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利超 王冠军 +2 位作者 赵中甫 刘凯歌 胡国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究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M1段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M1段MCA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夹闭组接受经翼... 目的探究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M1段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M1段MCA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夹闭组接受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出院1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两组恢复情况,随访1 a,统计两组复发率,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估神经功能。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费用)、并发症(血管痉挛、感染、脑梗死、动脉瘤术中破裂)、近期预后、远期预后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水平。结果夹闭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平均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NSE、MBP、S100B水平低于术前、术后3 d,且夹闭组低于对照组(P<0.05);夹闭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M1段MCAA患者创伤小,但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近期及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好,复发率低,且住院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翼点入路 显微镜 动脉瘤夹闭 大脑中动脉M1段 动脉瘤
下载PDF
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椎穿刺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伟科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椎穿刺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且经DSA或急诊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64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 目的对比分析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椎穿刺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且经DSA或急诊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64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椎穿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感染、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aSHA患者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夹闭 腰椎穿刺 腰大池持续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封暴 余意 +4 位作者 夏浩 吴俊逸 于佩名 任寅 朱玉辐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7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40例患者中,有13例(9.3%)患者术后出现了迟发性脑梗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Hunt-Hess等级评分、改良Fisher分级、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术中应用罂粟碱、术中行脑室穿刺引流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Fisher分级和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为发生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改良Fisher分级和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被确认为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开颅夹闭 后迟发性脑梗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与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差异
4
作者 高磊 郑玉梅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 比较血管内介入治疗与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8)采用显微... 目的 比较血管内介入治疗与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8)采用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治疗,观察组(n=49)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6,P=0.012)。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开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血管内介入治疗比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夹闭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显微镜下开颅手夹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3D-Slicer重建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5
作者 苏慧 黄舒心 +4 位作者 吴玥 姬将 文萌萌 薛晓娟 肖新广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3D-Slicer后处理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57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后CTA影像资料,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并与放射科... 目的 探究基于3D-Slicer后处理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57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后CTA影像资料,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并与放射科工作站处理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对比,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57例患者69个动脉瘤共夹闭63个,术后CTA除5例图像质量不佳,余均可轻清晰显示瘤夹位置、残余瘤体、载瘤动脉瘤通畅性;术后CTA见2例夹闭不全,2例新发动脉瘤,9例血管广泛痉挛显影浅淡;脑出血3例,脑积水5例,脑梗死1例,以上结果与放射科工作站一致。两种方法重建3D-CTA对于夹闭后载瘤动脉瘤管径大小呈现无统计学差异,且一致性高。结论 3D-Slicer软件对于夹闭术后CTA的图像后处理结果令人满意,可作为一种备选的工具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夹闭 血管造影 图像后处理 3D-Slicer
下载PDF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术在前交通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李永康 蓝鹏 何培武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行翼点入路开颅治疗,观察组行额外侧锁孔入路开颅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60.16±75.27)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06.78±28.07)min及住院时间(7.34±1.8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8、7.405、7.404,P均<0.05);观察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脑直回切除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术后新增颅内出血、短暂性缺血、感染、神经症状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别接受额外侧锁孔入路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但额外侧锁孔入路术的效果更理想,在改善神经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且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额外侧锁孔入路 翼点入路夹闭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庆丰 王帅中 黄庆先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评价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IAC)患者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拟全麻下行IAC术的患者68例,年龄39~5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 目的评价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IAC)患者苏醒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拟全麻下行IAC术的患者68例,年龄39~5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各34例。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Riker镇静躁动(SAS)评分。监测给药前(T_(0))、插管即刻时(T_(1))、插管后5 min(T_(2))、拔管即刻时(T_(3))、拔管后5 min(T_(4))的HR、DBP、SBP。术前、术后第1天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R+D组患者的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拔管时SAS评分短(低)于D组;T_(1)~T_(4)时的HR、DBP、SBP水平和术后第1天的MBP、NSE、S100β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IAC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右美托咪定 颅内动脉瘤夹闭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15
8
作者 霍春慧 李丽群 +1 位作者 张毅华 韩雪冬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36-838,共3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中配合情况与护理经验。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2013年5月—2013年9月在显微镜下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51例,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术,同时配合手术前后护理方法,观察...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中配合情况与护理经验。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2013年5月—2013年9月在显微镜下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51例,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术,同时配合手术前后护理方法,观察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患者手术前后精神状态情况。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1 h,术中平均出血量330 m L,其中49例患者术后状态良好,2例患者术后昏迷状态,留置气管插管返回重症监护病房。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和控制术中血压,熟练、精确的术中配合是保证动脉瘤夹闭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 护理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术期护理策略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欣蓉 叶爱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142-143,共2页
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以来,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临床医师在显微解剖理论指导下,尝试不同手术入路,采用多种手术显微镜及显微手术器械,获得了大量实践经验,使夹闭术成为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科学... 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以来,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临床医师在显微解剖理论指导下,尝试不同手术入路,采用多种手术显微镜及显微手术器械,获得了大量实践经验,使夹闭术成为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科学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成功及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条件,本研究总结了58例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术期护理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 期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显微镜下脑动脉瘤夹闭术31例手术配合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艳 薛秋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3期123-124,共2页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31例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在显微镜下行脑内动脉瘤血管夹闭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手术...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31例脑动脉瘤患者实施在显微镜下行脑内动脉瘤血管夹闭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手术器械、显微镜的使用及术中默契的配合是脑动脉瘤血管夹闭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显微镜 夹闭 配合
下载PDF
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成本-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永斌 吴涛 高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以翼点入路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成本-效果。方法:78例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观察组接受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 目的:探讨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以翼点入路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成本-效果。方法:78例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观察组接受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两组均于术后持续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水平、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NSE、MBP、S100B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翼点入路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能有效减少颅内动脉瘤对脑组织形成的继发性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在降低治疗成本的同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颅内动脉瘤 血管介入动脉栓塞 翼点入路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后迟发性脑缺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吕光淘 孙凌云 +2 位作者 黄小龙 黄浩 张晓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究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采用夹闭术方式救治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248例,根据术后DCI的发生与否分为DCI组和非DCI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方法... 目的探究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采用夹闭术方式救治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248例,根据术后DCI的发生与否分为DCI组和非DCI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方法匹配后DCI和非DCI组各54例。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DCI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CI的独立危险因素,E值法分析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构建DCI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结果匹配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脑梗死病史、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最大直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DCI组患者相比,DCI患者改良Fisher 3~4级、Hunt-HessⅣ级患者比率更高,D二聚体(D-D)、总胆红素(TBIL)、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谷氨酸水平更高,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更低(均P<0.05)。随机森林算法分析结果显示将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D-D、谷氨酸、TBIL、IgA、IL-6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获得的袋外数据错误率最低。多因素分析发现,Hunt-HessⅣ级、改良Fisher 3~4级、D-D、谷氨酸、TBIL、IL-6为DCI的独立危险因素,IgA为保护因素(均P<0.05)。风险预测方程:P=1/[1+e^((3.142+1.307 Hunt-Hess分级+1.086改良Fisher分级+0.976 D-D+0.748)谷氨酸+0.552 TBIL-0.524 IgA+0.487 IL-6)],当P>0.65时认为该患者术后发生DCI。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经内部验证后,AUC为0.869(95%CI:0.836~0.89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8%和97.34%,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经内部验证后拟合优度为χ^(2)=4.219,P=0.561,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结论Hunt-HessⅣ级、改良Fisher 3~4级、D-D、谷氨酸、TBIL、IL-6为DCI的独立危险因素,IgA为保护因素。由以上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区分度,当风险概率P>0.65时认为该患者术后会发生D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 夹闭 迟发性脑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免疫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高血压与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淑惠 张萍 周亚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4期215-216,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术中高血压和颅内压增高护理对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中进行高血压和颅内压增高护理,分析手术护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术中高血压和颅内压增高护理对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中进行高血压和颅内压增高护理,分析手术护理的效果。结果96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占96.0%。有4例发生并发症占4.0%。结论术中高血压和颅内压增高护理对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临床护理疗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 高血压 颅内压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新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23-824,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 显微外科 护理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在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的效果
15
作者 罗越岭 袁波 谭占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20-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夹闭术患者术后接受高氧与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漯河市源汇区人民医院接受IA夹闭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术后对照组接受...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夹闭术患者术后接受高氧与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漯河市源汇区人民医院接受IA夹闭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术后对照组接受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脑血管痉挛(CVS)发生情况、预后、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SPV)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管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0.05),CV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可改善IA夹闭术患者术后脑血流及神经功能,并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尼莫地平 颅内动脉瘤夹闭 脑血流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小华 黄国雄 李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1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以及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动脉瘤患者69例,均在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术,同时做好手术配合工作及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成功治愈66例(95.65%),出血量(423.6...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以及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动脉瘤患者69例,均在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术,同时做好手术配合工作及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成功治愈66例(95.65%),出血量(423.61±33.18)m L,手术时间(3.25±0.37)h,住院时间(8.65±2.77)d,并发症4例(5.79%)。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积极有效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能够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颅内动脉瘤 夹闭 配合 护理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智 甘晓琴 郑朝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91-92,共2页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显微技术操作下使用血管造影剂判断瘤颈周围血供并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动脉瘤颈夹闭。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 配合 血管造影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手术期配合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郭爱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9期107-108,共2页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动脉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肿瘤,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中年人常见。由于颅内出血引起颅内压增加,出血后病死率高,手术不但能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而且手术能解决...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动脉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肿瘤,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中年人常见。由于颅内出血引起颅内压增加,出血后病死率高,手术不但能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而且手术能解决动脉瘤破裂再出血造成的脑损害,对动脉瘤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很有必要性。因此现将动脉瘤围手术期配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颅内动脉瘤夹闭 围手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颅夹闭术后血清KLF5 mRNA和lncRNA NEAT1表达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周真真 王琦 +1 位作者 张旋 马美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3017-3021,3025,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颅夹闭术后血清Kruppel样因子5(KLF5)微小RNA(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lncRNA NEAT1)表达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在该院进行开颅夹闭术的110例动脉瘤...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颅夹闭术后血清Kruppel样因子5(KLF5)微小RNA(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lncRNA NEAT1)表达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在该院进行开颅夹闭术的11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认知功能的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26分,对照组)和认知功能障碍(<26分,研究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KLF5 mRNA和lncRNA NEAT1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KLF5 mRNA与lncRNA NEAT1的相关性及二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KLF5 mRNA和lncRNA NEAT1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纳入67例患者,研究组纳入43例患者。术后早期研究组血清KLF5 mRNA和lncRNA NEA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早期血清KLF5 mRNA和lncRNA NEAT1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MSE和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LF5 mRNA和lncRNA NEAT1水平呈正相关(P<0.05),且二者均与MMSE和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LF5 mRNA、lncRNA NEAT1高表达均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LF5 mRNA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lncRNA NEAT1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872,二者联合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950,二者联合诊断优于KLF5和lncRNA NEAT1各自单独诊断(Z联合vs.KLF5mRNA=2.547、Z联合vs.lncRNA NEAT1=3.268,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颅夹闭术后血清KLF5 mRNA和lncRNA NEAT1表达升高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开颅夹闭 Kruppel样因子5 长链非编码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5
20
作者 陶洁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0期57-,73,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我院近4年来完成的6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结果6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风险性高、难度大,手...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我院近4年来完成的6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结果6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风险性高、难度大,手术室护士应认真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 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