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对诊断儿童脊柱侧弯的价值
1
作者 陈海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97-200,共4页
分析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对诊断儿童脊柱侧弯的意义。方法 时间范围制定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样本制定为100例儿童脊柱侧弯患儿,均为其提供常规X线检查、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检查,分析两种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 分析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对诊断儿童脊柱侧弯的意义。方法 时间范围制定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样本制定为100例儿童脊柱侧弯患儿,均为其提供常规X线检查、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检查,分析两种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检查对半椎体畸形、单一畸形、分割不全畸形、肋骨合并畸形、脊柱开裂、裂椎等侧弯Cobb角的检查结果大于常规X线检查(p<0.05);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检查对半椎体、蝴蝶椎、分节不良、脊柱裂、脊髓纵裂、肋骨等病变检出情况更高;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检查对侧弯、椎体的满意度高于常规X线检查(p<0.05)。结论 对儿童脊柱侧弯患儿而言,给予其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进行诊断,这种方式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放x线脊柱全长拍片 儿童脊柱侧弯 常规x线检查 诊断效果
下载PDF
脊柱全长X线片对非矩形化腰椎骶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崔洪鹏 侯黎升 +5 位作者 阮狄克 白雪东 何勍 史丽静 李海峰 赵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全长X线片对非矩形化腰椎骶化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8月~2009年7月共153例腰腿痛并颈部或胸背部不适的患者接受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男84例,女69例,年龄14~82岁,平均47.9±13.7岁。观察其脊柱全长X线片,明确是否有腰... 目的:探讨脊柱全长X线片对非矩形化腰椎骶化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8月~2009年7月共153例腰腿痛并颈部或胸背部不适的患者接受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男84例,女69例,年龄14~82岁,平均47.9±13.7岁。观察其脊柱全长X线片,明确是否有腰椎X线平片难辨出的腰椎骶化。结果:共发现7例腰椎X线平片难辨出的非矩形化完全型腰椎骶化,男5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9.7±13.7岁。所有骶化的椎体均为正常S1椎体矩形化表现,下方椎间隙为正常S1/2椎间融合表现。合并颈肋2例,第12肋骨缺如4例。结论:脊柱全长X线片能确诊单纯腰椎X线平片难以明确的非矩形化腰椎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腰椎骶化 非矩形化 腰椎x线 脊柱全长x线
下载PDF
人体全长X线片的构建及其评价整体矢状面平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鹏志 王冰 +6 位作者 吕国华 李亚伟 李磊 戴瑜亮 卿亚龙 吴鹏飞 徐洁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0-717,共8页
目的: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构建新型人体全长X线片,并分析其评价人体整体矢状面平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采用DR系统对30例志愿患者一次性连续曝光采集影像数据,运用医学图像处理软... 目的: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构建新型人体全长X线片,并分析其评价人体整体矢状面平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采用DR系统对30例志愿患者一次性连续曝光采集影像数据,运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全自动拼接获取人体全长X线片,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5~65岁(56.5±6.1岁)。同时接受全脊柱和下肢X线片检查。利用Surgimap软件由两名脊柱外科医师和一名影像科医师分别在人体矢状面全长X线片、全脊柱和下肢侧位X线片上分别独立测量: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SS)、矢状面垂直轴偏距(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骶股角(sacrofemoral angle,KFA)、膝关节角(knee angle,KA)、踝关节角(ankle angle,AA)、骨盆位移(pelvic shift,P.Shift)。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相关参数在不同摄片方式中的一致性,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观察者内以及观察者间参数值的一致性。结果:人体矢状面全长X线片与全脊柱和下肢侧位X线片上测量的脊柱-骨盆-下肢参数比较的P值为0.782~0.969,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一致性。人体矢状面全长X线片测量的TK、LL、PI、PT、SS、SVA值与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值的观察者内ICCs分别为0.696~0.857、0.724~0.873、0.672~0.943、0.691~0.851、0.648~0.852、0.645~0.867;观察者间的ICCs为0.678~0.822、0.704~0.872、0.772~0.904、0.763~0.936、0.665~0.824、0.541~0.665;人体矢状面全长X线片上测量的PI、PT、SS、KFA、KA、AA、P.shift值与下肢侧位X线片上测量值的观察者内ICCs分别为0.673~0.932、0.623~0.828、0.634~0.861、0.701~0.873、0.645~0.867、0.679~0.855、0.592~0.827;观察者间的ICCs为0.665~0.914、0.631~0.811、0.625~0.843、0.541~0.765、0.591~0.753、0.613~0.798、0.543~0.762。结论:采用DR系统一次性连续曝光成像构建人体全长X线片可行,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参数与全脊柱和下肢侧位X线片上测量结果一致率高,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全长x线 矢状面平衡 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参数 可靠性 准确性
下载PDF
20例脊柱外伤MR分析
4
作者 李雪萍 黄波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1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脊柱外伤 MR x线 磁场 影像学
原文传递
试谈灵活应用投照技术的体会
5
作者 李鹤 普成荣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9年第9期34-34,共1页
本文以普通投照技术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将各部位摄影按头颅、脊柱、四肢等系统分类叙述,比较了使用各种技巧拍片与传统规范方法拍片认为:灵活应用投照技术可在保证拍片质量的前题下,大量简化拍片常规操作,降低工作强... 本文以普通投照技术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将各部位摄影按头颅、脊柱、四肢等系统分类叙述,比较了使用各种技巧拍片与传统规范方法拍片认为:灵活应用投照技术可在保证拍片质量的前题下,大量简化拍片常规操作,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中改变技术员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有新鲜感的同时更能因人、因条件差异而多想办法,创新使用特殊实用的投照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诊断 投照技术 头颅正侧位 脊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