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官志豪 赵丽丽 黄立刚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实施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实施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路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8例。两组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经颞叶皮层位置入路,研究组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效果、转归情况、生存质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格拉斯哥结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0 d,研究组格拉斯哥结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7%(1/28),低于对照组的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2,P=0.043)。结论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血肿清除率高、康复时间短,术后转归好,患者生活质量较高,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清除 生存质量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侧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信 吴现磊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0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方法择取97例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就诊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方法择取97例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就诊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研究组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术后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GOS量表评分、WHOQOL-100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HICH患者应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与术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侧 显微镜辅助手 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3
作者 李小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5期6619-6621,共3页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修武县人民医院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修武县人民医院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采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评分)评估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意识恢复时间,出血量)、血肿清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0%者占比(70.37%)较对照组(40.74%)高(P<0.05);预后良好率(73.08%)高于对照组(42.3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30.77%)(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开 血肿清除 基底核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中回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赖荣福 李育华 梁鄂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中回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86例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颞中回造瘘入路)及观察组(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各43例。比较...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中回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86例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颞中回造瘘入路)及观察组(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血肿清除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神经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F)、S100B蛋白、D-二聚体]、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L-6、TNF-α、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L-6、TNF-α、PCT、CR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SE、NF、S100B蛋白、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SE、NF、S100B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DA、SOD、LPO、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DA、SOD、LPO、GSH-Px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MDA、LPO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可提升血肿清除率,减轻炎症反应、神经功能损伤,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经 颞中回造瘘 血肿清除 脑出血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永 张尊胜 +1 位作者 梁君 班谨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359-1360,1363,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0例高血压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瓣开...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0例高血压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瓣开颅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基底节 脑出血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刘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20-223,共4页
深入细致的分析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HICH疗效。方法 入选2020年4月-2022年2月入院的84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双盲法选入特殊治疗组(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一般治疗组(传... 深入细致的分析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HICH疗效。方法 入选2020年4月-2022年2月入院的84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双盲法选入特殊治疗组(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一般治疗组(传统清除术),各42例,对照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特殊治疗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相关数据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HICH安全性高,可降低手术耗时、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有积极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 传统经颞叶皮层路开血肿清除 HICH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来兴 《慢性病学杂志》 2020年第6期937-938,941,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汾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行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17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组,...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汾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行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17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组,经侧裂入路实施手术的61例为研究组,经颞叶皮层入路实施手术的5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2/61),低于对照组16.07%(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为95.08%(58/61),高于对照组83.93%(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比较,经侧裂入路实施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基底节区HICH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镜下血肿清除 经侧 经颞叶皮层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张华园 梁春东 张海军 《慢性病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分为颞叶组与侧裂组,两...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分为颞叶组与侧裂组,两组均进行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颞叶组37例经颞叶皮层入路实施手术,侧裂组38例经经侧裂入路实施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失血量和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周、3个月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用综合评定问卷-74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侧裂组血肿清除率(95.38%)高于颞叶组(80.31%),住院时间[(17.67±4.28)d]以及手术时间[(104.85±21.64)min]短于颞叶组[分别为(23.64±4.85)d、(122.74±21.98)min],手术失血量[(94.16±15.20)mL]少于颞叶组[(269.35±15.4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3个月,侧裂组生活质量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颞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侧裂组(5.26%)显著低于颞叶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能优化手术路径,增强血肿清除效果,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助于缩短恢复进程,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 经颞叶皮层 经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松 陈小鑫 +1 位作者 吴仰宗 李强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48 h血肿清除率]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GCS评分及术后2周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相比,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和ADL评分,安全性与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侧-岛叶 经颞叶皮质 显微镜 血肿清除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下载PDF
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晓强 朱其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6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采用红绿双色球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采用红绿双色球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骨瓣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结果手术后,试验组的hs-CRP、IGF-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个月,试验组的NIH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炎症反应、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血肿清除 基底节区脑出血 炎症反应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东甫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5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CCH)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HBGH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B组接受骨瓣开颅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A组接受显...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CCH)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HBGH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B组接受骨瓣开颅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A组接受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CCH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血肿清除率、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对比,A组术后昏迷结束时间、手术时长、住院时长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P<0.05);A组疗效优于B组(P<0.05);与B组对比,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CCH治疗HBGH患者可有效优化围术期指标,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血肿清除 显微镜下经
下载PDF
外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效果观察
12
作者 何庆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3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外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外侧裂入路... 目的观察外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外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χ^2=9.283,P=0.002);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严重肺部感染、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及病死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清除 显微镜 常规骨瓣开清除 基底节区血肿 高血压
下载PDF
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疗效分析
13
作者 王兆斌 薛勇 +1 位作者 赵学俊 赵建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89例,采用内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45例为A组,采用骨瓣开颅皮层入路血肿清除... 目的:探讨内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89例,采用内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45例为A组,采用骨瓣开颅皮层入路血肿清除术44例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1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意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B组,意识状态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B组的25.00%(P<0.05)。结论:内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高,视野清晰,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意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血肿清除 经侧 显微镜皮层
下载PDF
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尉卫桥 常守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直切口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直切口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直切口组患者接受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肿清除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直切口组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较常规组短,血肿清除率较常规组高(P<0.05)。直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5.88%(2/34)]较常规组[23.53%(8/34)]低(P<0.05)。术后1周,两组MESSS评分和IL-4、TNF-α水平均降低,直切口组MESSS评分和IL-4、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血肿清除 大骨瓣开血肿清除
下载PDF
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崇丽 陆芳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超声辅助神经内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对照组予以经侧裂入路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术中及术后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92.25±2.17)%,明显高于对照组[(83.0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残余量、住院时间分别为(92.75±18.96)mL、(95.08±17.58)min、(3.72±0.82)mL、(9.27±1.22)d,均分别低于对照组[(311.68±37.87)mL、(179.29±16.73)min、(8.57±1.69)mL、(14.85±1.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15、30 d的GCS分别为(9.62±1.09)、(11.57±1.23)、(13.71±1.57)分,分别高于对照组[(8.98±1.12)、(9.63±1.31)、(11.85±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为(9.85±0.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87±0.92)分],术后ADL评分为(66.71±4.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1.23±4.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可获得满意的血肿清除率,能改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和后血肿残余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出血 高血压性 超声引导 神经内镜 经侧 血肿清除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童勇 于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701-703,共3页
目的:分析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以下简称“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术对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9例基底节区后部HICH... 目的:分析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以下简称“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术对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9例基底节区后部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颞叶皮层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侧裂入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神经因子水平和预后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较低,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较高,术后48h脑水肿增加率较低,术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较高(P<0.05),而两组失血量、去额颞顶大骨瓣减压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神经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S-100β蛋白(S-100βprotein,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HICH患者,能有效优化手术类指标,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因子水平,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Rolandic点-岛叶 小骨窗开 颞叶皮层 神经因子 血肿清除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0期73-74,共2页
目的总结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接受显微镜下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 目的总结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接受显微镜下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取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