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小说中的文明话语——基于世界文明新秩序的思考
1
作者 郑晓岚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7-114,共8页
在晚清文化语境中,“文明”一词被赋予“进步”之义,主要指向西方现代物质文明。以“文明”为关键词,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旨意三个层面,分析《文明小史》《新石头记》《黄绣球》等晚清小说中的文明话语,探讨晚清作家如何在... 在晚清文化语境中,“文明”一词被赋予“进步”之义,主要指向西方现代物质文明。以“文明”为关键词,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旨意三个层面,分析《文明小史》《新石头记》《黄绣球》等晚清小说中的文明话语,探讨晚清作家如何在文学文本中展现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探索世界文明新秩序。研究发现:作品主要塑造官员、维新人士、留学生等人物形象,赋予人名以丰富的隐喻含义;以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对未来国家展开文明想象,表达重返世界文明中心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清小 世界文明秩序
下载PDF
晚清男女小说家“新女性”书写的不同面相
2
作者 方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6,共8页
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晚清进步知识分子对理想的女性国民的期待。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往往都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为争取女性权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反映在不同性别的作家的叙述中,由于性别立场、切身经验、文化心理的不... 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晚清进步知识分子对理想的女性国民的期待。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往往都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为争取女性权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反映在不同性别的作家的叙述中,由于性别立场、切身经验、文化心理的不同,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表现出男女作家各自的创作偏好,在“新女性”的社会身份、推广女权的内容以及“新女性”的情欲与婚姻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晚清男女小说家“新女性”书写之所以呈现不同面相,除了男女性别立场上的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男女作家对于推广女权秉持着不同的心态和目标。晚清男女小说家“新女性”书写的不同面相从一个方面揭示了晚清时期复杂的社会语境。晚清小说的“新女性”题材开拓了文学创作的新领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书写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小 女性书写 性别立场 “新女性” 女性权利
下载PDF
清代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评张天星《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
3
作者 周兴陆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张天星《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以新禁毁史料的发掘和利用为基础,从社会转型、文艺管理等视角,以禁毁主体、原因效果、法律制度为主体,梳理了晚清小说戏曲禁毁活动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如何承袭传统、发生新变;揭示了晚清禁毁小说戏... 张天星《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以新禁毁史料的发掘和利用为基础,从社会转型、文艺管理等视角,以禁毁主体、原因效果、法律制度为主体,梳理了晚清小说戏曲禁毁活动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如何承袭传统、发生新变;揭示了晚清禁毁小说戏曲的管理制度和活动相较于清代前中期发生变革的主要表现及其动因。全书文献资料翔实,研究视角精当,研究内容深入,问题意识突出,“承袭—新变—当下”的研究思路一以贯之,探索出清代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的新途径,拓宽了近代文化研究的学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 张天星 拓展 深化
下载PDF
想象的“禁忌”:神怪小说在晚清的中落、续衍及转换
4
作者 毛云欣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发源于本土的神怪小说传衍至晚清却迎来了它的“终结期”,一方面是书评家们对其犀利而直接的猛然批判,另一方面则是创作者们的“集体噤声”与刻意规避,由此形成了想象的“禁忌”。神怪小说中落的原因与科学话语的传入、义和团事件的爆... 发源于本土的神怪小说传衍至晚清却迎来了它的“终结期”,一方面是书评家们对其犀利而直接的猛然批判,另一方面则是创作者们的“集体噤声”与刻意规避,由此形成了想象的“禁忌”。神怪小说中落的原因与科学话语的传入、义和团事件的爆发以及小说界革命的倡导有关,但其自身的叙事特点与审美特性,以及中国本土巨大的接受惯性,又使得它从“彻底的终结”转向了“可能的再生”,并召唤小说家们开启重新利用传统神怪资源进行创作的新尝试。在通过“有意误读”或“故事新编”等方式重新获得接受的同时,晚清神怪小说亦在向新类型渗透转换的过程中,呈现出颇具现代意义的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小 神怪小说 新小说
下载PDF
成长与蜕变:论晚清小说中的女学生形象
5
作者 王仁慧 高有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5-131,共7页
女性是晚清知识者们主要的“新民”对象之一。在知识者们的倡导之下,一些女性大胆地走出闺阁,去学堂学习,并使自己成为拥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女学生,从而在晚清的舞台上演绎了一段令人敬佩的成长与蜕变的故事。这些女学生求学的道路并不顺... 女性是晚清知识者们主要的“新民”对象之一。在知识者们的倡导之下,一些女性大胆地走出闺阁,去学堂学习,并使自己成为拥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女学生,从而在晚清的舞台上演绎了一段令人敬佩的成长与蜕变的故事。这些女学生求学的道路并不顺利,基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们往往需要经过更多的磨砺或某种契机的激发,才能获得思想上的启悟。她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汲取新思想,并能自觉地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呈现出对女权思想的拥护和追求。一些更优秀的女学生能主动地肩负起救国责任,并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展示出可贵的牺牲精神。晚清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出现,是对古代白话小说中女性形象传统的纠正和变革,也是晚清小说的现代转变中比较重要的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小 女学生形象 救国 现代
下载PDF
从“新小说”到“新文学”:晚清器物书写中的“科技物”与科学意识
6
作者 汪贻菡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60,共12页
晚清叙述中科学意识的生发,一面勾连了西学东渐、洋务新政和格致救国的社会现实,一面则与科学幻想和政治乌托邦等“新小说”文类中兀然兴起的西器洋物书写,尤其是与军工国防相关的“科技物”书写相关。通过西物晚清人得以了解西方与西学... 晚清叙述中科学意识的生发,一面勾连了西学东渐、洋务新政和格致救国的社会现实,一面则与科学幻想和政治乌托邦等“新小说”文类中兀然兴起的西器洋物书写,尤其是与军工国防相关的“科技物”书写相关。通过西物晚清人得以了解西方与西学,借助幻想类小说中“科技物”书写,晚清“科技救国”的热忱与萌芽期的科学精神也被悄然激活;而围绕西物、西学所展开的体用、道器与东西方文明之辩,在冲击传统文化秩序的同时,也形塑着五四与民主科学相关的新思想与新文化。作为文学分析的重要路径之一,晚清“物书写”研究成果颇丰,以此为基础尝试在文史互证的视野里进一步梳理“科技物”叙述与近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以及从晚清“新小说”到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路径中科学意识的萌芽、走偏与修正,有相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书写 新小说 科幻小说 五四科学思潮
下载PDF
文学史视域下晚清通俗小说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狭邪小说为例
7
作者 冯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9,共9页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的“雅俗”观念脱颖而出,开启经典化进程。新时期以后,在多重因素的合力下,研究者展开对狭邪小说文学史价值的重新审视和二次发掘,并由此拓展晚清通俗文学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从中既能看到近百年来狭邪小说研究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也可以进一步思考晚清通俗文学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通俗小说 狭邪小说 《海上花列传》
下载PDF
晚清科学小说中的“光学”叙事及其现代性意义
8
作者 马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晚清科学小说中存在着不少有关“光学”的叙述。光学叙事的出现建基于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背景,尤与西方光学知识及相关器具的传播关系紧密,其在科学小说中主要以两种形态呈现:一种是作为知识展演,为晚清小说家的光学书写奠定相应的理论基... 晚清科学小说中存在着不少有关“光学”的叙述。光学叙事的出现建基于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背景,尤与西方光学知识及相关器具的传播关系紧密,其在科学小说中主要以两种形态呈现:一种是作为知识展演,为晚清小说家的光学书写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另一种是具象化为一系列功能各异的光学奇镜,生动构成源自西方的现代视觉技术在本土语境中的回环映现。前一“知识”形态,反映了西方光学在晚清输入中国的既定历史事实,也由此发挥一定意义的科学启蒙功效,而后一“器物”形态,不仅蕴含着创作者对于象征科学力量的西方视觉技术的真诚信服,更是他们参与现代视觉文化的想象性表达与建构的方法论表征,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现代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小说 光学叙事 知识 器物 现代性
下载PDF
晚清“女国民”话语及其女性想像 被引量:18
9
作者 乔以钢 刘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50,共10页
在晚清思想界逐渐形成的"国家—国民"概念体系中,"国民"概念不仅标示着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政治关系,而且意味着一种新的现代身份认同。包括男女两性在内的晚清知识分子都把引导女性认同"国民"身份作为重要... 在晚清思想界逐渐形成的"国家—国民"概念体系中,"国民"概念不仅标示着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政治关系,而且意味着一种新的现代身份认同。包括男女两性在内的晚清知识分子都把引导女性认同"国民"身份作为重要的启蒙任务,但在具体的言说中,不论是对"女国民"之责任和权利的辩难,还是对"女国民性"的界定,抑或是"女国民"的实践路径,不同性别的启蒙者所采取的价值立场和论述策略呈现出微妙而有意味的差异。同时期小说中的"女国民"想像,一方面呼应了思想界的讨论,另一方面并未脱离男性中心的女性身体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国民 身份认同 清小
下载PDF
试论晚清小说读者的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袁进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8,共11页
关键词 通俗小说 清小 国是 唐代 北宋 读者 存在 战国时期 情况 市民
下载PDF
晚清“翻新”小说综论 被引量:16
11
作者 欧阳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31-136,共6页
晚清“翻新”小说综论欧阳健晚清时期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小说,它们的书名大都袭用古典名著而冠以“新”字,如《新水浒》(有西冷冬青、陆士谔写的两种)、《新三国》(有陆士谔、珠溪渔隐写的两种),《新西游记》(有冷血、煮梦写的两... 晚清“翻新”小说综论欧阳健晚清时期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小说,它们的书名大都袭用古典名著而冠以“新”字,如《新水浒》(有西冷冬青、陆士谔写的两种)、《新三国》(有陆士谔、珠溪渔隐写的两种),《新西游记》(有冷血、煮梦写的两种)、《新石头记》(有吴趼人、南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士谔 《新水浒》 《新石头记》 《西游记》 新小说 小说研究 《三国演义》 吴趼人 清小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褊狭而空洞的现代性——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晓初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2-149,共8页
关键词 清小 现代性 王德威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研究专著 全球一体化 中国学术界 文学史研究
下载PDF
从虚无党小说的译介与创作看无政府主义对晚清小说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全之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俄国虚无党(又称无政府党)的暗杀活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 为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介绍到中国来,并迅速引起中国激进 知识分子们的关注和效仿,从而催生了晚清的暗杀风潮。与此同时,文学界也出 现了翻译和创作虚无党小... 俄国虚无党(又称无政府党)的暗杀活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 为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介绍到中国来,并迅速引起中国激进 知识分子们的关注和效仿,从而催生了晚清的暗杀风潮。与此同时,文学界也出 现了翻译和创作虚无党小说的热潮。从虚无党小说译本的流行,到《东欧女豪杰》 等虚无党小说创作的大胆尝试,再到《孽海花》对虚无党素材的成功征用,不仅清 晰地显示出无政府主义由一种政治思潮向文学渗透的轨迹,也可看出中国文学在 晚清时期经历的复杂的转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小 乌托邦 虚无党 《孽海花》 无政府主义 小说创作 虚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译介 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PDF
由《申报》所刊三则小说征文启事 看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建国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51,共9页
关键词 清小 唱和 古代通俗小说 小说作者 文学地位 古代小说 结社 社会 编撰
下载PDF
插图与晚清小说的传播——以晚清《申报》小说广告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颖慧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插图的大量增加,是晚清小说中一个特殊现象。《申报》上刊登的小说广告,体现了晚清小说插图大量增加、插图本小说价格不断降低、以及“每名绣像,逐回图说”的插图方式等特征。这些广告虽然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但却真实地体现了晚清的书... 插图的大量增加,是晚清小说中一个特殊现象。《申报》上刊登的小说广告,体现了晚清小说插图大量增加、插图本小说价格不断降低、以及“每名绣像,逐回图说”的插图方式等特征。这些广告虽然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但却真实地体现了晚清的书坊主们对小说的经营策略,以及晚清小说的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小 插图 广告 传播
下载PDF
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之比较——兼评王德威的晚清小说观 被引量:5
16
作者 季桂起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3,共7页
晚清小说变革与"五四"小说变革是性质不同的两次变革,这导致晚清小说与"五四"小说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别。晚清小说变革持续的时间、规模都超过"五四",但是却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主要... 晚清小说变革与"五四"小说变革是性质不同的两次变革,这导致晚清小说与"五四"小说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别。晚清小说变革持续的时间、规模都超过"五四",但是却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晚清小说变革是非自觉的文学变革,变革主要发生在文学的外部,其价值指向是政治的、商业的。相比而言,"五四"小说变革是自觉的文学变革,是发生于文学内部的变革,其价值指向是文学的。晚清小说变革并非必然走向"五四"小说,它的变革路径与"五四"有很大不同,即基本保留古典小说模式,只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容纳一些新的思想、艺术因素。"五四"小说变革因历史背景、文化语境的特殊作用,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精神与艺术的一体化即"心理化"。通过这一路径,"五四"小说最终实现了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小 “五四”小说 价值指向 变革路径
下载PDF
晚清小说“现代性”一解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联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2-124,共13页
关键词 清小 20世纪中国文学 “现代性” 主题 中国现代 思想 近代 中国社会 现代化进程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晚清小说队伍的嬗变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根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9-133,共5页
穿梭于封建"道统"和"政统"之间的知识分子,因为国家的衰朽和社会的动荡,趋向社会边缘化。科举的废止,打破了知识分子赖以支撑信仰的工具性循环;心灵的煎熬和变异,表露为浓郁的社会沉思和人生悲叹。异域文明的输入,... 穿梭于封建"道统"和"政统"之间的知识分子,因为国家的衰朽和社会的动荡,趋向社会边缘化。科举的废止,打破了知识分子赖以支撑信仰的工具性循环;心灵的煎熬和变异,表露为浓郁的社会沉思和人生悲叹。异域文明的输入,解构了"道统"话语的桎梏;中西文明的对比,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返观自身的时代命题。边缘化的生存境遇,造就了晚清小说的繁荣,也改变了知识分子社会诉求的既定轨迹。晚清小说以其鲜明的时代表征,书写着一代知识分子痛苦灵魂的锐变过程和图谋富强的普泛心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清小 边缘化 科举 社会诉求
下载PDF
晚清商务印书馆在近代小说发展中的典范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仁敏 《出版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97-101,共5页
晚清商务印书馆的小说事业实绩卓著,不仅小说产销量第一,还创办了多种小说杂志,聚合了大批小说著译名家;其义利兼顾的小说经营理念,既策应了"小说界革命"的发展,也直接推动了小说市场的繁荣;而其精明灵活的小说营销模式,更是... 晚清商务印书馆的小说事业实绩卓著,不仅小说产销量第一,还创办了多种小说杂志,聚合了大批小说著译名家;其义利兼顾的小说经营理念,既策应了"小说界革命"的发展,也直接推动了小说市场的繁荣;而其精明灵活的小说营销模式,更是成为近代小说出版机构的成功典范。该馆留下的文化遗产,并不局限于出版众多的小说精品,其在小说稿酬、版权立法等现代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对推动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印书馆 清小 营销策略 制度建设
下载PDF
“以晚清为方法”——与陈平原先生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晚清文学问题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4-24,共11页
林建法来电,因为主持一个当代学者的专栏,想让我从学科史的角度与陈平原老师做一个对话。按他的说法,是不想做成坊间常见的名家访谈,而是希望能够“就一些陈老师有重要学术贡献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这个任务其实不容易完成。陈老师涉... 林建法来电,因为主持一个当代学者的专栏,想让我从学科史的角度与陈平原老师做一个对话。按他的说法,是不想做成坊间常见的名家访谈,而是希望能够“就一些陈老师有重要学术贡献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这个任务其实不容易完成。陈老师涉猎甚广,许多领域我都是外行,完全插不上嘴。即使就现代文学学科史而言,我周围也有许多比我更合适的学者,但林建法仍坚持让我来做,可能正是看中了我的外行身份,觉得外行反而对一些问题比较敏感吧,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就答应下来。加上去年我给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开过一门有关文学史写作的讨论课,其中有不少问题涉及到陈老师的工作,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向陈老师请教吧。讨论的题目,我考虑再三,最终决定选择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晚清文学问题”,希望能够因小见大,小题大做,以此回应建法兄的上述构想。晚清文学已成为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请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最新看法,其意义显然不仅仅局限在现代文学研究本身。下面为本次讨论的录音,由学生袁园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中国传统小说 清小 学科史 文学 小说家 陈平原 先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