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普美显增强磁共振的影像组学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茂东 张静 +2 位作者 杨桂香 林杰民 冯衍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目的基于普美显增强磁共振图像,评估影像组学方法在鉴别肝细胞癌(HCC)与肝血管瘤(HHE)的可行性。方法收集HCC病人与HHE病人的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数据(总共135个病灶),在肝特异期图像勾画病灶,利用影像组学方法提取每个病灶的纹理特征。单... 目的基于普美显增强磁共振图像,评估影像组学方法在鉴别肝细胞癌(HCC)与肝血管瘤(HHE)的可行性。方法收集HCC病人与HHE病人的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数据(总共135个病灶),在肝特异期图像勾画病灶,利用影像组学方法提取每个病灶的纹理特征。单特征分析:用两样本t检验或Mann Whitney U检验、ROC分析评估每个特征对HCC和HHE的区分程度及分类性能;多特征分析:首先比较3种特征选择算法(最小冗余-最大相关、近邻成分分析、序列前向选择)的性能,根据最优的特征选择算法确定最优特征子集,最后将特征选择的结果在3种分类器算法(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逻辑回归)上进行训练与测试,整个分析过程均采用重复5次10折交叉验证实验。结果对于单特征分析,超过50%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其中灰度共生矩阵特征S(3,-3)Sum Entrp的分类性能:AUC为0.72(P<0.01),敏感性为0.83,特异性为0.57;对于多特征分析,特征选择算法比较的结果为序列前向搜索算法更优;最终基于该算法选择15个特征,其中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上得到的平均分类性能:测试准确率:0.82±0.09,AUC为0.86±0.12,敏感性为0.88±0.11,特异性为0.76±0.18。结论基于普美显增强磁共振图像,使用影像组学方法能够很好地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为临床辅助诊断提供有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血管瘤 普美显增强磁共振 影像组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鉴别诊断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罗考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35-0038,共4页
探寻将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应用到小肝癌以及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其住院时间为2022.3-2022.12,先后给予患者核磁共振平扫以及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并于4周内给予肝脏穿刺活检,将穿... 探寻将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应用到小肝癌以及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其住院时间为2022.3-2022.12,先后给予患者核磁共振平扫以及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并于4周内给予肝脏穿刺活检,将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将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应用到小肝癌以及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效果。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敏感度和特异性、检查和确诊用时。结果 美显磁共振增强明显比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更为精准,P<0.05。美显磁共振增强检测的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较低,P<0.05。美显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敏感度明显较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和确诊用时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诊断小肝癌、肝硬化结节方面的准确率较高,为后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各位学者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 磁共振 小肝癌 肝硬化结节
下载PDF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雷毅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RI平扫、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肝胆特异期扫描,分析其磁共振图像。所有患者在进行磁共... 目的:研究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RI平扫、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肝胆特异期扫描,分析其磁共振图像。所有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后,通过手术或者穿刺活检术得到病理结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之后,有69个被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增生结节,17例被诊断为小肝癌,联合采用普美显肝胆特异期扫描图像进行诊断之后,发现有21个小肝癌。结论: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能够有效检出存在有恶变倾向的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可以将其广泛性的应用于肝硬化患者影像学检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 肝硬化结节 小肝癌
下载PDF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用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价值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何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8期52-5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在肝硬化结节和结节型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8例有肝硬化结节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开展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扫描及磁共振平扫,将穿刺或者手术... 目的:分析探讨在肝硬化结节和结节型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8例有肝硬化结节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开展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扫描及磁共振平扫,将穿刺或者手术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对扫描结果。结果:磁共振平扫联合常规三期增强扫描检出28例病患中有82个肝内结节,判断癌病灶27个;而普美显增强特异期扫描确定癌病灶31个。病理活检显示癌病灶31个,磁共振平扫联合常规三期增强扫描符合率为74.19%(23/31),普美显增强特异期扫描与金标准相比的符合率为90.32%(28/3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可有效确认肝硬化病患的肝内结节情况,诊断发现率、诊断率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癌 诊断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
下载PDF
普美显增强MRI对肝癌患者诊断及病理评估效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樊小玲 杨蕾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分析普美显(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癌患者诊断及病理评估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肝癌患者141例,均进行普美显增强MRI及CT检测。观察不同检测方法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效能。进一步计算... 目的分析普美显(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癌患者诊断及病理评估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肝癌患者141例,均进行普美显增强MRI及CT检测。观察不同检测方法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效能。进一步计算普美显增强MRI肝胆期肝癌-肝脏对比度(Cm值)进行定量评估,分析患者病理分级及肿瘤分期与Cm值的相关性。结果141例患者中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肝癌83例,良性结节、炎性病变等58例。普美显增强MRI诊断肝癌的真阴性、真阳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者、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高于CT,而假阴性、假阳性均低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化程度降低、临床分期升高,MRI信号表现为向低信号转变,Cm值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期Cm值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r=0.371、-0.455,P=0.014、0.003)。结论普美显增强MRI对肝癌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且不同分化程度、不同分期患者信号表达具有差异性,有助于提高患者早期病情评估,且其对患者预后预测具有较高准确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成像 肝癌 诊断 病理评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用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莎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2期173-173,共1页
目的:探析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用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平扫以及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并于患者扫描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手术或者穿刺活检,对比观察30... 目的:探析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用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平扫以及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并于患者扫描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手术或者穿刺活检,对比观察30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影像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行磁共振平扫以及常规三期增强扫描后,共检出肝内结节84个,初诊为癌灶者22例;采用普美显增强特异期扫描后,共检出癌灶27个,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提示癌灶共27个,与病理诊断相比,磁共振平扫相符者19例(70.37%),普美显增强成像相符者25例(92.59%),两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鉴别中采用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成像,有利于对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进行准确鉴别,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 肝硬化结节 结节型肝癌 鉴别
下载PDF
普美显增强MRI与CT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淑芳 李长清 罗是是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6期43-48,共6页
目的:探究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5例拟诊PHC患者,通过普美显增强MRI和CT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诊断的准确性,采用... 目的:探究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5例拟诊PHC患者,通过普美显增强MRI和CT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诊断的准确性,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诊断的一致性及诊断价值。结果:在85例疑似PHC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PHC74例(占87.06%),其中肝细胞癌59例,肝内胆管癌12例,混合型肝癌3例;非PHC患者11例(占12.94%)。普美显增强MRI和CT诊断PHC的灵敏度分别为97.30%和87.84%。普美显增强MRI诊断PHC、不同类型和PHC病灶肿瘤直径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791、0.880和0.904,一致性较好;CT诊断PHC、检出PHC肿瘤直径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431、0.529和0.708,一致性一般。普美显增强MRI与CT在检查动脉期、延迟期信号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但在检查门脉期信号情况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20,P<0.05)。结论:普美显增强MRI诊断原发性肝癌准确率高,有利于对不同类型PHC的鉴别诊断以及对小直径病灶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PHC) 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成像(MRI) 计算机体层扫描(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RI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检查结合多模态MRI用于检查孤立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诊断的价值
8
作者 甘庆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77-80,共4页
讨论磁共振成像(MRI)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检查+多模态MRI检查在孤立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诊断的使用价值。方法 采纳本院2022.01-2022.09的100例疑似肝脏肿瘤疾病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多模态MRI、普美显增强MRI 2种检查,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 讨论磁共振成像(MRI)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检查+多模态MRI检查在孤立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诊断的使用价值。方法 采纳本院2022.01-2022.09的100例疑似肝脏肿瘤疾病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多模态MRI、普美显增强MRI 2种检查,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和基本资料,同时依据制定的标准实施筛选。结果 普美显增强MRI+多模态MRI检出的转移瘤、不典型结节、肝癌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出的微小肝癌检出敏感性、准确性均比单一使用多模态MRI检出的敏感性、准确性高(P<0.05)。结论 MRI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检查+多模态MRI检查在孤立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提升诊断准确性,促使患者及时接受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方向,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检查 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 孤立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