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从“个人模式”到“普同模式” 被引量:51
1
作者 杨锃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115,共31页
近20年来,中国的残障者数量骤然增加,相关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也随之兴起,但对残障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却依然滞后。本文主要通过考察现代英美社会在残障问题上的研究历程,集中探讨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变迁,反思面向个体援助的福利框架和重视... 近20年来,中国的残障者数量骤然增加,相关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也随之兴起,但对残障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却依然滞后。本文主要通过考察现代英美社会在残障问题上的研究历程,集中探讨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变迁,反思面向个体援助的福利框架和重视治疗的"医疗模式",基于对残障观念从"社会模式"到"普同模式"的转变进程的理解,揭示障碍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这一演进过程中,社会模式与普同模式批判"健全者中心主义"的制度建构,逐渐确立起残障者作为生活主体的理念,并试图通过连带普通人的障碍体验为策略,汇聚成制度改革的合力。障碍研究的推进,提示了各类模式,引发了诸种思潮,试图改变制度、改造社会,并转变人观。理解这一社会历史进程可以为中国应对残障问题以及化解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障碍 医疗模式 社会模式 少数族群 障碍认同 普同模式
下载PDF
以可行能力视角看待障碍:对现有残障模式的反思与探索 被引量:19
2
作者 于莲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0-179,共20页
残障研究经历了个人模式—医学模式—社会模式的发展历程,社会模式对残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革命性的解释,大大推进了残障人士权益的发展。但上述模式都将关注点放在障碍产生的原因上,而这可能会强化原因与作为影响的障碍之间的固定联系,... 残障研究经历了个人模式—医学模式—社会模式的发展历程,社会模式对残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革命性的解释,大大推进了残障人士权益的发展。但上述模式都将关注点放在障碍产生的原因上,而这可能会强化原因与作为影响的障碍之间的固定联系,进而加重刻板印象以及弱势地位等问题;此外,以原因区分障碍的做法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人们在现实中遭遇的障碍,在认识、分析和处理障碍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缺陷。因此,我们应当尝试将关注点从障碍产生的原因转向障碍本身,以可行能力受限或者受损看待障碍,将原因和障碍真正"解绑",从而超越"医学模式—社会模式""社会隔离—社会融合""优势—劣势"这些不合理的二元对立。基于这样的转变,我们可以为消除障碍找到更加精准、更具有整体性且更加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模式 普同模式 可行能力 障碍
下载PDF
从“少数特殊”到“普遍公共”∶残障观的认识跃升与实践变革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婧娇 郭琦 《兰州学刊》 CSSCI 2022年第9期124-134,共11页
残障模式不仅提供残障归因的解释,引导建立福利框架,而且形塑着社会公众的残障观,在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采取符合国情的残障模式是推动一国残障群体实现融合发展的基本命题之一。国内关于残障模式的研... 残障模式不仅提供残障归因的解释,引导建立福利框架,而且形塑着社会公众的残障观,在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采取符合国情的残障模式是推动一国残障群体实现融合发展的基本命题之一。国内关于残障模式的研究经历了从引入介绍到深入反思的过程,为我们理解残障和处理不同情形中的残障问题提供了思路依循。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双重变化,主流残障模式的局限性不断凸显,少数群体的归因解释已经与残障新样态不相适应,相关理念实践未对社会成员的传统残障观形成重大冲击。欧文·左拉提出的“普同模式”,从全生命周期视角聚焦普遍残障风险,强调障碍的动态性、连带性,通过对残障者“去神秘化”,促使残障问题属性从“少数群体的特殊问题”向“一般性的公共问题”转变,进而改善残障认同的社会环境。普同模式与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紧密契合,可以将其作为原有模式的补充纳入残障制度建设之中,为建设友好包容型社会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群体 残障模式 普同模式 残障公共风险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