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80-1911年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时空特征
1
作者
党群
殷淑燕
徐兆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5,共8页
晋陕蒙毗邻地区是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通过对历史时期寒冻灾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寒冻灾害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80-1911年的1731年间有144年发生寒冻灾害,...
晋陕蒙毗邻地区是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通过对历史时期寒冻灾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寒冻灾害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80-1911年的1731年间有144年发生寒冻灾害,范围涉及960县次;秋季寒冻灾害发生频次最多、范围最广,其次为夏季;明清时期寒冻灾害发生频次和县数最多,分别占65.3%和64.2%;历史时期寒冻灾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低频、增加、波动增加3个阶段,在时间尺度上表现出200年、110年,80年和20年的周期,其中200年为主周期。寒冻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高频中心出现在以榆林为中心的区域,低频中心位于山西部分的兴县、河曲、柳林。寒冻灾害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气候的寒冷和转型更多的影响灾害发生广度,而人口密度、生产发展程度则影响寒冻灾害发生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陕蒙毗邻地区
寒冻低温灾害
时空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时期晋陕蒙毗邻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慧芳
殷淑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8-163,共6页
通过对明清时期(1368AD-1911AD)晋陕蒙毗邻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了该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44a间,晋陕蒙毗邻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200次,其中小水灾、中水灾、大水灾和特大水灾,分别占洪涝灾害总数的18.50%...
通过对明清时期(1368AD-1911AD)晋陕蒙毗邻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了该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44a间,晋陕蒙毗邻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200次,其中小水灾、中水灾、大水灾和特大水灾,分别占洪涝灾害总数的18.50%,41.00%,31.50%,10.00%,各级涝灾分别存在5a左右,20a左右,30a左右,60a左右的周期。在时间分布上,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灾害少发期-稳定增加期-快速增加期,且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6-8月份)。在空间分布上,区域内洪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洪灾发生频次北部地区少于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少于西部地区,存在以榆林地区为中心的高频区域和以准格尔旗为中心的低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洪涝灾害
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
晋陕蒙毗邻地区
原文传递
1260~1911年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及与气候变化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党群
殷淑燕
徐兆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116,共8页
通过对气候敏感的晋陕蒙毗邻地区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统计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1260-1911a该区寒冻灾害等级,寒冻灾害发生的频次与县次的趋势与周期,和寒冻灾害与气候变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60-1911a晋陕蒙...
通过对气候敏感的晋陕蒙毗邻地区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统计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1260-1911a该区寒冻灾害等级,寒冻灾害发生的频次与县次的趋势与周期,和寒冻灾害与气候变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60-1911a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共发生116次,平均5.61年发生1次。将寒冻灾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各占总灾害频次的10.4%,73.8%和15.8%。寒冻灾害在秋季发生频率最高(71.8%),而霜冻集中在秋季(85.8%),低温在冬季(52.0%),雪灾多发于春、冬两季(66.7%)。整体而言,寒冻灾害的发生可分为明显减少-波动增加-显著增加3个阶段,灾害的频次上存在200a的周期,规模上则存在180a、55a和25a的周期。寒冻灾害空间差异显著,榆林、佳县为高频中心,兴县为低频中心。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气候转折期及偏冷的时段,研究区寒冻灾害县次数更多,气候偏暖的时段则较少的特征。寒潮或强冷空气活动引起的降温,是引发区域大范围寒冻灾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陕蒙毗邻地区
寒冻灾害
1260-1911a
原文传递
题名
180-1911年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时空特征
1
作者
党群
殷淑燕
徐兆红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1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8YJA770021)
西安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2017SY02)
文摘
晋陕蒙毗邻地区是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通过对历史时期寒冻灾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寒冻灾害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80-1911年的1731年间有144年发生寒冻灾害,范围涉及960县次;秋季寒冻灾害发生频次最多、范围最广,其次为夏季;明清时期寒冻灾害发生频次和县数最多,分别占65.3%和64.2%;历史时期寒冻灾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低频、增加、波动增加3个阶段,在时间尺度上表现出200年、110年,80年和20年的周期,其中200年为主周期。寒冻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高频中心出现在以榆林为中心的区域,低频中心位于山西部分的兴县、河曲、柳林。寒冻灾害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气候的寒冷和转型更多的影响灾害发生广度,而人口密度、生产发展程度则影响寒冻灾害发生频度。
关键词
晋陕蒙毗邻地区
寒冻低温灾害
时空分布
Keywords
the Jin-Shan-Inner Mongolia adjacent area
freezing disaster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时期晋陕蒙毗邻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慧芳
殷淑燕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出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8-16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071
41371029
+2 种基金
4127110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20110202130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GK201301003)资助
文摘
通过对明清时期(1368AD-1911AD)晋陕蒙毗邻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了该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44a间,晋陕蒙毗邻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200次,其中小水灾、中水灾、大水灾和特大水灾,分别占洪涝灾害总数的18.50%,41.00%,31.50%,10.00%,各级涝灾分别存在5a左右,20a左右,30a左右,60a左右的周期。在时间分布上,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灾害少发期-稳定增加期-快速增加期,且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6-8月份)。在空间分布上,区域内洪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洪灾发生频次北部地区少于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少于西部地区,存在以榆林地区为中心的高频区域和以准格尔旗为中心的低频区域。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洪涝灾害
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
晋陕蒙毗邻地区
Key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lood disasters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Jin-Shan-Meng adjacent area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1260~1911年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及与气候变化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党群
殷淑燕
徐兆红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11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07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JM4026)
+1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013JK0220)
西安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2017SY02)资助
文摘
通过对气候敏感的晋陕蒙毗邻地区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统计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1260-1911a该区寒冻灾害等级,寒冻灾害发生的频次与县次的趋势与周期,和寒冻灾害与气候变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60-1911a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共发生116次,平均5.61年发生1次。将寒冻灾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各占总灾害频次的10.4%,73.8%和15.8%。寒冻灾害在秋季发生频率最高(71.8%),而霜冻集中在秋季(85.8%),低温在冬季(52.0%),雪灾多发于春、冬两季(66.7%)。整体而言,寒冻灾害的发生可分为明显减少-波动增加-显著增加3个阶段,灾害的频次上存在200a的周期,规模上则存在180a、55a和25a的周期。寒冻灾害空间差异显著,榆林、佳县为高频中心,兴县为低频中心。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气候转折期及偏冷的时段,研究区寒冻灾害县次数更多,气候偏暖的时段则较少的特征。寒潮或强冷空气活动引起的降温,是引发区域大范围寒冻灾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晋陕蒙毗邻地区
寒冻灾害
1260-1911a
Keywords
freezing disaster
adjacent areas of Shanxi - Shaanxi - Inner Mongolia
1260 ~ 1911a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80-1911年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时空特征
党群
殷淑燕
徐兆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明清时期晋陕蒙毗邻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李慧芳
殷淑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原文传递
3
1260~1911年晋陕蒙毗邻地区寒冻灾害及与气候变化关系
党群
殷淑燕
徐兆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