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法作为人的问题的变现
1
作者 朱青生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2,共3页
本文结合对张祥龙现象学书法研究和赵宪章文学图像学的书艺研究的阅读,提出书法是本体作为无有存在的变现这种人学书法理论,并试图肯定在西方再现艺术的历史之外,存在一条具有普世价值的艺术发展路径,即从旧石器时代壁画的点线,到书法,... 本文结合对张祥龙现象学书法研究和赵宪章文学图像学的书艺研究的阅读,提出书法是本体作为无有存在的变现这种人学书法理论,并试图肯定在西方再现艺术的历史之外,存在一条具有普世价值的艺术发展路径,即从旧石器时代壁画的点线,到书法,到写意绘画,到现代抽象艺术部分方向的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汉字 笔墨 普世原则 无有存在
原文传递
中西之辨:中国的现代性视界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江珍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2期146-161,共16页
本文认为现代性由于其普世主义原则而显出全球性-世界性意识,但对于现代性的“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使文化误读成为跨文化交往的本质特征。作为后发型现代性的中国,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之间的必要张力,是中西之辨的根本命题,它为中国... 本文认为现代性由于其普世主义原则而显出全球性-世界性意识,但对于现代性的“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使文化误读成为跨文化交往的本质特征。作为后发型现代性的中国,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之间的必要张力,是中西之辨的根本命题,它为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自我生成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基础。影响的焦虑贯穿中国现代性文化思索的全过程,从自我与他者的不无偏至的比较到文化创造性彰显(形成)之时,才是基于平等观念的文化对话开始的时刻,它是中国文化现代性自写能力生成的标志,所以“潜力”其实与创造力是同一个概念,而“影响”的深意直指“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性 普世主义原则 文化认同 文化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