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朝克乌拉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孢粉特征及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喜运 《华北国土资源》 2015年第5期106-108,共3页
通过对内蒙古朝克乌拉地区ZK05钻孔中湖相沉积物中2个孢粉组合带的分析,结合沉积环境与年龄数据,对研究区的古气候环境进行探讨。孢粉分析结果表明,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一段地质历史时期本区气候经历了以森林植被为主的森林-草原植被类... 通过对内蒙古朝克乌拉地区ZK05钻孔中湖相沉积物中2个孢粉组合带的分析,结合沉积环境与年龄数据,对研究区的古气候环境进行探讨。孢粉分析结果表明,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一段地质历史时期本区气候经历了以森林植被为主的森林-草原植被类型向以草原植被为主的一种森林—草原植被类型进行转化,草原气候具有逐渐干旱的发展趋势,为本区的古气候演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古气候演化 更新世 全新早期 内蒙古
下载PDF
西藏台错沉积记录与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气候变化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绵平 刘俊英 +3 位作者 庞其清 马志邦 王海雷 马妮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31,共28页
西藏西部台错湖T1阶地的两个剖面沉积中,除下部10余厘米含炭化植物和50~70cm处为暗色碳酸盐粘土及粘土外,中、上部全系粘土碳酸盐层,含丰富的介形类和轮藻类。据碳酸盐、介形类、轮藻类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与微体古生物群落生态特征... 西藏西部台错湖T1阶地的两个剖面沉积中,除下部10余厘米含炭化植物和50~70cm处为暗色碳酸盐粘土及粘土外,中、上部全系粘土碳酸盐层,含丰富的介形类和轮藻类。据碳酸盐、介形类、轮藻类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与微体古生物群落生态特征等提供的环境气候变化指标,指示该区距今41.4~4.5 ka BP间气候变化为:在41.4~26.2kaBP气候较湿润;26.2~25.5 ka BP偏暖稍干;25.5~22.5 ka BP气候暖湿;22.5~21.0 ka BP气候偏冷湿;20.5~17.5 ka BP气候骤冷、偏湿,反映本区处于末次冰期盛冰期;17.5~16.0kaBP偏冷偏干;16.0~11.8kaBP气候偏暖湿,为全球间歇性暖事件的响应;11.8~10.4 ka BP气候较冷干,大致相当于新仙女木期,10.4 ka BP气温开始回升;10.4~9.4 ka BP气候偏暖湿;9.4~8.5kaBP气候呈现短暂暖湿颤动;8.5~7.9 ka BP气候偏干冷,为冰后期强烈降温偏干事件;7.8~6.3kaBP气候偏暖湿;6.3~4.5 kaB P气候趋向冷干,4.5 ka BP记录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最大的干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台错 沉积环境指标 更新世-全新(41. 4~4.5 KA BP)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的气候突变和中国农业的起源 被引量:5
3
作者 侯光良 肖景义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农业起源和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对于目前人类社会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适应有一定借鉴意义。农业起源需具备一定环境和人口压力、适合的地形、适宜野生稻和黍(粟)生长的气候环境、有从事高级采集-农业活动的文化背景等条件。根据环境演变... 农业起源和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对于目前人类社会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适应有一定借鉴意义。农业起源需具备一定环境和人口压力、适合的地形、适宜野生稻和黍(粟)生长的气候环境、有从事高级采集-农业活动的文化背景等条件。根据环境演变和考古资料,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气候变化事件。气候变化刺激了农业的形成与发展,新仙女木时期巨大的环境-人口压力促进了农业的产生;8.2 ka BP气候干冷事件推动了农业的扩张。根据农业起源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典型遗址分布,结合农业起源需具备的条件,综合分析发现:太行山南麓、汾渭谷地一带应该是北方黍(粟)作农业起源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岭北麓过渡地带应该是南方稻作起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末期―全新早期 气候突变 中国 农业起源
下载PDF
泰国南部石笋记录的晚全新世早期水文气候变化研究
4
作者 殷建军 许琦 +6 位作者 SIRIPORNPIBUL Chaiporn SIRIPATTARAPUREENON Russarint 吴夏 唐伟 程海 宁有丰 秦正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3-581,共9页
中晚全新世气候转型期(4.2 ka事件)气候变化对全球多地古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该事件是否为一次全球性的气候事件,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针对该事件有必要开展全球范围的研究工作。文章以泰国南部洞穴石笋为研究对象,通过年代学... 中晚全新世气候转型期(4.2 ka事件)气候变化对全球多地古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该事件是否为一次全球性的气候事件,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针对该事件有必要开展全球范围的研究工作。文章以泰国南部洞穴石笋为研究对象,通过年代学研究、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重建了该区域晚全新世早期水文气候变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水文气候响应亚洲夏季风变化,晚全新世早期夏季风降水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两次年代际干旱事件(距今3850−3840年和距今3805−3795年)主要受到太阳活动减弱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总体而言,该区域水文气候变化受到热带辐合带(ITCZ)位置南北移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夏季风 石笋 水文气候 全新早期 泰国南部
下载PDF
渤海海域晚更新世—全新世的活动构造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西双 刘保华 +2 位作者 赵月霞 刘晨光 吴金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9,共8页
利用在渤海最新获得的约5 000 km的浅层地震资料,发现在渤海海域发育大量晚更新世—全新世断裂和褶皱,进而对其分布、浅层结构、运动学性质和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绘制了渤海海域活动断裂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 利用在渤海最新获得的约5 000 km的浅层地震资料,发现在渤海海域发育大量晚更新世—全新世断裂和褶皱,进而对其分布、浅层结构、运动学性质和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绘制了渤海海域活动断裂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主要走向为北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东西向断裂数量最多;断裂的形成受区域应力场和早期断裂的控制,而褶皱则以背斜居多,通常沿早期断裂带发育;就分布密度而言,辽东湾内断裂密度远小于其他海域,而同一构造单元其边界部位断裂密度大于单元内部;具继承性发展的断裂多具有复杂的破裂结构,破裂带剖面上呈耙形或"Y"字型,晚更新世沉积层变形明显;受断裂错动地层的形成时代表明,多数断裂的最新活动发生在晚更新世中期-晚期,部分断裂在全新世发生过活动;多数断裂具有明显正断拉张作用,而郯庐断裂带和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内次级断裂还可能具走向滑移分量;渤海浅层断裂的活动性与现代地震震中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对于渤海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更新世-全新 活动构造 地震活动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东北部(埕北地区)晚更新世及全新世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被引量:9
6
作者 冯秀丽 杨荣民 +1 位作者 沈渭铨 许卫东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29,共7页
依据在现代黄河三角洲东北海区(埕北地区)所取2个钻孔的详细资料,将本区地层自上而下分为全新世地层、晚更新世地层和底部的中更新世地层。上部全新世地层厚约15米,按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又可分为两个亚层:A亚层,0~9米是现代黄河三角... 依据在现代黄河三角洲东北海区(埕北地区)所取2个钻孔的详细资料,将本区地层自上而下分为全新世地层、晚更新世地层和底部的中更新世地层。上部全新世地层厚约15米,按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又可分为两个亚层:A亚层,0~9米是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含有许多含水量高强度低的软弱夹层;B亚层,9~15米,是全新世高海面时期的浅海沉积,其承载力较高。 15~65米为晚更新世地层,上半部均质性差,有软弱夹层。下半部较稳定,承载力超过20吨/米~2。晚中更新世地层(65米以下),经过长时期的固结作用,含水量较低,密度较高,承载力超过30吨/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更新世 全新 黄河
下载PDF
江苏江都市大桥镇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韦一 韩芳 +3 位作者 魏乃颐 于庆文 张智勇 张克信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7,共7页
在江苏省江都市ZKA4钻孔孔深4.0~42.6 m岩心段中发现有孔虫化石,鉴定识别出有孔虫38属56种,其中9个未定种,根据有孔虫动物群在钻孔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3个有孔虫化石组合,自上而下为:Ammonia beccarii(Linne)vars.-Orbulina unive... 在江苏省江都市ZKA4钻孔孔深4.0~42.6 m岩心段中发现有孔虫化石,鉴定识别出有孔虫38属56种,其中9个未定种,根据有孔虫动物群在钻孔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3个有孔虫化石组合,自上而下为:Ammonia beccarii(Linne)vars.-Orbulina universa组合,Ammonia beccarii(Linne)vars.-Cibicidoides bellus组合和Ammonia beccarii(Linne)vars.-Lagena sreiata组合,并将钻孔的有孔虫化石组合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有孔虫化石组合对比,将滆湖组的时代厘定为晚更新世晚期,将如东组的时代厘定为全新世。据光释光测年结果,ZKA4钻孔有孔虫动物群始现年龄(孔深42.6~42.8 m)约为(14.2±0.6)ka,该有孔虫动物群是末次冰期冰后期大海侵的产物,此次海侵可细分为两个次一级旋回,影响区域达江苏省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KA4孔 更新世全新 有孔虫化石组合 海侵 江都市
下载PDF
神农架大九湖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交的气候变化——来自孢粉的信息 被引量:8
8
作者 石敏 喻建新 +1 位作者 顾延生 陈建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8,共5页
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层进行了孢粉分析,建立了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交(14031-9625 aBP)高分辨率的孢粉组合带。根据孢粉植被反映的气候信息推断大九湖地区在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交的气候大致以冷湿为特点,同时气候变化剧烈,表现为冷暖... 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层进行了孢粉分析,建立了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交(14031-9625 aBP)高分辨率的孢粉组合带。根据孢粉植被反映的气候信息推断大九湖地区在晚更新世与全新世之交的气候大致以冷湿为特点,同时气候变化剧烈,表现为冷暖干湿波动频繁,可划分为3个气候旋回:第一旋回(14031-12581 aBP)气候变化经历了由温凉偏干—温凉湿润—温暖偏干的过程;第二旋回(12581-11046 aBP)气候变化经历了由寒冷偏干—温凉湿润—温凉偏干的过程;第三旋回(11406-9625aBP)气候变化经历了由温凉偏干-寒冷湿润-温凉偏干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大九湖 更新世全新之交 孢粉分析 泥炭藓孢子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华南沿海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虎男 赵红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20-630,共11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华南海平面变化的几种看法.对200余个已测定^(14)C年代的样品,进行古水深和地壳形变的订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华南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基本上符合前人得出的一般认识,即不仅具有我国东部海... 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华南海平面变化的几种看法.对200余个已测定^(14)C年代的样品,进行古水深和地壳形变的订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华南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基本上符合前人得出的一般认识,即不仅具有我国东部海平面变化的共同特征,亦有华南沿海自身的特点.总的看来,该模式比较接近于费布里奇曲线.承认近6ka来海面仍有波动,但波动的幅度略大于费氏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 全新 海平面 华南
下载PDF
山西运城盆地北部峨嵋台地晚更新世—全新世地质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聚落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仇度伟 公王斌 +1 位作者 闫纪元 赵远方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38,共13页
新构造运动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山西运城盆地北部的峨嵋台地中段自北向南发育孤山隆起、埝底洼地、三管高地,现今人类聚落在相对平坦的埝底洼地中较少,而是围绕低洼地带周缘斜坡带分布。野外地质调查发现... 新构造运动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山西运城盆地北部的峨嵋台地中段自北向南发育孤山隆起、埝底洼地、三管高地,现今人类聚落在相对平坦的埝底洼地中较少,而是围绕低洼地带周缘斜坡带分布。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研究区广泛分布的马兰黄土之上覆盖着一套冲洪积物、湖相沉积及河流相沉积。文章对不同地貌部位典型剖面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光释光、碳十四年代学研究,结合研究区古人类遗址分布位置及现今人类聚落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晚更新世—全新世峨嵋台地的地质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对人类聚落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埝底洼地晚更新世黄土之上湖相沉积底部年龄为距今1.7万年左右,指示该时期峨嵋台地中段形成了低洼地带,并汇水成湖,结合区域构造资料推测该洼地的形成可能与三管高地北侧断裂活动有关。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荆村遗址、袁家庄遗址分布位置反映全新世中期湖泊范围可能扩大到了孤山山前,古人类邻水而居。之后随着气候变干,湖泊逐渐萎缩,人类聚落不断向低洼地带迁移。因此,现今人类聚落围绕埝底洼地周缘分布而不进入低洼地带的特征主要延续了全新世中晚期人类聚落邻水而居的形态,这也相应指示了人类聚落分布及演变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堑系 峨嵋台地 更新世全新环境 古湖泊 人类聚落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东部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中元素分布与古气候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惠兰 李保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7-32,共6页
对青海共和盆地东部上更新统一全新统地层中第一过渡元素分布的研究表明,该地自晚更新世以来交替经历了四次土壤发育的相对暖湿期和四次风沙堆积的干冷期。
关键词 更新世 全新 地层 古气候
下载PDF
川西南-滇东北地区晚二叠世早期海陆过渡相沉积地层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探讨
12
作者 李雁龙 胡杰 +2 位作者 孟標 黄德智 桂宾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4期591-596,共6页
川滇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组底部一般以玄武岩或玄武质角砾岩与下伏的中二叠统灰岩呈不整合接触。为进一步揭示峨眉山玄武岩的初始喷发时限、古地理环境,对川西南-滇东北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及下伏的阳新组开展了详细的路线地质调查、实测... 川滇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组底部一般以玄武岩或玄武质角砾岩与下伏的中二叠统灰岩呈不整合接触。为进一步揭示峨眉山玄武岩的初始喷发时限、古地理环境,对川西南-滇东北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及下伏的阳新组开展了详细的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和古生物化石观察等地质调查工作,研究了在金河-箐河深断裂以东的四川峨眉山市挖断山、乐山市沙湾、美姑县柳红、普格县西罗等13个地区的陆相峨眉山玄武岩组与阳新组(茅口组)浅海相灰岩之间发现的一套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地层。认为该套地层单元厚度薄,区域上层位相对稳定,与上覆、下伏地层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是中二叠世晚期研究区整体不均衡隆升、残余海盆向陆演化的沉积过程响应,控制了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的最初时限,其岩石组合和古生物化石指示了川西南-滇东北地区在阳新世冷坞期早时处于滨海→湖泊→沼泽相演化的古地理特征,应建单独的地层单位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早期 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 岩相古地理 川西南-滇东北
下载PDF
南海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沟鞭藻类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芸芸 莫扎戴克.玛丽-泰雷兹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91-302,342-344,共12页
南海深海盆地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沟鞭藻以热带-亚热带大洋种类为主,伴有浅海种和河口湾种及温带-寒带种。本文对其中的9个属18个种包括5个未定种的沟鞭藻进行了描述,并据柱状剖面沟鞭藻种类的百分率的变化把KS01井的上部划分出两个暖气... 南海深海盆地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沟鞭藻以热带-亚热带大洋种类为主,伴有浅海种和河口湾种及温带-寒带种。本文对其中的9个属18个种包括5个未定种的沟鞭藻进行了描述,并据柱状剖面沟鞭藻种类的百分率的变化把KS01井的上部划分出两个暖气候期和一个偏凉的气候期;其下部出现的早更新世至中新世的沟鞭藻囊孢反映了不稳定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鞭藻 南海 更新世 全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邻区晚更新世—全新世冰川活动的年代学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姜英 陈建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9-182,共24页
山岳冰川发育是否同步于北半球冰期,西风与季风对山岳冰川发育的控制作用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冰川年代学研究的关键。近年来就地宇宙成因核素和光释光测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山岳冰川发育规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本文综合分析... 山岳冰川发育是否同步于北半球冰期,西风与季风对山岳冰川发育的控制作用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冰川年代学研究的关键。近年来就地宇宙成因核素和光释光测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山岳冰川发育规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和周边山地获得的冰川年代学数据,发现该地区山岳冰川发育与北半球冰期不同步,冰川发育贯穿于整个MIS,3阶段。在MIS,2阶段冰川活动峰期明显滞后于北半球末次冰期冰盛期。但是,山岳冰川对Heinrich?Event1和Younger?Dryas两次快速气候波动事件有显著响应。这可能说明了西风作为纽带可以将北大西洋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联系起来,同时,来自南方的季风对高原冰川的发育也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造山带地区的冰川进退与高原抬升、地貌及气候之间是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活动 年代学 控制因素 更新世全新 青藏高原及邻区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南翼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秀容 戴纯俊 +2 位作者 刘志高 许冬儿 潘兆忠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利用蕴涵着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的波速测试成果 。
关键词 地球物理 沉积物 更新世-全新
下载PDF
云南中部杞麓湖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植被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龙瑞华 李百福 +1 位作者 Mark Brenner 宋学良 《云南地质》 1991年第1期105-118,共14页
根据植被及C^14资料,本文将杞麓湖水下沉积物分为6个花粉带,其沉积年代及气候如下: 1.11.00--9.40m(水下沉积物深度,下同)松—油杉、冷杉、云杉、铁杉—栎针阔叶混交林带。气候冷湿。距今约3000—15000年,晚更新世(大理冰期最盛期)。 2.... 根据植被及C^14资料,本文将杞麓湖水下沉积物分为6个花粉带,其沉积年代及气候如下: 1.11.00--9.40m(水下沉积物深度,下同)松—油杉、冷杉、云杉、铁杉—栎针阔叶混交林带。气候冷湿。距今约3000—15000年,晚更新世(大理冰期最盛期)。 2.9.40—7.OOm 稀疏松-栎林带。气候干凉。距今约15000-12350年,晚更新世晚期(大理冰期冰后期)。 3.7.00-4.80m 松-油杉-栎、榆针阔叶林繁盛带。气候温暖。距今约12350-9500年,早全新世(前北方期-北方期)。 4.4.80-3.OOm 松-柏-栋、桦针阔叶林继续繁盛带。气候暖湿。距今约9500-5500年,中全新世(大西洋期-亚北方期) 5.3.00--0.84m 松-油杉-栎,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林带。气候温凉略干。距今约5000-1600年,晚全新世(亚大西洋期)。 6.0.84--O.OOm 稀疏松林。约1600年至今。本带森林面积迅速减小,可能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致,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更新世 全新 云南 杞麓湖
下载PDF
晚更新世-早全新世广西独山洞遗址孢粉记录的植被景观演替
17
作者 杨庆江 赵克良 +4 位作者 周新郢 张雅平 李大伟 王伟 李小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3-804,共12页
晚更新世-早全新世是东亚地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植被与早期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紧密相关,因此研究植被变化对于更深入理解史前人类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广西地区的史前人类遗址数量丰富,但该时期人类与... 晚更新世-早全新世是东亚地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植被与早期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紧密相关,因此研究植被变化对于更深入理解史前人类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广西地区的史前人类遗址数量丰富,但该时期人类与植被之间关系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对广西田东独山洞厚约150 cm的沉积剖面进行孢粉分析,并结合已发表的考古遗址数据,重建晚更新世-早全新世独山洞周边的植被变化,探讨人类活动与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晚更新世(约15700~14200 cal.a B.P.)独山洞剖面周边分布有常绿阔叶林以及相对开阔的草地,区域资源型植物丰富,适合狩猎采集人群生存;而在早全新世(约9500~7800 cal.a B.P.),人类活动增强,独山洞周边阔叶树减少,草本植物比例升高,植被景观变得开阔,可能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植被景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独山洞遗址 植被 人类活动 更新世-全新
原文传递
中国季风沙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及其变化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保生 吴正 +8 位作者 David Dian ZHANG 范安康 阎满存 孙武 靳鹤龄 董光荣 祝一志 高全洲 张甲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本文以对毛乌素沙漠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晚更新世—全新世砂丘与河湖相、古土壤互为叠覆的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层记录的认识出发,同时基于对中国北方现代冬春季节风沙、尘霾活动发生的区域性气候—地质过程的理解,将今释古,反... 本文以对毛乌素沙漠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晚更新世—全新世砂丘与河湖相、古土壤互为叠覆的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层记录的认识出发,同时基于对中国北方现代冬春季节风沙、尘霾活动发生的区域性气候—地质过程的理解,将今释古,反演了该时期中国季风区沙漠沙地曾经历的27个沙漠扩缩的周期性变化,并认为该剖面风砂沉积是过去地质时代季风沙区乃至整个中国沙区类似由现代这种冬春季西伯利亚—蒙古反气旋风系即冬季风向南伸展导致的若干风沙风尘动态过程的结果,而河湖相和古土壤的发育则主要与季风沙区受惠于东亚夏季风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季风区 更新世-全新 湾地层剖面 沙漠期 气候波动 季风沙区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晚更新世末至公元前7世纪的黄河流向和黄河三角洲 被引量:58
19
作者 薛春汀 周永青 朱雄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61,共14页
大约距今9600~8500a黄河在苏北北部入黄海.黄河口与其南侧的长江口相距100多千米.两条大河巨大数量的入海泥砂形成了黄河-长江复合三角洲.根据南黄海西部全新世海相沉积物厚度变化、苏北响水县陈家巷QC4孔沉积序列、阜宁以南、泰州以... 大约距今9600~8500a黄河在苏北北部入黄海.黄河口与其南侧的长江口相距100多千米.两条大河巨大数量的入海泥砂形成了黄河-长江复合三角洲.根据南黄海西部全新世海相沉积物厚度变化、苏北响水县陈家巷QC4孔沉积序列、阜宁以南、泰州以北里下河洼地早全新世沉积序列及苏北沿岸砂脊的物质组成判断,距今8500a左右黄河向北流注入渤海,距今8500~7000a海面上升过程中没有形成黄河水下三角洲,距今7000a黄河三角洲又开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向 黄河三角洲 更新世 全新 渤海 黄海
下载PDF
中-晚全新世高海平面的琼海珊瑚礁记录 被引量:22
20
作者 时小军 余克服 +2 位作者 陈特固 张江勇 赵建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共9页
采用精确的高程测量和高精度的TIMS铀系定年方法,对海南岛东部琼海青葛附近低潮时出露的原生死珊瑚和外礁坪上的活微环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青葛附近外礁坪上的微环礁存在狭窄的生长上限(±8cm),位于最低低潮面上,是相当... 采用精确的高程测量和高精度的TIMS铀系定年方法,对海南岛东部琼海青葛附近低潮时出露的原生死珊瑚和外礁坪上的活微环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青葛附近外礁坪上的微环礁存在狭窄的生长上限(±8cm),位于最低低潮面上,是相当精确的海平面标志物。原生死珊瑚顶面与附近现代活微环礁顶面的高差数据和精确可靠的TIMS铀系年龄数据显示,5500~5200aBP(U/Th年龄,相对于2008年)时海平面至少高出现在(100±8)cm,真实的海平面很可能比现在高2.0~2.2m。总体上,5500~3500aBP期间海平面波动变化,波动幅度约为0.6m,且这种波动与气候波动有较好的对应性。4400~3900aBP期间琼海珊瑚礁的发育缺失很可能与此时的气候干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高海平面 海平面波动 -全新 琼海市 海南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