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古代埃及的移民、城市与城市化
1
作者 王欢 《世界历史评论》 2023年第4期82-107,292,共27页
自后期王朝开始,域外新移民的到来直接刺激了晚期古代埃及的城市发展,城市和建筑越来越多地结合不同来源的文化元素,呈现出混合样态。新移民和当局的引导使得城市新的“纪念碑性”日益凸显。公共浴场作为引进的希腊罗马城市公共建筑之一... 自后期王朝开始,域外新移民的到来直接刺激了晚期古代埃及的城市发展,城市和建筑越来越多地结合不同来源的文化元素,呈现出混合样态。新移民和当局的引导使得城市新的“纪念碑性”日益凸显。公共浴场作为引进的希腊罗马城市公共建筑之一,它的演化是外来文化元素与埃及本地传统杂糅进程中创造出新解决方案的典型,也为晚期古代地中海世界“中心与边缘”学术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埃及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古代埃及 希腊化时代 移民 城市化
下载PDF
晚期古代和中世纪早期史研究中的新价值取向 被引量:4
2
作者 侯树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105,共13页
晚期古代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书写古代世界结束和中世纪生成的主导概念和模式,中世纪早期史的研究也向诸多传统假设和论断提出挑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系列新论断显示了价值观的再定向。从古典文化本位论到多元文化论、从政治史和制度... 晚期古代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书写古代世界结束和中世纪生成的主导概念和模式,中世纪早期史的研究也向诸多传统假设和论断提出挑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系列新论断显示了价值观的再定向。从古典文化本位论到多元文化论、从政治史和制度史到宗教文化史、从民族主义到欧洲主义,反映了晚期古代和中世纪早期史研究领域新的价值取向。晚期古代说、罗马世界转变说、连续说等,无疑包含当代价值,具有当下关怀。价值观的再定向,显示了20世纪后期以来欧美历史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紧密而复杂的关联,呈现出史学与时代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古代 中世纪早期 史学的价值取向
下载PDF
标识迁移——晚期古代历史连续性问题的定性方法
3
作者 顾斯文 黄群 张红霞 《古代文明》 CSSCI 2019年第3期29-34,M0003,M0004,共8页
晚期古代希腊—罗马钱币标识的迁移现象十分普遍,但时至今日,相关研究并不充分。标识迁移反映出不同政治实体和区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层面的相互接受、协调与对话的过程,因此,我们对每个个案都应进行全面的历史探究。然而,... 晚期古代希腊—罗马钱币标识的迁移现象十分普遍,但时至今日,相关研究并不充分。标识迁移反映出不同政治实体和区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层面的相互接受、协调与对话的过程,因此,我们对每个个案都应进行全面的历史探究。然而,标识模式迁移的理论框架在何种程度上适用于解释晚期古代世界的钱币发行,依旧存有疑问。因为在晚期古代世界中,其他强大和独立的政治实体和帝国逐渐形成,而且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的角度,这种迁移的过程仍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本文通过对两个个案的考察,试图呈现晚期古代货币流通过程中标识模式迁移的延续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迁移 晚期古代 关联 个案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岩浆作用:对构造体制和克拉通化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万渝生 董春艳 +6 位作者 颉颃强 李鹏川 刘守偈 李源 王宇晴 王堃力 刘敦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94,共18页
在对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基底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主要为2.55~2.5 Ga期间)岩浆岩的锆石年龄分布模式、地球化学和Nd-Hf-O同位素组成特征。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的主要特征如下:(1)新太古代晚... 在对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基底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主要为2.55~2.5 Ga期间)岩浆岩的锆石年龄分布模式、地球化学和Nd-Hf-O同位素组成特征。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的主要特征如下:(1)新太古代晚期岩石在华北克拉通广泛分布,但许多地区都存在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地质记录。(2)岩浆锆石年龄主要变化于2.55~2.5 Ga,年龄峰值约为2.52 Ga。(3)与新太古代早期以前(>2.6 Ga)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相比,新太古代晚期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比例明显增大。富钾花岗岩、闪长-辉长岩(包括闪长岩、辉长岩及两者之间过渡岩石)、赞岐岩(Sanukite,主体为富镁闪长岩)分布范围和规模也明显增大。大规模富钾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构成新太古代晚期双岩浆岩带的富钾花岗岩带。(4)在新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分布区,几乎都有变质表壳岩存在。它们以较小规模存在于TTG和富钾花岗岩中。岩石类型包括变玄武质岩石、变质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变质碎屑沉积岩。一些地区存在变质超基性岩。(5)总体上,新太古代晚期地质事件存在如下演化规律:首先是表壳岩形成,然后是TTG侵入,最后是变质变形和富钾花岗岩形成。2.6~2.55 Ga为华北克拉通岩浆构造的“寂静期”。(6)新太古代晚期TTG岩石的Sr/Y和La/Yb比值存在很大变化,中-高压TTG岩石大量形成表明新太古代晚期陆壳规模、厚度发生了明显增大。至少部分富钾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有沉积物参与。(7)不同类型TTG岩石具有类似的全岩Nd同位素和岩浆锆石Hf同位素组成,Nd-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主要分布在3.0~2.5 Ga,与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岩石的模式年龄相近或稍偏年轻。富钾花岗岩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受物源区早期形成演化历史制约。岩浆锆石O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太古宙岩浆锆石类似,但显示更大的变化范围。结合其他研究,上述证据表明:(1)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是华北克拉通陆壳增生最重要时期,这与全球其他许多克拉通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华北克拉通遭受了新太古代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强烈改造;(2)在华北克拉通,类似于现代板块运动的构造体制在新太古代晚期开始启动;(3)规模最大的BIF(条带状铁建造)沿华北克拉通东部古老陆块西缘的双岩浆岩带分布,鞍本和冀东之间、冀东和鲁西之间是BIF找矿重要靶区;(4)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晚期完成初始克拉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新太古代晚期 岩浆作用 Nd-Hf-O同位素 构造体制
下载PDF
辽宁本溪地区新太古代晚期钾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尹志刚 李萌萌 +5 位作者 吴子杰 陈军典 姜然 张凯强 姜琦 郭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9,共15页
辽宁本溪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东北部,区内广泛发育新太古代深成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尚无钾质花岗岩的报道。钾质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早期陆壳发育成熟和稳定的重要标志,本次钾质花岗岩的发现对系统的研究华北克拉通早期陆壳的形... 辽宁本溪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东北部,区内广泛发育新太古代深成侵入岩和变质表壳岩,尚无钾质花岗岩的报道。钾质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早期陆壳发育成熟和稳定的重要标志,本次钾质花岗岩的发现对系统的研究华北克拉通早期陆壳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本溪地区马家沟的钾质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成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了岩石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马家沟岩体为片麻状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测年数据显示,岩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490±21)Ma,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该岩体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钾质岩石;主要富集高场强元素La、Zr、Th及大离子亲石元素K、Nd等元素,亏损P元素、高场强元素Nb和大离子亲石元素Sr、Ti等;REE曲线为右倾型,负Eu异常,属于S型花岗岩。研究区钾质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是变质泥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后的伸展环境,代表华北太古宙克拉通固结基底形成之前的最后一次岩浆活动,标志着在新太古代晚期本溪地区微陆块已拼贴完成,并与其他地区一起构成稳定的华北太古宙克拉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晚期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钾质花岗岩 本溪地区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缘中元古代晚期辉长岩成因及地质意义:来自锆石U-Pb-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的约束
6
作者 薛文斌 赖绍聪 +4 位作者 朱毓 秦江锋 朱韧之 刘敏 杨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6-714,共19页
对扬子地块西缘锦川地区辉长岩进行系统的锆石U-Pb-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旨在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锦川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041.1±1.1)Ma。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锦川辉长岩... 对扬子地块西缘锦川地区辉长岩进行系统的锆石U-Pb-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旨在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锦川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041.1±1.1)Ma。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锦川辉长岩具有较低的SiO_(2)(50.26%~51.16%)、CaO(6.59%~7.64%)、K_(2)O(1.22%~1.96%)质量分数以及较高的Al_(2)O_(3)(16.38%~17.15%)和TiO_(2)(2.61%~2.80%)质量分数,属于低钾拉斑玄武质岩石系列。岩石总体上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Sr),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h),并且显示弱的Eu异常(δEu=0.99~1.11)。同时,锦川辉长岩具有低的全岩εNd(t)值(-3.61~-2.75)和正的锆石εHf(t)值(+1.62~+7.58)。上述特征表明,锦川辉长岩应起源于已保存在岩石圈地幔中的先期(中元古代中期)俯冲流体交代过的富集地幔源区。结合扬子地块西缘同期广泛发育的A型花岗岩和板内玄武质岩浆作用,认为锦川辉长岩应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陆内裂谷环境,代表了Rodinia超大陆在中元古代晚期局部拉张构造体制下的岩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西缘 中元古代晚期 辉长岩 岩石成因 地质意义
下载PDF
试析古代晚期东地中海城市频发鼠疫的原因
7
作者 刘榕榕 于倩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61,共12页
541年,鼠疫在东地中海地区爆发,并迅速席卷东地中海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鼠疫的首次爆发及之后的多次复发,对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亚历山大里亚等东部地中海城市造成严重影响。东地中海城市在古代晚期多次大规模爆发疫情,与鼠疫传染性极... 541年,鼠疫在东地中海地区爆发,并迅速席卷东地中海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鼠疫的首次爆发及之后的多次复发,对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亚历山大里亚等东部地中海城市造成严重影响。东地中海城市在古代晚期多次大规模爆发疫情,与鼠疫传染性极强且传播途径广泛这一客观因素有直接关系。不仅如此,城市在东地中海世界的行政、经济和军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规模庞大、居住环境拥挤且与外界交流频繁等特征,是其难以逃离鼠疫感染圈的重要原因。此外,这一时期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条件限制了人们对鼠疫认知和治疗的科学性,从而导致东地中海世界的城市屡次受到疫情的重击。在疫情频发的影响下,东地中海城市显现出衰落与转型并存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古代晚期 地中海世界 城市转型
下载PDF
生产方式概念的两种理解和运用——两位英国历史学家关于晚期古代社会性质之争
8
作者 李嘉弘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6-194,共9页
当代晚期古代史学者威克姆与巴纳吉围绕晚期古代社会的性质展开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根源于两位历史学家对马克思生产方式概念的不同理解和使用。威克姆着重从直接生产实践和剩余分配方式的角度来为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定性。他由此认为... 当代晚期古代史学者威克姆与巴纳吉围绕晚期古代社会的性质展开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根源于两位历史学家对马克思生产方式概念的不同理解和使用。威克姆着重从直接生产实践和剩余分配方式的角度来为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定性。他由此认为,晚期古代欧洲—地中海社会经历了一个剥削关系相对缓和的时期。威克姆还进一步认为,所有前资本主义社会在直接生产实践和剩余分配方式方面非常接近,都以小农户生产和领主直接剥削为主导。因此,它们可以被涵盖在同一种生产方式之下。他把这种普遍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称为封建生产方式,并详尽阐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动力及其局限性。与此相反,巴纳吉认为,晚期古代的农业生产者经历了一个阶级处境恶化的时期。他强调统治阶级对生产者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直接经营。因此,巴纳吉明确批评了威克姆的观点。与威克姆的理论出发点不同,巴纳吉主要是基于阶级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在政治和文化上的表达来阐释其理论。两人之间的这场争论对于我们理解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类和资本主义起源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史学 晚期古代 前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生产方式
原文传递
扬子陆块西缘中元古代晚期元谋花岗岩的时代、成因及构造意义
9
作者 宋冬虎 王燕 +8 位作者 刘兵 熊波 关奇 路永严 刘晓玮 刘军平 田素梅 米云川 张硕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1-673,共13页
扬子陆块西缘晚中元古代地质演化史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以扬子西缘元谋杂岩中一套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为认识和理解扬子西缘晚中元古代地质演化提供支撑。两件元谋二长花... 扬子陆块西缘晚中元古代地质演化史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以扬子西缘元谋杂岩中一套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为认识和理解扬子西缘晚中元古代地质演化提供支撑。两件元谋二长花岗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086±10 Ma(MSWD=1.4,n=50)和1099±10 Ma(MSWD=1.8,n=58)。所有样品具有高硅(SiO2为69.44%~73.98%)、富碱(Na_(2)O+K_(2)O为6.11%~7.72%)、贫钙(CaO为0.39%~1.46%)、贫镁(MgO为0.52%~0.76%)、低钛(TiO_(2)为0.30%~0.59%)的特点,同时表现出强过铝质(A/CNK=1.19~1.35)及中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特征。它们具有高的稀土元素总量(ΣREE=211.60×10^(−6)~349.01×10^(−6)),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亏损((La/Yb)N=4.32~7.36);富集Rb、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Zr、Th、Hf等,亏损Nb、Ta、Ba等元素,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46~0.59),锆石饱和温度介于827~912℃之间,展示了A型花岗岩的属性。这些二长花岗岩可能是通过中上地壳的中酸性火成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它们最可能形成于弧后的伸展环境,综合扬子陆块周缘晚中元古代的岩浆记录,元谋杂岩中1.09 Ga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应与扬子陆块开始参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中元古代晚期 扬子陆块西缘
下载PDF
修昔底德的不朽遗产——论古代晚期的拜占庭史家对修昔底德编史方法的继承与借鉴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丹彤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4-83,共10页
修昔底德的历史著作在希腊—罗马时代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到了古代晚期,由于拜占庭帝国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修昔底德的作品并没有湮没不闻,而是继续成为文化精英所阅读与仿效的典范。拜占庭的仿古史家是修昔底德“不朽遗产”的直... 修昔底德的历史著作在希腊—罗马时代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到了古代晚期,由于拜占庭帝国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修昔底德的作品并没有湮没不闻,而是继续成为文化精英所阅读与仿效的典范。拜占庭的仿古史家是修昔底德“不朽遗产”的直接继承者,他们既延续了修昔底德以所在时代政治军事为主题的历史写作传统,又在固定词句、典型事件、人物形象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上对修昔底德的文本加以模仿。在编年史家、教会史家当中也出现了重视记载军政事务、借鉴修昔底德文本的情况。史家们对修昔底德的继承与借鉴说明,古代晚期的史学体裁既各自演化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关联与交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古代晚期 编史方法 拜占庭史家
下载PDF
“古代晚期”叙事实体的由来及其史学背景
11
作者 干林森 《时代人物》 2023年第26期247-250,共4页
近代以来,晚期罗马帝国史长期被视为古典文明衰亡的阶段而备受批判,但受20世纪下半叶史学新思潮的影响,关于这一时期的新看法成为了可能。彼得·布朗凭借他的开创性成果将晚期罗马帝国史扩大为了古代晚期,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随之得... 近代以来,晚期罗马帝国史长期被视为古典文明衰亡的阶段而备受批判,但受20世纪下半叶史学新思潮的影响,关于这一时期的新看法成为了可能。彼得·布朗凭借他的开创性成果将晚期罗马帝国史扩大为了古代晚期,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随之得以确立。古代晚期研究浓厚的跨文化研究既是其创新点,也是其局限之处,新近的研究则朝着更加全面综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晚期 衰亡史 转型论 彼得·布朗 叙事实体
下载PDF
通化地区古元古代晚期花岗质岩浆作用与地壳演化 被引量:64
12
作者 路孝平 吴福元 +1 位作者 郭敬辉 殷长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21-736,共16页
广泛出露于华北板块东部辽吉地区的古元古代变质杂岩,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古老的陆内裂谷作用的产物,我们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发现,该变质杂岩中以往所划定的混合岩实际是不同变质程度和变形特征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岩体,其岩石类型... 广泛出露于华北板块东部辽吉地区的古元古代变质杂岩,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古老的陆内裂谷作用的产物,我们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发现,该变质杂岩中以往所划定的混合岩实际是不同变质程度和变形特征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岩体,其岩石类型除典型的片麻状角闪正长花岗岩(俗称“条痕状花岗岩”或“辽吉花岗岩”)外,另有片麻状石英闪长岩、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巨斑状-环斑状含石榴石花岗岩和角闪辉石正长岩等。应用SHRIMP技术,本文对片麻状石英闪长岩和巨斑状-环斑状含石榴石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它们的侵位时代为1872-1850Ma,与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角闪辉石正长杂岩侵位时代相近。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片麻状石英闪长岩是“I”型花岗岩,具有岛弧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而巨斑状-环斑状含石榴石花岗岩(局部具有球斑状结构)属“S”型花岗岩。结合区内与花岗岩形成同时发生的变质作用P-T特征,这种I-、S-和A-型花岗岩的同时产出,反映他们可能形成于造山后构造背景。结合朝鲜狼林-中国辽南和龙岗太古宙陆块的结晶基底差别,可以认定华北板块在太古宙末期并非仅由东、西部陆块组成,在东部陆块至少还存在朝鲜狼林-辽南-胶东联合陆块和龙岗-鲁西-五淮陆块两个微陆块,这两个微陆块大约在1.90Ga左右发生拼合,然后它们再于1.85 Ga左右与西部地块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陆块 华北板块 俯冲碰撞造山 古元古代晚期 花岗岩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晚期地层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宇 何金有 +1 位作者 卫巍 徐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19-2528,共10页
通过阿克苏地区尤尔美那克村、尤尔美那克村西、阿克苏水泥厂实测剖面研究,将该地区南华系晚期和震旦系地层由下向上划分为:冰成相、浅海陆棚相、潮坪相、滨岸相、浅海相以及碳酸盐台地相。这些地层可分为两个层序(Sq1和Sq2),Sq1层序由... 通过阿克苏地区尤尔美那克村、尤尔美那克村西、阿克苏水泥厂实测剖面研究,将该地区南华系晚期和震旦系地层由下向上划分为:冰成相、浅海陆棚相、潮坪相、滨岸相、浅海相以及碳酸盐台地相。这些地层可分为两个层序(Sq1和Sq2),Sq1层序由尤尔美那克组地层和苏盖特布拉克组下亚组组成,包括冰成相、浅海陆棚相、潮坪相和滨岸相,属典型的冰期地层层序。Sq2层序由苏盖特布拉克组上亚组和奇格布拉克组组成,包括滨岸相,浅海相和碳酸盐台地相,属于潮汐作用为主的滨浅海碎屑岩-碳酸盐岩层序。根据年龄、碳同位素和冰期沉积特征综合对比,阿克苏地区晚元古代Sq1和Sq2层序应分别对比于鲁克塔格地区的第4和第5层序,说明尤尔美那克冰期相当于特瑞艾肯冰期,并揭示阿克苏地区在晚元古代早期应有较长阶段的缺失或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晚期 阿克苏 沉积相 层序地层
下载PDF
东昆仑南带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叠层石组合的发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边千韬 朱士兴 +4 位作者 I.I.Pospelov M.A.Semikhatov 孙淑芬 陈代钊 那春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0-510,i0003-i0005,共14页
东昆仑南带加嗡门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的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叠层石组合以大型锥叠层石及其相关的分子Conophyton garganicus vat.inkeni,C.cf.ressoti Menchikov,Jacutophyton f.和Conicodomenia f.等最丰富,并与Baic... 东昆仑南带加嗡门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的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叠层石组合以大型锥叠层石及其相关的分子Conophyton garganicus vat.inkeni,C.cf.ressoti Menchikov,Jacutophyton f.和Conicodomenia f.等最丰富,并与Baicalia共生,故可视之为Conophyton--Baicalia组合。该叠层石组合可以与天山和华北等地蓟县系中部-青白口系中部叠层石组合对比,尤其酷似于天山地区蓟县系的爱尔基干组合和华北蓟县系的闪坡岭叠层石组合,而显著有别于华南地块。它还可以与南乌拉尔、西伯利亚、北美、北非和阿拉斯加半岛等地区的中里菲界上部-上里菲界下部层位中的叠层石组合对比。加嗡门叠层石组合的时限为距今1 300~850Ma,大致为蓟县纪中期一青白口纪中期或中里菲晚期一晚里菲早期。东昆仑南带存在前寒武纪微地块,当时此微地块的古地理和古环境与天山、华北、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半岛等地区的前寒武纪地块相似,均位于低纬度区,其上均广泛发育适宜叠层石繁育的温暖陆表海,它们可能共同处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低纬度大陆边缘部位,与华南地块的不同。这对本区和东昆仑地层和大地构造研究,以及对罗迪尼亚超大陆重建提供了新的古生物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 罗迪尼亚超大陆 东昆仑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2.6~3.0 Ga)巨量陆壳增生:综述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万渝生 董春艳 +3 位作者 颉颃强 李源 王宇晴 王堃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6-906,共41页
在对一些重点地区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2.6~3.0 Ga)岩石的空间分布、岩石类型和形成时代作简要介绍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华北克拉通这一时代花岗质岩石的年龄分布模式、地球化学和NdHf-O同位素组成特征。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 在对一些重点地区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2.6~3.0 Ga)岩石的空间分布、岩石类型和形成时代作简要介绍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华北克拉通这一时代花岗质岩石的年龄分布模式、地球化学和NdHf-O同位素组成特征。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具有如下特征:(1)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岩浆作用在华北克拉通几乎连续分布,峰期为2.70~2.75 Ga;(2)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岩石在华北克拉通广泛存在,主要分布在东部古陆块、中部古陆块和南部古陆块中;(3)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侵入岩以英云闪长岩为主,存在奥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及其他类型岩石;(4)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表壳岩规模很小,零星分布于花岗质岩石中,岩石类型主要为变玄武质岩石,一些地区存在变质科马提岩、变质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和变质碎屑沉积岩;(5)2.6 Ga可作为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早期和晚期的界线;(6)TTG岩石的Sr/Y和La/Yb比值存在很大变化,在Sr/Y-Y和La/Yb-Yb图中位于高压、中压和低压TTG分布区;除少量富钾花岗岩外,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岩石大都具有亏损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岩浆锆石O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太古宙岩浆锆石类似;(7)许多地区都具有类似地质特征,但一些地区显示出较大的独特性。新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样的认识:与全球其他许多典型克拉通类似,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是华北克拉通最重要的陆壳增生时期,主要区别是华北克拉通叠加了强烈的新太古代晚期岩浆构造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 华北克拉通 Nd-Hf-O同位素 TTG 陆壳巨量增生
下载PDF
论山西中元古代晚期汝阳群微体化石组合(英文) 被引量:10
16
作者 尹磊明 袁训来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6,共8页
我国北方 18— 19亿年前的串岭沟组中获得的大球形疑源类 ,迄今 ,被认为是可信的最古老真核化石记录。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东秦岭北坡的中元古代晚期汝阳群陆续发现了丰富的球形光面疑源类 ,具刺疑源类 ,丝状微体化石和一些有疑问的... 我国北方 18— 19亿年前的串岭沟组中获得的大球形疑源类 ,迄今 ,被认为是可信的最古老真核化石记录。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东秦岭北坡的中元古代晚期汝阳群陆续发现了丰富的球形光面疑源类 ,具刺疑源类 ,丝状微体化石和一些有疑问的动物遗迹。很显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中元古代晚期 汝阳群 山西 微体化石组合
下载PDF
江西上饶朝阳磷矿新元古代晚期陡山沱组微体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传明 陈哲 薛耀松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8-192,共15页
江西上饶朝阳磷矿新元古代晚期微体化石产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上部含磷地层中 ,微体化石组合包括疑源类Asterocapsoidessp .,Megasphaerainornata ,Meghystrichosphaeridiumchadianensis,M .gracilentum ,丝状蓝绿藻Siphonophycusseptatu... 江西上饶朝阳磷矿新元古代晚期微体化石产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上部含磷地层中 ,微体化石组合包括疑源类Asterocapsoidessp .,Megasphaerainornata ,Meghystrichosphaeridiumchadianensis,M .gracilentum ,丝状蓝绿藻Siphonophycusseptatum ,S .robustum ,S .tpicum ,S .kestron ,S .soldium ,Oscillatoriopsissp .和Salomenunavutensis,以及可能的多细胞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源类 丝状蓝绿藻 陡山沱组 朝阳磷矿 江西上饶 新元古代晚期 微体化石
下载PDF
冀东地区新太古代晚期的岩浆事件与地壳增生:来自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年龄及Hf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8
18
作者 耿元生 杨崇辉 +2 位作者 杜利林 任留东 宋会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8-1082,共25页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冀东的遵化-迁西-迁安地区广泛分布有新太古代晚期的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定表明,该区的斜长角闪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几乎同时形成于2529...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冀东的遵化-迁西-迁安地区广泛分布有新太古代晚期的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定表明,该区的斜长角闪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几乎同时形成于2529±30Ma到2555±14Ma期间。这是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一次重要的岩浆事件,并紧随有2.5Ga左右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阴极发光图像显示,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中一些锆石的核部为灰黑色,具杉树叶结构或无内部结构,意味着这些锆石核部的U-Th-Pb同位素体系在变质作用期间受到了干扰或重置,因此岩浆锆石核部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通常被解释为代表岩浆事件最年轻的年龄。新太古代晚期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的岩浆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0.08~9.49),计算的tDM1(Hf)模式年龄介于2572~2896Ma之间,峰值年龄为2.72Ga。这表明,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的母岩浆是从亏损地幔源分异出来的,且2.7Ga是研究区和华北克拉通最重要的一次地壳增生事件。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表明,本区的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是由来自新生地壳基性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通过结晶分离形成的,其中角闪石是主要的分离相矿物。地幔柱模式更有利于解释本区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的成因以及冀东地区的许多其他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晚期岩浆事件 SHRIMP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TTG片麻岩 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 冀东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东部新太古代晚期变质火山岩及动力学体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树文 包涵 +8 位作者 高磊 孙国正 王伟 郭荣荣 郭博然 付敬浩 胡雅璐 白翔 胡方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28,共16页
热状态和壳幔岩浆作用是理解早期地壳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的关键。华北克拉通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保存有大量新太古代晚期(约26~25亿年)变质火山岩记录的克拉通之一,对揭示全球新太古代晚期壳-幔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热状态和壳幔岩浆作用是理解早期地壳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的关键。华北克拉通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保存有大量新太古代晚期(约26~25亿年)变质火山岩记录的克拉通之一,对揭示全球新太古代晚期壳-幔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在我们研究组近期关于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中新太古代热状态和地壳厚度研究基础上,本文收集并整理了726个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包括中部带)新太古代晚期变质火山岩样品的有效地球化学资料。按照现代通用岩石地球化学标准来分类,这些样品主要包括超铁镁质岩石(其中含苦橄岩、苦橄质玄武岩和科马提岩,~7%)、稀土未分异型玄武岩(~14%)、稀土分异型玄武岩(~27%)、玻安岩(~4%)、高镁安山岩(~12%)、低镁安山岩(~26%)和英安岩-流纹岩(~10%)。然而不同区块之间火山岩岩石组合及其量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吉林南部和赞皇等地区以大量稀土分异型玄武岩、高镁和低镁安山岩为主,含有少量的长英质火山岩;胶东、登封和阜新等地区以稀土未分异和稀土分异型玄武岩占有绝对优势,存在少量安山岩和长英质火山岩;冀北、冀东北部、冀东南部(迁安-滦县)、五台-云中山、辽北、辽南和鲁西等地区岩石组合比较复杂,最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不同比例的玻安岩,组合有稀土未分异和大量稀土分异型玄武岩、高镁和低镁安山岩,出现少量超铁镁质岩石和长英质火山岩。岩石成因研究揭示稀土未分异型和分异型玄武岩、高镁安山岩和玻安岩主要形成于俯冲板片流体、熔体和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而低镁安山岩、英安岩和其它长英质火山岩则大都经历了上述俯冲相关初始岩浆的结晶分异或地壳物质熔融和地壳混染等过程。新太古代晚期胶东地区表现为相对较薄的地壳厚度和较高的地热梯度(18℃/km),而冀东地区表现为厚的地壳厚度和低的地热梯度(最低8.7℃/km),满足现代俯冲地热梯度需求,其它区域的地温梯度介于热俯冲和现代冷俯冲之间。综合以上资料,我们认为新太古代晚期板块构造体制已经是最主要的壳-幔动力学体制,地幔柱构造体制和板块构造-地幔柱联合作用体制可能仍然在局部地区存在,但其作用范围和强度已经明显减小。因此,随着地幔温度的下降,中太古代到新太古代晚期地幔柱和板片俯冲的转化可能是相互关联、此消彼长的动力学过程,而不是一个突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晚期 变质火山岩及其成因 地壳热状态 动力学体制 华北克拉通中东部
下载PDF
华南新元古代晚期地层层序与南华间冰期——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明桂 王光辉 《华东地质》 2020年第3期197-208,共12页
文章综述了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南裂谷系新元古代晚期地层划分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通过研究区域标志地层、沉积与沉积成矿事件并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对争议较多的“板溪期”地层、南华系底界、南华冰期地层及武夷—云开一带元古宙构造、... 文章综述了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南裂谷系新元古代晚期地层划分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通过研究区域标志地层、沉积与沉积成矿事件并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对争议较多的“板溪期”地层、南华系底界、南华冰期地层及武夷—云开一带元古宙构造、岩石、地层时代和层序进行了系统划分与对比,进一步厘清南华间冰期—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作用形成的铁、锰、磷、滑石及页岩气、黑色碳质页岩(石墨)等矿产成矿及生物大爆发事件链,探讨了区域地质构造、沉积与雪球事件等气候环境对沉积成矿规律的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新元古代晚期 南华冰期 地层对比 沉积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