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迹:“诗在哈尔滨”——一场关于新诗的对话会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爱中 包临轩 +2 位作者 冯晏 杨勇 修磊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9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对于汉语新诗来说,黑龙江诗歌一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从特定时代归来的老一代诗人群("石油诗歌""北大荒诗歌"的创作者)到新时代的归来者诗人群,都在中国新诗史中留下了上佳的诗作。20世纪80年代,诗坛星光熠熠,... 对于汉语新诗来说,黑龙江诗歌一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从特定时代归来的老一代诗人群("石油诗歌""北大荒诗歌"的创作者)到新时代的归来者诗人群,都在中国新诗史中留下了上佳的诗作。20世纪80年代,诗坛星光熠熠,黑龙江又出现了李琦、潘洗尘、杨川庆等在中国新诗坛引领风骚的杰出青年诗人。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诗坛在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寂寞期后,又涌现出如包临轩、冯晏等至今在诗坛仍然享有盛誉的诗人。21世纪以来,黑龙江诗人在阵痛中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定位,正确地估衡其所担负的诗歌责任和使命,并在原有的位置上做出跋涉的姿态,敢于正视和体验诗歌建设上的嬗变和突破,陈爱中、杨勇堪称黑龙江诗人年轻一代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哈尔滨 新诗 晚境写作 诗的持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