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翼点入路切除鞍上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技巧 被引量:9
1
作者 漆松涛 戴学军 +3 位作者 张喜安 方陆雄 彭林 潘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为探讨大型鞍上颅咽管瘤经翼点入路全切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随访分析和回顾总结我科63例颅咽管瘤病人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介绍充分开放外侧裂、暴露切除肿瘤、合理利用各手术间隙、重要组织结构保护及关键器械使用等方面的技... 目的 为探讨大型鞍上颅咽管瘤经翼点入路全切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随访分析和回顾总结我科63例颅咽管瘤病人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介绍充分开放外侧裂、暴露切除肿瘤、合理利用各手术间隙、重要组织结构保护及关键器械使用等方面的技巧。结果 本组全切51例,次全切12例,无手术死亡。经该入路切除鞍区肿瘤路径短、损伤少、暴露充分;在传统四个手术间隙基础上,合理使用颈内动脉上间隙增加了肿瘤的直视范围和角度,更有利于肿瘤的切除。结论 翼点入路是鞍区肿瘤手术的理想入路。熟悉显微解剖,充分利用各手术间隙及娴熟的显微操作技巧是全切肿瘤的基础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颅咽管瘤 翼点入路 显微手术技巧
下载PDF
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和显微手术技巧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立华 刘运生 +5 位作者 陈凌 刘志雄 杨治权 李学军 徐立新 秦天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与毗邻神经、血管的关系,并对全切肿瘤的显微外科技巧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听神经瘤63例,对听神经瘤的供血来源、与颅神经及重要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肿瘤全切除的手术技巧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与毗邻神经、血管的关系,并对全切肿瘤的显微外科技巧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听神经瘤63例,对听神经瘤的供血来源、与颅神经及重要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肿瘤全切除的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63例听神经瘤均有小脑前下动脉分支参与供血;术中发现面神经绝大多数位于肿瘤的前方(占84.1%),其中面神经位于听神经瘤前上方13例,正前方31例,前下方9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51例(81%),肿瘤全切53例(84.1%)。结论掌握听神经的显微解剖特征和手术技巧对全切除听神经瘤和颅神经功能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手术 外科手术 大型听神经瘤 显微手术技巧 外科手术治疗 肿瘤全切除 面神经解剖 神经功能保护 血管结构
原文传递
小鼠原位小肠移植模型的显微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处理
3
作者 孟柠 潘志坚 +2 位作者 李杭 沈吉良 沈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57-1560,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原位小肠移植小鼠模型。方法应用C57BIV6小鼠进行同基因系原位小肠移植。显微手术获取供体小鼠带血管蒂(包括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以及动脉附着处腹主动脉瓣)的小肠作为移植肠;将移植肠的动静脉分别与受体小鼠的下腔... 目的建立稳定的原位小肠移植小鼠模型。方法应用C57BIV6小鼠进行同基因系原位小肠移植。显微手术获取供体小鼠带血管蒂(包括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以及动脉附着处腹主动脉瓣)的小肠作为移植肠;将移植肠的动静脉分别与受体小鼠的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作端侧吻合;切除受体小鼠的小肠,将残留肠管的远、近断端分别与移植肠两断端行端端吻合。优化显微手术技巧和围手术处理措施。结果进行小鼠原位小肠移植70次。初期移植成功率为38.1%,技术成熟后移植成功率为73.5%。技术成熟后供体手术时间为(46.3±3.8)min,移植肠冷缺血时间为(35.2±4.2)min,受体手术时间为(98.0±5.5)min,血管吻合时间为(30.6±3.2)min,肠管吻合时间为(28.6±2.8)min。结论通过优化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处理可构建稳定的原位小肠移植小鼠模型,为小肠移植基础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原位 小鼠 显微手术技巧 手术期处理
原文传递
颅底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18例报告
4
作者 白凯 刘江峰 +2 位作者 王更新 郭申林 吴鹏昌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5年第1期62-64,共3页
背景与目的:颅底脑膜瘤血供丰富,位置深,周围重要结构较多,常难以完全切除,本文介绍18例颅底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探讨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采用相应恰当的手术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妥善处理肿瘤与血管、... 背景与目的:颅底脑膜瘤血供丰富,位置深,周围重要结构较多,常难以完全切除,本文介绍18例颅底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探讨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采用相应恰当的手术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妥善处理肿瘤与血管、神经、静脉窦及脑干的关系,分块切除肿瘤。结果:全切肿瘤 16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辅以放疗。治愈16例,占88.89%,术前脑疝术后肢体偏瘫未恢复1例,1例术后18 天因气管粘膜脱落呼吸衰竭死亡,病死率5.56%。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底脑膜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暴露充分,严密止血,正确处理肿瘤与重要组织的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脑膜瘤 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技术 显微手术技巧 气管插管全麻 手术成功率 完全切除 手术入路 肢体偏瘫 呼吸衰竭 气管粘膜 正确处理 肿瘤 直视下 静脉窦 术后 病死率
下载PDF
1244例痉挛状态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26
5
作者 于炎冰 张黎 +4 位作者 马延山 冯利东 郭协力 李伟 伍成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5月实施的1244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5月实施的1244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状态,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坐骨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副神经、颈段和腰骶段脊神经前、后根。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24.3个月。96.26%患者术后立即感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0.68%。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71.63%,随访期间为86.72%。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8.67%。术后发生肢体感觉障碍478侧(23.17%),肌无力378侧(18.32%),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165例(10.83%)。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和术后坚持长期正规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状态 手术治疗 周围神经 外科手术治疗 神经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随访期间 肢体感觉障碍 显微手术技巧 回顾分析
原文传递
经眶额颞-终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视交叉后部病变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立华 刘运生 +5 位作者 陈凌 袁贤瑞 张明宇 杨治权 霍雷 刘庆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1-296,共6页
目的报告23例视交叉后部病变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视交叉后部病变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采用眶额颞-终板入路显微切除视交叉后占位性病变23例,其中颅咽管瘤13例,垂体腺瘤4例,术前诊断未明者6例。结果16例病灶全切除,5例次全切,... 目的报告23例视交叉后部病变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视交叉后部病变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采用眶额颞-终板入路显微切除视交叉后占位性病变23例,其中颅咽管瘤13例,垂体腺瘤4例,术前诊断未明者6例。结果16例病灶全切除,5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15例术中解剖保留垂体柄。术后并发一过性尿崩17例,永久性尿崩1例,视力障碍加重2例。术后15例随访16-48个月,8例随访3-12个月,其中2例复发。结论经眶额颞-终板入路对于视交叉后部病变可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术中显微解剖鞍区各脑池,妥善保护好颅底前循环及其重要穿通支、视通路、垂体柄和下丘脑等,术后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板入路 视交叉 手术切除 额颞 经眶 显微手术技巧 占位性病变 治疗经验 手术入路 切除 颅咽管瘤 垂体腺瘤 诊断未明 部分切除 术后并发 视力障碍 操作空间 解剖 临床疗效 垂体柄 全切除 一过性 永久性 穿通支
原文传递
海绵窦区肿瘤87例显微手术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何科君 张弩 +3 位作者 杨李轩 韦成江 李西西 黄正松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87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海绵窦区常见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87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海绵窦区常见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肿瘤切除率:57例(65.5%)全切除,14例(16.1%)次全切除,16例(18.4%)大部分切除;住院时间14~98 d,平均29 d;并发症:脑神经受损30例,脑干受损2例,术后出血4例,脑脊液漏5例,感染4例,垂体受损1例,死亡1例;预后及随访:术后1个月KPS评分超过60分68例,超过80分66例。术后3个月KPS评分超过70分74例,超过80分72例。术后12个月KPS评分超过80分78例。随访6~120个月期间死亡3例;6例未全切除脑膜瘤术后1~6年复发,4例未全切除神经鞘瘤术后1~8年复发,2例垂体瘤腺瘤术后13个月及16个月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后随访无复发。2例软骨肉瘤、3例脊索瘤、3例生殖细胞瘤术后予以放射治疗,随访期间病灶未进展。其余病例随访期间肿瘤无进展或复发。结论海绵窦区肿瘤手术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合理的术前规划和手术入路,以及具备精准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区肿瘤 手术入路 显微手术技巧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表面麻醉下的斜视显微手术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文红 张正才 +1 位作者 毛晓霞 孙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79-981,共3页
目的观察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斜视显微手术的效果。方法表面麻醉剂0.5%爱尔卡因于铺巾前,开睑前及每条眼外肌手术前各滴1次后在显微镜下行斜视矫正术。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20例斜视手术麻醉效果达Ⅰ级者89例(74... 目的观察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斜视显微手术的效果。方法表面麻醉剂0.5%爱尔卡因于铺巾前,开睑前及每条眼外肌手术前各滴1次后在显微镜下行斜视矫正术。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20例斜视手术麻醉效果达Ⅰ级者89例(74.17%),Ⅱ级者31例(25.83%),Ⅲ级者0例;术中视野清晰,操作精确,无一例肌肉误勾、漏勾、滑脱发生,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预期的手术效果。结论表面麻醉下的斜视显微手术安全可行,操作简便,手术快捷,美容效果好。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以及因人而异选择合作病例是表面麻醉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手术 表面麻醉 显微手术技巧 斜视矫正术 表面麻醉 术后并发症 术中出血 麻醉效果 手术效果 爱尔卡因 斜视手术
原文传递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立华 孙恺 +3 位作者 陈文锦 夏勇 张洪钿 徐如祥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197-204,共8页
目的探讨经小脑延髓裂(CMF)入路手术切除儿童髓母细胞瘤(MDB)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CMF入路微创显微手术治疗32例MDB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总结。28例患儿采用单侧CM... 目的探讨经小脑延髓裂(CMF)入路手术切除儿童髓母细胞瘤(MDB)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CMF入路微创显微手术治疗32例MDB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总结。28例患儿采用单侧CMF入路,4例患儿采用双侧CMF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者29例(90.6%),次全切除者3例(9.4%),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无永久性脑脊液漏。1例患儿术后并发小脑性缄默症,1个月后完全恢复。所有患儿均打通导水管,除2例患儿术后因脑积水未解除或加重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外,其余患儿术后原有颅高压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术后2例患儿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5例患儿有幕上、幕下硬脑膜下积液,经皮下置管和加压包扎后治愈;颅内感染3例,共济运动障碍加重3例,脑膜脑膨出和呼吸障碍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均经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3~81个月),27例患儿恢复正常生活,5例患儿仍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经CMF入路是一种显露充分、方便实用、安全有效的切除MDB的微创手术入路。掌握CMF入路和MDB显微手术方法和技巧,采用精湛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有利于提高MDB的全切除率和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儿童 显微手术技巧 小脑延髓裂入路
原文传递
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基栋 曲元明 +1 位作者 吴洪喜 刘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小脑前下动脉 动脉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ARTERY 显微手术技巧 临床特点 AIC
原文传递
前房睫毛异物治疗1例
11
作者 刘京珍 赵玉玲 《现代临床医学》 1995年第4期226-226,共1页
患者难,24岁。1995年1月7日工作时不慎被2mm粗钢丝弹伤左眼,当即感流泪,视物不佳,伤后1小时来我院以“左眼角膜穿通伤”收住院。体检正常,眼眶摄片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0.2,左眼球结膜充血(?),鼻下8点角膜缘内1mm可见一长... 患者难,24岁。1995年1月7日工作时不慎被2mm粗钢丝弹伤左眼,当即感流泪,视物不佳,伤后1小时来我院以“左眼角膜穿通伤”收住院。体检正常,眼眶摄片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0.2,左眼球结膜充血(?),鼻下8点角膜缘内1mm可见一长约2.5mm伤口,虹膜嵌顿,瞳孔变形,前房丁道氏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穿通伤 异物 眼球结膜充血 睫毛 晶体表面 虹膜嵌顿 瞳孔变形 角膜缘 眼科医院 显微手术技巧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和视力重建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孟瓅 孟永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 视力 显微手术技巧 白内障手术 器械设备 术后效果 手术操作 手术指征 统一标准
原文传递
经小脑延髓脉络膜裂入路暴露脑干的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任天剑 王忠诚 +2 位作者 张俊廷 陆永建 朱建堃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利用小脑和延髓背侧之间的“自然裂隙”-小脑延髓脉络膜裂(cerebellomedullochoroidal fissure,CMCF),在不切开小脑蚓部的情况下,显微操作微创暴露四脑室/脑干背侧,为脑干的实验研究提供一个可复制、创伤小、暴露好的动物模型。... 利用小脑和延髓背侧之间的“自然裂隙”-小脑延髓脉络膜裂(cerebellomedullochoroidal fissure,CMCF),在不切开小脑蚓部的情况下,显微操作微创暴露四脑室/脑干背侧,为脑干的实验研究提供一个可复制、创伤小、暴露好的动物模型。同时,探讨经小脑延髓脉络膜裂(transcerebellomedul lochoroidal fissure,TCMCF)入路暴露四脑室及脑干背侧的优势和显微手术技巧,进一步验证该手术入路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背侧 小脑蚓部 手术入路 动物模型 脉络膜 实验研 脑干 暴露 显微手术技巧 操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