参照组的(152.85±10.84)mL(P<0.05)。试验组手术总有效率(100%)优于参照组(84.00%)(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28.00%)(P<0.05)。结论经侧裂显微手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相比于小骨窗开颅手术更显著,可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侧裂显微手术 小骨窗开颅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苏醒时间
下载PDF
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姗 吴浩冉 王娇娇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手术机器人高灵活性、高精度与高重复性等优点已成为医学界共识,其与微创手术相结合被广泛应用于各科领域。眼科手术作为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术中尤其需要较高的操作精细度,避免生理性震颤的影响。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解放了术... 手术机器人高灵活性、高精度与高重复性等优点已成为医学界共识,其与微创手术相结合被广泛应用于各科领域。眼科手术作为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术中尤其需要较高的操作精细度,避免生理性震颤的影响。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解放了术者的眼与手,可有效提高操作精准性与手术成功率,为眼科显微手术提供新思路。国内外学者对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不断进行探索,虽然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文从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两大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眼科 手术机器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冬红 毛飞 +3 位作者 徐亚东 何文亮 耿司马 周大志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使用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9)及对照组(n=29),...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使用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9)及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行显微手术,观察组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术。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颅内血肿清除情况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治疗之后在NIHSS、ADL与GCS评分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肿清除率方面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使用神经内镜术可以有效提升颅内血肿清除率,进而在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的同时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显微手术 颅内血肿清除率 并发症
下载PDF
显微手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赵庆 乔晓俊 雷鹅跃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采取显微手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显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经颞叶...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采取显微手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显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经颞叶皮质入路)与观察组(45例,经侧裂-岛叶入路)。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脑损伤指标[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GCS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术后1周NSE、S100B、MMP-9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术后1个月GOS评分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手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可有效清除血肿,促进意识恢复,减轻脑组织损伤,利于改善预后,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侧裂-岛叶入路 显微手术 血肿清除率 脑损伤指标
下载PDF
颅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15
作者 张力 丁可 +1 位作者 李振兴 茅磊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区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患者11例(出血组),均以自...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区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患者11例(出血组),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起病,非出血患者14例(非出血组)。采用Kam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术后定期进行随访。结果11例出血患者术后头部CT示1例患者出现术区出血,其余患者未见出血,且SAH明显减少;CTA未见颅颈交界区异常增粗、迂曲的血管,DSA示瘘口完全闭塞。14例非出血患者术后头颈部MRI示1例患者出现颈段脊髓肿胀,其余患者未见颈段脊髓水肿及血管流空影,MRA未见颅颈交界区异常的血管影,DSA示瘘口完全闭塞。所有患者术中瘘口完全闭塞,术后DSA均无异常。出血组患者术后功能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7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不适主诉,复查DSA未见瘘口。非出血组患者术后功能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9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不适主诉,复查DSA未见瘘口。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颅颈交界区SDAVF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 临床特点 显微手术治疗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司昊天 何森 +3 位作者 王晓斌 任虹宇 张小广 马建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25-426,共2页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与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恢复...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与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观察组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和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和血清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显微手术与介入栓塞联合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1例
17
作者 廖奇挺 陈卓 +2 位作者 段晓春 齐文涛 高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IA临床资料,采用一期右侧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左侧眶上外侧入路依次夹闭前交通动脉瘤、左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及...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IA临床资料,采用一期右侧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左侧眶上外侧入路依次夹闭前交通动脉瘤、左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及二期单纯弹簧圈栓塞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结果右侧大脑中M1段、前交通及左颈内动脉分叉部三处动脉瘤完全夹闭,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致密栓塞,无残留无复发。结论显微手术与介入栓塞联合治疗MIA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多发 外科手术 介入栓塞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与常规显微手术对囊性听神经瘤患者的疗效及对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媛媛 张鸿日 康勉利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 研究比较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与常规显微手术治疗囊性听神经瘤患者的效果及对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80例囊性听神经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案分为实验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 研究比较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与常规显微手术治疗囊性听神经瘤患者的效果及对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80例囊性听神经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案分为实验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接受常规显微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率、两组患者治疗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全切除率[97.77%(88/9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81/90)](P<0.05);实验组Ⅰ级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级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显著更低(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90)]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90)](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显微手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效果更为显著,对于患者面神经影响较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 囊性听神经瘤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微创通道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12例
19
作者 王连运 王永康 高长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直径<3 cm,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微创通道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收集所有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和预后情况,其中围...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直径<3 cm,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微创通道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收集所有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和预后情况,其中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预后情况包括术前1 d、术后14 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6个月MRI平扫和增强,CT平扫、三维重建检查。结果12例病变均全切除,术中出血量为50~120(72.6±12.6)mL,术中均未输血;手术时间为110~165(95.5±31.6)min;住院时间为6~12(8.5±2.8)d。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脑脊液漏及感染。术后6个月12例患者的ODI评分由术前的26.00±2.03恢复至4.69±1.14;7例神经根疼痛患者术后6个月疼痛均完全缓解,VAS评分由术前的7.89±0.78降至1.78±0.67。与术前比较,ODI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MRI随访期内影像学病变均无复发,CT复查显示关节突及脊柱稳定性均未受影响。结论微创通道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对肌肉、关节突关节损伤小、脊柱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 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静 尚坤 王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46-247,25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2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复视,3个月内完全恢复。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听力损害、颅内出血。术后随访1个月~6.5年,平均2.5年;1例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经岩前入路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