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对比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蒋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5期67-70,共4页
目的:对比微镜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泰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应用显微镜夹闭术,观察... 目的:对比微镜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泰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应用显微镜夹闭术,观察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223.12±28.78)pg/m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为(183.21±14.69)ng/ml,血清核因子-κB(NF-κB)为(15.18±2.32)μmol/ml,低于对照组的(260.72±30.15)pg/ml、(210.36±18.12)ng/ml和(20.16±2.54)μ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治疗中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可获得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改善血清指标作用明显,防范并发症作用明显,存在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 临床疗效 血清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显微镜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苏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研究显微镜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124例,随机将其分为夹闭组和介入组,每组各62例。夹闭组接受显微镜夹闭术,介入组则接受血管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两组患... 目的研究显微镜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124例,随机将其分为夹闭组和介入组,每组各62例。夹闭组接受显微镜夹闭术,介入组则接受血管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及两组患者预后状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S100β、MBP、NSE水平比较。结果①治疗后介入组颅内感染、脑积水、脑梗死、血管痉挛、动脉瘤手术中破裂和夹闭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介入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②治疗后介入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夹闭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β、MBP、NSE都有所降低,而介入组血清S100β、MBP、NSE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相较于显微镜夹闭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提升患者预后,减少患者脑神经损伤及并发症,具有显著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显微镜下夹闭术的巡回配合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颖娟 龚珂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镜夹闭 巡回配合
下载PDF
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成本-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永斌 吴涛 高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以翼点入路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成本-效果。方法:78例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观察组接受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 目的:探讨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以翼点入路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成本-效果。方法:78例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观察组接受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两组均于术后持续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水平、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神经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NSE、MBP、S100B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翼点入路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能有效减少颅内动脉瘤对脑组织形成的继发性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在降低治疗成本的同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颅内动脉瘤 血管介入动脉栓塞 翼点入路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椎穿刺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伟科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椎穿刺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且经DSA或急诊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64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 目的对比分析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椎穿刺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且经DSA或急诊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64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椎穿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感染、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aSHA患者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夹闭术 腰椎穿刺 腰大池持续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出血性动脉瘤的效果
6
作者 王东晓 夏国庆 王修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3期4305-4308,共4页
目的制定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方案,探究其对颅内前循环出血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出血性动脉瘤患者84例,将接受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显微镜... 目的制定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方案,探究其对颅内前循环出血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出血性动脉瘤患者84例,将接受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显微镜组,将接受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介入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可独立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微镜组住院时间长于介入组,住院费用低于介入组(P<0.05);两组可独立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破裂再出血发生率低于介入组(P<0.05)。结论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出血性动脉瘤患者效果较好,可降低住院费用及破裂再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前循环出血性动脉瘤 翼点入路显微镜夹闭 血管介入动脉栓塞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继东 李靖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对比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2例。介入组行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显微组行显微镜下颅... 目的探究对比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2例。介入组行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显微组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对比两组术后Hunt-Hess分级、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介入组术后Hunt-Hess分级与显微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3个月mRS评分与显微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7%较显微组35.71%低,复发率19.05%较显微组2.38%高(P <0.05)。结论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效果相当,可减轻患者病情,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但术后易复发,需谨慎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出血 颅内动脉瘤 血管介入动脉栓塞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明明 闫惠颖 +4 位作者 刘保华 袁璞 朱宗锦 张怀兵 张庆荣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3期2834-2836,共3页
目的:探究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94例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94例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患者,研究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照组实施显微镜下颅内夹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中皮质醇(Cor)、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肾上腺素(A)指标表达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3、12.416、40.320,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or、D-D、IL-6、A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各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5、3.078、2.174、7.608,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1,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05)。结论: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能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快速康复,提升手术成功率。显微镜下颅内夹闭术治疗花费较少,且适用范围较广,成功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Hunt-HessⅢ级 血管内介入栓塞 显微镜下开颅夹闭
下载PDF
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磊 《甘肃医药》 2020年第10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73例,其中采用血管介入术治疗的35例为介入组,采用翼点入路...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73例,其中采用血管介入术治疗的35例为介入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的38例为夹闭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并检测对比术前、术后3d、术后7d脑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结果:夹闭组手术时间短于介入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病死病例,夹闭组疗效优于介入组(P<0.05);夹闭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介入组(P<0.05);术后3个月夹闭组NIHSS评分低于介入组,BI评分高于介入组(P<0.05);术后3d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升高,但夹闭组低于介入组(P<0.05),术后7d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降低,且夹闭组低于介入组(P<0.05)。结论: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且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入路 显微镜夹闭 前循环颅内动脉瘤 脑损伤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静园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3期134-134,137,共2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满意度。方法:纳入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分组方法以"电脑随机匹配"为主,分为对照组(100例,予以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和实验组(10...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满意度。方法:纳入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分组方法以"电脑随机匹配"为主,分为对照组(100例,予以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和实验组(100例,予以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应用到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中,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有效的缩短了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而且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也有所减少,安全性提高的同时,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 中配合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靳世辉 《中国农村卫生》 2021年第13期88-8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案在脑动脉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分析对象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医院接收的脑动脉瘤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别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案在脑动脉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分析对象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医院接收的脑动脉瘤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别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分别有36例,对照组患者运用血管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治疗,将最终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且治疗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均较少,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值较大,经计算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运用显微镜夹闭术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相比之下显微镜夹闭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使患者术后身体能够得到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栓塞 显微镜夹闭术 效果对比
下载PDF
显微镜下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莉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研究对象为50例脑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进行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取显微手术夹闭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进...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夹闭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研究对象为50例脑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进行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取显微手术夹闭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①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为88.00%vs.92.00%,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优,P<0.05。④两组患者的破裂率、致残率、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显微镜夹闭 临床疗效 护理干预方法 后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星 魏飞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7长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I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组(介入栓塞组)和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组(显微夹闭组)...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7长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I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组(介入栓塞组)和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组(显微夹闭组),各2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围术期指标。统计随访1 a期间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评价治疗效果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显微夹闭组;随访1 a期间的复发率高于显微夹闭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显微夹闭组;治疗总有效率及预后良好率均高于显微夹闭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与显微镜下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IA的手术成功率相当,其中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微创性好、并发症少,且治疗总有效率和预后良好率更高;但其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医院条件和术者经验等条件综合评估,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介入动脉栓塞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乔歌歌 马鸿元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抽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价患者预后。回... 目的探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抽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价患者预后。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67例,设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33例,设为预后不良组。两组Hunt-Hess分级、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长径、肺部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长径、肺部感染与患者预后情况具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长径、肺部感染是影响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Hunt-Hess分级、动脉瘤长径、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动脉 显微镜夹闭术 预后情况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脑动脉瘤的治疗及临床效果分析与评定
15
作者 吴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0期22-22,2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动脉瘤患者24例,给予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治愈19例,脑梗死1例,轻度偏瘫2例,昏迷2例。结论: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脑...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动脉瘤患者24例,给予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治愈19例,脑梗死1例,轻度偏瘫2例,昏迷2例。结论: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对认知和应激的影响
16
作者 金俊 刘丹 +2 位作者 梁浩 徐金辉 冯文献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对认知和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收的64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的方式分为显微镜夹闭组(32例)和血管内微导管组(32例),显微镜夹闭组患者采用显... 目的探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对认知和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收的64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的方式分为显微镜夹闭组(32例)和血管内微导管组(32例),显微镜夹闭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进行治疗,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采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术。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变化,分析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显微镜夹闭组和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及简明精神状态评估(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和IgG等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变化。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显微镜夹闭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2.86±0.43)h、(16.59±2.79)d]高于血管内微导管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1.98±0.35)h、(10.47±2.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9、9.066,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6.25%(2/32)]低于显微镜夹闭组[15.6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4,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和IgG水平[(2.31±0.11)、(11.47±1.54)g/L]高于显微镜夹闭组术后1个月[(1.97±0.11)、(9.28±2.1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0,4.683,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TNF-α和MCP-1水平[(276.78±25.99)、(17.94±2.80)pg/ml]低于显微镜夹闭组术后1个月[(375.41±25.01)、(21.34±2.4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0,5.216,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MoCA和MMSE评分[(28.28±2.08)、(27.84±1.80)分]高于显微镜夹闭组术后1个月[(24.56±1.27)、(23.53±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7,5.223,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NIHSS评分[(9.46±1.16)分]高于显微镜夹闭组术后1个月[(7.66±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6,P<0.05)。结论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炎性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夹闭术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 脑动脉瘤 认知 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