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龄儿童晚睡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黄莉 王玮铭 +4 位作者 刘艳红 黄韵 晏瑞琳 李彦柔 袁青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1-906,共6页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儿童晚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学龄儿童睡眠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5—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内10所小学2761名7~9岁小学2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收集学龄儿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儿童晚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学龄儿童睡眠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5—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内10所小学2761名7~9岁小学2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收集学龄儿童的基本情况、父母情况、生活方式情况和基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获取学生的睡眠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学龄儿童晚睡(就寝时间晚于22时)的因素。结果 宝安区2761名7~9岁学龄儿童中,夜间就寝时间晚于22时的检出率为38.54%(1064/2761),总睡眠时长不足10 h的检出率为73.85%(2039/27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下、视屏时间<1 h/d和户外运动时间≥0.5 h/d的学龄儿童相比,父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母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视屏时间≥1h/d和户外运动时间<0.5 h/d的学龄儿童晚睡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455 (95%CI:1.218~1.738)、1.257 (95%CI:1.049~1.507)、1.391 (95%CI:1.189~1.627)和1.364 (95%CI:1.091~1.706)。将视屏时间和户外运动时间进行联合分析,调整了混杂因素后,相比视屏时间<1 h/d且户外运动时间≥0.5 h/d的学龄儿童,视屏时间≥1 h/d且户外运动时间<0.5 h/d的学龄儿童晚睡风险增加,OR值为1.814 (95%CI:1.326~2.482)。结论 视屏时间越长和户外运动时间越少会增加学龄儿童晚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睡 学龄儿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SOR理论的大学生晚睡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赵欢 谷全胜 汪思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0093-0098,共6页
基于SOR理论,融合线上娱乐、学习压力、主观规范等变量,结合大学生晚睡的具体情境,构建大学生晚睡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实证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AMOS27.0验证研究假设,研究发现线上娱乐、环境干扰、主观规范对大... 基于SOR理论,融合线上娱乐、学习压力、主观规范等变量,结合大学生晚睡的具体情境,构建大学生晚睡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实证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AMOS27.0验证研究假设,研究发现线上娱乐、环境干扰、主观规范对大学生晚睡行为有正向影响,晚睡态度在关系中起一定的中介作用。最后基于假设验证结果提供可行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理论 统计分析 晚睡态度
下载PDF
大学生晚睡情况调查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凤梅 朱莉 +1 位作者 胡彩虹 陈箫 《科教文汇》 2016年第36期154-155,共2页
通过抽样调查大学生晚睡情况,发现晚睡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晚睡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手机刷微博、玩游戏、聊天、看电视剧电影等。晚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三条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晚睡 手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符启锐 王新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5期50-51,共2页
目的介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现状以及晚睡前血糖控制的目的意义。方法采用了文献综述的方式对针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进行分析。结果为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的研究提供思路。结论可以得到合理的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为精细化、个体化治疗... 目的介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现状以及晚睡前血糖控制的目的意义。方法采用了文献综述的方式对针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进行分析。结果为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的研究提供思路。结论可以得到合理的晚睡前血糖控制目标,为精细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晚睡前血糖控制 治疗方案 餐后血糖 低血糖事件
下载PDF
晚睡前口服格列美脲治疗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冬波 廖明 +2 位作者 李素芬 梁江燕 薛平燕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852-854,共3页
目的观察晚睡前口服格列美脲治疗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40例。3组均给予阿卡波糖和(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晚睡前口服格列美脲2... 目的观察晚睡前口服格列美脲治疗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40例。3组均给予阿卡波糖和(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晚睡前口服格列美脲2~6 mg,对照组A晚餐前口服格列美脲2~6 mg,对照组B晚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 6~18 U。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HbA1c、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A (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B(P<0.05)。结论对于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T2DM患者,晚睡前口服格列美脲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好,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可部分替代中效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晚睡 空腹血糖 中效胰岛素
下载PDF
晚睡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蕊 康毅敏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3年第3期245-250,共6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升高的最大单一因素,被列为全球重大健康问题。其中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 A-I)、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以及Apo B/Apo A-I是CVD的有效预测指标。在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升高的最大单一因素,被列为全球重大健康问题。其中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 A-I)、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以及Apo B/Apo A-I是CVD的有效预测指标。在引起CVD的众多原因中,就寝时间是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长期晚睡易引发失眠、昼夜节律紊乱等一系列睡眠问题,进而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水平,引发全身慢性炎症反应,影响脂肪酸代谢和血压调节等机制,最终导致CVD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养成规律、健康的就寝时间对预防CVD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睡 心血管疾病 炎症 神经递质 脂肪酸
下载PDF
送给晚睡MM的爱
7
作者 杨硕 《医药与保健》 2003年第8期12-13,共2页
盛夏,昼长夜短;工作,陀螺难停;聚会,夜夜不散……如今,太多的理由使“彻夜不眠”、“通宵达旦”类字眼儿变成我们生活的常用词。
关键词 晚睡 女子 美容 保养 皮肤 水分 保湿营养乳液
下载PDF
孩子经常晚睡熬夜的三大危害
8
作者 赵阳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 2011年第4期34-34,共1页
现在有些孩子晚上经常睡得较晚,一直熬到11点多才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却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早餐来不及吃,上学经常迟到。孩子晚上晚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家长晚睡孩子就跟着熬夜。不要以为孩子晚上少睡白天可补上。
关键词 孩子 晚睡熬夜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晚餐与晚睡有时间间隔
9
作者 赵桃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4年第16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晚睡 钙质 尿路结石
下载PDF
你有晚睡强迫症吗?
10
作者 陆雅坤 《科学之友》 2013年第2期74-74,共1页
随着微博这一新兴网络媒体悄然走红,应运而生这么个笑话:一朋友去看中医,大夫嘱托他每晚11时必须睡。隔一周.诸症未除,复诊。中医号咏,正色道:还是晚睡,以后晚上11时之前不睡就不要来看了。朋友大惊,感叹诅国医学真是博大精深... 随着微博这一新兴网络媒体悄然走红,应运而生这么个笑话:一朋友去看中医,大夫嘱托他每晚11时必须睡。隔一周.诸症未除,复诊。中医号咏,正色道:还是晚睡,以后晚上11时之前不睡就不要来看了。朋友大惊,感叹诅国医学真是博大精深。大夫又道:你凌晨01:14分以后才睡觉。朋友弱弱地问:能号得这么准呀?大夫说:我关注了你的微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晚睡强迫症 个人卫生 眠质量
下载PDF
晚睡晚起的人聪明
11
《医药与保健》 2000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晚睡 早起 记忆力 科学家 跨国研究 悉尼大学 灵活度 历史名人 美国空军 影响人类
下载PDF
青少年晚睡影响因素及与抑郁和外化问题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松霞 郭菲 陈祉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18-1622,共5页
目的讨论青少年晚睡影响因素,分析平时和周末晚睡以及睡眠时间差值与抑郁和外化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年对东北部、东部、西部和中部4大区域中7个城市的4 464名10~21岁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时... 目的讨论青少年晚睡影响因素,分析平时和周末晚睡以及睡眠时间差值与抑郁和外化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年对东北部、东部、西部和中部4大区域中7个城市的4 464名10~21岁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时男女生晚睡的比例分别为24.3%和28.9%,周末男女生晚睡的比例分别为35.9%和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平时<0.001,P周末<0.05),提示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晚睡;相对于父母关系不和睦的青少年,父母关系和睦的青少年平时较少晚睡(P <0.05),父母关系和睦和比较和睦的青少年周末也较少晚睡(P关系和睦<0.01,P比较和睦<0.05);平时非晚睡组和晚睡组的平均年龄为(15.07±2.45)和(16.8±2.02)岁,周末非晚睡组和晚睡组的平均年龄为(15.19±2.48)岁和(16.20±2.35)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提示年龄稍大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晚睡;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平时和周末睡眠时间与抑郁得分呈显著的正向关系(β周末=0.051,P <0.01;β平时=0.099,P <0.001);平时和周末睡眠时间越晚,外化问题得分越高(β平时=0.038,P <0.05;β周末=0.122,P <0.001);平时与周末睡眠时间差异越大,抑郁(β周末–平时=0.097,P <0.001)和外化问题的得分(β周末–平时=0.151,P <0.001)也越高。结论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女生、年龄稍大、父母关系不和睦、住校的青少年均容易出现晚睡情况,晚睡的青少年有更高的抑郁和外化问题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晚睡 抑郁 外化问题
原文传递
晚睡强迫症威胁健康
13
《健康必读(健康新语)》 2013年第1期33-33,共1页
现在,很多白领的私人生活从下班才开始,无视疲惫的身体,还要继续熬夜打游戏、上网、看书、看电影、聚会……没什么事可做时却不愿睡觉,非要熬到凌晨一两点才上床,这正是“晚睡强迫症”的典型表现。
关键词 晚睡 强迫症 健康 临床
原文传递
BYE BYE 晚睡强迫症
14
作者 杨东涵 王学民(设计) 《自我药疗》 2013年第1期64-65,共2页
即使没有什么事需要加班,晚上也仍然开着电脑、电视熬时间;明明已经觉得困了,却一再拖延上床的时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明知不好却改不掉。时间久了,身体出现状况,皮肤也干燥无光,怎么办?
关键词 晚睡强迫症 临床 眠质量 保健法
原文传递
晚睡晚起未必危害健康
15
《健康世界》 2005年第5期10-10,共1页
据英国《BBC新闻》(BBC NEWS)近日报道,部分睡眠医学专家指出.晚睡晚起未必会影响健康,只要作息规律,符合个人生理时钟,目前尚无直接证据显示,晚睡晚起对健康有害。对于那些想调整晚睡习惯的人,专家的建议是:可同时采用行为... 据英国《BBC新闻》(BBC NEWS)近日报道,部分睡眠医学专家指出.晚睡晚起未必会影响健康,只要作息规律,符合个人生理时钟,目前尚无直接证据显示,晚睡晚起对健康有害。对于那些想调整晚睡习惯的人,专家的建议是:可同时采用行为疗法和光照疗法,每隔3天早睡早起半小时,一起床后就立刻接受光照,且光越强,光照时间越久效果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眠医学 作息规律 生理时钟 晚睡
原文传递
西南地区大学生早睡早起习惯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亚康 陈丹 +2 位作者 彭怀晴 夏晓 张科宏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大学生的睡眠情况,客观反映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睡眠问题,并分析导致晚睡晚起、早课缺勤的原因,为大学生养成早睡早起习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4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包括睡觉...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大学生的睡眠情况,客观反映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睡眠问题,并分析导致晚睡晚起、早课缺勤的原因,为大学生养成早睡早起习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4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包括睡觉与起床时间、睡眠质量、旷课/迟到情况、睡眠总时间以及睡眠不足原因等,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3%的男生睡觉时间晚于凌晨00:30,29.3%的女生睡觉时间晚于凌晨00:30;27.4%的男生起床时间晚于上午09:00,11.8%的女生起床时间晚于上午09:00;42.0%的大学生睡眠时间符合正常睡眠时间标准;早课迟到/旷课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30.0%;个人睡眠习惯和环境因素是导致大学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结论高校应从思想认识、榜样示范、奖惩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大学生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晚睡 早起 建议
下载PDF
女性比男性更爱睡
17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9年第7期32-32,共1页
我国男性与女性在睡眠时间安排上有较大差异。调查显示,男性喜欢“晚睡晚起”,女性则喜欢“早睡早起”,且女性每日平均睡眠时间比男性多6分钟,女性城市居民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8小时40分,男性为8小时34分。工作日中。
关键词 眠时间 男性与女性 平均预期寿命 晚睡 男性居民 城市居民 早起 日平均 人体健康 眠习惯
下载PDF
术前12 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在小儿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秋菊 刘艳青 邝云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4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在术前晚睡前(术前12 h)口服用于小儿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4-10月将拟上午行肠镜检查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术前晚睡前(术前12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在术前晚睡前(术前12 h)口服用于小儿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4-10月将拟上午行肠镜检查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术前晚睡前(术前12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对照组术日晨(术前6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比较两组患儿的肠道清洁度、患儿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肠道准备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5,P=0.243);观察组患儿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依从性优良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依从性优良率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4,P=0.027);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5,P=0.032)。结论:术前晚睡前(术前12 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进行小儿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满意,家属和患儿接受度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小儿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晚睡 肠镜检查 小儿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下载PDF
早发型和晚发型发作性睡病临床特点辨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中 王少杰 +6 位作者 李玫 董园莉 王春玲 白文 杨嘉颐 柳洪胜 郭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311-431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探讨病因病机,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比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睡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征。结果:1315例患者中,早发型睡病患者占85.71%...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探讨病因病机,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比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睡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征。结果:1315例患者中,早发型睡病患者占85.71%,晚发性睡病患者占14.29%。2发作性睡眠、猝倒、睡瘫和睡眠幻觉是发作性睡病特征性的症状。猝倒在早发型睡病中更明显(P<0.01),睡眠瘫痪在晚发型睡病中更明显(P<0.01);344个伴随症状中,早发型患者中更为显著的症状包括易怒、消谷善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大便干结、排便费力(P<0.01,P<0.05),晚发型患者中更为显著的症状包括抑郁、健忘、肢体麻木、头目昏沉、口唇爪角色暗、腰膝酸软(P<0.05,P<0.01)。结论:由于发病年龄、体质和环境影响,早发型睡病患者症状多从阳化,而晚发型睡病多伴有肝气郁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发作性 发型发作性 临床特点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神经过敏
20
作者 小苦瓜 《微型计算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15-115,共1页
某日,小苦瓜得闻老朱患上了一种名为晚睡性强迫症的病。回头想想小苦瓜前段时间不也被这个变态的意识病折磨过么?还好目前生物钟已经调整到正常水平。不料好景不长,近日又被失眠困扰,晚上在床上翻来翻去怎么也睡不着,索性开始唱歌... 某日,小苦瓜得闻老朱患上了一种名为晚睡性强迫症的病。回头想想小苦瓜前段时间不也被这个变态的意识病折磨过么?还好目前生物钟已经调整到正常水平。不料好景不长,近日又被失眠困扰,晚上在床上翻来翻去怎么也睡不着,索性开始唱歌玩,还越唱越来劲儿。但想到第2天要上班,便又一次强迫自己入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过敏 生物钟 苦瓜 变态 晚睡性强迫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