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显性阴性模型对整合素αIIbβ3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媛婧 苏晓瑜 +1 位作者 阮铮 奚晓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26-1031,共6页
本研究目的是明确整合素β3亚单位胞浆段序列在整合素αIIbβ3介导的信号转导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在无αIIb亚单位存在的条件下其对信号转导及特异性的影响程度。运用由IL-2R胞外段和跨膜段(Tac)与整合素β3胞浆段组成的融合蛋白(... 本研究目的是明确整合素β3亚单位胞浆段序列在整合素αIIbβ3介导的信号转导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在无αIIb亚单位存在的条件下其对信号转导及特异性的影响程度。运用由IL-2R胞外段和跨膜段(Tac)与整合素β3胞浆段组成的融合蛋白(Tac/β3),使其在表达GPIbIX、整合素αIIbβ3的CHO细胞株(IbIX/IIbIIIa-CHO细胞株)中稳定表达(即得到IbIX/IIbIIIa-CHO/Tac-762细胞),并进行多项试验,包括在固相纤维蛋白原的伸展、稳定黏附试验、细胞纤维蛋白凝块回缩功能试验以及游离纤维蛋白原结合试验(分别代表了外向内及内向外信号转导事件)。结果表明,在稳定表达有Tac/β3的IbIX/IIbIIIa-CHO/Tac-762细胞中αIIbβ3介导的双向信号转导严重受到抑制。结论:Tac/β3可以在IbIX/IIbIIIa-CHO/Tac-762细胞中发挥显著有效的显性阴性作用,并且证实整合素β3亚单位胞浆段的单独存在即可影响由αIIbβ3介导的双向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阴性 整合素 αⅡbβ3 信号转导
下载PDF
基因重组HBV联合表达反义RNA和显性阴性突变体抗HBV作用及HBV包装细胞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殿兴 胡大荣 +3 位作者 邬光惠 胡学玲 100700 李娟 范公忍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0-265,共6页
目的 探讨HBV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能性并检验其联合表达反义RNA和显性阴性突变体抗HBV的作用。方法 在表达完整HBV颗粒的质粒上,经基因修饰后联合表达S区反义RNA和核心-P蛋白的融合蛋白,整合于具有HBV复制的2.2.15细胞,形成细胞克隆,EL... 目的 探讨HBV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能性并检验其联合表达反义RNA和显性阴性突变体抗HBV的作用。方法 在表达完整HBV颗粒的质粒上,经基因修饰后联合表达S区反义RNA和核心-P蛋白的融合蛋白,整合于具有HBV复制的2.2.15细胞,形成细胞克隆,ELISA 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斑点杂交法检测细胞内HBV核壳中HBV DNA,PCR检测上清液中重组HBV颗粒。HBV全基因经删除包装信号ε区后,插入到G418抗性PCI-neo载体,转染HepG2细胞系,用G418筛选形成细胞克隆,检测表达HBsAg及HBcAg较多者作为HBV包装细胞系,进一步转染表达复制缺损型HBV的质粒,经两种抗生素同时筛选,PCR方法观察上清液中的病毒。结果 2.2.15-pMEP4组、2.2.15-CP组、2.2.15-SAS组和2.2.15-CPAS组,对HBsAg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74%±3.83%、40.08%±2.05%(t=35.5,P<0.01)、66.54%±4.45%(t=42.3,P<0.01)和73.68%±5.07%(t=51.9,P<0.01);对HBeAg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46%±4.25%、52.86%±1.32%(t=36.2,P<0.01)、26.36%±1.69%(t=22.3,P<0.01)和 59.28%±2.10%(t=39.0,P<0.01);对 HBV复制的抑制率分别为0、82.0%、59.9%和96.6%。在各治疗组培养上清液中均能检测出重组HBV颗粒。证明包装细胞系具有HBSAg和HBcAg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HBV 反义RNA 显性阴性突变体 包装细胞系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导HBV载体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抗HBV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孙殿兴 刘风军 +3 位作者 胡大荣 胡学玲 范公忍 韩聚强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导HBV载体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的抗HBV作用。方法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中插入两种不同类型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的HBV基因复制单元,制备重组逆转录病毒pRV-CP、pRV-CS和空载体G1Na对照,并转染HepG2.2.15细胞,ELISA法... 目的探讨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导HBV载体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的抗HBV作用。方法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中插入两种不同类型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的HBV基因复制单元,制备重组逆转录病毒pRV-CP、pRV-CS和空载体G1Na对照,并转染HepG2.2.15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斑点杂交法检测细胞内HBV核壳中HBV DNA,PCR检测上清液中重组HBV颗粒。结果转染HepG2.2.15细胞后3d、5d、7d、9d和11d,pRV-CP、pRV-CS和G1Na对照组对HBsAg表达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8.9±4.73)%(P<0.01)、(39.3±7.04)%(P<0.01)和(2.6±3.77)%;对HBeAg表达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0.38±2.59)%(P<0.01)、(33.1±4.27)%(P<0.01)和(3.1±3.02)%;对HBV复制的抑制率分别为67.2%和55.8%,对照组为13.4%。只有pRV-CP组培养上清液中检测出突变型HBV颗粒。结论重组逆转录病毒能转导HBV载体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对HBV复制及抗原表达有抑制作用,有望用于抗HBV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乙型肝炎病毒载体 显性阴性突变体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去C末端JAK3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4
作者 王蓉 黄文芳 +2 位作者 张平 章崇杰 蔡美英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41-243,275,共4页
目的 :构建去C末端Jak3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获得能稳定产生去C末端Jak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的细胞株 ,为利用去C 末端Jak3对白血病进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打基础。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从质粒PcJak3(ΔC)中切出目的基因并从凝胶中回... 目的 :构建去C末端Jak3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获得能稳定产生去C末端Jak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的细胞株 ,为利用去C 末端Jak3对白血病进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打基础。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从质粒PcJak3(ΔC)中切出目的基因并从凝胶中回收该目的基因片段 ,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多克隆位点上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Jak3(ΔC) ,通过转化感受态细菌后氨卞青霉素筛选、酶切及DNA测序鉴定 ;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转染包装细胞PA317细胞并用G4 18筛选抗性细胞 ,转染的包装细胞包装出病毒粒子 ,同时用PCR方法检测PA317阳性细胞中是否插入目的基因片段 ;用该病毒感染靶细胞NIH3T3,G4 18筛选抗性克隆 ,检测出病毒滴度 ;经免疫沉淀 (IP)、SDS 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检测NIH3T3细胞中Jak3(ΔC)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Jak3(ΔC)酶切和DNA检序均表明已含有 2 796bp的Jak3(ΔC)基因 ;②转染的PA317阳性细胞经PCR扩增后得到与目的基因一致的片段 ;③病毒滴度为 1.2~ 2 .0× 10 4CFU/ml;④转染的NIH3T3细胞中表达出了Jak3(ΔC)蛋白 ,其分子量为 10 7KD。结论 :我们已成功构建了去C 末端Jak3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Jak3(ΔC) ,并得到稳定产生病毒粒子的PA317细胞克隆 ,为利用Jak3(Δ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3 显性阴性分子 逆转录病毒载体 包装细胞
下载PDF
C基因截短突变体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邸雅南 胡大荣 +4 位作者 范公忍 胡学玲 刘超英 刘勇 吴忆贫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C基因截短突变体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机制。 方法 构建C基因截短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C及野生型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瞬时转染HepG2细胞,用SDS—PAGE western blot检测pcDNA3—△C、pcDNA3-C的蛋白表达。pcD... 目的探讨C基因截短突变体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机制。 方法 构建C基因截短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C及野生型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瞬时转染HepG2细胞,用SDS—PAGE western blot检测pcDNA3—△C、pcDNA3-C的蛋白表达。pcDNA3—△ C与adwR9共转染HepG2细胞,以pcDNA3与adwR9为对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培养上清液及细胞内病毒量,用Native western blot 分析C基因截短蛋白干扰核心颗粒形成。 结果 重组载体pcDNA3—△ C、pcDNA3—C均可表达,pcDNA3-△C与adwR9共转染组上清液和细胞内病毒量较对照组降低,pcDNA3—△ C和pcDNA3—C共转染组Native western blot条带与pcDNA3和pcDNA3—C共转染组条带相比较明显淡。 结论 C基因截短突变体可干扰核心颗粒的形成,导致HBV复制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C基因截短突变体 作用机制 HBV 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 核心蛋白 显性阴性突变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