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爱玲不怕“抄袭”?——《半生缘》与《普汉先生》对照阅读之一 被引量:7
1
作者 沈庆利 赵小娜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0,共6页
张爱玲的《半生缘》不仅在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上借鉴了美国作家约翰·马宽德的《普汉先生》(H.M.Pulham,Esquire),更从其中"借用"了大量具体生活场景,将它们融入自己的作品。这触及到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像张爱玲这类中... 张爱玲的《半生缘》不仅在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上借鉴了美国作家约翰·马宽德的《普汉先生》(H.M.Pulham,Esquire),更从其中"借用"了大量具体生活场景,将它们融入自己的作品。这触及到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像张爱玲这类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尤其是《半生缘》一类广受读者喜爱的文学经典,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脱胎"于西方文学作品,又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作家本人的艺术独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半生缘》 普汉先生
下载PDF
张爱玲如何改写?——从《普汉先生》到《十八春》 被引量:3
2
作者 邝明艳 《现代中文学刊》 2013年第5期27-33,共7页
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十八春》,通过对美国小说《普汉先生》的仿照而写成。但她从改造后者的叙事"时空"框架起步,继而加入独具特色的人物、情节,并在深层统之以自身的创作原则和理性思考,将"仿写"发展为突... 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十八春》,通过对美国小说《普汉先生》的仿照而写成。但她从改造后者的叙事"时空"框架起步,继而加入独具特色的人物、情节,并在深层统之以自身的创作原则和理性思考,将"仿写"发展为突破,并最终超越而成为一部新作。《十八春》这部在困境中写就的长篇小说,尽管有诸多不足,仍能满足"通俗"的表里,而又突破其局限,从而具备"社会风俗小说"的理性深度和讽刺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十八春》 普汉先生 改写
下载PDF
同一故事框架下的艺术改写——以《半生缘》与《普汉先生》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夏敏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6,共5页
《半生缘》参照了《普汉先生》中双城记的空间架构,主线和人物角色关系的设置上大致相同,并且张爱玲对《普汉先生》中的情节和对话进行了大量的直接引用。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半生缘》中所体现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张爱玲的苍凉悲情... 《半生缘》参照了《普汉先生》中双城记的空间架构,主线和人物角色关系的设置上大致相同,并且张爱玲对《普汉先生》中的情节和对话进行了大量的直接引用。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半生缘》中所体现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张爱玲的苍凉悲情写作手法使得《半生缘》这部改写作品在艺术上异于《普汉先生》,在同一故事框架下融入了本土传统文化和作家个人情怀。《半生缘》中增设的人物角色和情节赋予作品更深厚的时代和文化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生缘 普汉先生 艺术改写
下载PDF
张爱玲的创造性改写:从《普汉先生》到《半生缘》 被引量:1
4
作者 卜杭宾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2-87,共6页
虽然张爱玲坦言《半生缘》的故事结构脱胎自美国作家约翰·马宽德的《普汉先生》,但是通过对原作的创造性改写,张爱玲将《普汉先生》对上流阶层无爱婚姻的讨论转移到对中国旧式家庭与夹层时代苍凉宿命的思考,将亨利扼杀记忆的讽刺... 虽然张爱玲坦言《半生缘》的故事结构脱胎自美国作家约翰·马宽德的《普汉先生》,但是通过对原作的创造性改写,张爱玲将《普汉先生》对上流阶层无爱婚姻的讨论转移到对中国旧式家庭与夹层时代苍凉宿命的思考,将亨利扼杀记忆的讽刺叙事妙化为惘然感人的"诗性回忆"。因此,这部植根于本土传统的改写作品突破了单纯的仿袭,在赓续"张味"书写的同时也蕴涵了张爱玲独特的悲悯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半生缘》 普汉先生 创造性改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