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性负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南南 李开济 +2 位作者 张换 门秀丽 吴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0,F0003,共5页
显性负效应(dominant negative,DN)是一种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负调节现象。有DN效应的分子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核酸;可由突变产生,也可自然存在。DN效应涉及配体、受体、转录因子、结构蛋白、酶、信号通路蛋白、离子通道等多种功能蛋白... 显性负效应(dominant negative,DN)是一种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负调节现象。有DN效应的分子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核酸;可由突变产生,也可自然存在。DN效应涉及配体、受体、转录因子、结构蛋白、酶、信号通路蛋白、离子通道等多种功能蛋白,并包括微卫星DNA扩增与蛋白质错误折叠等比较特殊的现象。DN效应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将就DN效应的作用机制、来源、对机体的影响等方面结合实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负效应 转录因子 微卫星DNA扩增 蛋白质错误折叠
下载PDF
显性负效应在胰岛素基因突变所致青少年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楠 赵红丽 +2 位作者 罗蕴之 崔景秋 王新玲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显性负效应(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突变型蛋白自身无生理功能且影响另一正常蛋白发挥生理功能的一种干涉现象)在不同类型胰岛素基因突变所致青少年型糖尿病(MIDY)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观察3个与MIDY相关的突变型前胰岛素原C... 目的探讨显性负效应(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突变型蛋白自身无生理功能且影响另一正常蛋白发挥生理功能的一种干涉现象)在不同类型胰岛素基因突变所致青少年型糖尿病(MIDY)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观察3个与MIDY相关的突变型前胰岛素原C(A7)Y、G(BS)S、R(SP6)H对共存的野生型前胰岛素原分泌的影响,并引人一个含有MIDY相关突变但不能形成二硫键的突变型前胰岛素原.DelCys,共分为7组:分别用含有突变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和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设为C(A7)Y组、G(B8)S组、R(SP6)H组和DelCys组,将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与含有小鼠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共转染作为正常对照组,将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与pCMS-EGFP质粒共转染作为阳性对照组,用含有小鼠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转染48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液,采用人特异性胰岛素原放免试剂盒检测细胞内和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比较细胞内人胰岛素原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P〉0.05)。比较细胞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57,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T)Y组和G(BS)S组细胞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35.84±1.89)比(29.28±6.85)、(33.62±10.52)pmol/L,t=22.58、21.66,均P〈0.01],R(SP6)H组和DelCy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39,均P〉0.05)。结论与MIDY相关的突变型胰岛素原C(A7)Y和G(B8)S会对共存的野生型胰岛素原产生显性负效应(表现为抑制其胰岛素原分泌),而R(SP6)H突变不产生显性负效应。产生显性负效应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分子间异常二硫键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Β细胞功能衰竭 显性负效应 胰岛素原错误折叠
原文传递
显性负效应在不同类型胰岛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楠 韩莉 +2 位作者 沙依拉.海米提 崔景秋 王新玲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406-1410,共5页
目的探讨显性负效应在不同类型胰岛素基因突变所致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有突变型前胰岛素原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cDNA)的重组质粒和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共有V(A3)L、C(A7)Y、R(S... 目的探讨显性负效应在不同类型胰岛素基因突变所致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有突变型前胰岛素原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cDNA)的重组质粒和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共有V(A3)L、C(A7)Y、R(SP6)H、G(B8)S和G(C28)R 5个突变组,将含有人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与含有小鼠野生型前胰岛素原cDNA的重组质粒共转染作为正常对照组。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液,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内和培养液人胰岛素原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35.84±1.89) pmol/L]相比,C(A7)Y组[(29.28±6.85) pmol/L]和G(B8)S组[(33.62±10.52) pmol/L]细胞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余各组培养液中人胰岛素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变型胰岛素原C(A7)Y和G(B8)S对共存的野生型胰岛素原产生显性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显性负效应 胰岛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小鼠OSTβ的K70Q突变对OSTα-OSTβ膜转位的影响
4
作者 贾南南 王立媛 +2 位作者 张换 门秀丽 吴静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3期169-174,184,共7页
(1)目的探讨小鼠有机溶质转运体β亚单位(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 beta,OSTβ)的点突变OSTβ(K70Q)对OSTα-OSTβ膜定位的影响。(2)方法提取小鼠回肠RNA,克隆OSTα和OSTβ的编码序列,测序检测OSTβ(K70Q)突变体,进而构建OSTα、OST... (1)目的探讨小鼠有机溶质转运体β亚单位(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 beta,OSTβ)的点突变OSTβ(K70Q)对OSTα-OSTβ膜定位的影响。(2)方法提取小鼠回肠RNA,克隆OSTα和OSTβ的编码序列,测序检测OSTβ(K70Q)突变体,进而构建OSTα、OSTβ和OSTβ(K70Q)的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表达载体及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转染HEK-293细胞,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OSTβ(K70Q)对OSTα与OSTβ的相互作用和膜定位的影响。(3)结果突变不影响OSTα和OSTβ(K70Q)的相互作用,但阻碍了OSTα-OSTβ(K70Q)复合体的膜转位,并且可通过显性负效应干扰正常OSTα-OSTβ复合体的膜转位。(4)结论发现了1个小鼠OSTβ的点突变OSTβ(K70Q),突变不影响OSTα和OSTβ(K70Q)的相互作用,但阻碍了OSTα-OSTβ(K70Q)复合体的膜转位,并且可通过显性负效应干扰正常OSTα-OSTβ复合体的膜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α-OSTβ BIFC 胆汁酸代谢 显性负效应
下载PDF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2基因突变患者的能量利用
5
作者 φrngreen M.C. Dun. Mφ +1 位作者 Ejstrup R. 郭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5期13-14,共2页
Patients with the myopathic form of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II (CPT II ) deficiency typically experience muscle pain, cramps, and myoglobinuria during prolonged exercis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carriers of ... Patients with the myopathic form of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II (CPT II ) deficiency typically experience muscle pain, cramps, and myoglobinuria during prolonged exercis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carriers of CPT2 gene mutations a lso may have milder clinical symptoms, but fatty acid oxidation (FAO) has never been investigated in vivo in this group. We studied fuel utilization by indirect calorimetry and stable isotope methodology in four patients with CPT II deficie ncy, three subjects who carried one CPT2 gene mutation, and five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Cycle exercise at a constant workload of 50% of maximal oxygen upta ke capacity was used to facilitate FAO. We found that in vivo oxidation of long  chain fatty acids was normal at rest but severely impaired during prolonged, lowintensity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PT II deficiency, and that two of the single CPT2 gene mutation carriers, who displayed symptom s of CPT II deficiency, had an FAO comparable with the patients. These results i ndicate that residual CPT II activity is sufficient to maintain long chain FAO at rest in CPT II deficiency but not to increase FAO during exercise. The findi ngs also suggest that single CPT2 gene mutations may exert a domin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tetrameric CPT II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间接测热法 痛性痉挛 最大摄氧量 基因携带者 长链脂肪酸 肌红蛋白尿 显性负效应 肌痛 同位素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