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从与建构——《长物志》中的晚明文人日常生活与群体心态
1
作者 段利娟 安宝江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长物志》一书对晚明文人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细节描绘。其中的文人居室设计和器具选择,成为群体的思想表征和精神承载,暗含着在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下晚明文人的理想表达及情感寄托。从物质生活角度探微《长物志》中... 《长物志》一书对晚明文人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细节描绘。其中的文人居室设计和器具选择,成为群体的思想表征和精神承载,暗含着在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下晚明文人的理想表达及情感寄托。从物质生活角度探微《长物志》中所蕴含的晚明文人心态,在对文人家居环境构筑的考察中,发现其中所体现出的对清幽环境的追求与对丰裕物质的强调。他们对传统儒学礼制的恪守遵从与文化权力占有之下对其自身文化优势的炫耀共在,精神生活上的静坐禅修与环境构筑中的现实欲求交融。这是一种矛盾的状态,又是一种文人的复杂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物志》 晚明文人 日常生活 群体心态
下载PDF
晚明文人园林杂著中的声景艺术研究
2
作者 王子夏 张东旭 《美术大观》 2023年第7期89-93,共5页
晚明文人园林主要以吴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为主,明初确立的“画意造园”原则奠定了明代园林在视觉上追求画意的营造范式。在园林意境的营造方面,部分晚明文人同时也关注听觉在空间营造中所发挥的作用。该时期文人群体内部出现的... 晚明文人园林主要以吴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为主,明初确立的“画意造园”原则奠定了明代园林在视觉上追求画意的营造范式。在园林意境的营造方面,部分晚明文人同时也关注听觉在空间营造中所发挥的作用。该时期文人群体内部出现的身份分化使晚明文人在造园中对声音要素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针对中国传统声景艺术的研究中,除了“声音”客观要素本身,也应当关注听觉主体的差异性。唯有对造园活动、文人杂著、造园典籍、古诗词及文献中的“声音”进行深入解读,才能对晚明文人园林的意境营造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并可为正确理解中国声景文化与现代声景艺术意境的营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私家园林 园林声景 晚明文人 园林意境
下载PDF
从《欢喜冤家》看晚明文人价值观念的变更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建国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1期94-100,共7页
《欢喜冤家》通过对颇为敏感的两性生活的深入剖析,寄寓自我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热情关注和严肃思考,试图建立用感性生命取代理性原则的新的价值体系,因而既不同于竭力向读者灌输道德意识的劝善之作,也与“着意所写,专在性交”的色... 《欢喜冤家》通过对颇为敏感的两性生活的深入剖析,寄寓自我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热情关注和严肃思考,试图建立用感性生命取代理性原则的新的价值体系,因而既不同于竭力向读者灌输道德意识的劝善之作,也与“着意所写,专在性交”的色情小说大异旨趣。明中叶兴起的心学与佛教净土观念的交互影响,使晚明文人对人性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小说创作中反映出来。从《金瓶梅》到晚明的通俗小说,清晰地呈现出知识阶层价值观念变更的发展轨迹。《欢喜冤家》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生命 理性原则 价值观念 晚明文人
下载PDF
晚明文人士大夫居士化的多元景观——以刻经、念佛、纵欲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傅湘龙 《云梦学刊》 2010年第1期29-34,共6页
晚明僧侣们或以静坐参禅接引学者,或以西方净土化诱士人,形成了居士化的狂飙,且呈现出多元景观,诸如文人结禅社、注疏佛典等。刻经、念佛、纵欲三方面显示了晚明文人居士的多元景观,别具风味。
关键词 晚明文人 居士化 刻经 念佛 纵欲
下载PDF
浅谈晚明文人家具与住宅室内的一体化设计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亚 文阳 张乾 《美与时代(城市)》 2015年第7期56-57,共2页
文人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引领了生活时尚,特别是晚明时期,文人思想上追求的适用性、大众化,使得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文人的设计思想超脱凡俗,在家具以及住宅室内设计发展历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晚明文人 家具 室内设计 设计思想
下载PDF
晚明文人好游风潮原因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晖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99-103,共5页
基于对文人文集等相关游记信息和地方县志、寺志、摩崖石刻等综合史料的分析和考证,探析文人好游风潮背后的宏观历史原因及其本质。晚明文人好游风潮折射出晚明"分崩离析"的混乱朝政与黑暗政治下文人无奈的逃遁,是文人传统出... 基于对文人文集等相关游记信息和地方县志、寺志、摩崖石刻等综合史料的分析和考证,探析文人好游风潮背后的宏观历史原因及其本质。晚明文人好游风潮折射出晚明"分崩离析"的混乱朝政与黑暗政治下文人无奈的逃遁,是文人传统出仕思想报国无门情境下颓废思想的外在表现,也是晚明社会新风和文人士风的体现。因此,对于文人好游风潮的评析应坚持二重评价标准,既要看到晚明时代的转变和文人闲暇消费的发展,也要看到其历史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 好游 原因 二元评价
下载PDF
《后西游记》与晚明文人价值观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丽华 《丝绸之路》 2009年第18期56-59,共4页
《后西游记》是《西游记》续书中影响较大的一部,虽然沿袭了神魔小说的题材,但是它却和现实贴得很近。作者利用西游故事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代表着晚明文人的价值观。小说抨击虚伪道德.否定救世的可能性,价值观的最终走向... 《后西游记》是《西游记》续书中影响较大的一部,虽然沿袭了神魔小说的题材,但是它却和现实贴得很近。作者利用西游故事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代表着晚明文人的价值观。小说抨击虚伪道德.否定救世的可能性,价值观的最终走向是消极的,而经济发展、社会风气以及思想界的活跃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西游记》 晚明文人 价值观
下载PDF
晚明文人山水欣赏观演变探析
8
作者 陈晖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4-88,共5页
晚明文人好游风潮是中国文人登峰造极的好游典型。晚明文人对山水的欣赏观呈现三大特点:其一,对山水的喜好上升为一种癖好;其二,晚明实学思潮激荡下,欣赏方式上出现了"因人而景"到"因景而人"的转变,不再简单地狎山... 晚明文人好游风潮是中国文人登峰造极的好游典型。晚明文人对山水的欣赏观呈现三大特点:其一,对山水的喜好上升为一种癖好;其二,晚明实学思潮激荡下,欣赏方式上出现了"因人而景"到"因景而人"的转变,不再简单地狎山水娱己,而是平等地与山水交流,以山水为主,我为宾,情随境迁,语因情发,或喜或悲,或歌或泣,任情而发,喜怒哀乐之情自然流露,甚至出现了以徐霞客为代表的以身许山水的新型山水科学考察观;其三,晚明佛教龙象的复兴与转向,使得晚明文人山水欣赏表现出典型的佛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 山水欣赏观 因人而景 因景而人 科学考察观 山水佛化观
下载PDF
晚明文人叙事的艺术探索——论刘斯奋的《白门柳》
9
作者 廖四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1-86,108,共7页
刘斯奋的《白门柳》主要通过对钱谦益、黄宗羲、侯方域、冒襄等晚明文人政治、文化等方面活动的描写,颇为广泛地反映了明朝晚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晚明文人的生存困境及其内在原因、中国17世纪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中国传... 刘斯奋的《白门柳》主要通过对钱谦益、黄宗羲、侯方域、冒襄等晚明文人政治、文化等方面活动的描写,颇为广泛地反映了明朝晚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晚明文人的生存困境及其内在原因、中国17世纪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矛盾等;篇幅浩大、内容丰富而又线索清晰、结构宏阔而又精致严谨;题材、叙述方式新颖独特;重史实而又不拘泥于史实;文化意味浓烈;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多姿多彩;但也存在着部分情节不够完整、内容略显庞杂等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斯奋的《白门柳》 晚明文人叙事 艺术探索
下载PDF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序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兵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8-102,共5页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是聂付生从传播学视角研究晚明文化特征的一部力作,它的完成具有学术拓荒的性质,也充分展现了作者研究视野的前瞻性。其立意之新,足以启迪后来者的智慧,导引学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其把握精准,能在十分有限的...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是聂付生从传播学视角研究晚明文化特征的一部力作,它的完成具有学术拓荒的性质,也充分展现了作者研究视野的前瞻性。其立意之新,足以启迪后来者的智慧,导引学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其把握精准,能在十分有限的篇幅中,把晚明时代作为一个特定的个案,自由地纵笔游刃其中,实事求是地解剖那个时代文化传播的历史风貌和特征;其视野之广,轻易地将晚明时期的文化传播置于一个动态的、多层面的、相为影响的传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 立意新 把握准 视野广
下载PDF
世纪末的困惑──论《金瓶梅》与晚明文人的价值失落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理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24-30,共7页
世纪末的困惑──论《金瓶梅》与晚明文人的价值失落马理《金瓶梅》作为中国古代名著,历来即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致《中国大百科全书》说:“《金瓶梅》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金学’。”《美国大百科... 世纪末的困惑──论《金瓶梅》与晚明文人的价值失落马理《金瓶梅》作为中国古代名著,历来即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致《中国大百科全书》说:“《金瓶梅》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金学’。”《美国大百科全书》把《金瓶梅》称作“中国第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晚明文人 《水浒传》 《西厢记》 西门庆 潘金莲 《金瓶梅词话》 世纪末 小说诗学 中国小说
下载PDF
论晚明文人之古琴观——以高濂《遵生八笺》之“论琴”为例
12
作者 张成香 宋长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53-156,共4页
在古琴的鉴定方面,晚明文人高濂给出了具体的三步法,分别是先观漆水,次观琴材,再用九德,遵循从外至内,由表及里,从视觉到听觉的秩序。对如何抱琴、弹琴、挂琴,琴部件的配置,以及琴身的保养及琴弦发不出声音的解决措施等,他同样有明确的... 在古琴的鉴定方面,晚明文人高濂给出了具体的三步法,分别是先观漆水,次观琴材,再用九德,遵循从外至内,由表及里,从视觉到听觉的秩序。对如何抱琴、弹琴、挂琴,琴部件的配置,以及琴身的保养及琴弦发不出声音的解决措施等,他同样有明确的论述。对文人来说,琴不只是简单的乐器,而是一种道德的隐喻,其以"不中听"的审美品格,激起人们的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 古琴 高濂
下载PDF
文体自觉与晚明文人的传播观念
13
作者 聂付生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文体与传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体是否为大多数受众所接受,主要是由它本身具有的特质所决定的。晚明文人有商业经济和王阳明“心学”双重催化,他们对文本文体的通俗化自觉追求较以往更为迫切和执著。他们认为通俗文学应该有自己的一... 文体与传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体是否为大多数受众所接受,主要是由它本身具有的特质所决定的。晚明文人有商业经济和王阳明“心学”双重催化,他们对文本文体的通俗化自觉追求较以往更为迫切和执著。他们认为通俗文学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以区别于传统的以史传文化为中心的雅文学。为此,他们着手文学观念的下移,将一直被人忽视的市民视为话语表现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晚明文人 传播观念
下载PDF
以“长物”观“场域”——设计视域中的晚明文人身份认同探微
14
作者 段利娟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56-60,共5页
晚明消费社会的产生对文人群体的生活观念产生直接影响,文人群体对物质生活的建构有了更高层级的审美追求。他们渴望通过外在物质对日常生活的设计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修养,使自己区分于顺势而上的新富阶层,同时达到群体内部的... 晚明消费社会的产生对文人群体的生活观念产生直接影响,文人群体对物质生活的建构有了更高层级的审美追求。他们渴望通过外在物质对日常生活的设计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修养,使自己区分于顺势而上的新富阶层,同时达到群体内部的向上兼容。《长物志》作为一本记述明朝中后期文人士大夫园林生活的百科全书,著述了对生活之物设计的选择标准和审美批判,蕴含着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其成书是文人阶层所倡导的审美选择的体现,也是文人阶层借物质及生活方式对自我社会“场域”的构建,潜藏着以作者为代表的晚明文人对其身份认同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物志》 晚明文人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坊刻晚明文人别集的文献考索及其总体特征
15
作者 钱礼翔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坊刻晚明文人别集本质就是各地书坊甄选晚明文人别集,进行商业出版进而实现盈利。基于系统地史料梳理与考辨,书坊出版的晚明文人别集,至少有43家58种。整体特征呈现两种面貌,一是地域分布特征,书坊集中于南京、建阳、杭州、苏州、徽州... 坊刻晚明文人别集本质就是各地书坊甄选晚明文人别集,进行商业出版进而实现盈利。基于系统地史料梳理与考辨,书坊出版的晚明文人别集,至少有43家58种。整体特征呈现两种面貌,一是地域分布特征,书坊集中于南京、建阳、杭州、苏州、徽州五大中心,且文人的文坛地位、任官地位和日常流动区域与坊刻出版呈现正相关关系;二是出版特征,畅销文人有王世贞、王穉登、袁宏道、徐渭等;热衷出版晚明别集的书林以金陵书林居多,杭州书林稍次;畅销别集有《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屠先生评释谋野集》《袁中郎全集》《徐文长文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别集 坊刻 书坊地域 畅销文人 畅销书籍
原文传递
晚明江南文人书斋雅玩的适意美学
16
作者 耿悦宁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
明代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兴盛,文士崇古尚雅之风盛行。文人参与的园林书斋不仅在环境营造上体现着文人情怀,书斋内的陈设雅玩更是展现出自由适意之感。适意即自由人生态度,明代文人将人生态度融入其中,表达出雅适之乐和追求隐适之思想。因... 明代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兴盛,文士崇古尚雅之风盛行。文人参与的园林书斋不仅在环境营造上体现着文人情怀,书斋内的陈设雅玩更是展现出自由适意之感。适意即自由人生态度,明代文人将人生态度融入其中,表达出雅适之乐和追求隐适之思想。因此,明代文人书斋雅玩在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出自然素雅,遵循器物原本材质;追求内心喜好,推崇古雅的闲适之意。受到明代心学影响的文人希望通过书斋雅玩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寓情于物,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追求。他们借以幽然的环境和雅致玩物来表达丰富而复杂思想,将无法实现的政治抱负容纳其中,并以此来实现随意自适的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 书斋雅玩 适意思想
下载PDF
生活即艺术--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精神旨归及当代意义
17
作者 刘丽丽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天崩地解”“王纲解纽”的晚明时代,文人们受启蒙思潮影响,并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启日常生活审美化风尚。文章从晚明生活美学的文化土壤出发,揭示这种风尚是晚明文人个性解放、正视需求的表现,折射出他们反抗世俗、超越世俗的价值意... “天崩地解”“王纲解纽”的晚明时代,文人们受启蒙思潮影响,并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启日常生活审美化风尚。文章从晚明生活美学的文化土壤出发,揭示这种风尚是晚明文人个性解放、正视需求的表现,折射出他们反抗世俗、超越世俗的价值意图,承载着他们的精神寄托。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所表征的对个体价值的体认及尊生的旨归,面对现实困境的精神选择与审美取向,对生活的热爱态度及对生活智慧的经验总结,对当代美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参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 生活美学 精神世界 参鉴意义
下载PDF
诗心画艺凝针黹——明晚期闺阁绣画中的文人意趣
18
作者 杨惠中 熊瑛 《美术大观》 2023年第12期135-140,共6页
刺绣是晚明欣赏性织绣的重要部分,其中主要以世家闺秀和名妓才媛为主体创作者的闺阁绣画最为兴盛,其中涌现出一批绘绣兼能的针黹名家。明代闺秀与名媛的文化水平、艺术素养普遍提升,使闺阁绣画除了绣技精妙,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尤其在... 刺绣是晚明欣赏性织绣的重要部分,其中主要以世家闺秀和名妓才媛为主体创作者的闺阁绣画最为兴盛,其中涌现出一批绘绣兼能的针黹名家。明代闺秀与名媛的文化水平、艺术素养普遍提升,使闺阁绣画除了绣技精妙,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尤其在绣画的意境与文化内涵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文人意趣,这与晚明文人群体的壮大密切相关。文人群体在闺阁绣画的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影响方式,因此对于晚明闺阁绣画文人意趣的研究,需要全面分析闺秀名媛的创作背景、其与文人群体之间的交往、二者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文人品评鉴赏的态度,才能对晚明闺阁绣画的艺术特点与文人意趣有一个整体把握,并为深入研究明代织绣、闺阁绣画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闺阁绣画 代织绣 晚明文人 闺阁才媛
下载PDF
“三教汇通”与晚明文人园林 以泰州日涉园为例
19
作者 蒋宁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79,共2页
心学的流行助推晚明时期“三教汇通”的文化趋势走向高潮,并影响了园林艺术的创新和繁荣。无论是从造园背景、造园手法还是景观题名等方面来看,泰州日涉园都是晚明文人园林中受“三教汇通”思潮深刻影响的一个典型代表。
关键词 园林艺术 造园手法 汇通 晚明文人 泰州 时期 造园背景 日涉园
原文传递
论中晚明文人清赏清玩的情思意趣——以王世懋为中心的考察
20
作者 周慧敏 《文艺评论》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明代中后期清赏清玩之风大盛,成为高雅情致与闲情意趣的典型代表。王世懋深谙书画之趣,作为这种艺术化的审美经历和体验的真正践行者,其遣兴陶情的品鉴题藏,不仅展现了其游心翰墨的识鉴眼力,还在客观上留存了书画档案,亦是其仕隐闲赏之... 明代中后期清赏清玩之风大盛,成为高雅情致与闲情意趣的典型代表。王世懋深谙书画之趣,作为这种艺术化的审美经历和体验的真正践行者,其遣兴陶情的品鉴题藏,不仅展现了其游心翰墨的识鉴眼力,还在客观上留存了书画档案,亦是其仕隐闲赏之时自身心迹的真实展露。同时,书画题赠更是文人酬酢的重要内容。这是一种富于审美的艺术生活方式,构成了王世懋及其他明代中后期文人的风雅日常与生活美学,进而形成一个时代的文人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懋 清赏清玩 书画题跋 晚明文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