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疗效及部分机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雷臻
石慧
梁晓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440-2443,共4页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疗效,同时探讨该药物实现降温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收治放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案并进一步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疗效,同时探讨该药物实现降温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收治放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案并进一步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5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常规降温治疗,均持续治疗7d。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后降温效果并检测血清中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的分布水平。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CRP、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分布比例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患者,CD8^+T细胞分布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肿瘤发热患者接受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降温效果,其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免疫调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发热
麻黄附子细辛汤
炎性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30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庞贞平
《四川中医》
2011年第12期57-57,共1页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30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50~100ml,每日5~7次,用药7天。结果: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30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50~100ml,每日5~7次,用药7天。结果: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晚期肿瘤发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CT等临床指标在鉴别肿瘤晚期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中的意义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雅岩
金虎日
王知广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究PCT等临床指标在鉴别肿瘤晚期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中的意义,指导临床感染预防和治疗。方法收集52例肿瘤晚期感染性发热患者和29例肿瘤热患者临床资料,鉴定患者感染病原菌并分析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患者临床指标,并进行统...
目的探究PCT等临床指标在鉴别肿瘤晚期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中的意义,指导临床感染预防和治疗。方法收集52例肿瘤晚期感染性发热患者和29例肿瘤热患者临床资料,鉴定患者感染病原菌并分析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患者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晚期感染性发热患者年龄和体温分别为(45.21±9.67)岁和(38.98±4.40)℃,肿瘤热患者年龄和体温分别为(42.44±7.57)岁和(39.15±8.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15,0.408,P均>0.05)。肿瘤晚期感染性发热患者PCT、hs-CRP、WBC、NETU计数和NETU百分率(%)分别为(2.20±1.51)ng/ml、(92.44±15.46)mg/L、(14.64±3.06)×10~9/L、(8.62±1.42)×10~9/L和(72.96±5.67)%;肿瘤热患者分别为(0.19±0.09)ng/ml、(63.04±10.23)mg/L、(9.24±2.74)×10~9/L、(5.44±1.35)×10~9/L和(70.15±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27、10.711、6.955、7.086和2.871,P均<0.05)。肿瘤晚期肺部感染发热患者PCT为(1.22±0.34)ng/ml,泌尿系感染为(0.79±0.15)ng/ml,腹腔感染为(0.52±0.10)ng/ml,血液感染为(3.34±0.31)ng/ml;肿瘤晚期感染发热患者共分离病原菌41株,其中包括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其他病原菌分别为10、9、8、6、3、2、1和2株。肠球菌属对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0.00%、50.00%、40.00%和20.00%,对替加环素仍敏感。结论肿瘤晚期感染发热患者感染病原菌以肠球菌属为主,临床治疗中可首选替加环素。PCT等临床指标在鉴别肿瘤晚期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晚期
感染
发热
患者
肿瘤
热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白芳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53-156,共4页
观察中药复方青蒿鳖甲汤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热的影响。方法 从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取了本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发热患者30例,用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观察中药复方青蒿鳖甲汤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热的影响。方法 从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取了本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发热患者30例,用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青蒿鳖甲汤加减。将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超敏 C反应蛋白监测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的TNF-α、白介素-1β、超敏 C反应蛋白监测值较对照组下降,而观察组病人的TNF-α、白介素-1β、超敏 C反应蛋白监测值较对照组下降,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常规联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对于晚期恶性肿瘤发热的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
晚期
恶性
肿瘤
发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疗效及部分机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雷臻
石慧
梁晓彦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440-2443,共4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面上项目(2013MS1139)
文摘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疗效,同时探讨该药物实现降温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收治放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案并进一步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5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常规降温治疗,均持续治疗7d。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后降温效果并检测血清中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的分布水平。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CRP、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分布比例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患者,CD8^+T细胞分布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肿瘤发热患者接受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降温效果,其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免疫调节相关。
关键词
晚期肿瘤发热
麻黄附子细辛汤
炎性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免疫调节
Keywords
Advanced tumor fever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Inflammatory reaction
T lymphocyte subsets
Radiotherapy
Chemical therapy
Immunoregulation
分类号
R289.4 [医药卫生—方剂学]
R730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30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庞贞平
机构
北流南方专科门诊部
出处
《四川中医》
2011年第12期57-57,共1页
文摘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30例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50~100ml,每日5~7次,用药7天。结果: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晚期肿瘤发热
分类号
R72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CT等临床指标在鉴别肿瘤晚期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中的意义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雅岩
金虎日
王知广
机构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2-53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究PCT等临床指标在鉴别肿瘤晚期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中的意义,指导临床感染预防和治疗。方法收集52例肿瘤晚期感染性发热患者和29例肿瘤热患者临床资料,鉴定患者感染病原菌并分析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患者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晚期感染性发热患者年龄和体温分别为(45.21±9.67)岁和(38.98±4.40)℃,肿瘤热患者年龄和体温分别为(42.44±7.57)岁和(39.15±8.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15,0.408,P均>0.05)。肿瘤晚期感染性发热患者PCT、hs-CRP、WBC、NETU计数和NETU百分率(%)分别为(2.20±1.51)ng/ml、(92.44±15.46)mg/L、(14.64±3.06)×10~9/L、(8.62±1.42)×10~9/L和(72.96±5.67)%;肿瘤热患者分别为(0.19±0.09)ng/ml、(63.04±10.23)mg/L、(9.24±2.74)×10~9/L、(5.44±1.35)×10~9/L和(70.15±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27、10.711、6.955、7.086和2.871,P均<0.05)。肿瘤晚期肺部感染发热患者PCT为(1.22±0.34)ng/ml,泌尿系感染为(0.79±0.15)ng/ml,腹腔感染为(0.52±0.10)ng/ml,血液感染为(3.34±0.31)ng/ml;肿瘤晚期感染发热患者共分离病原菌41株,其中包括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其他病原菌分别为10、9、8、6、3、2、1和2株。肠球菌属对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0.00%、50.00%、40.00%和20.00%,对替加环素仍敏感。结论肿瘤晚期感染发热患者感染病原菌以肠球菌属为主,临床治疗中可首选替加环素。PCT等临床指标在鉴别肿瘤晚期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中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肿瘤
晚期
感染
发热
患者
肿瘤
热
病原菌
耐药性
Keywords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and an infection-related fever
patients with a tumor-related fever
pathogen
drug resistance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白芳芳
机构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53-156,共4页
文摘
观察中药复方青蒿鳖甲汤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热的影响。方法 从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取了本院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发热患者30例,用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青蒿鳖甲汤加减。将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超敏 C反应蛋白监测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的TNF-α、白介素-1β、超敏 C反应蛋白监测值较对照组下降,而观察组病人的TNF-α、白介素-1β、超敏 C反应蛋白监测值较对照组下降,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常规联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对于晚期恶性肿瘤发热的治疗效果确切。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
晚期
恶性
肿瘤
发热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发热的疗效及部分机制
雷臻
石慧
梁晓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晚期肿瘤发热30例
庞贞平
《四川中医》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CT等临床指标在鉴别肿瘤晚期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中的意义
王雅岩
金虎日
王知广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原文传递
4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发热的临床疗效分析
白芳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