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亨廷顿新作:《西方文明,独一无二,但非普世文明》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智兵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34,共3页
评亨廷顿新作:《西方文明,独一无二,但非普世文明》□袁智兵一、亨氏新作的主要观点继1993年发表的《文明的冲突?》之后,亨廷顿在去年底美国《外交》杂志上又推出新作《西方文明,独一无二,但非普世文明》,对其“文明冲突论... 评亨廷顿新作:《西方文明,独一无二,但非普世文明》□袁智兵一、亨氏新作的主要观点继1993年发表的《文明的冲突?》之后,亨廷顿在去年底美国《外交》杂志上又推出新作《西方文明,独一无二,但非普世文明》,对其“文明冲突论”作了进一步延伸。该文根据近年国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明 普世文明 冷战后 亨廷顿 非西方 西方文化 国际关系 文明的冲突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文化霸权主义
下载PDF
“普世文明”的陷阱与我国文化安全的维护
2
作者 张姜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普世文明"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宣称各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一定是走向同质化和一体化,并且强调由于当前历史的局限,多元文明并存的局面只是人类社会尚未充分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导向不过是西方文化扩张主义的变体,是西方进行意识... "普世文明"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宣称各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一定是走向同质化和一体化,并且强调由于当前历史的局限,多元文明并存的局面只是人类社会尚未充分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导向不过是西方文化扩张主义的变体,是西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继续。我们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警惕"普世文明"的陷阱,不断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文明 马克思主义 文化安全
下载PDF
保护优秀老建筑是普世文明
3
作者 萧和逊 《上海房地》 2016年第7期62-62,共1页
西方人有一个珍惜保护古迹和文物的心理和习惯,即一所房子能不拆就不拆,即使它不是什么文物,对一条街的居民或一家人来说,也仍有它的纪念意义。因为不轻易建,也不轻易拆,所以这些城市的特点得以保存和延续。例如,布拉格和布达佩... 西方人有一个珍惜保护古迹和文物的心理和习惯,即一所房子能不拆就不拆,即使它不是什么文物,对一条街的居民或一家人来说,也仍有它的纪念意义。因为不轻易建,也不轻易拆,所以这些城市的特点得以保存和延续。例如,布拉格和布达佩斯是欧洲少有的几百年来保存完好的城市。布拉格不大,城内全都是几百年前的建筑,罗马、哥特、巴洛克风格的应有尽有,一眼望去都是红色的屋顶和浅色的墙,怎么看都是油画上的风景。比起布拉格的秀逸,布达佩斯更壮阔,有些帝王气象,毕竟这里是布斯堡王朝政府的所在地。二战后七十年间,执政的各党派虽然政见不同,却都非常明智,从未大拆大建,所以在今天我们看到的还是一片古老而自然的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文明 建筑 保护 布达佩斯 巴洛克风格 布拉格 西方人 二战后
下载PDF
普世文明,还是中国价值?——近十年中国的历史主义思潮 被引量:26
4
作者 许纪霖 《开放时代》 CSSCI 2010年第5期66-82,共17页
近十年的中国思想界,在各种各样的"中国价值"、"中国模式"、"中国主体性"的叙事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理论预设,这就是对抗普遍理性的历史主义。中国的历史主义从20世纪90年代的反西方主义思潮发展而来,在21... 近十年的中国思想界,在各种各样的"中国价值"、"中国模式"、"中国主体性"的叙事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理论预设,这就是对抗普遍理性的历史主义。中国的历史主义从20世纪90年代的反西方主义思潮发展而来,在21世纪初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挑战价值性的普世文明,相信历史只是以个性的方式存在,国家乃是个性化的集中体现。它试图发现中国特殊的民族本真性,以对抗西方的文明一元论,然而,历史主义对中国的整体化诠释是暧昧的,在抛弃西方文明中启蒙价值的同时,却吸纳了其可怕的国家主义,最终其所追求的另类现代性,只是一种去价值和去伦理的国家富强和韦伯式的制度合理化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普世文明 中国模式
原文传递
世界国家与普世文明——梁启超的新天下主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力克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147,共8页
梁启超是最早致力于探索"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理想的世界秩序原理的思想先知。他以世界历史进化的宏阔视界,将中国史概括为三个时代:上世史为"中国之中国",中世史为"亚洲之中国",近世史为"世界之中... 梁启超是最早致力于探索"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理想的世界秩序原理的思想先知。他以世界历史进化的宏阔视界,将中国史概括为三个时代:上世史为"中国之中国",中世史为"亚洲之中国",近世史为"世界之中国"。而其将来史,则将由中西文明融合而成新的普世文明。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揭示了中华帝国由"天下"而"国家"的政治转型趋势。在他的国家进化论中,国家的进化趋势是由古代的帝国主义转变为现代的民族主义,进而发展为民族帝国主义,最终走向未来的大同主义。民族主义时代和民族帝国主义时代虽为现代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未来世界将是万国大同主义时代。梁启超的民族主义仍保留了儒家"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欧战以后,晚年梁启超对国家主义的反思和对中国天下主义传统的阐扬,以及他寄予中华"世界国家"之普世文明理想的新天下主义,正是我们今日建构新世界秩序原理之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中国 天下 世界国家 普世文明
原文传递
维·苏·奈保尔的第三世界观与普世文明论辨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照成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作为一位被英国文学价值标准和西方价值观念同化的作家,维·苏·奈保尔的第三世界观和普世文明论广受争议。基于其有关前殖民地国家、第三世界的作品和1990年的"普世文明"演说,本文主要对其上述具有争议性的两个问题... 作为一位被英国文学价值标准和西方价值观念同化的作家,维·苏·奈保尔的第三世界观和普世文明论广受争议。基于其有关前殖民地国家、第三世界的作品和1990年的"普世文明"演说,本文主要对其上述具有争议性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辨析。研究认为,英国早期的殖民统治对其走出特立尼达并进而在"文明的中心"实现自身作家梦的助力作用是促使奈保尔贬低其他非西方文化和文明并进而推崇以当代英国文明为基础的普世文明的主要原因。独立的观察视角和作家的使命感使得奈保尔说出了那些看似"政治上不正确"的话语;而随着阅历的累积和思考的深入,奈保尔有关第三世界、黑非洲和伊斯兰信仰的某些激进观点也处于不断的变化或修正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苏·奈保尔 后殖民 政治 第三世界 普世文明
原文传递
利奥波德·塞达尔·桑戈尔与普世文明 被引量:1
7
作者 卡尤迪.C.马巴纳 马胜利 《第欧根尼》 2013年第1期47-59,共13页
在利奥波德·塞达尔·桑戈尔积极捍卫的观念中,普世文明当属其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观念曾受到各种评论,有时甚至受到错误的解释或反驳。本文阐述了作者对桑戈尔思想基础的个人看法。作者分析了桑戈尔关于"黑人精神&qu... 在利奥波德·塞达尔·桑戈尔积极捍卫的观念中,普世文明当属其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观念曾受到各种评论,有时甚至受到错误的解释或反驳。本文阐述了作者对桑戈尔思想基础的个人看法。作者分析了桑戈尔关于"黑人精神"的思想,以及其中包含的黑人认同化和把非洲视为人类摇篮的观念; 分析了桑戈尔所捍卫的"普世文明"及其与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神父的思想联系; 谈到其著作和思想引发的激烈争论。实际上,在所有非洲作家和思想家中,桑戈尔可能在世界范围所得的赞誉最多,所受的批评和指责也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文明 利奥波德 戈尔 精神
原文传递
奈保尔,《我们的普世文明》,马维达等译
8
作者 马维达 陆建德 《文化纵横》 2015年第2期124-124,共1页
陆建德推荐:奈保尔在1992年到纽约作了一次演讲,题目就是《我们的普世文明》。演讲词收入《作家与世界》,是该书的后记。我以为原来的书名很好,改动似属不必。推荐这本书,是想请大家注意一下我们阅读兴趣的局限。
关键词 普世文明 奈保尔 阅读兴趣 演讲词
原文传递
普世文化的不可建构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屠忠俊 赵冉 《当代传播》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走向问题凸现。当前对“普世文化”这一新提法的探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普世文化”必须面对的问题:文化融合与“普世文化”的异同、普世文化的文化“普世性与民族性”的矛盾、普世文化的“继承性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走向问题凸现。当前对“普世文化”这一新提法的探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普世文化”必须面对的问题:文化融合与“普世文化”的异同、普世文化的文化“普世性与民族性”的矛盾、普世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矛盾等,得出普世文化是不可能建构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普世文化 普世文明 文化融合 民族文化
下载PDF
世界文明的重心已渐回东移——兼论中国对下一代政治制度的探索
10
作者 岳西宽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133,共5页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整体主义,城邦时代是希腊文明最灿烂的时期,"地理大发现"使欧洲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西方把普世的当成唯一的,不尊重其他文明,不承认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将使西方文明走入死胡同。中国是承载东方文明的重要载...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整体主义,城邦时代是希腊文明最灿烂的时期,"地理大发现"使欧洲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西方把普世的当成唯一的,不尊重其他文明,不承认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将使西方文明走入死胡同。中国是承载东方文明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西方文明延续发展的希冀。集体主义贯穿中华文明发展的始终,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国正在探索下一代的政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明 西方文明 普世文明 中华文明
下载PDF
世界文明转型与中华文明复兴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沂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思想意识的提高,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因素,将成为未来普世文明中精神信仰的增长点。虽然作为非理性的信仰,宗教还会长期存在,但历史将会证明,在信仰领域,宗教的或非理性的信仰会越来越弱,而人文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思想意识的提高,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因素,将成为未来普世文明中精神信仰的增长点。虽然作为非理性的信仰,宗教还会长期存在,但历史将会证明,在信仰领域,宗教的或非理性的信仰会越来越弱,而人文的或理性的信仰却会越来越强,最终成为第二个轴心文明的主流。那么我们可以预言,以人文信仰见长并具有丰厚相关资源的中华文明的复兴,将开启第二个轴心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信仰 文明转型 轴心文明 人文主义宗教 第二次呼吸 人文信仰 精神信仰 现代价值 主流价值 轴心期 西方化 雅斯贝斯 普世文明 轴心时代 国家意识形态 科技文明 中华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中的文明冲突与共存
12
作者 崔达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本文对全球化视野中的文明冲突与共存主要有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 ,全球体系相互依赖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 ,出现了文化的全球化。第二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是客观存在 ,未来不会出现一种普世文明。第三 ,文明冲突的消极意义要让位于其共... 本文对全球化视野中的文明冲突与共存主要有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 ,全球体系相互依赖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 ,出现了文化的全球化。第二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是客观存在 ,未来不会出现一种普世文明。第三 ,文明冲突的消极意义要让位于其共存的积极意义。第四 ,在国际关系中对待文明冲突与共存应持两种相互结合战略 ,即以文明之间的和平对话来代替暴力冲突、以文化的软权力来彼此应战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明 冲突 共存 普世文明 相互复合依存 和平对话 文化 软权力
下载PDF
浅析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3
作者 李娜 《商情》 2014年第29期265-265,共1页
塞缪尔·亨延顿从文化这一角度探讨了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冲突,解读冷战之后世界秩序的演变,提出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才是防止世界急剧冲突的最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 普世文明 文明冲突 利益
下载PDF
不能把西方的价值观等同于普世价值
14
作者 甄言 《新闻世界》 2008年第10期108-108,共1页
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当中的一种。西方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的贡献只是构成普世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普世性文化的全部。某些西方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把非西方文明... 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当中的一种。西方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的贡献只是构成普世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普世性文化的全部。某些西方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把非西方文明看作是特殊价值,如亨廷顿所说的“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这就过分夸大了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把其中的特殊价值也普世化了。在现实中的突出表现就是,一些国家自认为是人权、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的发明者、垄断者和输出者。他们成了普世价值的唯一认定者。这种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价值绝对普世化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价值 西方文化 价值观 西方文明 西方中心论 普世文明 性文化 文化资源
下载PDF
“大国热”冷思考:软实力致胜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剑荆 袁明(学者) +1 位作者 阎学通(学者) 沈丁立(学者) 《人民论坛》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中国要成功地成长为世界强国,仅仅有物质力量的积累是不够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是一条文明和解之路。
关键词 软实力 冷思考 和平发展道路 普世文明 世界强国 物质力量 中华文明 中国
下载PDF
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 被引量:37
16
作者 王颖 卢永毅 《建筑师》 2007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文通过对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以及其批评的分析、比较和评述,提供了对于批判的地域主义正面和负面的多角度认识,并希望以此揭示出批判的地域主义从其产生时起就不可避免的内部矛盾。
关键词 地域主义 批判的 普世文明 地域文化 社会 共同体 身份 后殖民
下载PDF
V.S.奈保尔政治立场略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照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0,共5页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政治立场颇为复杂。依据西方语境中对于知识分子政治立场的区分,奈保尔既不属于"左派",也不能被划为"右派;"独立的观察视角和作家的使命感使他说出了那些看似"政治上不正...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政治立场颇为复杂。依据西方语境中对于知识分子政治立场的区分,奈保尔既不属于"左派",也不能被划为"右派;"独立的观察视角和作家的使命感使他说出了那些看似"政治上不正确"(politically incorrect)的话语。与此同时,随着阅历的累积和思想的发展,奈保尔以前的一些激进观点也处于不断的修正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奈保尔 左派 右派 第三世界 普世文明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当代文化焦虑的中国考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楠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他者文化的界域拓展与自我文化的梯度落差,在西方文明的强势辐射、中国文明的对接滞后与普世文明的认同偏离的境遇裹挟中,中国文化表征出某种焦虑的心理状态。基于全球化这一公共性实践与反思的时代视野,站在历史与... 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他者文化的界域拓展与自我文化的梯度落差,在西方文明的强势辐射、中国文明的对接滞后与普世文明的认同偏离的境遇裹挟中,中国文化表征出某种焦虑的心理状态。基于全球化这一公共性实践与反思的时代视野,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上,揆诸历史单一维度的乏力应对、全盘西化的盲从应对与中国本位的固守应对三个维度的举措,前瞻多元维度的协作应对、中西对接的交互应对与中国文化的超越应对是当代中国文化焦虑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焦虑 西方文明 中国文明 普世文明
下载PDF
论传统精神资源对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帼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6-90,共5页
本文从"深度生态学"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角度论述了民族传统精神对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资源,如果保存、发掘、运用得好的话,不仅对民族的未来有极强的推进作用,而且以它所具有... 本文从"深度生态学"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角度论述了民族传统精神对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资源,如果保存、发掘、运用得好的话,不仅对民族的未来有极强的推进作用,而且以它所具有的普世文明的精神价值,对世界文化都将起到改进与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精神资源 普世文明
下载PDF
中华文化是现代发展的人本根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祥熙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现代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成长和完善。假设只追求器物形态的发展和拥有,繁华的都市里行走的尽是丧失精神家园的"游魂",那么,这样的发展再光鲜也是没有意义的。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现代... 现代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成长和完善。假设只追求器物形态的发展和拥有,繁华的都市里行走的尽是丧失精神家园的"游魂",那么,这样的发展再光鲜也是没有意义的。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现代发展和人的精神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正在重新找回对自己历史文化的温情、敬意和自信。中华文化的前景是灿烂的,两岸人民的福祉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现代发展 普世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