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唐异味”发生论——以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渊 仲晓婷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第4期21-28,共8页
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是唐文学的重镇,也是中晚唐诗运转换的关键性人物。他们的文学创作个性各异,又具有共同的时代特质。南宋诗人杨万里提出"晚唐异味"说,虽多标举唐末诗人,但若论"异味"的产生与发散,事关时代人... 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是唐文学的重镇,也是中晚唐诗运转换的关键性人物。他们的文学创作个性各异,又具有共同的时代特质。南宋诗人杨万里提出"晚唐异味"说,虽多标举唐末诗人,但若论"异味"的产生与发散,事关时代人心与文艺创变,将须追溯至晚唐前期的杜、李、温三家;若再上而求之,则勺水波澜,中唐新变实为其发源之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异味 韩孟诗派 中唐 诗味 审美体验
下载PDF
徘徊于庙堂与禅境之间——试论杨万里诗学的矛盾统一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维锋 《天中学刊》 2005年第3期82-86,共5页
"味"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概念。通过融会"风雅之味"与"晚唐异味",杨万里建构了自己的诗学理想,完成了儒家诗教观念与审美超越意识的矛盾统一。
关键词 风雅之味 晚唐异味
下载PDF
论杨万里的“诗味说”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理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5-69,共5页
"诗味说"是杨万里诗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其独特处在于:以"味"论诗歌群体风格特质——追求神似,"舍形逐味";以"味"来规范传统诗教的怨刺内容——要求诗歌精光内敛。杨万里"诗味说"与&qu... "诗味说"是杨万里诗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其独特处在于:以"味"论诗歌群体风格特质——追求神似,"舍形逐味";以"味"来规范传统诗教的怨刺内容——要求诗歌精光内敛。杨万里"诗味说"与"晚唐异味"密切相关,他服膺晚唐诗歌的工整,竭力标榜"晚唐异味",是为其"诗味说"张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诗味说 晚唐异味
下载PDF
论杨万里诗风多变及诚斋体形成的原因
4
作者 龙珍华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第11期98-104,共7页
杨万里诗风多变,缘于对诗歌本体的执着追寻,从而最终形成别开生面的"诚斋体",在南宋诗坛独树一帜。诚斋秉持"矫天下之具"的诗教观,一方面强调诗歌作为现实批判工具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又肯定了诗歌的抒情特征与审... 杨万里诗风多变,缘于对诗歌本体的执着追寻,从而最终形成别开生面的"诚斋体",在南宋诗坛独树一帜。诚斋秉持"矫天下之具"的诗教观,一方面强调诗歌作为现实批判工具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又肯定了诗歌的抒情特征与审美价值,认为诗歌能"钩天下之至情",让人产生"愧"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矫"不善者的目的。杨万里认为,诗之本体就存在于这种"去词去意"、微婉而讽的深味之中。"诗味说"体现出诚斋的诗美理想与追求,也是其于长期创作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总结的结果。在漫长的诗歌本体追寻历程中,诚斋始学江西而终于走出江西,与吕本中的"活法"理论以及陈师道等江西前贤之影响密切相关;其遍参诸家,尤喜唐诗,并力推晚唐之"异味",经长期积累,在诗歌艺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从量变到质变,终于到达"至法无法"的自由创作境界。可以说,"诚斋体"的形成体现了一代宋儒对于诗学真谛的不懈探求,以及务实通变的理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变” 诗歌本体 晚唐异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