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探寻 被引量:5
1
作者 田海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传统本体论思考和现代科学范式下对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论证是以某种最高的或者最终的实在为出发点,预制某种最高的或者最终的价值标准,并将它理解为是“普遍有效的”。它们内含着“最高价值自我贬值”的危机,最终导致普遍价值的迷失... 传统本体论思考和现代科学范式下对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论证是以某种最高的或者最终的实在为出发点,预制某种最高的或者最终的价值标准,并将它理解为是“普遍有效的”。它们内含着“最高价值自我贬值”的危机,最终导致普遍价值的迷失。回到生活世界的方案对于我们思考普遍价值标准的失落和重建来说是一条超越传统本体论和现代科学范式的道路。我们只有以人的生活世界的“活”的客观性为基础才能证明人类普遍价值标准的存在。这意味着从人“活着”这一意义上进入人类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价值标准 本体论 现代科学 客观世界
下载PDF
从保护世界遗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引量:4
2
作者 钱永平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3期23-29,共7页
1972年公约框架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从OUV标准6、原真性、主位观三个方面推动了保护视角的转变:使人们从关注物质遗产的客观存在转向了"如何审视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主位观则推动人们深入思考保护文化遗产的多种原因;基于... 1972年公约框架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从OUV标准6、原真性、主位观三个方面推动了保护视角的转变:使人们从关注物质遗产的客观存在转向了"如何审视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主位观则推动人们深入思考保护文化遗产的多种原因;基于不同文化脉络的"原真性"观念凸显了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地方文化脉络的重要性,继而把传统文化和民俗视为文化遗产,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社区、群体的权益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亦即2003年公约非遗保护的核心。透过1972年公约和2003年公约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可清楚看到文化遗产保护价值观的变化、传递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2年公约2003年公约 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6 原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