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与扩大取骨瓣减压术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的解剖学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爱生 姚焱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对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与扩大取骨瓣减压术的显露面积进行定量研究,对2种手术方式和正常结构的损伤程度进行比较评价,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模拟常规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与扩大取骨瓣减压术的手术操作,进行显... 目的:对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与扩大取骨瓣减压术的显露面积进行定量研究,对2种手术方式和正常结构的损伤程度进行比较评价,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模拟常规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与扩大取骨瓣减压术的手术操作,进行显露面积测量、显露程度评分及损伤程度评分。结果:扩大取骨瓣减压术显露面积较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显露面积显著扩大;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显露程度评分7分;扩大取骨瓣减压术显露程度评分16分;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损伤程度评分9分;扩大取骨瓣减压术损伤程度评分2分。结论:扩大取骨瓣减压术,其显露范围广泛,损伤程度小,有利于最大程度降低颅内压,同时适用于窦破裂、桥静脉桥段撕裂出血患者血管的修复,还可以直视下剪开小脑幕,缓解小脑幕切迹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取大骨瓣减压术 扩大取骨瓣减压术 显露程度 损伤程度 解剖学评价
下载PDF
Krause入路和Poppen入路对松果体区显露及损伤程度的解剖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宋思新 潘亚文 +3 位作者 许武 段磊 赵贤军 赵志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定量比较Krause入路(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和Poppen入路(枕下经小脑幕入路)对松果体区的显露及损伤情况。方法对6具成年国人头颈部湿性标本,模拟常规Krause入路和Poppen入路的手术操作,每个手术步骤完成后,用Horgan方法计算出显露面积,... 目的定量比较Krause入路(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和Poppen入路(枕下经小脑幕入路)对松果体区的显露及损伤情况。方法对6具成年国人头颈部湿性标本,模拟常规Krause入路和Poppen入路的手术操作,每个手术步骤完成后,用Horgan方法计算出显露面积,按Ammirati标准对两种手术入路显露松果体区的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两种手术入路的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Krause入路和Poppen入路的显露程度评分均为2分,显露面积分别为(1298.07±64.67)和(1041.10±50.23)mm2,损伤程度评分分别为(4.5±0.6)和(6.3±0.7)分;两组比较,经t检验,均P<0.01。结论Krause入路和Poppen入路均能达到对松果体区的有效显露,但Krause入路显露面积明显大于后者,且损伤程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比较 松果体区 显露程度 损伤程度
下载PDF
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及损伤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潘亚文 袁贤瑞 +2 位作者 刘庆 段磊 张建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对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国人带颈头颅标本6具(12侧),模拟常规的经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操作,在乙状窦后入路的基础上分别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每个手术步骤完成后... 目的对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国人带颈头颅标本6具(12侧),模拟常规的经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操作,在乙状窦后入路的基础上分别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每个手术步骤完成后,按Ammirat标准进行评价不同手术入路及其扩大后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用Horgan法计算出显露面积,并根据损伤程度评分评价经乙状窦后及其扩大后的损伤程度。结果经乙状窦后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后的显露程度评分均为3分,显露面积分别为(401.80±75.02)mm2、(609.42±122.17)mm2和(769.86±155.38)mm2,每一步扩大后显露面积均较前明显增加(P<0.001,P=0.003);经乙状窦后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后的损伤程度评分分别为3分、7分和10分。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肿瘤其显露范围广泛,损伤程度小,且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发展方向进行扩大显露,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面神经和耳蜗神经,同时全切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 经乙状窦后入路 显露程度 损伤程度
下载PDF
部分迷路切除对桥小脑角区显露及其损伤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潘亚文 张建生 +1 位作者 段磊 赵贤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对迷路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国人带颈头颅标本6具(12侧),模拟常规的经迷路入路的手术操作,在迷路后入路的基础上,分别磨除部分半规管(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和全部半规管。每个... 目的:对迷路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国人带颈头颅标本6具(12侧),模拟常规的经迷路入路的手术操作,在迷路后入路的基础上,分别磨除部分半规管(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和全部半规管。每个手术步骤完成后,按Ammirat标准进行评价不同手术入路及其扩大后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用Horgan法计算出显露面积,并根据损伤程度评分评价3种手术入路及其扩大后的损伤程度。结果:经迷路后入路及其磨除部分半规管和全部半规管的显露程度评分分别为1分、1分和2分,显露面积分别为(304.29±39.74)mm2、(416.13±90.14)mm2和(610.47±109.36)mm2,磨除部分半规管后显露面积较迷路后入路明显增加(P<0.001),而磨除全部半规管后显露面积较磨除部分半规管无显著扩大(P=0.562)。而经迷路后入路及其磨除部分半规管和全部半规管的损伤程度评分分别为1分、9分和12分。结论:单纯迷路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显露有限,在单纯迷路后入路的基础上磨除部分半规管(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和显露面积明显扩大,但相应的损伤程度扩大,磨除全部半规管较磨除部分迷半规管路并不能明显扩大显露程度和显露面积,且损伤程度明显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 经迷路入路 显露程度 损伤程度
下载PDF
经Poppen入路及扩大小脑幕切开后对松果体区的显露及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武 潘亚文 +3 位作者 宋思新 赵贤军 段磊 王小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经Poppen入路在行小脑幕切开前后对松果体区的显露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人带颈头颅标本5具(10侧),模拟常规的Poppen入路的手术操作,在行小脑幕切开前后,按Ammirat标准对松果体区的显露程度进行评价,用Horga... 目的经Poppen入路在行小脑幕切开前后对松果体区的显露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人带颈头颅标本5具(10侧),模拟常规的Poppen入路的手术操作,在行小脑幕切开前后,按Ammirat标准对松果体区的显露程度进行评价,用Horgan法计算出显露面积,并根据损伤程度评分评价其损伤程度。结果经Poppen入路在行小脑幕切开前后对松果体区的显露程度评分分别为1分和3分;显露面积分别为(566.20±80.72)mm2、(1100.31±123.46)mm2,两者相较,差异显著(P<0.01);经Poppen入路行小脑幕切开前损伤程度积分为4分,小脑幕切开后损伤程度积分为6分。结论经Poppen入路对松果体区肿瘤手术显露范围广泛,损伤程度小,且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发展方向进行扩大显露,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大脑深部静脉和中脑四叠体,同时全切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 POPPEN入路 显露程度 损伤程度
下载PDF
不同解剖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詹剑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0期160-161,共2页
目的对枕下远外侧与耳后经颞解剖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展开定量研究,优化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20具(40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2标本,将其分成两组,分别经枕下远外侧入路和耳后经颞解剖入路展开解剖研究,对两组... 目的对枕下远外侧与耳后经颞解剖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展开定量研究,优化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20具(40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2标本,将其分成两组,分别经枕下远外侧入路和耳后经颞解剖入路展开解剖研究,对两组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远外侧入路中,磨除颈静脉突以及部分磨除枕髁后对颈静脉孔区显露程度明显增加;而在耳后经颢入路中,迷路后入路以及部分磨除迷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能够得以明显增加。结论对于枕下远外侧入路对颈静脉孔区进行显露而言,磨除静脉突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下远外侧入路 耳后经颞入路 颈静脉孔区 显露程度
下载PDF
不同解剖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定量研究
7
作者 陈灿中,王灿明,张睿,缪铮 陈灿中 +2 位作者 王灿明 张睿 缪铮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第21期3-4,共2页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解剖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的影响,为最佳的临床手术入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所模拟手术入路的不同,将30具成人标本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枕下远方外侧入路和耳后经颞入路开展解剖研究。结果:耳后经颞入路的研究结...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解剖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的影响,为最佳的临床手术入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所模拟手术入路的不同,将30具成人标本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枕下远方外侧入路和耳后经颞入路开展解剖研究。结果:耳后经颞入路的研究结果表明,迷路后入路和部分磨除的迷路可以显著的增加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远方外侧入路的研究表明,磨除颈静脉突和部分磨除枕髁后可以显著的增加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结论:对于枕下远方外侧入路来说,磨除颈静脉突是显露颈静脉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经颞入路 枕下远方外侧入路 颈静脉孔区 显露程度
下载PDF
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梅 王多友 +1 位作者 韩枫桐 邹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阻塞 单肺通气 通气效果 通气技术 手术病人 显露程度 导管位置
下载PDF
电子喉镜下自主抬头前屈法在暴露环后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祝宝莲 黄月娥 侯瑾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电子喉镜检查是咽喉部检查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58例慢性咽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改良Valsalva法、自主抬头前屈法行电子喉镜检查,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在环后区的显露程度,结果显示自主抬头前屈法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提高电子喉镜... 电子喉镜检查是咽喉部检查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58例慢性咽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改良Valsalva法、自主抬头前屈法行电子喉镜检查,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在环后区的显露程度,结果显示自主抬头前屈法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提高电子喉镜对咽喉部病变范围判断的准确性,对发现咽喉部早期病变、评估病变范围、发现环后区异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喉镜检查 临床应用 Valsalva法 慢性咽炎 病变范围 喉部检查 显露程度 早期病变
原文传递
微创骨科手术与局部解剖学教学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中平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581-582,共2页
解剖学是骨科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临床骨科手术治疗中,术野显露情况对手术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而术野的显露程度主要是以骨科局部解剖学为基础。因此,熟练掌握骨科局部解剖学对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解剖学是骨科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临床骨科手术治疗中,术野显露情况对手术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而术野的显露程度主要是以骨科局部解剖学为基础。因此,熟练掌握骨科局部解剖学对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骨科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微创脊柱外科以及关节镜外科的发展非常迅速,手术创伤越来越小,术野均在腔镜之下,这与传统的手术存在较大的差异,临床实习带教难度将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教学 骨科手术 微创技术 骨科微创手术 微创脊柱外科 临床实习带教 临床骨科 显露程度
原文传递
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媛媛 张伟 +1 位作者 张加强 崔明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需行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双腔气管插管操作,观察组采取可视双腔气管导管... 目的探讨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需行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双腔气管插管操作,观察组采取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插管情况、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双腔气管导管进入左侧支气管即刻(T2)、插管后(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声门显露时间[(36.65±13.17) s]、气管插管时间[(130.55±27.69) s]短于对照组[(74.82±14.25)、(187.62±29.15) s,t=10.774、7.775,P<0.05];观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甲状软骨按压率(3.33%)、术中气管导管异位重新定位率(0)、因重新定位气管插管导致低氧血症率(0)低于对照组(30.00%、23.33%、20.00%,χ2=7.680、7.680、5.822、4.630,P<0.05);观察组T1、T2、T3时刻HR、MAP波动小于对照组(t=0.013、3.143、3.093、2.822、2.669、2.085,P<0.05);插管后即时观察组PaCO2(33.79±2.46) 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36.18±2.37) mmHg,PaO2(85.76±7.39) mmHg、SaO2(98.47±0.54)%]高于对照组[(80.34±6.80) mmHg、(97.06±0.42)%,t=3.832、2.956、11.289,P<0.05];观察组T2、T3时刻rSO2分别为(66.16±5.04)%、(64.33±6.19)%,高于对照组[(63.59±4.61)%、(60.18±5.92)%,t=2.061、2.654,P<0.05]。结论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应用于单肺通气患者,能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成功率,降低低氧血症率,减小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局部脑氧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双腔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声门显露程度 血流动力学 局部脑氧饱和度 动脉血气
原文传递
提上唇肌切断术及上唇复位:矫正露龈笑的联合方法
12
作者 Luis H. Ishida Luiz C. Ishida Jorge Ishida Julio Grynglas Nivaldo Alonso Marcus C. Ferreira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I0009-I0011,共3页
背景与目的对牙龈过度显露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LeFort嵌入或上颌牙龈切除术。笔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通过降低提上唇肌功能及复位上唇的方式来减少牙龈的显露程度。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14例牙龈过度显露的女性患者进行了... 背景与目的对牙龈过度显露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LeFort嵌入或上颌牙龈切除术。笔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通过降低提上唇肌功能及复位上唇的方式来减少牙龈的显露程度。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14例牙龈过度显露的女性患者进行了手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拍照记录。要求患者最大程度地笑,测量患者牙龈显露的最大值,并使用ImageJ软件进行分析。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利用骨膜剥离器,将牙龈黏膜从上颌骨上分离下来。钝性剥离上唇肌肉下方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通过系带成形术延长上唇。切开双侧提上唇肌并分离。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术前牙龈显露程度为(5.22±1.48)mm,而术后6个月为(1.91±1.50)mm。牙龈显露程度减少1.59±1.83mm,平均(1.59±4.83)mm。结论本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笑时牙龈的显露程度,本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唇 复位 唇肌 露龈笑 切断术 牙龈切除术 ImageJ软件 显露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