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清狭邪小说与中国都市文学滥觞
1
作者
王熙恩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晚清狭邪小说尽管饱受诟病,却成功扮演了中国都市文学始作俑者。其一,晚清狭邪小说有着鲜明的都市性主题和表征;其二,晚清狭邪小说整体上建构了完整的都市形象体系,展现了人与城、私人性与公共性、性别与政治等深层现代关系;其三,晚清...
晚清狭邪小说尽管饱受诟病,却成功扮演了中国都市文学始作俑者。其一,晚清狭邪小说有着鲜明的都市性主题和表征;其二,晚清狭邪小说整体上建构了完整的都市形象体系,展现了人与城、私人性与公共性、性别与政治等深层现代关系;其三,晚清狭邪小说充满浓郁的现代性隐忧情绪和批判意识,这种情绪和意识一直贯穿在中国都市文学的发展中。因此,可以说,晚清狭邪小说开启了中国现代都市想象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狭邪小说
都市文学
现代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狭邪小说风月女性形象类型及功能分析
2
作者
彭艳君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以作品创作的时间为轴进行历时性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晚清狭邪小说中塑造的妓女形象具有阶段化特点,呈现出“才情兼备”——“情利双收”——“纵欲贪利”的“由美至恶”趋势。但是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来观照,则可以发现她们逐渐由“物...
以作品创作的时间为轴进行历时性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晚清狭邪小说中塑造的妓女形象具有阶段化特点,呈现出“才情兼备”——“情利双收”——“纵欲贪利”的“由美至恶”趋势。但是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来观照,则可以发现她们逐渐由“物化存在”过渡到“人性复苏”,进而“确立个体”,成为独立而完整的“人”。本文在鲁迅先生对晚清狭邪小说“溢美”“近真”“溢恶”(1)的划分基础之上,对晚清狭邪小说中妓女形象塑造的类型衍化进行概括归纳,并分析解读作者在形象创造过程中的深层意涵,以期更加深入地透视作品中的妓女形象,更加全面地理解晚清狭邪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妓女形象
形象创造
晚清狭邪小说
人性复苏
概括归纳
作品创作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原文传递
论晚清洋场文化对狭邪小说的影响
3
作者
丛玲玲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83-86,共4页
晚清狭邪小说的出现是前代妓家文学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更与晚清上海特殊的洋场文化有关。上海洋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移民社会特征,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晚清狭邪小说的生成与书写,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洋场文化印记。
关键词
洋场文化生态
晚清狭邪小说
生成
书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性视阈下晚清通俗文学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九尾龟》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冯伟
《上海文化》
CSSCI
2022年第2期75-82,共8页
近百年来学界对《九尾龟》的评价,本质上回应的是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价值的问题。学者们或视其为“花丛指南”、色情文学,或视其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劝诫小说、暴露小说,用专业的文学阅读方法去衡量、评价晚清通俗文学,暴露出专业阅读与...
近百年来学界对《九尾龟》的评价,本质上回应的是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价值的问题。学者们或视其为“花丛指南”、色情文学,或视其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劝诫小说、暴露小说,用专业的文学阅读方法去衡量、评价晚清通俗文学,暴露出专业阅读与通俗阅读之间的鸿沟。回归《九尾龟》的评价史,不仅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学界对通俗文学的不同要求,进而折射出包括《九尾龟》在内的一大批通俗文学作品未被视为“有价值的作品”而难以得到充分研究的症结所在。而借助晚近提出的“现代性”概念,揭示晚清通俗文学形成所依赖的特殊都市文化背景,或许不失为一种勾连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狭邪小说
《九尾龟》
通俗阅读
现代性
原文传递
题名
晚清狭邪小说与中国都市文学滥觞
1
作者
王熙恩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文摘
晚清狭邪小说尽管饱受诟病,却成功扮演了中国都市文学始作俑者。其一,晚清狭邪小说有着鲜明的都市性主题和表征;其二,晚清狭邪小说整体上建构了完整的都市形象体系,展现了人与城、私人性与公共性、性别与政治等深层现代关系;其三,晚清狭邪小说充满浓郁的现代性隐忧情绪和批判意识,这种情绪和意识一直贯穿在中国都市文学的发展中。因此,可以说,晚清狭邪小说开启了中国现代都市想象的先河。
关键词
晚清狭邪小说
都市文学
现代性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狭邪小说风月女性形象类型及功能分析
2
作者
彭艳君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文摘
以作品创作的时间为轴进行历时性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晚清狭邪小说中塑造的妓女形象具有阶段化特点,呈现出“才情兼备”——“情利双收”——“纵欲贪利”的“由美至恶”趋势。但是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来观照,则可以发现她们逐渐由“物化存在”过渡到“人性复苏”,进而“确立个体”,成为独立而完整的“人”。本文在鲁迅先生对晚清狭邪小说“溢美”“近真”“溢恶”(1)的划分基础之上,对晚清狭邪小说中妓女形象塑造的类型衍化进行概括归纳,并分析解读作者在形象创造过程中的深层意涵,以期更加深入地透视作品中的妓女形象,更加全面地理解晚清狭邪小说。
关键词
妓女形象
形象创造
晚清狭邪小说
人性复苏
概括归纳
作品创作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晚清洋场文化对狭邪小说的影响
3
作者
丛玲玲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83-86,共4页
文摘
晚清狭邪小说的出现是前代妓家文学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更与晚清上海特殊的洋场文化有关。上海洋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移民社会特征,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晚清狭邪小说的生成与书写,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洋场文化印记。
关键词
洋场文化生态
晚清狭邪小说
生成
书写
Keywords
Courtesan nove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ultural ecology of foreign settlement
production
text writing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性视阈下晚清通俗文学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九尾龟》为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冯伟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上海文化》
CSSCI
2022年第2期75-82,共8页
文摘
近百年来学界对《九尾龟》的评价,本质上回应的是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价值的问题。学者们或视其为“花丛指南”、色情文学,或视其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劝诫小说、暴露小说,用专业的文学阅读方法去衡量、评价晚清通俗文学,暴露出专业阅读与通俗阅读之间的鸿沟。回归《九尾龟》的评价史,不仅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学界对通俗文学的不同要求,进而折射出包括《九尾龟》在内的一大批通俗文学作品未被视为“有价值的作品”而难以得到充分研究的症结所在。而借助晚近提出的“现代性”概念,揭示晚清通俗文学形成所依赖的特殊都市文化背景,或许不失为一种勾连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方案。
关键词
晚清狭邪小说
《九尾龟》
通俗阅读
现代性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清狭邪小说与中国都市文学滥觞
王熙恩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清狭邪小说风月女性形象类型及功能分析
彭艳君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论晚清洋场文化对狭邪小说的影响
丛玲玲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现代性视阈下晚清通俗文学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九尾龟》为例
冯伟
《上海文化》
CSSCI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