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株普鲁兰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乔宇
丁宏标
+1 位作者
闫俊艳
王海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6,共6页
普鲁兰酶是一类淀粉分支酶,在淀粉加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平板涂布法从淀粉加工厂附近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普鲁兰酶的细菌H4,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分类鉴定,确定该细菌为一株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H4)。对...
普鲁兰酶是一类淀粉分支酶,在淀粉加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平板涂布法从淀粉加工厂附近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普鲁兰酶的细菌H4,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分类鉴定,确定该细菌为一株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H4)。对该菌株培养基成分及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即2%土豆淀粉,1%蛋白胨,0.5%牛肉膏,0.1%KH2PO4,0.05%MgSO4.7H2O和0.0001%FeSO4,初始pH 7.0,发酵温度37℃,摇床转数200 r/min,发酵72 h后胞外产生普鲁兰酶的活力可达6.35 U/mL,比复筛的产量3.02 U/mL提高了1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
酶
产生
菌
筛选
普鲁兰
酶
鉴定
发酵条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统计学分析方法在普鲁兰发酵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益波
赵艺
+6 位作者
柴玉爽
韩微
薛雪
王菲
王爱敏
逯家辉
滕利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3-409,共7页
为了得到普鲁兰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普鲁兰发酵的基本培养基组分中的关键因子进行了优选,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普鲁兰产量的关键因素...
为了得到普鲁兰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普鲁兰发酵的基本培养基组分中的关键因子进行了优选,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普鲁兰产量的关键因素最佳水平范围作了深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普鲁兰产量的关键因素为:葡萄糖、酵母粉和NaCl的浓度。通过RSM模型的拟合和推算得到在葡萄糖、酵母粉和NaCl质量浓度分别5.675、0.405、0.0815 g/dL时,此时模型预测发酵最佳的产量为32.071 44 g/L,验证值为32.16 g/L,预测值与验证值之间吻合较好,比原始培养基提高了约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产生菌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响应面法(RS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鲁兰酶产生茵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魏丙卓
孙杰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74-177,共4页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普鲁兰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初步鉴定为盐球菌(Halococcus sp.)。研究了其产酶条件:最适碳源为糯米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初始pH 6.0,每100 mL培养基接种量为14 mL,500 mL摇瓶装液量150 m...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普鲁兰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初步鉴定为盐球菌(Halococcus sp.)。研究了其产酶条件:最适碳源为糯米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初始pH 6.0,每100 mL培养基接种量为14 mL,500 mL摇瓶装液量150 mL。转速180 r/ min,温度30℃,发酵时间52 h。在优化条件下产酶量可达5.06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
酶
产生
菌
筛选
盐球
菌
(Halococcus
sp.)
鉴定
发酵条件
原文传递
题名
一株普鲁兰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乔宇
丁宏标
闫俊艳
王海燕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饲料研究所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6,共6页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ZL099)资助
文摘
普鲁兰酶是一类淀粉分支酶,在淀粉加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平板涂布法从淀粉加工厂附近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普鲁兰酶的细菌H4,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分类鉴定,确定该细菌为一株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H4)。对该菌株培养基成分及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即2%土豆淀粉,1%蛋白胨,0.5%牛肉膏,0.1%KH2PO4,0.05%MgSO4.7H2O和0.0001%FeSO4,初始pH 7.0,发酵温度37℃,摇床转数200 r/min,发酵72 h后胞外产生普鲁兰酶的活力可达6.35 U/mL,比复筛的产量3.02 U/mL提高了110.2%。
关键词
普鲁兰
酶
产生
菌
筛选
普鲁兰
酶
鉴定
发酵条件
Keywords
bacteria producing pullulanase
screen
pullulanase
identification
fermentation condition
分类号
TQ9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统计学分析方法在普鲁兰发酵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益波
赵艺
柴玉爽
韩微
薛雪
王菲
王爱敏
逯家辉
滕利荣
机构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3-409,共7页
基金
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基金项目(ZXCX2006012)
文摘
为了得到普鲁兰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普鲁兰发酵的基本培养基组分中的关键因子进行了优选,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普鲁兰产量的关键因素最佳水平范围作了深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普鲁兰产量的关键因素为:葡萄糖、酵母粉和NaCl的浓度。通过RSM模型的拟合和推算得到在葡萄糖、酵母粉和NaCl质量浓度分别5.675、0.405、0.0815 g/dL时,此时模型预测发酵最佳的产量为32.071 44 g/L,验证值为32.16 g/L,预测值与验证值之间吻合较好,比原始培养基提高了约5倍。
关键词
普鲁兰产生菌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响应面法(RSM)
Keywords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plackett-burman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ology(RSM)
分类号
TQ920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鲁兰酶产生茵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魏丙卓
孙杰
机构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出处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文摘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普鲁兰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初步鉴定为盐球菌(Halococcus sp.)。研究了其产酶条件:最适碳源为糯米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初始pH 6.0,每100 mL培养基接种量为14 mL,500 mL摇瓶装液量150 mL。转速180 r/ min,温度30℃,发酵时间52 h。在优化条件下产酶量可达5.06 U/mL。
关键词
普鲁兰
酶
产生
菌
筛选
盐球
菌
(Halococcus
sp.)
鉴定
发酵条件
Keywords
pullulanase-producing bacterium
screening
Halococcus sp
identification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分类号
Q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株普鲁兰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乔宇
丁宏标
闫俊艳
王海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统计学分析方法在普鲁兰发酵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张益波
赵艺
柴玉爽
韩微
薛雪
王菲
王爱敏
逯家辉
滕利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普鲁兰酶产生茵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魏丙卓
孙杰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0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