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语言的普遍结构系统——以《诗经》中的《桃夭》《鸱鸮》为例
1
作者 木村佳代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基于假设并通过实例分析,尝试探讨语言的普遍结构系统。这些假设有:探究语言事实的普遍原理并辅以合理的阐释才能对语言学的发展作出永久性贡献;语言系统中的各种"类型",既能从理论上把握发话人/作者的表达意图,又可防止... 本文基于假设并通过实例分析,尝试探讨语言的普遍结构系统。这些假设有:探究语言事实的普遍原理并辅以合理的阐释才能对语言学的发展作出永久性贡献;语言系统中的各种"类型",既能从理论上把握发话人/作者的表达意图,又可防止发话人与受众/读者在理解上产生隔阂或分歧。尤其是诗歌语言,更容易受到人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或主观臆测而曲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文章以《诗经·国风》里的《桃夭》《鸱鸮》为例,尝试用恰当的类型来分析语料,概括出作者的概念表达意图,以期能从中观察该语言的表达意图是否已发生历时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普遍结构系统 语言原则 诗经 国风
下载PDF
巴别塔之前与之后——语言哲学中的语言-哲学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倪梁康 《世界哲学》 CSSCI 2007年第4期61-65,101,共6页
巴别塔之前与之后的人类语言状态的关系,可以称作单数的语言与各个具体的民族语言关系。如果语言与世界观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甚至语言就是世界观,那么意识形态之差异的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语言差异的问题,那么各个民族语言就应是... 巴别塔之前与之后的人类语言状态的关系,可以称作单数的语言与各个具体的民族语言关系。如果语言与世界观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甚至语言就是世界观,那么意识形态之差异的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语言差异的问题,那么各个民族语言就应是决定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即民族的心智和文化特性的东西,而人类共同的语法结构就应体现出人类的共同世界观,即人类本性,它是决定人之为人的东西。但“世界观”在这里并不一定是指关于世界的思考内容,而首先并且主要是指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语言结构 语言世界观 民族心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