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表现的承接性——以榆林窟第三窟《文殊变》《普贤变》为例
1
作者 卯芳 《西夏研究》 2014年第4期87-89,共3页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有一定承接关系,其成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的学习与借鉴。榆林窟第三窟《文殊变》《普贤变》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继承了唐宋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风貌,充分体现出艺术表现的承接性。
关键词 榆林窟 文殊 普贤变 艺术表现 承接性
下载PDF
莫高窟第205窟普贤变图像艺术研究
2
作者 王成文 《新丝路(中旬)》 2020年第11期0199-0201,0203,共4页
敦煌莫高窟第205窟是“中唐补绘”的代表性洞窟,分析其普贤变图像的画面元素、语言技法、艺术风格及相关问题,认为是中唐普贤变艺术发展初期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代表作品,其画面上的不同色线(淡墨线、土红色、绿色)和赋彩法的运用和表现... 敦煌莫高窟第205窟是“中唐补绘”的代表性洞窟,分析其普贤变图像的画面元素、语言技法、艺术风格及相关问题,认为是中唐普贤变艺术发展初期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代表作品,其画面上的不同色线(淡墨线、土红色、绿色)和赋彩法的运用和表现,形成了简洁、整体、清雅的艺术新风格,表现主题应与“释迦三尊”的法华信仰或普贤信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205窟 普贤变 语言风格
下载PDF
榆林窟壁画汉文化影响探微——以第3窟《普贤变》和《文殊变》为例
3
作者 祁玮昭 《艺术大观》 2019年第34期0039-0040,共2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在各民族的文化间不断交融与碰撞中形成的,并且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各民族融合下的文化瑰宝,其中敦煌壁画就是以中原为代表的汉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不断融合、不断交流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在各民族的文化间不断交融与碰撞中形成的,并且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各民族融合下的文化瑰宝,其中敦煌壁画就是以中原为代表的汉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不断融合、不断交流的结果。安西榆林窟的壁画作为敦煌壁画艺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或多或少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本文以敦煌壁画中榆林窟第3窟壁画《普贤变》与《文殊变》为例,来研究一下汉文化对西夏时期榆林窟壁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壁画汉文化 普贤变 文殊
下载PDF
画中中原:西夏时期榆林窟第三窟普贤变壁画新探
4
作者 易玲萍 杨蕤 《西夏学》 2022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榆林窟第三窟普贤变壁画是一幅风格鲜明的优秀绘作。本文尝试从文献学和图像分析的角度重新进入此作品,进一步讨论此壁画的风格特征,如:行旅母题和茅屋母题承接中原样式,视觉元素的表现兼具复杂的“神性”和“现实性”,绘画语言与结构... 榆林窟第三窟普贤变壁画是一幅风格鲜明的优秀绘作。本文尝试从文献学和图像分析的角度重新进入此作品,进一步讨论此壁画的风格特征,如:行旅母题和茅屋母题承接中原样式,视觉元素的表现兼具复杂的“神性”和“现实性”,绘画语言与结构章法同样与中原传统绘画艺术有着深层次的重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贤变壁画 风格特征 中原传统绘画
下载PDF
论榆林窟第三窟的艺术特征——以《文殊变》、《普贤变》为例
5
作者 卯芳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1-232,共2页
榆林窟第三窟是西夏时期的代表洞窟,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壁画风格独具特色。其中《文殊变》、《普贤变》主要以线描表现为主,重线轻墨,略施淡彩,画面清新淡雅,在石窟艺术中极具代表性。
关键词 《文殊 普贤变 艺术特征
原文传递
敦煌壁画中的“疏体”研究——以榆林窟第25窟的普贤变为例
6
作者 王成文 《新丝路(下旬)》 2020年第20期0161-0163,共3页
榆林窟第25窟是“盛唐吐蕃期”具有代表性和原创 性的洞窟,其融合汉藏、显密于一体的特色是吐蕃统治初期敦 煌地区汉、藏互动的社会历史的反映。而且此窟的壁画艺术成 就极高,特别是西壁门南的普贤变最具代表性,是唐“疏体” 风格的... 榆林窟第25窟是“盛唐吐蕃期”具有代表性和原创 性的洞窟,其融合汉藏、显密于一体的特色是吐蕃统治初期敦 煌地区汉、藏互动的社会历史的反映。而且此窟的壁画艺术成 就极高,特别是西壁门南的普贤变最具代表性,是唐“疏体” 风格的代表作。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对深入研究敦煌普贤变艺 术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疏体 榆林窟第25窟 普贤变
下载PDF
敦煌文物中的五台山资料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进玉 《五台山研究》 1991年第3期25-30,共6页
在敦煌学研究体系的敦煌藏经洞遗书和石窟艺术的文物中,保存着一些有关五台山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及其佛教圣迹、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不仅对研究五台山乃至山西省的历史地理环境、气候物产、宗教古迹、交通路线等具有... 在敦煌学研究体系的敦煌藏经洞遗书和石窟艺术的文物中,保存着一些有关五台山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及其佛教圣迹、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不仅对研究五台山乃至山西省的历史地理环境、气候物产、宗教古迹、交通路线等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古时期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中西文化、经济交流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研究。自藏经洞发现至今的90年中,中外学者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内容涉及了有关五台山资料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随着敦煌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对五台山资料的研究范闱也逐渐扩大,对此感兴趣的学者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至今没有对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根据国内外刊布的敦煌遗书目录及缩微胶片的查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 敦煌学研究 普贤变 敦煌藏经洞 石窟艺术 敦煌遗书 圣迹 历史地理 中古时期 智严
下载PDF
石佛峡揭秘
8
作者 赵光 《中国土族》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一个与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姊妹窟”的艺术宫殿,多年来却很少为游人所知。其实它不仅是一个集建筑、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体系,窟中所藏的一尊雕刻精绝的象牙佛像,还是稀世珍宝,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专门到此临摹... 一个与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姊妹窟”的艺术宫殿,多年来却很少为游人所知。其实它不仅是一个集建筑、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体系,窟中所藏的一尊雕刻精绝的象牙佛像,还是稀世珍宝,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专门到此临摹;西北军阀马步芳为抢国宝费尽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 文殊 普贤变 雕刻 敦煌石窟 佛像 万佛峡 石窟艺术 美术 郭元亨
下载PDF
敦煌西夏洞窟观无量寿经变的新样式——瓜州榆林窟第3窟净土变的释读
9
作者 邢耀龙 沙武田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335-353,482-483,共21页
一提出问题瓜州榆林窟第3窟是敦煌石窟代表窟,关于洞窟的开凿年代,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我们赞同西夏的观点。1其所蕴含的历史、艺术和宗教研究价值都是在敦煌石窟中独树一帜,因此,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但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对在此窟的密教壁... 一提出问题瓜州榆林窟第3窟是敦煌石窟代表窟,关于洞窟的开凿年代,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我们赞同西夏的观点。1其所蕴含的历史、艺术和宗教研究价值都是在敦煌石窟中独树一帜,因此,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但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对在此窟的密教壁画和文殊普贤变上着墨较多,却往往忽视了主室南北两壁中部现存的两铺大型经变画,至今对两铺经变画的定名问题仍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无量寿经 敦煌石窟 净土 瓜州 西夏 洞窟 普贤变
原文传递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特点与定位——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之一
10
作者 赵晓星 《边疆考古研究》 2006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一、问题的提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公认的研究难点,也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都围绕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代表性的观点有:①宿白先生认为:"中唐时期莫高窟的密教形象,无论因袭本地的... 一、问题的提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公认的研究难点,也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都围绕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代表性的观点有:①宿白先生认为:"中唐时期莫高窟的密教形象,无论因袭本地的盛唐因素,或是来自中原的新样,都是一派唐风。"②吕建福先生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教 吐蕃时期 持明 密宗 金刚乘 金刚界 曼荼罗 陀罗尼 普贤变 大日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