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拉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志平 冷辉林 宋永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93-595,共3页
探讨普拉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及保护作用。将 12 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普拉固 10mg/d治疗 ,并在治疗后 3、6及 12月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及复查血脂 ,观察双侧颈动脉粥样... 探讨普拉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及保护作用。将 12 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普拉固 10mg/d治疗 ,并在治疗后 3、6及 12月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及复查血脂 ,观察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类型、管腔内径及颈动脉后壁内膜中膜厚度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普拉固治疗 3月后能有效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其斑块数量减少、类型改变、管腔内径增大和内膜中膜厚度减小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果提示 ,普拉固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普拉固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超声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普拉固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随访1年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婷 黄欣 +3 位作者 罗琼 周彦伦 邓平 谢和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0-73,86,共5页
目的了解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随访1年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死亡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8月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548例并随访1年,根据其... 目的了解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随访1年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死亡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8月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548例并随访1年,根据其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生存状况的因素。结果548例患者随访期内共死亡36例,死亡率约6.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心脏病、年龄以及甘油三酯是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随访期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无配偶)(HR 1.736,95%CI 1.086~2.776)、心脏病(HR 2.343,95%CI 1.156~4.752)增加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死亡风险,文化水平高(HR 0.205,95%CI 0.044~0.952)降低其死亡风险。结论无配偶、文化水平低及患有心脏病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住院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出院后,家属要加强对无配偶及患有心脏病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综合照护及人文关怀,以降低其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硬化 死亡风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通心络对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严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6期632-633,共2页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110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抗高血压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通心络 ,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在治疗的前1天及服药后3月 ,6月...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110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抗高血压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通心络 ,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在治疗的前1天及服药后3月 ,6月进行血脂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对比两组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增生、内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3个月后TC、T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HDLC有轻度增高 ,6个月后 ,TC、TG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同样治疗6个月后 ,治疗组颈动脉IMT、管腔内径有明显变化 ,和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合并高血脂的高血压患者 ,给予通心络药物治疗 ,可有效的防止或延缓颈动脉硬化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动脉硬化 治疗组 血脂水平 对照组 高血压病 患者 合并 影响 发展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帆 汪明佳 王婉 《西部医学》 2019年第6期917-921,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可知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可知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以及一般临床资料的记录,分析检查和检测结果记录所有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其稳定情况和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并比较颈动脉硬化斑块不同稳定状况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性,研究其与斑块稳定的相关性.结果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可知,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形成颈动脉硬化斑块,其中斑块稳定70例(54.69%),斑块不稳定58例(45.31%).两组患者在TC、TG、FPG和UA水平的比较上均无差异(P>0.05),但斑块不稳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Hcy、CyC、CRP、FIB、LDL以及IL-6和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斑块稳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非条件单因素L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患者中Hcy、CyC、CRP、FIB、LDL以及IL-6和ICAM-1水平升高比例均显著高于斑块稳定患者(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Hcy、CyC、CRP以及FIB水平升高均为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绝大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且这些患者中有将近一半其斑块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患者机体Hcy、CyC、CRP以及FIB表达水平过高均为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硬化 斑块 稳定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颈动脉硬化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闫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对其的影响,更进一步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按照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随机法分为A组35例(0-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对其的影响,更进一步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按照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随机法分为A组35例(0-2分为低危),B组55例(3-6分为中危),C组30例(7-9分为高危)。采用颈部多普勒彩超对各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评价,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测定,并同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6)等相关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各组间颈动脉硬化程度、MMSE评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颈动脉硬化程度与MMSE评分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6.32,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可能对脑梗死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机制与其造成CRP、TNF-α、IL-6的高表达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脑梗死 认知功能 影响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对心功能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及临床干预
6
作者 丁开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9期157-158,共2页
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究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与对患者血脂、颈动脉内膜-中膜(IMT)厚度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并根... 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究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与对患者血脂、颈动脉内膜-中膜(IMT)厚度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并根据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进行分组,将甲状旁腺素水平增高患者纳入研究组(47例),其中24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药物治疗设为研究1组,21例单独采用钙通道阻滞剂或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单一用药设为研究2组,2例中途退出研究,将61例甲状旁腺素水平正常患者纳入参照组(4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并检测统计颈动脉内膜-中膜(IMT)厚度,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对比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1组IMT厚度、LVEDD低于研究2组,LVEF高于研究2组,P<0.05。结论针对甲状旁腺素增高的高血压患者,选用他汀类、钙通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与颈动脉硬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甲状旁腺素 心功能 动脉硬化 影响效果
下载PDF
大足区中老年居民颈动脉硬化流行病学报告 被引量:5
7
作者 陶先明 胥明 +2 位作者 廖学武 周小清 曾可斌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244-3246,共3页
目的了解大足区人民医院居民动脉硬化病变的程度及危险因素,为脑卒中预防打下流行病学基础。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大足区人民医院超声科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大足区居民(1 725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对象进行性别、年龄、烟酒史... 目的了解大足区人民医院居民动脉硬化病变的程度及危险因素,为脑卒中预防打下流行病学基础。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大足区人民医院超声科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大足区居民(1 725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对象进行性别、年龄、烟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问卷调查。结果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为11.19%,颈动脉斑块形成检出率为34.67%,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4.99%。颈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升高(P<0.05);男性各年龄阶段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农村人群检出率高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中,合并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在颈动脉内-中膜正常居民和颈动脉硬化居民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大足区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有助于颈动脉硬化的筛查;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研究 动脉硬化 动脉超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安徽地区18~59岁体检人群颈股脉搏波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周镇森 侯小文 +4 位作者 程思为 张晓雨 谢晖 杨先军 马祖长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700-706,共7页
目的探索安徽地区体检人群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的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734名18~59岁体检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血液学检测和cfPW... 目的探索安徽地区体检人群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的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734名18~59岁体检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血液学检测和cfPWV测量。采用控制年龄的偏相关分析cfPWV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fPWV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是否发生主动脉硬化为结局变量(cfPWV≤10 m/s表示未发生=0,cfPWV>10 m/s表示发生=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主动脉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8~59岁人群中,年龄增长对女性cfPWV的影响更显著。调整年龄后,男性cfPWV平均值显著高于女性(9.2 m/s比8.7 m/s,P<0.05)。控制年龄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fPWV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红蛋白(Hb)和空腹血糖(FBG)呈显著正相关。男性cfPWV与心率、尿酸(UA)、甘油三酯(TG)呈显著正相关,与尿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动脉压(MAP)、年龄、性别、FBG和尿素水平是cfPWV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AP、FBG和Hb是主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四个指标预测主动脉硬化的AUC为0.928(95%CI 0.903~0.953),敏感度为0.913,特异度为0.815,准确率为87.60%。结论在18~59岁体检人群中,女性cfPWV更易受年龄的影响。cfPWV与MAP、年龄、性别、FBG呈显著正相关,与尿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年龄、MAP、FBG和Hb是主动脉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四个指标能够准确预测主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硬化 血管功能 早期筛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青年无症状性脑梗死颈动脉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张微 罗庆玲 尹运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97-901,共5页
目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是一种易被忽视的脑梗死类型,发病率高,误诊率较高。目前缺乏对中青年SBI患者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本研究分析中青年SBI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并进一步探索及其与SB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无神经缺损... 目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是一种易被忽视的脑梗死类型,发病率高,误诊率较高。目前缺乏对中青年SBI患者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本研究分析中青年SBI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并进一步探索及其与SB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无神经缺损症状且完善头部磁共振检查的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I是否存在脑梗死病灶分为SBI组及非SBI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硬化,颈动脉斑块类型)、实验室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以SBI发病为因变量,以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6例(50.5%)SBI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其中低回声斑块15例(32.6%),强回声斑块8例(17.4%),混合回声23例(50.0%)。中青年SBI组患者与非SBI组患者比较,年龄及颈动脉硬化比例高于非SB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对中青年SBI发生有促进作用(OR=1.08,OR95%CI:0.078-0.0.634,P<0.05),颈动脉硬化对中青年SBI发生有促进作用(OR=2.275,OR95%CI:1.122-4.613,P<0.05)。结论年龄、本次研究发现颈动脉硬化对中青年SBI发生有促进作用,是中青年SBI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中青年 影响因素 动脉硬化
下载PDF
北京市房山区农村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硬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清水 张琼 黄少平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2年第6期701-703,共3页
目的了解房山区农村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硬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50岁以上居民234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该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检出率为53.26%,颈动脉狭窄检出率... 目的了解房山区农村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硬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50岁以上居民234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该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检出率为53.26%,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8.78%,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53.43%。男性IMT增厚检出率、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和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颈动脉硬化程度随收缩压和脉压的增加而增加。吸烟人群颈动脉硬化程度高于不吸烟人群。结论男性颈动脉硬化程度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颈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增加。收缩压和脉压的增高、吸烟、饮酒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农村 中老年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某随访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能力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琪 李娟生 +7 位作者 蒲宏全 白亚娜 李海燕 程宁 王正芳 张蕾洁 朱莞琪 袁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影响因素,为疾病针对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金昌队列人群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后进行随访,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不同性别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影响因素,为疾病针对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金昌队列人群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后进行随访,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不同性别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结果该随访人群颈动脉硬化标化发病率为12. 32%,男性发病率(13. 65%)高于女性(11. 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 267,P <0. 001)。年龄、文化程度、收缩压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男性和女性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空腹血糖升高(OR=2. 556,95%CI:1. 618~4. 038)和甘油三酯升高(OR=1. 535,95%CI:1. 058~2. 227)仅与男性发病有关;腹型肥胖(OR=1. 414,95%CI:1. 013~1. 974)仅与女性发病有关。男性和女性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35(95%CI:0. 815~0. 856)、0. 809(95%CI:0. 788~0. 831),灵敏度分别为78. 0%、78. 9%,特异度分别为78. 8%、73. 1%,诊断一致率分别为91. 3%、82. 4%。结论影响男性和女性颈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应分性别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运用Logistic回归建立的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人群 动脉硬化 影响因素 模型评价
原文传递
朝阳市农村地区≥40岁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靖伦 邢立莹 +5 位作者 张立敏 井丽 田园梦 阎涵 孙群 刘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3-757,共5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朝阳市农村地区≥40岁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CA)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CA的预防控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和凌源市抽取683... 目的了解辽宁省朝阳市农村地区≥40岁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CA)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CA的预防控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和凌源市抽取6830名≥40岁常住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对筛查出的2479名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的CA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朝阳市农村地区2479名≥40岁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检出CA者1211例,CA检出率为48.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家庭年均总收入5000~19999元、现在吸烟和缺乏运动是朝阳市农村地区≥40岁脑卒中高危人群CA检出的危险因素,女性和超重/肥胖是朝阳市农村地区≥40岁脑卒中高危人群CA检出的保护因素。结论朝阳市农村地区≥40岁脑卒中高危人群CA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家庭年均总收入、是否现在吸烟、是否缺乏运动和是否超重/肥胖为该地区≥40岁脑卒中高危人群CA检出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CA) 检出情况 影响因素 脑卒中高危人群 农村地区
原文传递
农村老年居民颈动脉硬化超声检查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亦飞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4年第6期856-857,共2页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居民颈动脉硬化情况,为农村老年居民防治颈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对农村老年居民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硬化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559名农村中老年居民中共发现颈动脉硬化患者302例,颈动脉硬...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居民颈动脉硬化情况,为农村老年居民防治颈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对农村老年居民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硬化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559名农村中老年居民中共发现颈动脉硬化患者302例,颈动脉硬化患病率为54.0%;男性农村老年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9,P<0.05);4个年龄段的农村老年居民颈动脉硬化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χ2=27.64,P<0.05);每天吸烟、每天饮酒、糖尿病、体重超重、血脂异常、脑卒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农村老年居民的颈动脉硬化患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硬化筛查有着重要意义,应针对相关因素做好颈动脉硬化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 超声 动脉硬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颈动脉硬化性病变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中风
14
作者 李京宏 华扬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2446-2448,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病变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中风 动脉狭窄 术后 危险因素 CABG 预后影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公务员脑血管病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秋爽 李华 +3 位作者 马爱江 成丽岚 吴文锋 魏兆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6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分析公务员脑血管病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体检的100例脑血管病公务员的临床资料,依据血尿酸水平分为脑血管病伴高尿酸血症组(50例)与脑血管病组(50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年龄、体... 目的分析公务员脑血管病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体检的100例脑血管病公务员的临床资料,依据血尿酸水平分为脑血管病伴高尿酸血症组(50例)与脑血管病组(50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年龄、体重、性别、民族、既往病史、既往吸烟史、既往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Ⅲ)评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公务员脑血管病人群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体重、性别比例、民族及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病伴高尿酸血症组年龄≥65岁、高血脂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139 mmHg、舒张压>89 mmHg、TG>1.70 mmol/L、血肌酐>110μmol/L、APACHEⅢ评分≥20分、FBG≥6.1 mmol/L、2 hPG≥7.8 mmol/L、斑块面积≥1.2 mm2、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 mm者比例均明显高于脑血管病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高血脂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139 mmHg、舒张压>89 mmHg、TG>1.70 mmol/L、血肌酐>110μmol/L、APACHEⅢ评分≥20分、FBG≥6.1 mmol/L、2 hPG≥7.8 mmol/L、斑块面积≥1.2 mm2、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 mm为公务员脑血管病人群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论公务员脑血管病人群患高尿酸血症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师应当密切关注,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公务员脑血管病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脑血管病 动脉硬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6年期间正常血压与经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决定动脉硬度进展的因素
16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591-591,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度 动脉硬化 动脉-股动脉脉波传导速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