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的创新力作——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评介
1
作者 高建 陈德顺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共2页
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主流政治思潮,也是全球化进程中一种强势的学术话语。马德普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普遍主义及其论证方式进行了系统而富有开创性的研究。
关键词 自由主义 政治哲学 马德普 普遍主义的贫困 评介
下载PDF
西方普遍主义的内在困境与外在尴尬——读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
2
作者 高建 佟德志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7-128,共2页
自由主义是我国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围绕着这一学说不但形成了影响重大的思想争论,而且推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从普遍主义角度对自由主义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马德普的《普遍主义的贫困》不仅是义理的辨析和... 自由主义是我国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围绕着这一学说不但形成了影响重大的思想争论,而且推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从普遍主义角度对自由主义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马德普的《普遍主义的贫困》不仅是义理的辨析和学术的探讨,而且充满了对现实的热切关怀和深层忧虑。本书所展开的不仅仅是对自由主义本身困境与悖论的理性反思,而且还进一步深入地分析了自由主义向外扩张时所表现出来的傲慢与偏见,揭示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霸权主义等理论与实践的思想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德普 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 政治思想 普遍主义
原文传递
贫困的演化、特征与贫困治理创新 被引量:12
3
作者 童星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7,共5页
贫困有其发生、演化的规律,处在不同阶段的贫困具有不同的特征,需要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反贫困政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是用"启动发展"的方式摆脱了"普遍性贫困";继而以"开发式扶贫"克服"区域... 贫困有其发生、演化的规律,处在不同阶段的贫困具有不同的特征,需要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反贫困政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是用"启动发展"的方式摆脱了"普遍性贫困";继而以"开发式扶贫"克服"区域性贫困";现在正以"精准脱贫"来解决"个别性贫困"。今后还要未雨绸缪,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政策,以防止和消解"新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贫困 区域性贫困 个别性贫困 贫困治理创新
原文传递
文化扶贫70年:范式演进与攻坚方略 被引量:19
4
作者 胡守勇 《求索》 CSSCI 2020年第1期188-195,共8页
文化扶贫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减贫功能。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文化扶贫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直面普遍贫困的建构范式、改革开放后聚焦绝对贫困的辅助范式和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的主体范式。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期,文化扶... 文化扶贫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减贫功能。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文化扶贫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直面普遍贫困的建构范式、改革开放后聚焦绝对贫困的辅助范式和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的主体范式。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期,文化扶贫既要立足当前服务精准脱贫,又要着眼长远谋划"后扶贫时期"的扶贫方式。要从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提高文化精准扶贫的效能、拓展区域文化振兴的路径、构建文化扶贫的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探索相对贫困条件下的文化扶贫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扶贫 范式演进 普遍贫困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原文传递
私人所有权与社会结构不正义——以“林木盗窃法问题”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方博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5,128,共11页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遭遇的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缺少政治经济学知识,因为这些难事即使借助当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以"林木盗窃法问题"为例,在不触动现代社会所建立于...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遭遇的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缺少政治经济学知识,因为这些难事即使借助当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以"林木盗窃法问题"为例,在不触动现代社会所建立于其上的私人所有权的前提下,马克思事实上不可能为自己当时主要基于道德直觉的立场辩护。只有在洞悉普遍贫困在现代社会的结构性根源及其所包含的结构不正义,并转向对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基础性批判之后,这些难事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根本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利益 普遍贫困 私人所有权 结构不正义
原文传递
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共享发展”———中国政府共享理念发展变化研究
6
作者 刘玉安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7年第1期54-70,353-354,共18页
“共享”本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号召、动员人民群众推翻就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它经过28年的努力最终能够取得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法宝。但是,执政近30年后,中国并没有摆脱贫困。按照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5... “共享”本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号召、动员人民群众推翻就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它经过28年的努力最终能够取得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法宝。但是,执政近30年后,中国并没有摆脱贫困。按照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55美元,在纳入统计的137个经济体中,排名倒数第3位,仅高于尼泊尔和索马里,按联合国当时公布的标准,整个中国都处于贫困状态。这无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要进行改革,提出允许、甚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结果,中国的经济是发展起来了,但中国的收入差距也迅速拉大了。到目前为止,中国依然属于世界上收入差距较大的少数几个国家。中国的基尼系数不仅大于美国,而且也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决策者误读了库兹涅兹曲线理论,认为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均GDP5000美元)后收入差距会自动缩小。中国的人均GDP在2011年成功超过5000美元后,收入差距却并不见缩小。而收入差距持续高位必然导致社会分化,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重新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本文认为,这一理念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目前的世界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贫困 收入差距 共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