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法盛《晋中兴书》若干问题考释
1
作者 闫旭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5-19,共5页
本文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之何法盛《晋中兴书》为蓝本 ,对照唐修《晋书》进行研究 ,从体例、内容诸多方面入手 ,多方考证 ,力求最大程度上予以纠误 ;对一时无法得出结论者 ,亦予以指出 。
关键词 何法盛 晋中兴书 考释
下载PDF
《文选》李善注引书数量考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奉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第4期45-47,共3页
《文选》李善注引书数量考辨刘奉文《文选》李善注(下文简称李注)是《文选》的权威注本。李注对《文选》的传播以及后世选学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对李注的研究,也已成为选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了,对李注引书的研究,则是李注研... 《文选》李善注引书数量考辨刘奉文《文选》李善注(下文简称李注)是《文选》的权威注本。李注对《文选》的传播以及后世选学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对李注的研究,也已成为选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了,对李注引书的研究,则是李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善学识渊博,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李善注 《文选考异》 公孙尼子 《孙子兵法》 何法盛 《七略别录》 版本问题 晋中兴书 补遗
下载PDF
晉唐間的晉史編纂——由唐修《晉書》的回溯 被引量:4
3
作者 聶溦萌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70,共24页
本文關注唐修《晉書》文本背後反映的不同種類文獻間的交流,希望跳出四部分類法設定的框架,思考中古時期歷史編纂與史部文獻的發展脈絡。考察唐修《晉書》以前的舊晉史的情況,《晉中興書》的家族傳編排受到郡書家傳的影響,而東晉的國史... 本文關注唐修《晉書》文本背後反映的不同種類文獻間的交流,希望跳出四部分類法設定的框架,思考中古時期歷史編纂與史部文獻的發展脈絡。考察唐修《晉書》以前的舊晉史的情況,《晉中興書》的家族傳編排受到郡書家傳的影響,而東晉的國史列傳則應有編年記事的史源。這意味着從《晉中興書》到臧榮緒《晉書》的晉史文本系統本來與東晉官修史關係疏離,處於邊緣,但後來卻由唐修《晉書》發揚光大,匯爲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修《晋 晋中兴书 历史编纂 史部文献
下载PDF
“窃书”非“偷书”
4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晋中兴书 《论语》 《庄子注》 《孔乙己》 无所不通 《日知录》 何法盛 顾炎武 大文学
下载PDF
《晋书·王珣传》辨正
5
作者 高胜利 《德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9-22,共4页
《晋书·王珣传》在记载王珣的事迹时有三处叙事不准确:一为“从讨袁真,封东亭侯”之事,实际上应当是“从讨袁瑾”;一为“诣族弟献之”之事,王献之在年龄上是长于王珣的;一为王珣卒年,王珣卒于隆安四年而非隆安五年。此三处叙事不... 《晋书·王珣传》在记载王珣的事迹时有三处叙事不准确:一为“从讨袁真,封东亭侯”之事,实际上应当是“从讨袁瑾”;一为“诣族弟献之”之事,王献之在年龄上是长于王珣的;一为王珣卒年,王珣卒于隆安四年而非隆安五年。此三处叙事不准确的原因是因为史臣没有仔细核对事件发生时间以及没有厘清人物辈分关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 王珣 事迹 晋中兴书
下载PDF
《蘭亭序》的“攬”字與六朝士族的避諱
6
作者 祁小春 《中国文化》 2006年第1期195-218,共24页
一、绪言 《太平御览》三六二引何法盛《晋中兴书》 咸和元年,当征苏峻。司徒导欲出王舒为外援,及更拜为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三千石。舒上疏以父名会,不得作会稽。朝议以字同音异,於礼无嫌。舒陈音虽异而宇同,乞换他郡。於是... 一、绪言 《太平御览》三六二引何法盛《晋中兴书》 咸和元年,当征苏峻。司徒导欲出王舒为外援,及更拜为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三千石。舒上疏以父名会,不得作会稽。朝议以字同音异,於礼无嫌。舒陈音虽异而宇同,乞换他郡。於是改会为合[原注:古会切]。舒不得已就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避讳 士族 六朝 晋中兴书 《太平御览》 会稽 将军 陈音
下载PDF
廪君传说考 被引量:6
7
作者 雷翔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廪君传说,是中国众多的古史谜中的一个。南北朝时,奉廪君为祖的“廪君蛮”们,曾与北方民族大融合相呼应,在南方同样演出了民族融合轰轰烈烈的一幕;由于巴人文献记载的稀少,它又以其与巴人的特殊关系而引人注目;随民族史研究的兴起,不少... 廪君传说,是中国众多的古史谜中的一个。南北朝时,奉廪君为祖的“廪君蛮”们,曾与北方民族大融合相呼应,在南方同样演出了民族融合轰轰烈烈的一幕;由于巴人文献记载的稀少,它又以其与巴人的特殊关系而引人注目;随民族史研究的兴起,不少华南、西南少数民族的形成,被认为与古代巴人和南朝蛮族有密切的关系的廪君传说更因而倍受关注。但是,关注者虽多,考订之专文未见,引用者各取所需。本文试图从分析廪君传说在古籍中的记载演变状况着手,探明其见载的时间,传播的范围,并借以说明传说以及“廪君蛮”产生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廪君 巴郡 《世本》 黔中 廪君蛮 晋中兴书 盐神 黑穴 巴中 赤穴
下载PDF
古往今来话“假发”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亮 《华夏文化》 1996年第1期54-55,共2页
假日,当你怀着极大的兴趣在商店里搜寻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时,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使你乐此及彼,目不暇接。 猛然一抬头,你会发现在某一柜台上拥挤着许多梳着漂亮发型的青年男女,让你惊讶不已。走近仔细一看,噢,原来是人头模型,戴着各式的假... 假日,当你怀着极大的兴趣在商店里搜寻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时,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使你乐此及彼,目不暇接。 猛然一抬头,你会发现在某一柜台上拥挤着许多梳着漂亮发型的青年男女,让你惊讶不已。走近仔细一看,噢,原来是人头模型,戴着各式的假发。那些假发乌黑发亮,长的,短的,直的,卷的,男式的,女式的,种类繁多,美观大方。以假当真,微妙微肖,让人产生种种联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志 头模型 我国古代 晋中兴书 经济实力比较 考古发现 唐墓壁画 假髻 技术应用 《诗经》
下载PDF
论玄言诗与玄学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兰翠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57-62,共6页
论玄言诗与玄学的关系兰翠在我国诗歌史上,玄言诗一向是遭到人们警议的。刘说它“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文心雕龙,明诗》)钟嵘更批评它“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诗品序》)。玄言诗的确理性有余而... 论玄言诗与玄学的关系兰翠在我国诗歌史上,玄言诗一向是遭到人们警议的。刘说它“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文心雕龙,明诗》)钟嵘更批评它“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诗品序》)。玄言诗的确理性有余而情致不足,但它却占居着近百年的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言诗 玄学 世说新语 阮籍 《庄子》 嵇康 《周易》 晋中兴书 许询 社会风尚
下载PDF
“賨”非“廪君”浅析
10
作者 胡晓东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76-79,91,共5页
一近人论及公土家族多与古代巴蜀之“赛”人相联系。而于“(宀禾贝)”人之来源,历来又多认为来源于“廪君”。《舆地纪胜》卷162引《晋中兴书》言:“(宀禾贝)者,廪君之苗裔也。巴氏子务相乘土船而浮,众异之,立为廪君,子孙列布于巴中。... 一近人论及公土家族多与古代巴蜀之“赛”人相联系。而于“(宀禾贝)”人之来源,历来又多认为来源于“廪君”。《舆地纪胜》卷162引《晋中兴书》言:“(宀禾贝)者,廪君之苗裔也。巴氏子务相乘土船而浮,众异之,立为廪君,子孙列布于巴中。秦并天下,薄其赋税,人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宀禾贝),遂因名焉。”邓少琴先生指出:“此是将(宀禾贝)与白虎同居既久,混为一谈.未与分清。”①然今之学者中,仍不乏“(宀禾贝)”人源于“廪君”之见。徐中舒先生认为:“板楯又称‘白虎复夷’,复即免其徭役,他们也属于巴族,他们都是廪君的后裔。”②实质上,“板楯蛮”即“(宀禾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廪君 邓少琴 白虎复夷 巴族 子务 徐中舒 巴人 华阳国志 晋中兴书 鱼复
下载PDF
《核舟记》注释商榷
11
作者 曾平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1-42,共2页
《核舟记》注释商榷四川丰都师范曾平东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三册《核舟记》的注释有以下值得商榷的地方。[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人教社《古代散文选》注同。冯其庸《历代文选》注:"中间较高而宽敞的... 《核舟记》注释商榷四川丰都师范曾平东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三册《核舟记》的注释有以下值得商榷的地方。[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人教社《古代散文选》注同。冯其庸《历代文选》注:"中间较高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将"轩敞"注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舟记》 注释商榷 古代散文 王叔远 四川丰都 窗槛 珠圆玉润 晋中兴书 船舱 古汉语字典
下载PDF
南京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12
作者 邓瑞 《南京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1-17,共7页
南京曾是我国十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故都.在史学的形成与发展上曾有着承前启后的光辉业绩.自三国孙吴定都在这“石城虎踞,钟山龙蟠”的南京时,就设有史官,如吴孙皓时已有左右国史,薛莹为左史,华... 南京曾是我国十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故都.在史学的形成与发展上曾有着承前启后的光辉业绩.自三国孙吴定都在这“石城虎踞,钟山龙蟠”的南京时,就设有史官,如吴孙皓时已有左右国史,薛莹为左史,华覈为右史.又周处曾任左国史,迁东观令.太史令丁孚、韦曜等,参撰国书.(参见《册府元龟·国史部总序》)南朝亦设有史官及史职,东晋时的王隐、虞预、干宝、孙盛;刘宋时的苏宝生;梁时的沈约、裴子野.以上均是当时的史官,齐、梁以后,有修史学士,或称撰史学士,陈时有刘陟、谢吴、顾野王等.因此南京史学的形成是源远流长的.现今回顾一下南京史学过去发展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批判地继承优良的史学传统,从而更加促进南京史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 古代史学 南京 《晋 史学评论 《三国志》 晋中兴书 《文献通考》 纪传体 形成与发展
下载PDF
茶人传奇之以茶养廉的历史标杆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旭烽 《茶博览》 2014年第4期76-77,共2页
两晋时期的豪门贵族,有以奢侈为时尚的风气,而此一时期的儒家学说践行者们,则以茶性俭精神,以茶养廉,来对抗同时期的侈靡之风。典型的例子当推陆纳杖侄。《晋中兴书》记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 两晋时期的豪门贵族,有以奢侈为时尚的风气,而此一时期的儒家学说践行者们,则以茶性俭精神,以茶养廉,来对抗同时期的侈靡之风。典型的例子当推陆纳杖侄。《晋中兴书》记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人 养廉 标杆 历史 传奇 晋中兴书 两晋时期 儒家学说
原文传递
茶宴、茶道的简约气象
14
作者 周重林 《茶博览》 2011年第12期67-69,共3页
茶简约引发清廉气象,在萧赜之前,似乎就被其他士大夫发现了。《晋书·桓温列传》谈到桓温时说他在扬州牧任上时:"性俭,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守时,谢安前来拜访,陆纳只设茶、果招待谢安,不料... 茶简约引发清廉气象,在萧赜之前,似乎就被其他士大夫发现了。《晋书·桓温列传》谈到桓温时说他在扬州牧任上时:"性俭,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守时,谢安前来拜访,陆纳只设茶、果招待谢安,不料其侄儿觉得太简单了,很丢面子,就私自陈上盛馔来款待贵客。客人走了之后,陆纳痛杖侄儿四十下,说:"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以茶待客的起源,与茶的活性有很大关系。人无论是站着,还是走着,坐下之前都被视为耗费能量并产生热的阶段,那么,坐下就需要为身体降温,阻止热的继续消耗。如上所说,除了补充热量外,还有阻止热量消散的办法,其中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 气象 简约 晋中兴书 士大夫 桓温 谢安 热量
原文传递
古代弋射与士人修身 被引量:7
15
作者 丛文俊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5年第4期35-39,共5页
弋射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狩猎活动,其方法是用弓发射木弋、由木弋牵带很细的绳索在空中缠缚飞禽,目的是把那些体大、飞行较慢的候鸟水禽如天鹅、大雁、野鸭子等活捉。它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弓箭发明之后,文献记载最早到夏代,止于南北朝,与... 弋射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狩猎活动,其方法是用弓发射木弋、由木弋牵带很细的绳索在空中缠缚飞禽,目的是把那些体大、飞行较慢的候鸟水禽如天鹅、大雁、野鸭子等活捉。它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弓箭发明之后,文献记载最早到夏代,止于南北朝,与士人修身有关联是从西周到东晋这段时间。遗憾的是唐宋学者注疏先秦两汉文献,对弋射已经讲不清楚;清人虽然善于考证,也只是重复旧说;现代学者根据考古发现的古代弋射图像和器具,进行过一些专门的研究,而在弋射为着活捉飞禽等关键问题的解释上,仍然犯了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鸭子 先秦两汉 考古发现 文献记载 社会风尚 晋中兴书 南北朝 关键问题 鸿雁 现代学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