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铺前—清澜断裂西支晚更新世活动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风香 苗雨雁 +1 位作者 荆振杰 杜海娥 《世界地质》 CAS 2018年第1期148-153,共6页
海域浅层地震探测调查表明,铺前—清澜断裂向北西海域方向延伸,断裂走向NW-SE,倾向SW,为高倾角的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上,断裂断错了第四系地层;进一步应用钻探技术对铺前—清澜断裂进行探测研究,结合层序地层学、岩性岩相分析与年代测定... 海域浅层地震探测调查表明,铺前—清澜断裂向北西海域方向延伸,断裂走向NW-SE,倾向SW,为高倾角的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上,断裂断错了第四系地层;进一步应用钻探技术对铺前—清澜断裂进行探测研究,结合层序地层学、岩性岩相分析与年代测定等方法建立了钻孔联合剖面,揭示断层性质为正断层,倾向SW,断距>4.0 m,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第四纪表现为张性活动,断裂的平均垂直速率为0.15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前—清澜断裂 隐伏活动断裂 晚更新世活动 浅层地震探测 钻探探测
下载PDF
山西太谷断裂南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荆振杰 刘风香 +1 位作者 杜义 谢富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59-1569,共11页
太谷断裂为太原盆地的边界断裂,是晋中盆地研究程度较低的一条断裂。根据野外地质调查,断裂展布在黄土台地前缘,断错了盆地的洪积扇及河流阶地,是一条全新世活动的正断层。在上曹麻和北甲开挖了3个探槽,根据地层基本单元和年代学... 太谷断裂为太原盆地的边界断裂,是晋中盆地研究程度较低的一条断裂。根据野外地质调查,断裂展布在黄土台地前缘,断错了盆地的洪积扇及河流阶地,是一条全新世活动的正断层。在上曹麻和北甲开挖了3个探槽,根据地层基本单元和年代学测试结果,探槽揭示了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为8ka之后、11ka之后和17ka年之后。全新世垂直滑动速率为0.09mm/a;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16~0.19mm/a。完善了太谷断裂的研究,为晋中盆地防震减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断裂 晚更新世活动 探槽 古地震
下载PDF
香港地区晚更新世的构造活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原章 邓丽君 王俊晖 《华南地震》 2013年第2期1-13,共13页
河沥背西北走向的断层最近期的构造活动发生于晚更新世时期,至全新世已经完全停止。晚更新世后期香港地区(如河沥背、黄竹洋、南山和贝澳)滑坡、泥石流和巨型滚石等重力地质事件频繁发生,而且还有原地重复的情况。按照地面地质破坏现象... 河沥背西北走向的断层最近期的构造活动发生于晚更新世时期,至全新世已经完全停止。晚更新世后期香港地区(如河沥背、黄竹洋、南山和贝澳)滑坡、泥石流和巨型滚石等重力地质事件频繁发生,而且还有原地重复的情况。按照地面地质破坏现象的分布范围、规模和数量等指针综合分析,在晚更新世后期香港地区可能曾经遭受过强烈地震的袭击,其烈度估计可达IX-X度,而且在数万年之内曾经多次发生。1万年以来,构造运动减弱,地震活动降低,地面运动的最大强度相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滑坡 更新世的构造活动 地震烈度
下载PDF
鄂尔多斯北缘断裂托克托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华国 贾启超 龚飞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鄂尔多斯北缘断裂作为河套断陷带和鄂尔多斯地块的边界断裂,研究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对于科学评价黄河流域内蒙古河套段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微地貌测量、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及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 鄂尔多斯北缘断裂作为河套断陷带和鄂尔多斯地块的边界断裂,研究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对于科学评价黄河流域内蒙古河套段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微地貌测量、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及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地层年代样品测试结果,确定了该断裂托克托段的准确位置和最新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北缘断裂托克托段沿线构造地貌不发育,推测断裂的最新活动可能尚未达到地表,地表的地貌陡坎应为河流侵蚀成因。断裂在深、浅地震反射剖面上表现为“Y”字形的张性断裂系,主断裂倾向北,分支断裂倾向南,整体上陡下缓,具有多个地堑式分布的特点。跨断裂钻孔联合剖面上显示,单个分支断裂的同震垂直位移量为2~2.5 m,最新活动时代为43.5~70 ka。鄂尔多斯北缘断裂是一条晚更新世活动的深大断裂,具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人工地震 钻孔联合剖面 鄂尔多斯北缘断裂 晚更新世活动
下载PDF
昌平—丰南断裂构造浅层地震勘探新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彭远黔 高武平 +1 位作者 冉志杰 朱坤静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7-1496,共10页
昌平—丰南断裂是根据卫星遥感图像解译发现的一条隐伏活动断层,是NWW向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中规模最大的断裂,为进一步调查确认断裂的存在、空间位置、性质和断裂构造特征,并重新厘定其活动性,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断裂大体空间位置的基础... 昌平—丰南断裂是根据卫星遥感图像解译发现的一条隐伏活动断层,是NWW向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中规模最大的断裂,为进一步调查确认断裂的存在、空间位置、性质和断裂构造特征,并重新厘定其活动性,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断裂大体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布设了2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对昌平—丰南断裂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获得了测线控制范围内地下结构和断裂构造的清晰成像。结果表明,昌平—丰南断是一条倾向S、走向NWW的走滑正断层,浅层地震剖面揭示断层上断点埋深80~100 m,断错了上更新统底界,结合测线附近钻孔资料推测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平—丰南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晚更新世活动
下载PDF
Geological Ev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ity of the Wuhe-Mingguang Section of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in Late Pleistocene 被引量:2
6
作者 Shu Peng Fang Lianghao +4 位作者 Zheng Yingping Lu Shuo Pan Haobo Song Fangmin Li Shengqi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6年第4期485-499,共15页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strike-slip fault in East China,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draws scholars attention for its strong seismic activity. Nevertheless,most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along segments in Shandon...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strike-slip fault in East China,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draws scholars attention for its strong seismic activity. Nevertheless,most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along segm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Bohai Bay where huge earthquakes occur frequently. Meanwhile,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segments lying to the south of Huaihe River have been inactive since the late Quaternary and thus it is incapable of generating moderate or strong earthquakes. However,these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have been questioned by our recent work for part of the fault south to the Huaihe River.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s near Wuhe county and Mingguang City in northern Anhui Province and elaborate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mainly consists of four branches and at least one should be active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for the Wuhe-Mingguang section. This segment is monopolized by dextral strike-slip motion in late Quaternary. Different from obvious faults in bed rocks or consolidated sediments,the latest activity trace in Quaternary loose sediment revealed by trench excavation is not obvious or even invisible to visual observation. According to our recent work and previous studies, we call for more attention to be paid to invisible faults in young sediment and also suggest that more research be conducted along this seemingly placid seg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South of Huaihe River Wuhe-Mingguang segment Microstructure Late Pleistoce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