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及其两侧晚石炭-早二叠世花岗岩大地构造意义 |
刘宇崴
张铁安
杜兵盈
|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5 |
1
|
|
2
|
羌北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 |
杨兴峰
程鑫
周亚楠
马轮
张晓东
闫昭圣
彭喜明
苏海伦
吴汉宁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3
|
敦化隆起东缘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殷长建
孙春林
彭玉鲸
周晓东
赵衍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4
|
新疆阿合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类动物群 |
黄兴
朱飞
张雄华
刘晓煌
赵志刚
寇晓虎
杨宝忠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5
|
新疆塔里木盆地哈拉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哈拉奇组的建立 |
张新勇
刘晓煌
李保飞
张雄华
刘龙龙
牛树银
寇晓虎
杨宝忠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6
|
华北地台西缘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早期海水进退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 |
彭格林
钟蓉
唐伟忠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1999 |
16
|
|
7
|
内蒙古加格达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沙春梅
|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6 |
0 |
|
8
|
宁夏贺兰山北段晚石炭—早二叠纪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
王学宁
|
《科技创新导报》
|
2017 |
0 |
|
9
|
福建晚石炭—早二叠世地层找矿意义分析 |
黄润雄
|
《能源与环境》
|
2010 |
0 |
|
10
|
巴里坤塔格晚古生代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特征 |
屈翠侠
杨兴科
易鹏飞
刘渭
宋宏业
|
《西北地质》
CAS
CSCD
|
2015 |
6
|
|
11
|
河北南部地区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与聚煤特征 |
宋洪柱
袁同星
|
《中国煤炭地质》
|
2009 |
6
|
|
12
|
大兴安岭中段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
赵英利
刘永江
李伟民
冯志强
温泉波
梁琛岳
|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0
|
|
13
|
新疆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时代问题商榷 |
刘洪福
尹凤娟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14
|
新疆哈拉奇辉绿岩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陈代鑫
孙军刚
刘晓煌
鲁世朋
张新勇
张维新
|
《西北地质》
CAS
CSCD
|
2013 |
3
|
|
15
|
西藏仲巴县昂拉仁错—塔若错一带拉嘎组的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 |
赵兵
刘登忠
陶晓风
马润则
胡新伟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6
|
新疆阿合奇地区哈拉奇组、康克林组碳酸盐岩微相特征和沉积环境 |
刘涛
章文忠
杨宝忠
李保飞
张志臣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7
|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四班岩体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研究 |
秦涛
李林川
唐振
江斌
钱程
孙巍
那福超
施璐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8
|
内蒙古阿木山组 |
张玉清
张婷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9
|
内蒙古土默特旗科达穗及种子化石研究 |
阎同生
胡雨帆
耿宝印
陈丽红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1
|
|
20
|
老挝川圹省西南部富开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
陈慕天
王吉勇
许国明
|
《云南地质》
|
201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