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 Rht10“微突变”的发现 被引量:14
1
作者 傅大雄 阮仁武 +1 位作者 戴秀梅 宗学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0-505,共6页
以 4 D染色体携带 Rht10而极度矮化的小麦显性矮秆系“矮变 1号”与中、高秆的现代小麦改良品种杂交 ,选育出了一批植株较矮变 1号显著提升、以至达到小麦育种理想株高的半显性衍生矮秆系 ,已将其应用于杂交小麦及小麦常规育种。对半显... 以 4 D染色体携带 Rht10而极度矮化的小麦显性矮秆系“矮变 1号”与中、高秆的现代小麦改良品种杂交 ,选育出了一批植株较矮变 1号显著提升、以至达到小麦育种理想株高的半显性衍生矮秆系 ,已将其应用于杂交小麦及小麦常规育种。对半显性衍生矮秆系与起始矮秆系矮变 1号矮秆主基因之间的同一性进行了研究。以此提出了小麦显性矮秆基因“微突变”的概念 ,对小麦显性矮秆基因的起源、进化及其在小麦矮化育种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Rht10 微突变 育种 显性矮杆基因 株高 染色体定位
下载PDF
显性矮秆基因Rht_(10)用于杂交小麦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傅大雄 阮仁武 +1 位作者 宗学凤 刘光德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6期577-583,共7页
将极度矮化的显性矮源矮变1号(携带显性矮秆基因Rht10)与渝麦4号等小麦常规良种杂交,选育出了株高较矮变1号显著增高的衍生矮源西农02、西农04、西农05。发现由于核遗传背景的改变,衍生矮源西农02在杂交1代种中对... 将极度矮化的显性矮源矮变1号(携带显性矮秆基因Rht10)与渝麦4号等小麦常规良种杂交,选育出了株高较矮变1号显著增高的衍生矮源西农02、西农04、西农05。发现由于核遗传背景的改变,衍生矮源西农02在杂交1代种中对父本株高的致矮能力较矮变1号大为减弱,而与携带Rht3的显性矮源“大姆指矮”衍生而来的“矮苏3”致矮能力相当。采用赤霉酸(GA3)化学标记、矮秆基因的不等位性测交,以及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确认了西农02确系携带有Rht10的矮变1号衍生矮源。指出就致矮能力而论,无论Rht3或Rht10都适宜用于杂交小麦育种。测定了包括西农02、矮变1号、矮苏3在内的有关矮源萌发种子α-淀粉酶活性,发现矮变1号衍生矮源的α-淀粉酶活性较矮苏3有高有低,指出只有采用近等基因系法才能对Rht3及Rht10在杂交小麦育种中基因的多效性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进而对显性矮源在自然界的发现、研究与利用进行了相应的讨论。指出,极度矮化的大姆指矮、矮变1号仅系Rht3,Rht10在自然界存在的特殊形式,核遗传背景可以大量地调整Rht3,Rht10的株高表型,因此Rht3,Rht10不但可以在杂交小麦而且可能在小麦常规育种中得到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小麦 育种 显性矮杆基因
下载PDF
小麦Rht3基因对萌发籽粒α-Amy1表达和抗穗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万平 马正强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以小麦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 Rht3矮秆基因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为材料 ,分析了 Rht3对α-淀粉酶同功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Rht3主要对α- Amy1的表达起作用 ,高矮亲本间α- Amy1等电聚焦同功酶谱带有明显差异 ,高秆轮回亲本在 p H 5 .0~... 以小麦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 Rht3矮秆基因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为材料 ,分析了 Rht3对α-淀粉酶同功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Rht3主要对α- Amy1的表达起作用 ,高矮亲本间α- Amy1等电聚焦同功酶谱带有明显差异 ,高秆轮回亲本在 p H 5 .0~ 5 .3区域具特异带 ,分离群体中高秆与矮秆之间的α- Amy1同功酶谱带差异明显 ,但酶谱较为复杂。 Rht3主要通过影响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Rht3 抗穗发芽 显性矮杆基因 萌发籽粒 Α-淀粉酶 基因表达 调控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