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及其两侧晚石炭-早二叠世花岗岩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宇崴 张铁安 杜兵盈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0期106-106,共1页
晚石炭-早二叠世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碱性花岗岩组合在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两侧呈北东向展布。晚石炭—早二叠世的侵入岩组合则代表了后造山的伸展背景。碰撞拼合时代大约在早石炭世。区内晚石炭—早二叠... 晚石炭-早二叠世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碱性花岗岩组合在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两侧呈北东向展布。晚石炭—早二叠世的侵入岩组合则代表了后造山的伸展背景。碰撞拼合时代大约在早石炭世。区内晚石炭—早二叠世存在热侵位的基性、超基性岩和碱性花岗岩,并有晚石炭—早二叠世宝力高庙期陆相火山喷发。热侵位的基性岩、超基性岩、陆相火山岩、碱性花岗岩在深断裂带的相伴出现称为(后造山)三位一体.表明多宝山岛弧带与松嫩地块的拼合时代大约在早石炭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造山 晚石炭-早二叠 石炭 拼合
下载PDF
羌北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兴峰 程鑫 +6 位作者 周亚楠 马轮 张晓东 闫昭圣 彭喜明 苏海伦 吴汉宁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81-1391,共11页
本文报道唐古拉山北坡开心岭地区的晚石炭-早二叠世地层的古地磁学研究结果.岩石磁学实验研究表明扎日根组灰岩样品中的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诺日巴尕日保组砂岩样品中的磁性矿物以赤铁矿为主或磁铁矿与赤铁矿共存.采用系统热退磁方法... 本文报道唐古拉山北坡开心岭地区的晚石炭-早二叠世地层的古地磁学研究结果.岩石磁学实验研究表明扎日根组灰岩样品中的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诺日巴尕日保组砂岩样品中的磁性矿物以赤铁矿为主或磁铁矿与赤铁矿共存.采用系统热退磁方法对样品进行磁清洗,大部分样品的退磁曲线呈双分量特征,高温分量明显.高温特征分量成功通过了砾石可靠性检验,代表了地层岩石的原生剩磁信息.获得羌北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地层(16个采点127块样品)的原生剩磁分量的平均方向为Ds=30.2°,Is=-40.9°,ks=269.0,a95=2.3°;其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λ=25.7°N,φ=241.5°E,dp/dm=2.8/1.7,相应的古纬度为23.4°S.表明晚石炭-早二叠世时期羌北地块位于南纬低纬度地区,可能属于冈瓦纳大陆的北缘.结合前人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该地块在其后快速北移,可能与早二叠世-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洋快速消亡以及新特提斯洋北支班公湖-怒江洋快速扩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块 晚石炭-早二叠 岩石磁学 砾石检验 古地磁极
原文传递
敦化隆起东缘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殷长建 孙春林 +2 位作者 彭玉鲸 周晓东 赵衍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62,共6页
根据1998年在大蒜沟组首次发现的Neuropteris、Pecopteris、Cordaites等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整合接触关系,证明开山屯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为连续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大蒜沟组华夏植物群的发现,结合开山屯地区晚... 根据1998年在大蒜沟组首次发现的Neuropteris、Pecopteris、Cordaites等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整合接触关系,证明开山屯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为连续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大蒜沟组华夏植物群的发现,结合开山屯地区晚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存在,表明该区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华夏植物就已开始分化、繁衍,成为华夏植物群东北亚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化隆起 大蒜沟组 晚石炭-早二叠 华夏植物群 地质特征 地层研究
下载PDF
新疆阿合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类动物群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兴 朱飞 +4 位作者 张雄华 刘晓煌 赵志刚 寇晓虎 杨宝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1,共9页
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合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大量的■类化石,共计18属61种,另有较多未定种,自下而上建立了4个■带,依次为Pseudostaffella带、Profusulinella带、Fusulinella-Fusulina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各■... 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合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大量的■类化石,共计18属61种,另有较多未定种,自下而上建立了4个■带,依次为Pseudostaffella带、Profusulinella带、Fusulinella-Fusulina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各■带与华南、帕米尔达尔瓦兹等地能很好的对比,且■类动物群面貌与华南地区相似。根据■类化石确定别根他乌组为晚石炭世早中期罗苏期—达拉期,康克林组为晚石炭世晚期小独山期—早二叠世紫松期,将该区石炭系、二叠系的界线置于71层底部。石炭纪末期区域上海退和古地形的影响导致■带Triticites带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筵类 筵带缺失 古生物地理 石炭-二叠 阿合奇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哈拉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哈拉奇组的建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新勇 刘晓煌 +5 位作者 李保飞 张雄华 刘龙龙 牛树银 寇晓虎 杨宝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8,共10页
哈拉奇组为新疆阿合奇县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时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分布在新疆阿合奇县哈拉奇地区北部,主要为一套深水碳酸盐沉积,与该区南部属碳酸盐台地沉积的康克林组在岩性、岩石组合及古生物组合上形成明显的差别。通... 哈拉奇组为新疆阿合奇县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时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分布在新疆阿合奇县哈拉奇地区北部,主要为一套深水碳酸盐沉积,与该区南部属碳酸盐台地沉积的康克林组在岩性、岩石组合及古生物组合上形成明显的差别。通过对该组重力流成因的生物屑砾屑灰岩中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其带为Triticites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进而确定该组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与南区康克林组为同时异相沉积。哈拉奇组的建立完善了该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的地层系统,确定了该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台地边缘斜坡相的存在,对塔西北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 哈拉奇组 台地边缘斜坡 塔西北地区
下载PDF
华北地台西缘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早期海水进退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彭格林 钟蓉 唐伟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27,共10页
从古元古代至晚古生代,华北地台西缘经历了坳拉槽、槽后坳和坳陷发育阶段.笔者在大区域地层对比及详细的沉积环境分析基础上,对晚古生代海水进退与聚煤作用关系作了较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早期华北地台西缘主要为... 从古元古代至晚古生代,华北地台西缘经历了坳拉槽、槽后坳和坳陷发育阶段.笔者在大区域地层对比及详细的沉积环境分析基础上,对晚古生代海水进退与聚煤作用关系作了较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早期华北地台西缘主要为潮坪和三角洲沉积发育区,在空间上沉积环境具有东西有别南北分带的特点;西部由潟湖潮坪沉积环境逐渐过渡为河控潟湖三角洲和受潮汐影响的河控滨海三角洲沉积环境;东部为潮坪沉积环境,东侧边缘还出现近山滨海平原沉积环境.研究区在晚石炭世早期一早二叠世早期发生过4次2级海水进退,其中第三、第四次海侵全区发育.早二叠世早期初的第三次2级海侵是最大的一次.最大海侵前夕——晚石炭世晚期末是大区域发育厚—巨厚煤层的最好时期.潟湖三角洲平原和陆源碎屑潮上泥炭坪及泥炭沼泽是最佳的聚煤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 海水进退 聚煤作用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内蒙古加格达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7
作者 沙春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16期2-2,共1页
内蒙古加格达奇地区东南部分布着一系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花岗岩岩体,岩性有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岩石化学多数显示略富碱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是一套后造山侵入岩组合,形成于松嫩地块与多宝山岛弧带... 内蒙古加格达奇地区东南部分布着一系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花岗岩岩体,岩性有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岩石化学多数显示略富碱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是一套后造山侵入岩组合,形成于松嫩地块与多宝山岛弧带碰撞拼合后的伸展松弛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格达奇 石炭-二叠世花岗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北段晚石炭—早二叠纪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8
作者 王学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33期51-53,共3页
依据岩石组合和生物组合特征,将宁夏贺兰山北段的晚石炭纪至早二叠纪地层划分为土坡组和太原组两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岩石组合以陆源碎屑岩、石英砂岩、泥(页)岩和少量碳酸盐岩及煤层(线)沉积为主;从岩石特征、地层层序、沉积相及沉积... 依据岩石组合和生物组合特征,将宁夏贺兰山北段的晚石炭纪至早二叠纪地层划分为土坡组和太原组两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岩石组合以陆源碎屑岩、石英砂岩、泥(页)岩和少量碳酸盐岩及煤层(线)沉积为主;从岩石特征、地层层序、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演化特点看,晚石炭纪本区基底拗陷下沉,以海进作用为主,海水由南西向北东方向侵进,形成南西—北东向狭长海域,随着盆地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了半封闭沉积环境的海湾,至早二叠纪早期演化为陆表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北段 晚石炭-早二叠 岩石特征 沉积环境演化
下载PDF
福建晚石炭—早二叠世地层找矿意义分析
9
作者 黄润雄 《能源与环境》 2010年第3期79-80,88,共3页
福建省晚石炭-早二叠世期间沉积的经畲组、船山组、栖霞组和童子岩组4套地层,是福建省铁、锰、硫多金属、白云岩、石灰岩、煤等矿产的最重要含矿层位。分析地层的岩性特征:这4套地层在沉积上具有连续性,其沉积顺序由老到新为:经畲组→... 福建省晚石炭-早二叠世期间沉积的经畲组、船山组、栖霞组和童子岩组4套地层,是福建省铁、锰、硫多金属、白云岩、石灰岩、煤等矿产的最重要含矿层位。分析地层的岩性特征:这4套地层在沉积上具有连续性,其沉积顺序由老到新为:经畲组→船山组→栖霞组→童子岩组,相应的矿床赋存规律为:金属矿→石灰岩(或金属矿)→煤。找矿时把这些地层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对找准靶区、节约探矿成本,提高找矿效果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 地层 找矿意义
下载PDF
巴里坤塔格晚古生代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屈翠侠 杨兴科 +2 位作者 易鹏飞 刘渭 宋宏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7-30,共14页
巴里坤塔格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侵入岩主要包括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和辉绿岩,相互呈侵入接触关系,形成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在地球化学上,均属过铝质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不相容元素... 巴里坤塔格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侵入岩主要包括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和辉绿岩,相互呈侵入接触关系,形成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在地球化学上,均属过铝质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不相容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低 Sr、低 Pb、高 Nd 的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该区侵入岩起源于亏损地幔。通过对综合区域地质演化分析,认为巴里坤塔格地区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为后碰撞拉张环境,其侵入岩的岛弧特征可能是由于岩浆源区受过早期俯冲作用的影响。T DM =1076~806 Ma,指示中酸性侵入岩类的来源可能是古亚洲洋俯冲形成的新生陆壳,该陆壳起源于亏损地幔。因此,认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期巴里坤塔格与邻区博格达、哈尔里克地区自晚石炭世全面进入板内构造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裂谷 SR-ND-PB 同位素 石炭-二叠 侵入岩 巴里坤塔格
下载PDF
河北南部地区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与聚煤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洪柱 袁同星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8期1-4,共4页
根据大量野外剖面及钻孔资料,将河北南部地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地层划分为4个含煤层序。层序1为第一个关键成煤层序,代表了海陆交替型含煤岩系形成期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水进退序列,含有全区可追踪对比的煤层,但聚煤作用较弱;层序2为第... 根据大量野外剖面及钻孔资料,将河北南部地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地层划分为4个含煤层序。层序1为第一个关键成煤层序,代表了海陆交替型含煤岩系形成期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水进退序列,含有全区可追踪对比的煤层,但聚煤作用较弱;层序2为第二个关键成煤层序,由于盆地的构造转换引起海侵方向的改变,该层序煤层为海侵事件成煤,形成了全区稳定发育的大青煤(8#);层序3为华北板块发生"翘翘板"运动后的稳定沉积层序,高水位体系域形成的煤层稳定性好(6#、7#);层序4为陆表海盆地向陆相盆地过渡形成的含煤层序,该层序高位体系域含煤性好,煤层厚,全区可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体系域 聚煤特征 石炭-二叠 河北南部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英利 刘永江 +3 位作者 李伟民 冯志强 温泉波 梁琛岳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55-2075,共21页
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的中国东北地区由众多微地块拼合而成,但各地块间的拼贴时间、位置和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争议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大兴安岭中段蘑菇气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宝力高庙组砂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碎屑锆石LA-ICP-MS U... 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的中国东北地区由众多微地块拼合而成,但各地块间的拼贴时间、位置和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争议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大兴安岭中段蘑菇气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宝力高庙组砂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分析了砂岩母岩区大地构造背景,进而约束兴安地块与松辽地块的汇聚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近源快速沉积特点,碎屑骨架成分显示了火成岩区物源供给.锆石颗粒CL图像、Th/U值及REE特征均指示了锆石为岩浆成因.测试样品中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282~360Ma(n=134),峰值年龄约为290Ma、305Ma、325Ma和350Ma.结合区域内前人的研究成果,暗示了其物源可能来自蘑菇气-嫩江-黑河一线的晚古生代俯冲-同碰撞期岩浆弧;样品中最年轻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82±4Ma(样品15MG10)和287±4Ma(样品15MG11),可以限定砂岩的沉积下限为早二叠世.对比索伦-蘑菇气地区晚石炭世-早三叠世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发现兴安地块内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碎屑组分与松辽地块内中二叠世-早三叠世碎屑组分基本相同,说明兴安地块与松辽地块已于晚石炭世前沿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完成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段 石炭-二叠 碎屑锆石U-PB年龄 贺根山-黑河缝合带 构造演化 岩石学
原文传递
新疆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时代问题商榷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洪福 尹凤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6-499,共4页
为解决三塘湖含油气盆地卡拉岗组时代归属问题 ,以地表和井下所获得的孢粉及同位素年龄值为依据 ,对这一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研究认为 :该盆地的卡拉岗组与哈尔加乌组为同一时代的地层 ,没有上下关系 ,为一套以玄武岩和... 为解决三塘湖含油气盆地卡拉岗组时代归属问题 ,以地表和井下所获得的孢粉及同位素年龄值为依据 ,对这一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研究认为 :该盆地的卡拉岗组与哈尔加乌组为同一时代的地层 ,没有上下关系 ,为一套以玄武岩和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喷发岩系 ,自下而上含Endosporites- Verrucosisporites - Fabalicypris (豆星介属 )和 Punctatisporites - Virkkipollenites -Protohaploxypinus两个化石组合带 ;在玄武岩和安山岩中获得 K- Ar年龄值分别为 2 6 0 .0 8Ma和2 86 .40 Ma,Rb- Sr年龄为 3 4 3 .80± 3 4 .0 0 Ma;其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孢粉组合 同位素年龄 晚石炭-早二叠 新疆 卡拉岗组 时代归属
下载PDF
新疆哈拉奇辉绿岩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代鑫 孙军刚 +3 位作者 刘晓煌 鲁世朋 张新勇 张维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81-92,共12页
新疆哈拉奇地区出露的辉绿岩岩脉为研究西南天山地区的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哈拉奇地区辉绿岩岩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重稀土元素Yb、Y,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K和轻稀土元素La、Ce,具亏损地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新疆哈拉奇地区出露的辉绿岩岩脉为研究西南天山地区的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哈拉奇地区辉绿岩岩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重稀土元素Yb、Y,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K和轻稀土元素La、Ce,具亏损地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理解为亏损的地幔在板块俯冲时受到板块俯冲改造,表明在晚石炭—早二叠纪时工作区应处于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晚石炭-早二叠 哈拉奇
下载PDF
西藏仲巴县昂拉仁错—塔若错一带拉嘎组的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兵 刘登忠 +2 位作者 陶晓风 马润则 胡新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00-805,共6页
在西藏改则昂拉仁错地区测制了多条拉嘎组剖面,详细描述了改则县拉清乡蹦克弄拉剖面。讨论了拉嘎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横向变化规律。首次在拉嘎组内建立了2个腕足类生物组合带,即Choristitesxainzaensis-Eomarginifera组合带和Neospirife... 在西藏改则昂拉仁错地区测制了多条拉嘎组剖面,详细描述了改则县拉清乡蹦克弄拉剖面。讨论了拉嘎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横向变化规律。首次在拉嘎组内建立了2个腕足类生物组合带,即Choristitesxainzaensis-Eomarginifera组合带和Neospiriferkubeiensis-Fusispiriferplicatus-Stepanoviella(Bandoproductus)组合带,前者的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后者为早二叠世,大致与萨克马尔—阿丁斯克(Sakmarian-Artinskian)期相当。拉嘎组为冰海陆棚沉积,根据冰碛物特征细分为坠石冰碛砾岩、块状冰碛砾岩和冰海水下扇砾岩3种类型,并认为拉嘎组从早到晚总体由冰海内陆棚→冰海外陆棚→冰海内陆棚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拉嘎组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沉积环境 石炭-二叠
下载PDF
新疆阿合奇地区哈拉奇组、康克林组碳酸盐岩微相特征和沉积环境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涛 章文忠 +2 位作者 杨宝忠 李保飞 张志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70,共11页
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新疆阿合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哈拉奇组和康克林组碳酸盐岩的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发现两地层单元具有不同的岩石结构、颗粒组分及生物化石组合微相特征。哈拉奇组沉积粒度相对较细,泥质含量较高,生... 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新疆阿合奇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哈拉奇组和康克林组碳酸盐岩的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发现两地层单元具有不同的岩石结构、颗粒组分及生物化石组合微相特征。哈拉奇组沉积粒度相对较细,泥质含量较高,生物碎屑相对较少,可划分出5种微相类型和5种次一级微相类型;康克林组生物种类丰富,个体保存较完整,颗粒组分出现了较多鲕粒、核形石等,亮晶胶结普遍,泥级组分相对较少,可划分出6种微相类型和8种次一级微相类型。根据微相类型组合特征和野外沉积构造,认为哈拉奇组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深水陆棚和台地斜坡2种沉积环境,其次为台地边缘浅滩和开阔台地沉积,总体反映较深水沉积环境;康克林组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台地边缘浅滩、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3种沉积环境,反映沉积环境水体相对较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哈拉奇组 康克林组 石炭-二叠 碳酸盐岩微相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四班岩体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涛 李林川 +5 位作者 唐振 江斌 钱程 孙巍 那福超 施璐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9-381,共13页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四班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内部发育细粒闪长质包体。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303±3Ma和291±3Ma,属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四班花岗质岩石高硅(67.9~77...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四班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内部发育细粒闪长质包体。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303±3Ma和291±3Ma,属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四班花岗质岩石高硅(67.9~77.5 wt%)、富碱(K_2O+Na_2O=7.55~10.79 w%)、相对高铝(Al_2O_3=12.05~16.33 wt%),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等),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四班花岗质岩石内部发育的闪长质微粒包体及花岗岩与其伴生的基性岩的"一锅粥"现象,表明四班花岗质岩石具有岩浆混合成因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也支持上述观点。四班岩体显示后碰撞岩浆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为后碰撞阶段岩石圈地幔拆沉减薄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兰屯 四班花岗质岩体 石炭-二叠 岩浆混合 后碰撞
下载PDF
内蒙古阿木山组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玉清 张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0-1015,共16页
阿木山组自建组以来就被广泛应用,20世纪曾是内蒙地槽区上石炭统的代名词,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地层区划等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区域资料的综合研究,现认为阿木山组是华北板块北部晚古生代大陆边缘的沉积产物... 阿木山组自建组以来就被广泛应用,20世纪曾是内蒙地槽区上石炭统的代名词,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地层区划等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区域资料的综合研究,现认为阿木山组是华北板块北部晚古生代大陆边缘的沉积产物,出露区只限于索伦—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南,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C_2-P_1),灰岩层内富含蜓、珊瑚等化石。其与三面井组是同一地层区不同地层分区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木山组 石炭-二叠 华北板块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土默特旗科达穗及种子化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阎同生 胡雨帆 +1 位作者 耿宝印 陈丽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对发现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的几种科达穗化石及种子类化石进行了研究,经鉴定确认其中有2个为新种,分别定名为长爪科达穗Cordaitanthuslongibracteatussp.nov.和多泡石籽Car polithusmultibullatussp.nov..这些珍贵的繁... 对发现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的几种科达穗化石及种子类化石进行了研究,经鉴定确认其中有2个为新种,分别定名为长爪科达穗Cordaitanthuslongibracteatussp.nov.和多泡石籽Car polithusmultibullatussp.nov..这些珍贵的繁殖器官的发现,表明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种子演化已达相当水平,对于研究科达类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土默特旗 科达穗 种子化石 石炭-二叠 长爪科达穗 多泡石籽 科达纲
下载PDF
老挝川圹省西南部富开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慕天 王吉勇 许国明 《云南地质》 2013年第3期286-288,276,共4页
铜金矿容矿岩系为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系和矽卡岩及斑岩脉,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关键词 铜金矿 斑岩-矽卡岩型 石炭-二叠 综合找矿 老挝川圹富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