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敦煌壁画工笔重彩画与西域凹凸晕染法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吴迪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在外来风格作用下的敦煌壁画中的人物画极富特点,西域天竺遗法对中国本土工笔重彩画影响深远。米兰的有翼天使图像的线描特点体现了文化地域特点,凹凸晕染法对中国绘画心理和图示潜移默化的改变。
关键词 笔描 凹凸晕染法 工笔重彩 米兰天使
下载PDF
略谈凹凸晕染法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学荣 《美术大观》 2015年第3期45-,共1页
滥觞于古印度的凹凸晕染法,随着佛教文化的北传东渐,经由西域进入敦煌,而后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其绘画的观赏效果具有强烈的体积感,对古代中国,上自北凉,下至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家,都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天竺 凹凸晕染法 佛教艺术 中国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凹凸晕染法”对笔者绘画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欣语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3期18-19,共2页
敦煌壁画是东方绘画艺术的瑰宝,在唐代发展达到鼎盛,主要以西域传入的"凹凸晕染法"与传统的工笔绘画技法相结合,形成了多元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使敦煌壁画中的"凹凸晕染法"展现出了悠久的绘画... 敦煌壁画是东方绘画艺术的瑰宝,在唐代发展达到鼎盛,主要以西域传入的"凹凸晕染法"与传统的工笔绘画技法相结合,形成了多元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使敦煌壁画中的"凹凸晕染法"展现出了悠久的绘画历史底蕴.根据时代的变迁,凹凸晕染法的技法表现与时俱进,加入现代元素使凹凸晕染法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根据时代要求加入了新的材料、色彩和构图.本文主要浅析"凹凸晕染法"的表现技法,当代工笔花鸟画对于敦煌壁画中"凹凸晕染法"的继承与发展,结合笔者创作的过程中对"凹凸晕染法"这一技法的研究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凹凸晕染法" 起源
下载PDF
凹凸晕染法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沈苗苗 《中国包装》 2021年第1期31-34,共4页
通过凹凸晕染法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品牌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展现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本论文从技法解读着手,强调现代的产品包装设计应深挖本民族的文化,赋予品牌中国特色,增强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 凹凸晕染法 传统文化 包装设计 产品氛围
下载PDF
从恽寿平没骨花鸟画中的“色染水晕法”说开去
5
作者 袁红丽 《收藏与投资》 2022年第4期27-29,共3页
恽寿平开创了明末清初没骨花鸟画的新局面。本文通过恽寿平对“逸品”的推崇阐述其绘画思想;结合作品分析恽南田的“色染水晕法”在画面中的运用;将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笔墨风格与恽寿平的清逸画风对比,分析“水法”的不同之处;探讨当代画... 恽寿平开创了明末清初没骨花鸟画的新局面。本文通过恽寿平对“逸品”的推崇阐述其绘画思想;结合作品分析恽南田的“色染水晕法”在画面中的运用;将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笔墨风格与恽寿平的清逸画风对比,分析“水法”的不同之处;探讨当代画家从恽寿平的没骨画中习得的成果;最后论述笔者学习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骨 清逸
下载PDF
西域式线描的特征辨析
6
作者 顾颖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7-145,148,共10页
西域式线描对西域样式佛画风格的形成极为重要。和汉地佛画线描相比,西域式线描线型单一,线描组合倾向于抽象化的几何化图形线,线描走势依据勾绘对象的不同而各有程式;西域式线描尤其擅长勾绘圆润结实的肉身,具有浮雕般的表现力。在西... 西域式线描对西域样式佛画风格的形成极为重要。和汉地佛画线描相比,西域式线描线型单一,线描组合倾向于抽象化的几何化图形线,线描走势依据勾绘对象的不同而各有程式;西域式线描尤其擅长勾绘圆润结实的肉身,具有浮雕般的表现力。在西域佛画的色线配合中,线描对形象塑造发挥着基本、核心的作用,线描功能的加强甚至影响到西域式凹凸晕染法的发展、衍化。西域式线描的强大功能,还体现在对整体画面结构的影响上,它是西域佛画独特装饰效果的重要组织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描 西域样式佛画 西域式线描 凹凸晕染法 佛教绘画
下载PDF
论中国壁画艺术的色彩成就(续)
7
作者 广元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15-22,共8页
敦煌壁画色彩风格的衍变敦煌早期壁画,表现人物的面部及皮肤用从西域传来的天竺晕染法。这种方法基本上是同色相的颜色作不同纯度的晕染,以表现立体感。经龟兹画风的丰富,天竺晕染法传入敦煌形成多层次叠晕式圆圈染,用色阶层次表现形体... 敦煌壁画色彩风格的衍变敦煌早期壁画,表现人物的面部及皮肤用从西域传来的天竺晕染法。这种方法基本上是同色相的颜色作不同纯度的晕染,以表现立体感。经龟兹画风的丰富,天竺晕染法传入敦煌形成多层次叠晕式圆圈染,用色阶层次表现形体的凹凸,被称为西域晕染法。这种技法,在北魏早期的壁画中反映很明显。从北魏后期开始,内地传统晕染法与之相结合,形成中西融合的画风。这种画风在《维摩诘经变图》(藏于103窟)中可明显看出。这幅作品属于盛唐时期,它不但线描与中原画风接近,设色也独具特色。另一幅同期的维摩诘经变图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壁画艺术 晕染法 色彩艺术 维摩诘经变 色相对比 中西融合 线描 明暗对比 西域传 纯度对比
下载PDF
西域绘画中的人体艺术
8
作者 周谦 《新疆艺术(汉文)》 2016年第6期4-26,共23页
一、古代西域岩画的人体艺术古代西域岩画广泛分布在天山南北,数量非常之多,在岩画中有几处比较典型的人体艺术,如塔城地区裕民县巴尔达库尔岩画中有父系氏族社会早期各种形式的人体艺术,仅选取一幅为例。在一块与地面垂直,南北长1.93米... 一、古代西域岩画的人体艺术古代西域岩画广泛分布在天山南北,数量非常之多,在岩画中有几处比较典型的人体艺术,如塔城地区裕民县巴尔达库尔岩画中有父系氏族社会早期各种形式的人体艺术,仅选取一幅为例。在一块与地面垂直,南北长1.93米,高2.5米的岩石上刻画出裸体男女8个,动物6个,画面的中心内容是用夸张的手法,赞美男性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地区 克孜尔石窟 晕染法
下载PDF
新疆丹丹乌里克遗址新发现的佛寺壁画
9
作者 盛春寿 李军 +19 位作者 张铁男 佟文康 托乎提 买提卡斯木 张玉忠 小岛康誉 刘国瑞 尼加提 铁付德 何晓 阿里甫江 何林 刘勇 冈岩太郎 辻本与志一 富泽千砂之 龟井亮之 祁小山 古丽比亚 屈涛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408-429,453,共27页
丹丹乌里克遗址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策勒县城以北约90公里处。遗址西约60公里是和田河,东约35公里是克里雅河(图一)。
关键词 丹丹乌里克遗址 禅定印 帝释天 边疆考古研究 坚牢地神 克里雅河 克孜尔 晕染法 舍那 千佛
原文传递
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简介
10
作者 林训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5-16,26-30,共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方,沿木扎特河谷北岸的悬崖上,凿刻了密如蜂房的石窟群。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红色的意思。因与石窟群相对的、座落在南面的雀尔达格山呈赭红色,朝晖夕照中色艳如胭脂,故当地人以“克孜尔”称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方,沿木扎特河谷北岸的悬崖上,凿刻了密如蜂房的石窟群。克孜尔是维吾尔语,红色的意思。因与石窟群相对的、座落在南面的雀尔达格山呈赭红色,朝晖夕照中色艳如胭脂,故当地人以“克孜尔”称之。石窟绵延长达3.2公里,现有编号洞窟236个。因千余年的社会变动,人为的破坏和风雨的剥蚀,室外建筑和室内雕塑均已残毁殆尽,遗存壁画的洞窟仅有80个左右,壁画大多已衣饰不整,面目残破了。但仅就幸存下来的壁画,也足以使来访者叹为观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壁画 艺术简介 石窟群 赭红色 维吾尔语 晕染法 格山 石窟艺术 彩女
原文传递
丝路明灯石窟寺
11
作者 任平山 《中华文化画报》 2008年第5期98-103,共6页
道路永远属于行人,但行程又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条件所制约,故由汉地通往西域的道路在公元前2世纪变得重要,博望侯张骞应居首功。
关键词 博望侯 文殊山 炳灵寺 克孜尔 胡商 中心柱 晕染法 佛教艺术 库车 西千佛洞
原文传递
莫高窟壁画赋彩中的外来因素
12
作者 黄晓霞 《西北美术》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莫高窟壁画的赋彩特色独具,尤其是北朝时期的壁画与汉晋时期的传统壁画赋彩有着很大不同,用色对比强烈,大胆夸张,色彩在整体壁画造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北凉、北魏时期壁画的赋彩,外来艺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些影响直接来源于... 莫高窟壁画的赋彩特色独具,尤其是北朝时期的壁画与汉晋时期的传统壁画赋彩有着很大不同,用色对比强烈,大胆夸张,色彩在整体壁画造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北凉、北魏时期壁画的赋彩,外来艺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些影响直接来源于西域艺术、间或受到印度犍陀罗与笈多艺术的影响。随着当时印度佛教的东渐,佛教艺术(主要为犍陀罗、笈多艺术)传入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壁画 西域 晕染法 凹凸技 阿旃陀石窟
原文传递
克孜尔第38窟原创性影响初探
13
作者 王雨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21年第1期184-195,473,共13页
前言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年代约3—8世纪,现有洞窟编号269个,洞窟形制有大像窟、中心柱窟、方形窟和僧房窟,现存壁画约1万平方米,壁画题材有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 前言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年代约3—8世纪,现有洞窟编号269个,洞窟形制有大像窟、中心柱窟、方形窟和僧房窟,现存壁画约1万平方米,壁画题材有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供养人画像、天相图、天宫伎乐图等。克孜尔石窟的中心柱洞窟、菱格构图、晕染法和线描法、"天宫伎乐"和壁画布局等,构成了有较大影响力的"龟兹石窟艺术模式"1。克孜尔第38窟被视为龟兹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心柱洞窟2,建窟年代碳14测定数据为公元310±80年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供养人画像 龟兹石窟 大像窟 石窟群 僧房窟 天宫伎乐 晕染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