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文学误国”到“文学救国”——晚清启蒙文学思潮被忽略的一环
1
作者
周秀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57-60,共4页
19世纪末,维新派人士为什么从“文学误国”那一端突然跳到“文学救国”这一端呢?只有根据当时的史料,揭示促成这一转变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动因。
关键词
晚清文学思潮
文学
误国
文学
救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曾国藩文论的纲、目、质
2
作者
胡志泽
《娄底师专学报》
1995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把曾氏文论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的学科体系,且从全部中国古代文论的历时态与晚清文学思潮共时态的比较研究中,探寻到其文论的总纲─—文道一统、明体达用,分目─—兼收并蓄、博大圆通,和本质─—实事求是、识时达变,从而为之建立...
本文把曾氏文论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的学科体系,且从全部中国古代文论的历时态与晚清文学思潮共时态的比较研究中,探寻到其文论的总纲─—文道一统、明体达用,分目─—兼收并蓄、博大圆通,和本质─—实事求是、识时达变,从而为之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曾氏古文观既适应了文学观念自身演进的需要,又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他为挽回传统文化日趋衰落的败势而采取的开放宏阔的眼光、圆滑通变的态度和文以致用的方略、既是对封建文化与文学所进行的一种自觉总结的表现,更是他在中国社会面临变革的历史关头,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言人与文化代言人自觉为本阶级政治与文化利益寻求出路和发展机会的产物,显示出深刻的现实基础与深远的历史渊源.不可一概加以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曾氏文论
晚清文学思潮
封建文化
全文增补中
文豪毛泽东——从没有“韶乐”的山冲走来
3
作者
陈晋
《党史博览》
1997年第11期3-6,共4页
叙述名人或伟人的身世,总想在他的少年时代找出些出众不凡的迹象,这是很难摆脱的困惑,也是约定俗成的错误,想来有时也还是可以体谅的。 后来成为诗文大家的毛泽东,在1893年12月26日那个寒冷的冬夜,赤条条来到世上的第一声啼哭,肯定不是...
叙述名人或伟人的身世,总想在他的少年时代找出些出众不凡的迹象,这是很难摆脱的困惑,也是约定俗成的错误,想来有时也还是可以体谅的。 后来成为诗文大家的毛泽东,在1893年12月26日那个寒冷的冬夜,赤条条来到世上的第一声啼哭,肯定不是诗歌,不是咏唱。不过,忽然有一天,拖着长辫的父亲或挂着少妇特有幸福面容的母亲,抱着毛泽东第一次走出上屋场那被当地人称为“一担柴”的家门口时,越过坪坝下面的一方池塘,他看到的却是一脉诗乐之山——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梁启超
《水浒传》
《三国演义》
韶乐
《论语》
文豪
韶山
曾国藩
晚清文学思潮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文学误国”到“文学救国”——晚清启蒙文学思潮被忽略的一环
1
作者
周秀萍
机构
湘潭大学中文系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57-60,共4页
文摘
19世纪末,维新派人士为什么从“文学误国”那一端突然跳到“文学救国”这一端呢?只有根据当时的史料,揭示促成这一转变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动因。
关键词
晚清文学思潮
文学
误国
文学
救国
分类号
I209.5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曾国藩文论的纲、目、质
2
作者
胡志泽
机构
娄底师专中文系
出处
《娄底师专学报》
1995年第3期34-39,共6页
文摘
本文把曾氏文论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的学科体系,且从全部中国古代文论的历时态与晚清文学思潮共时态的比较研究中,探寻到其文论的总纲─—文道一统、明体达用,分目─—兼收并蓄、博大圆通,和本质─—实事求是、识时达变,从而为之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曾氏古文观既适应了文学观念自身演进的需要,又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他为挽回传统文化日趋衰落的败势而采取的开放宏阔的眼光、圆滑通变的态度和文以致用的方略、既是对封建文化与文学所进行的一种自觉总结的表现,更是他在中国社会面临变革的历史关头,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言人与文化代言人自觉为本阶级政治与文化利益寻求出路和发展机会的产物,显示出深刻的现实基础与深远的历史渊源.不可一概加以否定。
关键词
曾国藩
曾氏文论
晚清文学思潮
封建文化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文豪毛泽东——从没有“韶乐”的山冲走来
3
作者
陈晋
出处
《党史博览》
1997年第11期3-6,共4页
文摘
叙述名人或伟人的身世,总想在他的少年时代找出些出众不凡的迹象,这是很难摆脱的困惑,也是约定俗成的错误,想来有时也还是可以体谅的。 后来成为诗文大家的毛泽东,在1893年12月26日那个寒冷的冬夜,赤条条来到世上的第一声啼哭,肯定不是诗歌,不是咏唱。不过,忽然有一天,拖着长辫的父亲或挂着少妇特有幸福面容的母亲,抱着毛泽东第一次走出上屋场那被当地人称为“一担柴”的家门口时,越过坪坝下面的一方池塘,他看到的却是一脉诗乐之山——韶山。
关键词
毛泽东
梁启超
《水浒传》
《三国演义》
韶乐
《论语》
文豪
韶山
曾国藩
晚清文学思潮
分类号
D239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文学误国”到“文学救国”——晚清启蒙文学思潮被忽略的一环
周秀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曾国藩文论的纲、目、质
胡志泽
《娄底师专学报》
1995
0
全文增补中
3
文豪毛泽东——从没有“韶乐”的山冲走来
陈晋
《党史博览》
199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