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羌塘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文西 王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2-693,共12页
晚三叠世—侏罗纪是羌塘盆地大型海相沉积盆地形成时期,是研究羌塘盆地形成过程、判别盆地性质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区域构造、盆地充填建造和岩相古地理分析,提出了该时期的羌塘盆地并非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或弧后盆地)和侏罗纪弧后盆地... 晚三叠世—侏罗纪是羌塘盆地大型海相沉积盆地形成时期,是研究羌塘盆地形成过程、判别盆地性质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区域构造、盆地充填建造和岩相古地理分析,提出了该时期的羌塘盆地并非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或弧后盆地)和侏罗纪弧后盆地(前陆盆地),而是晚三叠世早期(肖茶卡期)的陆表海盆地和晚三叠世诺利期—中侏罗世巴柔期(那底岗日期-雀莫错期)的坳陷-裂陷盆。肖茶卡期内陆盆地主要受可可西里—金沙江活动带的控制,沉积期后出现的海退事件可能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有关;那底岗日期—索瓦期羌塘盆地的强烈拉张断陷可能反映冈瓦纳大陆边缘的总体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 残留内陆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坳陷—裂陷盆 羌塘盆地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晚三叠世—中侏罗世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雷 曾振 +6 位作者 崔维龙 王晓杰 赵青年 郝振群 李寒 张宏泽 周江 《地质与资源》 CAS 2021年第6期637-645,共9页
黑龙江省东部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主要由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含放射虫硅质岩组成,并夹有镁铁-超镁铁质杂岩和晚古生代浅海沉积岩.对黑龙江省东部石场、勤得利和胜利农场地区硅质岩分析显示,样品Al_(2)O_(3)、TiO_(2)、CaO、Al_(2)O_(3)/(Al_... 黑龙江省东部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主要由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含放射虫硅质岩组成,并夹有镁铁-超镁铁质杂岩和晚古生代浅海沉积岩.对黑龙江省东部石场、勤得利和胜利农场地区硅质岩分析显示,样品Al_(2)O_(3)、TiO_(2)、CaO、Al_(2)O_(3)/(Al_(2)O_(3)+TFe_(2)O_(3))及ΣREE整体上偏低,具有较高的SiO_(2)含量,为纯硅质岩.结合Al-Fe-Mn三角图和K_(2)O/Na_(2)O值,表明该地区硅质岩的形成过程与海底热液作用无关.元素判别图解及地球化学特征揭示,黑龙江东部三个地区的硅质岩形成于大陆坡及边缘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 地球化学特征 形成环境 黑龙江省
下载PDF
辽西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崩塌-滑坡-泥石流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胡健民 刘晓文 +2 位作者 徐刚 刘健 张拴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3-464,i0005-i0006,共13页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中砾岩的砾石成分自下而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邓杖子组下部砾岩砾石时代新而上部砾岩砾石时代老。其中最新的砾石成分是来自于邓杖子组之下的晚三叠世水泉沟组的安山岩,砾石时代的倒序显示同构造剥蚀-沉积的特点。同时,邓杖子组沉积组合也反映出伸展盆地的沉积特点。邓杖子组沉积后不久,在辽西—冀北的其他地区,还发育许多早—中侏罗世巨大的崩塌岩块,野外见到的最大岩块延伸长度超过4km。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成群发育的巨大崩塌岩块都是在地壳快速隆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构造沉积记录,这从构造-沉积学的角度显示燕山地区在早中生代曾经发生过强烈快速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滑坡-泥石流-浊流沉积 削顶构造 三叠—中侏罗世 燕山板内造山带 沉积特点 三叠 侏罗世 构造意义 泥石流 崩塌
下载PDF
新特提斯洋早期俯冲的岩浆岩记录及其成矿——西藏日喀则西北部花岗岩类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被引量:2
4
作者 付燕刚 唐菊兴 +2 位作者 胡古月 高一鸣 林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6-1036,共11页
拉萨地体南缘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岩浆岩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早期北向俯冲的岩浆记录,并形成与之相关的雄村特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对该时期岩浆岩成因背景的研究有助于评价其成矿潜力。选取拉萨地体南缘日喀则西北部花岗... 拉萨地体南缘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岩浆岩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早期北向俯冲的岩浆记录,并形成与之相关的雄村特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对该时期岩浆岩成因背景的研究有助于评价其成矿潜力。选取拉萨地体南缘日喀则西北部花岗岩类进行锆石U-Pb测年及Lu-Hf同位素分析。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75~180.1Ma,εHf(t)平均值为+13.4,显示幔源特征,为岛弧(洋内弧)背景成因,具有斑岩铜金成矿潜力。结合前人对拉萨地体南缘晚三叠世—白垩纪岩浆岩的研究,认为拉萨地体南缘未被剥蚀的晚三叠世—白垩纪火山岩中有可能保存有新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斑岩铜金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特提斯洋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岩浆岩 斑岩铜金矿 岛弧(洋内弧)
下载PDF
雪峰造山带南段靖州盆地成因性质及形成背景 被引量:15
5
作者 柏道远 钟响 +2 位作者 贾朋远 熊雄 黄文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9-1091,共13页
靖州盆地是位于雪峰构造带南段的一个NE向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小型陆相盆地,前人研究提出其为NNE向溆浦—靖州大断裂左行走滑形成的拉分伸展盆地。本文对靖州盆地构造特征、T3—J2沉积和原型盆地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 靖州盆地是位于雪峰构造带南段的一个NE向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小型陆相盆地,前人研究提出其为NNE向溆浦—靖州大断裂左行走滑形成的拉分伸展盆地。本文对靖州盆地构造特征、T3—J2沉积和原型盆地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盆地实为挤压类前陆盆地,主要依据有:①沉积物高成熟度以及残留盆地边界与盆地周缘先期地质界线总体协调一致,说明盆地沉积时为挤压挠曲作用下形成的低缓洼地;②沉积物高成熟度和远源特征,指示盆地形成于相对稳定构造环境;③盆地北端T3—J1沉积空间由岩层弯曲下凹提供;沉积物产状变化指示J2盆地受到NW向挤压并产生持续褶皱变形;沉积物特征指示沉积环境西浅东深,进一步暗示J2盆地发展受控于NW向挤压与东缘逆冲块体的重力载荷;④盆缘伸展断裂少见,因挤压形成的小型走滑断裂、逆断裂、共轭剪节理等则多见;⑤从溆浦—靖州断裂走向偏转情况来看,该断裂左行走滑时靖州盆地所处部位应为挤压区而非拉张区。据盆地沉积和构造特征及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盆地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区域SN向挤压、中侏罗世区域NWW向挤压和NNE向左行走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前陆盆地 挤压 走滑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 靖州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