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MRI显微线圈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雪松 张宏 +3 位作者 王秀彬 周清清 余玉盛 吴献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MRI显微线圈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侧指间关节(PIJ)表现早期RA并确诊的24例(24个PIJ)RA患者和同期健康志愿者6例(6个PIJ)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自制MRI显微线圈和头颅线圈对受试者PIJ部位进行... 目的探讨自制MRI显微线圈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侧指间关节(PIJ)表现早期RA并确诊的24例(24个PIJ)RA患者和同期健康志愿者6例(6个PIJ)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自制MRI显微线圈和头颅线圈对受试者PIJ部位进行T_(1)WI及T 2W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统计学分析各序列、方向间的差异及对图像进行质量评分。结果志愿者6个PIJ共24个关节结构中,采用自制显微线圈获得图像评分为3~4分,头颅线圈获得图像评分为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529,P<0.001)。T_(1)WI及T 2W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显示24例RA患者的PIJ病变存在显著差异(χ^(2)=106.819,P<0.01)。结论自制MRI显微线圈能清晰显示PIJ主要结构,可用于早期RA诊断。T 2WI矢状位成像可作为早期RA的PIJ常规MR检查首选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近侧指间关节 自制显微线圈
下载PDF
显微线圈成像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晓夫 高颖 +2 位作者 孙文静 张铁成 付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线圈(microscopy coil,MC)MR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MCL损伤患者39例,分别使用膝关节线圈(knee-sense coil,KC)及47 mm MC进行膝关节MRI检... 目的:探讨显微线圈(microscopy coil,MC)MR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MCL损伤患者39例,分别使用膝关节线圈(knee-sense coil,KC)及47 mm MC进行膝关节MRI检查,对两种线圈成像图像进行评分,比较其成像质量有无差异;并以手术结果为标准,评价两种线圈诊断M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Ⅰ级MCL损伤18条;Ⅱ级MCL损伤12条;Ⅲ级MCL损伤9条。MC组各序列图像能分别显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及周围主要结构,39例MCL损伤中(Ⅰ级~Ⅲ级)主要结构均评为3或4分;KC组Ⅰ级MCL损伤评分为0或1分,Ⅱ级MCL损伤评分为1或2分,Ⅲ级MCL损伤评为3分。在诊断Ⅰ级MCL损伤中,MC组图像评分明显高于KC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Ⅱ级、Ⅲ级MCL损伤诊断MC组与KC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MC组诊断M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Ⅰ级MCL损伤为90.5%,94.9%和97.7%,Ⅱ级MCL损伤为90.3%,93.9%和96.7%,Ⅲ级MCL损伤90.0%,92.9%和97.0%;KC组诊断M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Ⅰ级MCL损伤为87.5%,92.9%和91.7%,Ⅱ级MCL损伤为89.7%,92.5%和91.3%,Ⅲ级MCL损伤87.0%,92.5%和90.7%。结论:显微线圈可以清晰显示MCL,能准确诊断MCL损伤并进行分级,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副韧带 膝关节 显微线圈 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显微线圈在眼部MRI扫描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文华 李黎明 +2 位作者 刘金武 梁联保 李武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9-1360,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线圈在眼部MRI的扫描技术的初步应用,对比优化后的快速梯度回波(FF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H-TSE)序列对眼部精细解剖的显示情况。方法利用1.5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Phlips Achiave)、接收线圈为显微线圈(直径为47 mm)、... 目的探讨显微线圈在眼部MRI的扫描技术的初步应用,对比优化后的快速梯度回波(FF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H-TSE)序列对眼部精细解剖的显示情况。方法利用1.5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Phlips Achiave)、接收线圈为显微线圈(直径为47 mm)、采集序列为优化过的FFE、SSH-TSE序列对眼部进行两次定位技术,多方位成像技术,多序列参数扫描成像,对35例患者进行眼部MRI扫描。结果显微线圈对眼部细微结构辨别具有明显的优势;两次定位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和节省扫描时间;优化过的FFE、SSH-TSE序列进行多方位成像可以提供更多定位定性的诊断信息。结论显微线圈在使用优化后的FFE及SSH-TSE序列能较好地克服运动伪影的影响,获得高空间分辨力的优质图像。高分辨MRI显微线圈成像技术的应用,能提高识别眼部精细结构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线圈 磁共振成像 眼眶
下载PDF
手指显微线圈MRI检查在手指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国平 王国平 尹彬彬 《中医正骨》 2018年第2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手指显微线圈MRI检查在手指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手指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数字式射线摄片机常规摄手指正侧位或正斜位X线片;同时采用1.5 T超导型MRI扫描仪对手指进行扫描,重点观察指骨骨质及指骨关节周围韧带、... 目的:探讨手指显微线圈MRI检查在手指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手指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数字式射线摄片机常规摄手指正侧位或正斜位X线片;同时采用1.5 T超导型MRI扫描仪对手指进行扫描,重点观察指骨骨质及指骨关节周围韧带、肌腱、掌板等损伤情况。结果:X线检查显示15例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其余患者均未发现异常。MRI检查显示35例侧副韧带损伤,12例伸肌结构损伤,18例屈肌腱损伤,15例掌板损伤;34例合并骨挫伤,9例伸肌结构损伤合并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6例屈肌腱损伤合并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侧副韧带及肌腱损伤在T1WI上表现为模糊、增粗,在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at-suppression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FS-PDWI)上表现为水肿、增粗,部分或完全断裂;掌板损伤于FS-PDWI上表现为扭曲或连续性中断;骨挫伤在T1WI和FS-PDWI上分别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止点撕脱性骨折在T1WI和FSPDWI上表现为皮质断裂;所有患者均表现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水肿及关节腔积液。与手术对照,韧带、肌腱、掌板损伤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2例手指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漏诊。结论:手指显微线圈MRI检查能清晰、直观地显示手指关节损伤情况,有助于手指关节损伤的正确诊断,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精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关节 指损伤 磁共振成像 显微线圈
下载PDF
自主研发小动物专用磁共振显微线圈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永华 方磊 +3 位作者 杨利霞 丁爽 黄自丽 潘晓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8期4-6,9,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自主研发小动物专用磁共振显微线圈在啮齿小动物实验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临床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和25mm实验动物专用磁共振显微线圈,分别进行基因敲除小鼠脑TSE序列T2WI解剖结... 目的探讨临床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自主研发小动物专用磁共振显微线圈在啮齿小动物实验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临床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和25mm实验动物专用磁共振显微线圈,分别进行基因敲除小鼠脑TSE序列T2WI解剖结构成像、裸鼠皮下种植人型结肠肿瘤模型TSE序列T1WI和T2WI横断位扫描、水分子弥散加权成像和造影剂动态增强扫描(DCE)和肥胖小鼠模型肝内脂肪化学位移成像检测及腹部脂肪波谱分析。结果基因敲除小鼠脑T2WI图像高分辨清晰显示脑皮层厚度、皮髓质分界及丘脑和脑室结构;裸鼠皮下种植人型结肠肿瘤模型清晰显示其肿瘤组织解剖结构和信号、水分子弥散影像,同时通过DCE扫描可获取肿瘤血管的通透性检测指标;肥胖小鼠模型化学位移成像显示肝内脂肪浸润,而且波谱可定量分析腹部脂肪。结论临床1.5T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结合25mm实验小动物专用显微线圈可清晰地显示小鼠脑部、裸鼠皮下肿瘤模型肿瘤解剖组织结构,而且还可进行分子、功能成像和脂肪的检测和波谱定量分析,为基础实验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种植肿瘤 MRI技术 显微线圈
下载PDF
磁共振显微线圈在甲下血管球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汪荣 张琦 +1 位作者 韩志江 钟剑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11期1528-1529,1537,1545,共4页
目的探讨MRI显微线圈(MC)在甲下血管球瘤应用中的优势。方法使用MC对30例甲下球瘤患者进行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FS-TSE)T1WI和TSE T2WI扫描,测量所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及评级图像质量,并与相同参数下膝关节线圈(KC)扫... 目的探讨MRI显微线圈(MC)在甲下血管球瘤应用中的优势。方法使用MC对30例甲下球瘤患者进行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FS-TSE)T1WI和TSE T2WI扫描,测量所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及评级图像质量,并与相同参数下膝关节线圈(KC)扫描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KC及MC扫描时,FS-TSE-T1WI和TSE-T2WI横断位图像的质量评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FS-TSE-T1WI、TSE-T2WI图像中,与KC组图像比较,MC组病灶中心层面图像的SNR及CNR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KC比较,MC在SNR、CNR及图像质量评级方面明显占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甲下球瘤 显微线圈 膝关节线圈
下载PDF
磁共振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文静 戴世鹏 +1 位作者 吕品 顾庆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RA患者,分别应用X射线和MRI对患者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患者血清指标与疾病软骨分级和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60例RA患者经...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RA患者,分别应用X射线和MRI对患者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患者血清指标与疾病软骨分级和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60例RA患者经X射线检查阳性11例,阳性率为18.33%;而MRI显微线圈图像显示均有一定程度的RA症状,阳性率为10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17,P<0.01);在60例RA患者中,MRI图像显示1级软骨损伤32例(占53.33%);2级软骨损伤21例(占35.00%);3级软骨损伤7例(占11.67%)。3级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CPA)和RF浓度明显高于1级和2级RA患者,且2级患者血清指标显著高于1级RA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120,F2=119.76;P<0.05);血清类风湿因子(RF)诊断时,阳性患者34例(占56.67%),且阳性患者疾病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3,P<0.05);血清ACPA阳性患者36例(占60.00%),且阳性患者疾病活动度评分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2,P<0.05)。结论:应用MRI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技术可有效改善RA诊断率,结合血清学指标,对推测和预判疾病分级和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X射线摄影 显微线圈 类风湿关节炎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初步探讨磁共振显微线圈在眼眶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靖 江桂华 +3 位作者 黎超 汪天悦 杨水清 马晓芬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4期318-325,共8页
目的:对比16通道头颅线圈及显微线圈眼部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特征,初步探讨磁共振显微线圈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中,分别应用16通道头颅线圈及显微线圈,对20例临床疑是眼眶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磁共振眼部成像... 目的:对比16通道头颅线圈及显微线圈眼部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特征,初步探讨磁共振显微线圈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中,分别应用16通道头颅线圈及显微线圈,对20例临床疑是眼眶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磁共振眼部成像。所有图像采集均应用1.5T磁共振扫描仪,接收线圈为显微线圈(直径47mm)及常规头颅线圈。对病灶的定性分析包括对肿块的数量、大小、位置、范围、边界、形态学细节、生长方式及其与周边组织间关系的评估。对病灶的定量分析主要是对比两种线圈成像信噪比(SNR)。结果:对比16通道头颅线圈,磁共振显微线圈能清晰展示肿块与周边组织间的关系(z=-4.3589)、肿块的内部特征(z=-4.3589)、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z=-4.1231),研究结果基本与术中观察一致。此外,那些不容易被常规头颅表面线圈检出的小肿块,较易被显微线圈检出(n=5)。显微线圈对病变显示的图像信噪比(SNR)明显高于常规头颅表面线圈(z=-3.9199)。结论:磁共振显微线圈的应用,有利于正确评估眼部软组织肿块及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术式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些客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成像 显微线圈 软组织肿块
下载PDF
磁共振常规线圈及显微线圈技术在腕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慧萍 单士超 房琳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线圈及显微线圈技术在腕关节病变中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黄河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腕部撞击综合征损伤患者51例,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8例,腕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7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线圈及显微线圈技术在腕关节病变中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黄河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腕部撞击综合征损伤患者51例,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8例,腕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7例。分别使用磁共振常规线圈及显微线圈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软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的检出情况。结果磁共振显微线圈技术诊断腕部撞击综合征损伤、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准确率均高于常规线圈技术(P<0.05),磁共振显微线圈技术对于软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线圈技术(P<0.05)。结论磁共振显微线圈技术可明显区分出腕关节病变的病理表现,其用于诊断腕关节病变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常规线圈 腕关节病变 磁共振显微线圈 腕部撞击综合征
下载PDF
磁共振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技术在腕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文静 戴世鹏 +2 位作者 顾庆 田苗苗 尚海霞 《现代科学仪器》 2020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技术在腕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45例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手腕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腕部撞击综合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磁共振常规线圈及显微... 目的探讨磁共振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技术在腕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45例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手腕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腕部撞击综合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磁共振常规线圈及显微线圈技术对其部位进行扫描。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对软骨侵蚀、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的诊出情况。结果显微线圈技术对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手腕关节骨性关节炎、腕部撞击综合症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78%、96.67%、97.50%,均显著高于常规线圈技术的60.00%、50.00%、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线圈技术对软骨侵蚀、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的诊出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线圈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显微线圈技术MRI增强扫描检测: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右手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增厚,关节周围可见少量积液,增强扫描指间关节滑膜呈明显增厚并强化。骨性关节炎患者可见关节面下骨质异常信号,表现为“虫蚀状”或小斑片状软骨下骨质缺损区。结论磁共振显微线圈高分辨成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腕关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提高对软骨侵蚀、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的诊出情况,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显微线圈 高分辨成像技术 腕关节病变
下载PDF
显微线圈MR皮肤成像判断烧伤程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鸿鸣 范海建 +1 位作者 李茗 朱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显微线圈3 T MR皮肤成像判断皮肤烧伤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共15头中华小型猪,选取两侧臀部皮肤制备浅Ⅱ度、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模型,测量烧伤大体范围。使用显微线圈,在3 T MR扫描仪上行T1WI、T2WI、PDW-SPAIR成像。对烧伤皮... 目的探讨利用显微线圈3 T MR皮肤成像判断皮肤烧伤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共15头中华小型猪,选取两侧臀部皮肤制备浅Ⅱ度、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模型,测量烧伤大体范围。使用显微线圈,在3 T MR扫描仪上行T1WI、T2WI、PDW-SPAIR成像。对烧伤皮肤切片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测量,并与MRI图像进行对照。结果MRI测得的各度烧伤范围较大体范围更大(P<0.05),MRI对各度烧伤深度的判断与病理深度测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显微线圈3 T MR皮肤成像是一种无创、准确、客观地判断皮肤烧伤程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烧伤程度 磁共振成像 显微线圈
原文传递
显微线圈及16通道头颅线圈眼部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金玉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16通道头颅线圈及显微线圈等磁共振显微线圈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眼部软组织肿块的成像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收治的24例(24只眼)诊断为眼部软组织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分析比较16通道头颅线圈及显微线圈等磁共振显微线圈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眼部软组织肿块的成像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收治的24例(24只眼)诊断为眼部软组织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显微线圈检查,均应用3.0型磁共振成像( MRI)扫描仪进行病灶的定性、定量分析,包括肿块的数量、大小和形态学特点,及两种线圈成像的信噪比。良性病变患者MRI诊断的符合率及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以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恶性病变患者MRI诊断的符合率及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以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常规头颅线圈的平均信噪比及显微线圈图像的平均信噪比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16通道头颅线圈成像及显微线圈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全部患者中有肌间血管瘤患者5例(5只眼),占20.83%;位于肌椎内,最大直径为15 mm;T1W1呈等信号,T2W1呈高信号;肿瘤边界清晰,强化均匀。淋巴瘤患者6例(6只眼),占25.00%;位于位于眼球壁和内直肌,最大直径为15~20 mm;T1 W1呈中等信号,T2 W2呈高信号;肿瘤边界不清晰,呈浸润性生长。黑色素瘤患者4例(4只眼),占16.67%;位于眼球壁,最大直径为2.0~5.8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高信号;肿瘤边界不清,轻度强化。转移瘤患者3例(3只眼),占12.50%;位于眶内侧与内直肌之间,最大直径为2.0~5.8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高信号;肿瘤边界不清,呈膨胀性生长,强化不均匀。神经鞘瘤患者2例(2只眼),占8.33%;位于肌椎内,最大直径为15~18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等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强化不均匀。纤维肉瘤患者1例(1只眼),占4.17%;位于外直肌,最大直径为18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高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强化均匀。炎性假瘤患者2例(2只眼),占8.33%;位于内直肌与眼眶外侧壁之间,最大直径为27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高信号;强化不均匀,肿瘤病变边界显示不清。脂肪瘤患者1例(1只眼),占4.17%;位于肌锥内,最大直径为9 mm;T1 W1呈高信号,T2 W1呈等信号;肿瘤边界显示不清,强化均匀。符合MRI诊断的良性病变患者共13例(13只眼),符合率为92.86%;符合组织学诊断的良性病变患者共10例(10只眼),符合率为71.43%,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P<0.05)。符合MRI诊断的恶性病变患者共8例(8只眼),符合率为80.00%,符合组织学诊断的恶性病变患者共6例(6只眼),符合率为60.00%,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1,P<0.05)。16通道头颅线圈图像的平均信噪比为18.23%,显微线圈图像的平均信噪比为32.24%,显微线圈的平均信噪比高于16通道头颅线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P<0.05)。结论 MR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及多参数的特点。 MRI采集的眼部软组织病变的图像效果优于16通道头颅线圈,为眼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软组织肿块 16通道头颅线圈 显微线圈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MR成像在颌面部皮肤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梦晓 盛美樱 +4 位作者 陈剑华 黄仁军 邢建明 郭凌川 李勇刚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显微线圈进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判断颌面部皮肤原发肿瘤厚度及侵犯层次的价值。方法纳入有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皮肤肿瘤患者,术前均行HR-MRI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分别于MR图像上(T1WI及T2WI序列)测量原发肿瘤...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显微线圈进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判断颌面部皮肤原发肿瘤厚度及侵犯层次的价值。方法纳入有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皮肤肿瘤患者,术前均行HR-MRI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分别于MR图像上(T1WI及T2WI序列)测量原发肿瘤的厚度及记录病灶侵犯皮肤及皮下的层次,并将结果与作为金标准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使用一致性相关系数(CCC)及Bland-Altman图示分析法评估二者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结果HR-MRI深度与病理深度的一致性较好(CCC>0.95),并以T1WI序列上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最佳,Bland-Altman图示分析法未发现二者测量结果间有显著临床意义的偏倚。观察者内的ICC均大于0.98,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且HR-MRI上判断的病灶侵犯层次均与手术病理学结果一致。结论高分辨率MR成像是一种无创、准确、可靠的判断颌面部皮肤肿瘤浸润厚度及侵犯层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线圈 高分辨 磁共振成像 颌面部 皮肤肿瘤
下载PDF
3D-PSIF-DWI在腮腺肿瘤术前面神经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洪桂洵 周宙 +4 位作者 饶良俊 李树荣 初建平 杨智云 孟悛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线圈及三维翻转稳态自由进动扩散加权成像(3D-PSIF-DWI)在腮腺肿瘤术前面神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以手术所见作为标准,比较12例腮腺肿瘤利用4 cm显微线圈联合3D-PSIF-DWI及头颈线圈常规MRI,面神经腮腺段与肿瘤关系的情况显... 目的探讨显微线圈及三维翻转稳态自由进动扩散加权成像(3D-PSIF-DWI)在腮腺肿瘤术前面神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以手术所见作为标准,比较12例腮腺肿瘤利用4 cm显微线圈联合3D-PSIF-DWI及头颈线圈常规MRI,面神经腮腺段与肿瘤关系的情况显示率及与手术符合率。结果显微线圈和3D-PSIF-DWI面神经腮腺段主干、颞面干、颈面干、颞面干分支、颈面干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100%、83.3%、75%、41.7%、50%,与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而头颈线圈常规MRI平扫均未见面神经腮腺段的显示,增强扫描25%显示面神经腮腺段主干,均未见分支显示。结论显微线圈和3D-PSIF-DWI能清晰显示面神经腮腺段及主要分支与肿瘤的关系,可以用于腮腺肿瘤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线圈 腮腺肿瘤 面神经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