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施莱尔马赫普遍解释学中的语言观 |
金城
|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8 |
1
|
|
2
|
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 |
冯正强
|
《怀化学院学报》
|
2010 |
0 |
|
3
|
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 |
冯正强
|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4
|
论施莱尔马赫的普遍方法论解释学 |
蔡熙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2
|
|
5
|
通向施莱尔马赫“普遍解释学”的道路——论近代解释学的史前史 |
安延明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6
|
施莱尔马赫普遍解释学中的几个问题 |
安延明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7
|
圣经解释学的普遍意义:卡尔·巴特解释学研究 |
姜韦
|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
2014 |
0 |
|
8
|
“法治反对解释”命题的修补 |
陈金钊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
2011 |
7
|
|
9
|
当代美学的解释学困境及其可能——从解释学思路到生产美学 |
胡洪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文学理论会产生什么后果?——斯坦利·费什的“理论无后果说”刍议 |
陈后亮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1
|
解释学概述 |
姚介厚
|
《哲学动态》
|
1985 |
0 |
|
12
|
补语和Complement |
邵菁
金立鑫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3
|
关于"更好地理解"——以施莱尔马赫和伽达默尔为中心 |
李毓章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