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大鼠颈动脉进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业帅 钱海 +2 位作者 刘方军 孙玉明 石祥恩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大鼠颈动脉进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的意义。方法选取全国不同地域且未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的神经外科医师71名。同时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42只,分为A、B两组(每组各71只)。受训医师先对A组71只大鼠行右侧颈动脉端... 目的探讨采用大鼠颈动脉进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的意义。方法选取全国不同地域且未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的神经外科医师71名。同时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42只,分为A、B两组(每组各71只)。受训医师先对A组71只大鼠行右侧颈动脉端端吻合术,之后2周内集中进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2周后再对B组71只大鼠行右侧颈动脉端端吻合。分别观测统计血管吻合时间(从开始缝合到缝合完成)、吻合针数、术后即时血管通畅率、术后24 h血管通畅率、术后存活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有效完成实验大鼠57只,平均吻合时间为(45.1±6.23)min,平均缝合(6.1±1.42)针,术后即时血管通畅率为77.2%(44/57),术后24 h血管通畅率为46.4%(26/56),术后大鼠存活率为98.2%(56/57)。B组有效完成实验大鼠62只,平均吻合时间为35.3 min,平均缝合6.3针,术后即时血管通畅率为91.9%(57/62),术后24 h血管通畅率为57.4%(35/61),术后大鼠存活率为98.4%(61/62)。两组大鼠的平均血管吻合时间、术后即时和24 h通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大鼠颈动脉进行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可显著提高初学者的血管通畅率,减少吻合时间;并且大鼠术后的存活率高,可作为初学者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的一种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端端吻合 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 SD大鼠
下载PDF
阶梯式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与文献回顾
2
作者 张议丹 吴甜甜 +3 位作者 王添玉 陈鹏 蔡陆威 黄亚波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阶梯式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案的训练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72名来自各级医院且尚未进行过血管吻合操作训练的神经外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人。选取28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实验组分3个阶段在手术显微镜下... 目的探讨采用阶梯式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案的训练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72名来自各级医院且尚未进行过血管吻合操作训练的神经外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人。选取28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实验组分3个阶段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大鼠行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术、颈总动脉端侧吻合术、股动脉-股静脉端侧吻合术训练。对照组分3个阶段均行大鼠股动脉-股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常规训练。两组每阶段每人完成1只大鼠。培训结束后两组均进行显微镜下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术考核,完成后检查并统计吻合时间(自放置阻断夹至松开阻断夹)、术后即时血管通畅率、术后24 h血管通畅率、术后大鼠存活率,并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考核中实验组有效完成实验大鼠29只,平均吻合时间为(45.20±4.79)min,术后即时血管通畅率为86.2%(25/29),术后24 h血管通畅率为82.8%(24/29),术后存活率为86.2%(25/29)。对照组有效完成实验大鼠30只,平均吻合时间为(42.60±4.26)min,术后即时血管通畅率为63.3%(19/30),术后24 h血管通畅率为56.7%(17/30),术后存活率为60.0%(18/30)。两组间平均血管吻合时间、术后即时和24 h通畅率、术后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阶梯式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训练方法”从简单过渡到复杂、贴合临床工作实际要求,可以使受训者逐步掌握各种血管吻合技术、有效提升学员的技术水平,使其更接近临床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神经外科 微血管吻合 训练
下载PDF
不同时程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案的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孔锋 张智萍 +2 位作者 凌锋 张鸿祺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对不同时程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分别参加超短时程(4 h,9人)、中时程(12 h,12人)和长时程(300 h,10人)不同培训方案的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神经外科医师31人,其中来自三等甲级医院者22人,其他级别医院者9人... 目的探讨对不同时程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分别参加超短时程(4 h,9人)、中时程(12 h,12人)和长时程(300 h,10人)不同培训方案的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神经外科医师31人,其中来自三等甲级医院者22人,其他级别医院者9人;训练前在神经外科工作的平均时间中位数为6(0~19)年。受训者训练后分别在外科显微镜下进行大鼠颈总动脉端-端吻合等考核,比较其完成时间、吻合质量评分、吻合后血管通畅比例。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参加超短时程训练者,完成颈动脉端-端吻合的时间为(78±37)min,吻合质量评分为(8.1±2.8)分,通畅血管为2支;参加中时程训练者,吻合时间为(69±20)min,吻合质量评分为(15.8±6.8)分,通畅血管为10支;参加长时程训练者,吻合时间为(34±7)min,吻合水平得分为(23.5±1.3)分,通畅血管为10支。3组学员完成吻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0,P=0.001),长时程组的完成时间短于中时程、超短时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吻合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87,P=0.000)。而对于血管通畅支数,中时程和长时程组与超短时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若使受训者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达到相对熟练及稳定,需选择长时程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神经外科 微血管吻合 训练
下载PDF
分阶段强化训练神经外科规培生显微血管吻合能力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超 盛敏锋 +2 位作者 刘兵 朱卿 兰青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目标强化训练在培养神经外科规培研究生显微血管吻合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培训的23名规培研究生,采取纱布缝合-3D树脂血管缝合-鸡翅血管吻合-活体大鼠血管吻合分阶段的强化训练方... 目的探讨分阶段目标强化训练在培养神经外科规培研究生显微血管吻合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培训的23名规培研究生,采取纱布缝合-3D树脂血管缝合-鸡翅血管吻合-活体大鼠血管吻合分阶段的强化训练方案,来培养他们的显微血管吻合能力。结果在最终活体动物实验中,大鼠吻合血管愈合且通畅,血管通畅率为100%,未见血管狭窄及假性动脉瘤。结论显微镜下实验动物模型训练有利于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应用分阶段目标强化训练能显著提高血管吻合学习效率,让研究生迅速掌握这一技巧,从而为临床应用做好基础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 分阶段目标强化训练 规范化培训 研究生带教 微神经外科 临床教学 教育
下载PDF
表面麻醉及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在泪小管断裂修复中的应用
5
作者 江玲 裴晓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技术 下泪小管断裂 表面麻醉剂 修复术 手术缝线 撕裂伤 切割伤 切裂伤
下载PDF
显微血管吻合术培训质量影响因素与方案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舟 蒲丹 +3 位作者 张超 贺漫青 熊茂琦 何霄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显微血管吻合术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寻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方案,为显微血管吻合术培训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从我中心随机选取64名参加显微血管吻合术培训的临床医师,训练前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学员的年龄、性别、学... 目的分析影响显微血管吻合术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寻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方案,为显微血管吻合术培训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从我中心随机选取64名参加显微血管吻合术培训的临床医师,训练前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学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以及此前是否参与过显微手术进行调查。学员根据课程安排进行培训,并记录培训次数。课程结束时进行小鼠腹主动脉端-端吻合考核,由同一教师评判考核是否通过。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学历组、不同职称组、是否参与显微外科手术组的考核合格率。结果训练次数对考核合格率有影响,训练次数多的组合格率明显高于训练次数少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职称、参与显微外科手术经历对考核合格率影响不大,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吻合术培招生无需限制学员年龄、学历、职称等因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训练次数以提高学员对该项技术的掌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 微外科 神经外科 训练 技能
下载PDF
糖尿病对显微血管吻合术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洪亚栋 董乐乐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微血管吻合是指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口径一般为0.5-0.3mm的血管,即显微血管。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 糖尿病 术后 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悦 宋冬惠 +1 位作者 吴森斌 朱江 《交通医学》 2023年第2期179-180,184,共3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老年口腔癌切除后缺损中静脉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游离前臂皮瓣重建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患者47例,其中21例静脉吻合采用微血管吻合器,26例采用传统手工缝合。比较两组静脉吻合时间... 目的:评价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老年口腔癌切除后缺损中静脉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游离前臂皮瓣重建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患者47例,其中21例静脉吻合采用微血管吻合器,26例采用传统手工缝合。比较两组静脉吻合时间及皮瓣存活率。结果:微血管吻合器组静脉吻合时间368±53秒,短于手工缝合组的623±78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吻合器组皮瓣存活率为100.00%,手工缝合组为9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吻合器组和手工缝合组术后QOL评分分别为579.3±78.2分、570.3±79.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吻合器用于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中静脉端端吻合,可缩短吻合时间,吻合质量可靠,皮瓣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颌面软组织缺损 前臂皮瓣 微血管吻合 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大鼠CCA端端吻合在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初学者训练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胡业帅 钱海 +1 位作者 刘方军 石祥恩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颈总动脉(CCA)端端吻合在初学者显微技术训练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神经外科医生,且未进行过专门显微技术训练的初学者53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16只,分别行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术,并在... 目的探讨大鼠颈总动脉(CCA)端端吻合在初学者显微技术训练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神经外科医生,且未进行过专门显微技术训练的初学者53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16只,分别行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术,并在吻合完成后检查即时血管通畅情况、吻合时间(自放置阻断夹至松开阻断夹)、吻合针数,并在24小时后检查次日血管通畅情况及存活率。结果 116只SD大鼠中,麻醉致死率约为6. 0%(7/116),大出血致死率约为4. 3%(5/116),最终有效研究对象104例,平均缝合6. 32针,平均用时64. 82 min,即时血管通畅率85. 6%(89/104),次日血管通畅率50. 0%(52/104),术后次日大鼠存活率100%(104/104)。结论大鼠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术后的即时、次日血管通畅率均较高,术后存活率高,可以作为未进行过专门显微技术训练的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初学者训练的一种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端端吻合 技术训练 SD大鼠 初学者
下载PDF
显微血管吻合在神经外科住培教学中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勇杰 王林 张建民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37-38,共2页
显微操作技术是现代神经外科医生的基本功。但是在目前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还缺乏针对专科住院医师的规范、有效、同质化的显微操作技能训练。相较于尸头解剖的高成本,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更容易开展。该训练教学体系是结... 显微操作技术是现代神经外科医生的基本功。但是在目前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还缺乏针对专科住院医师的规范、有效、同质化的显微操作技能训练。相较于尸头解剖的高成本,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更容易开展。该训练教学体系是结合传统授课、观摩演示录像、指导老师操作演示、学员训练和考核相结合的一整套完整规范的培训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非常推崇的一种显微操作技能训练模式。文章分享了显微血管吻合训练体系的构建经验,包括显微血管吻合实验室的建设,带教老师的培养,授课材料的准备和教学视频制作,以及训练课程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 微操作训练 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医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显微血管缝合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曹振鲁 王正丹(综述) 丁小珩(审校)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59,共5页
显微血管缝合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改良显微血管缝合技术成为显微外科领域研究的重点。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显微血管缝合技术的广泛应用,显微血管缝合技术、缝合相关工具及训练模型不断改进。本文总结PubMed、Embase、Me... 显微血管缝合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改良显微血管缝合技术成为显微外科领域研究的重点。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显微血管缝合技术的广泛应用,显微血管缝合技术、缝合相关工具及训练模型不断改进。本文总结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和万方相关数据库文献进展,为促进显微血管缝合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 血管 缝合技术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吻合血管神经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术后护理
12
作者 张文秀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84-85,共2页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血管吻合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用自体游离肋骨复合组织移植修复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的骨缺损,开辟了下颌骨修复的新途径。近十年来,我院颌面外科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先后做14例均收到了满意的效...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血管吻合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用自体游离肋骨复合组织移植修复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的骨缺损,开辟了下颌骨修复的新途径。近十年来,我院颌面外科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先后做14例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本手术不仅需要术者具有熟练的血管吻合技术而且术后护理亦有一些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血管 移植修复 下颌骨缺损 微血管吻合 下颌骨肿瘤切除 微外科技术 复合组织 血管 植骨区 下缘
下载PDF
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4
13
作者 侯毅 顾立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4,共4页
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显微外科已经从最初的断指(肢)移植、再造逐步发展到兼顾功能、外观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其应用涉及整形外科、骨科、手外科、心胸外科、耳鼻喉外科、口腔颌面外科... 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显微外科已经从最初的断指(肢)移植、再造逐步发展到兼顾功能、外观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其应用涉及整形外科、骨科、手外科、心胸外科、耳鼻喉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泌尿外科、器官移植外科等诸多领域”。血管吻合技术作为显微外科的核心,是决定显微修复与再造成败的关键,除了手工缝合,出现了多种新型的血管吻合技术,本文对此进行文献复习,并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就相关的改良血管吻合技术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等进行评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技术 微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 移植外科 断指(肢) 耳鼻喉外科 外科技术 功能重建
原文传递
血管病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后用药2例
14
作者 郑己真 林益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72-172,共1页
关键词 微外科技术 血管 患者 微血管吻合 临床应用 用药问题 用药体会 雷诺病 硬化病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显微血管吻合虚拟手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思怡 谭金海 陶圣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研发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显微断指血管吻合手术系统,探索一种显微外科临床手术教学及培训的新方法。方法从本院手术室和科室采集各类数据,通过3 d MAX和Autodesk Maya进行建模,血管模型管径仅为1 mm,建立显微镜模块,放大倍... 目的研发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显微断指血管吻合手术系统,探索一种显微外科临床手术教学及培训的新方法。方法从本院手术室和科室采集各类数据,通过3 d MAX和Autodesk Maya进行建模,血管模型管径仅为1 mm,建立显微镜模块,放大倍数为15×,然后在Unreal Engine 4中制作和运行虚拟手术软件,并使用OBS STUDIO制作手术直播单元。选择来自本科室的医师和外科住培学员,并将住培学员分为培训组和未培训组,培训组接受虚拟手术系统操作训练后,与未培训组及专家组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使用3 d MAX和Autodesk Maya建造的模型保真度高,使用Unreal Engine 4制作的虚拟手术系统可真实还原显微镜下断指血管吻合的手术流程,精确度可达到毫米级。该系统中的手术直播单元可提供由细节到整体的手术观摩。培训组与未培训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培训组与专家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未培训组与专家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该系统在显微外科手术培训及教学上有应用价值,有助于训练无显微镜下微小血管吻合经验的外科医师,可以让使用者在短时间内提高虚拟手术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微外科 断指再植 微血管吻合
原文传递
显微血管吻合术后血栓形成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贾亚超 康庆林 柴益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其临床应用已从最初的断指(肢)再植、再造发展到外观、功能并重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显微血管吻合技术作为显微外科的技术核心,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显微血管是指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的血管,直径一般为0.2~3.0...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其临床应用已从最初的断指(肢)再植、再造发展到外观、功能并重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显微血管吻合技术作为显微外科的技术核心,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显微血管是指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的血管,直径一般为0.2~3.0 mm.尽管显微血管吻合术的成功率不断提高,但仍有约5%的游离组织移植物及10%~30%的再植断指无法成活[1-4].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以及吻合口血栓脱落导致下游微循环障碍是引起移植物坏死的主要原因[5].临床上常规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及纤维溶解药物防治术后血栓形成,然而各种药物的临床效果尚不明确,对于如何合理选用药物达到最佳的效果尚未形成一致意见.近年来,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以防治术后血栓形成的观念逐渐引起重视.此外,各种新的无创血管吻合技术不断涌现.本文通过总结当前预防显微血管吻合术后血栓形成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技术 术后血栓形成 药物防治 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 断指(肢)再植 微外科技术 微血管吻合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新技术专题座谈会专家意见 被引量:38
17
作者 顾立强 朱庆棠 汪华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5,共1页
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显微血管吻合是显微外科的技术基础,优良的血管吻合是决定显微修复与再造成败的关键。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显微外科手术器械、显微缝线和手术显微镜的不断发展,手工小(微)血管吻合技术... 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显微血管吻合是显微外科的技术基础,优良的血管吻合是决定显微修复与再造成败的关键。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显微外科手术器械、显微缝线和手术显微镜的不断发展,手工小(微)血管吻合技术逐步成熟,可吻合血管的口径越来越细,手工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已成为显微血管吻合“金标准”,得到广泛的普及,显微外科也从最初的断指(肢)再植、再造,逐步发展到兼顾功能、外观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其应用已涉及手足外科、骨科、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器官移植外科等诸多领域。但人工缝合的方法存在缺陷,改良显微血管吻合技术成为显微外科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技术 微外科手术器械 专题座谈会 专家意见 断指(肢)再植 口腔颌面外科 耳鼻咽喉外科 手术微镜
原文传递
皮瓣移植技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军辉 邢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皮瓣移植技术 游离皮瓣移植术 微血管吻合技术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整形外科医师 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重建 随意型皮瓣
下载PDF
大鼠颈部显微解剖及血管吻合训练模型的建立
19
作者 李唐 孙杨 +2 位作者 杨建华 张文超 佟小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颈前区显微解剖特点,安全、高效显露颈部血管的技巧及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法。方法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显微解剖实验室对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麻醉成功后沿颈前中线切开,分别进行颈部组织分离并显... 目的探讨大鼠颈前区显微解剖特点,安全、高效显露颈部血管的技巧及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法。方法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显微解剖实验室对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麻醉成功后沿颈前中线切开,分别进行颈部组织分离并显露双侧颈外静脉(EJV)、颈总动脉(CCA)及其分支,分别测量游离CCA的长度、双侧CCA间距、CCA及EJV直径,总结外科解剖特点、操作技巧,针对提高神经外科搭桥手术技能建立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模型(端端、端侧、侧侧吻合),观察并记录术后半小时吻合口通畅性、吻合口漏血及狭窄等并发症例数、围手术期大鼠死亡例数。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双侧CCA之间、EJV之间直径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只大鼠均成功完成颈前区重要解剖结构显露,测量游离CCA长度(18.0±2.5)mm,双侧CCA间距(11.0±1.5)mm,CCA直径(1.3±0.2)mm,EJV直径(2.5±0.3)mm。双侧CCA之间、双侧EJV之间直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完成CCA端端吻合10例、CCA-EJV端侧吻合5例、EJV-CCA端侧吻合5例、半环端侧吻合10例、CCA侧侧吻合5例。本组发生吻合口漏血5例,吻合口狭窄4例,吻合口不通2例,围手术期无大鼠死亡。结论大鼠颈前区是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理想部位:大鼠颈前区解剖分离过程有助于提高显微外科操作技能;充分显露血管获取足够的操作空间是进行多种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 颈部 脑血运重建 动物模型 大鼠 技术培训
原文传递
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训练模型的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雯婷(综述) 顾立强(审校)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3-355,共3页
随着超级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主流的两种操作训练模型--离体鸡翅血管模型和活体实验鼠血管模型,逐渐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训练吻合直径小于0.8 mm的血管,特别是直径小于0.3 mm的血管,离体动物血管的灌注标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活体... 随着超级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主流的两种操作训练模型--离体鸡翅血管模型和活体实验鼠血管模型,逐渐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训练吻合直径小于0.8 mm的血管,特别是直径小于0.3 mm的血管,离体动物血管的灌注标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活体动物模型面临着获取困难、对后勤保障要求高的问题。以活体动物雏鸡为模型有望建立一种较为经济、低风险、高成效,可反复训练、可用于科学研究的超级显微外科模型;其分支可以满足超级显微外科领域直径小于0.8 mm的血管要求,可以模拟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接近临床真实操作。但是,活体动物雏鸡模型尚有不足之处,在技能训练或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稳定的血管模型及其评价系统,并在术中对雏鸡进行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微外科技术 血管吻合模型 雏鸡 训练 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