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黄庭坚鄂州诗歌的景与情
1
作者 王可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1-623,共3页
黄庭坚寓居鄂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60多首诗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写鄂州名胜风景的写景诗和叙写诚挚师情、友情和纯朴的民风乡情的抒情诗,这些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谷鄂州时期特有的复杂心态,既有怡然之情,亦有怅恨之意。
关键词 黄庭坚 鄂州诗歌 景与情
下载PDF
《宋朝故事》中的景与情
2
作者 葛旭东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7,36,共4页
景与情水乳交融、景与情充满湿度、景与情凄绝艳美是《宋朝故事》独特的审美特质,因此《宋朝故事》由外到内地涂了一层亮色。此作之所以成功,景与情的艺术境界不可小觑。古典的须兰,在一个已经被讲述了千万遍的苍老故事里,揉进自己敏感... 景与情水乳交融、景与情充满湿度、景与情凄绝艳美是《宋朝故事》独特的审美特质,因此《宋朝故事》由外到内地涂了一层亮色。此作之所以成功,景与情的艺术境界不可小觑。古典的须兰,在一个已经被讲述了千万遍的苍老故事里,揉进自己敏感而细腻的现代体验,让宿命在地老天荒中历时光的隧道而依旧运行,无可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与情 水乳交融 湿漉漉 凄绝艳美
下载PDF
《荷塘月色》的景与情
3
作者 王重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92-93,共2页
在中国现代散文名家中,朱自清先生的人格,令人敬重;他独具风韵的散文也为人称道喜爱。《荷塘月色》就不愧为一篇玲珑剔透、短小精湛的名篇佳作。这一幅中国式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色荷塘画,倾诉了一个进步的、民主的知识分子心灵深处... 在中国现代散文名家中,朱自清先生的人格,令人敬重;他独具风韵的散文也为人称道喜爱。《荷塘月色》就不愧为一篇玲珑剔透、短小精湛的名篇佳作。这一幅中国式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色荷塘画,倾诉了一个进步的、民主的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忧伤与烦恼,追求与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景与情 朱自清 道喜 名篇佳作 中国现代散文 自我安慰 采莲 黑暗现实 叶子
下载PDF
谈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
4
作者 彭连振 《语文天地》 2019年第34期28-30,共3页
中国古代先民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将自然与人合而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典诗歌景与情交融的美学原则产生的哲学基础。宋代诗人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谈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句话揭示了中... 中国古代先民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将自然与人合而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典诗歌景与情交融的美学原则产生的哲学基础。宋代诗人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谈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句话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创作时对写景的要求和诗人对一种平淡而又含蓄的诗风的追求。但凡读中国古典诗歌的读者,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意境都不会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宋代诗人 景与情 自然与人 《六一诗话》 人为万物之灵 欧阳修 天人合一
下载PDF
散文中的景与情:《荷塘月色》思辨性阅读教学探析
5
作者 汤飞平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第9期21-24,34,共5页
《荷塘月色》缘情写景、以景衬情,因情造境,是一篇经典散文。研究者从散文的情景关系入手,围绕“为什么‘今晚’的荷塘‘另有一番样子’”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核心问题阐释、教学设计说明以及教学扫描及反思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写景抒情... 《荷塘月色》缘情写景、以景衬情,因情造境,是一篇经典散文。研究者从散文的情景关系入手,围绕“为什么‘今晚’的荷塘‘另有一番样子’”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核心问题阐释、教学设计说明以及教学扫描及反思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图式,呈现了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依据以及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散文教学 景与情 思辨性阅读
下载PDF
论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6
作者 陈洁 《商情》 2009年第13期26-26,共1页
诗以言志,诗人写诗是为了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共有四种:以乐写乐、以哀写哀、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关键词 古诗 景与情
下载PDF
现代纪游诗中的景与情
7
作者 张德明 《诗刊》 2023年第1期53-54,共2页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是人们对古典山水田园诗艺术特征的基本概括,也较为符合中国古典诗歌自身的审美追求。事实上,用这八个字来概括现代纪游诗也不失恰切,现代诗中的外在景物与诗人的内在情感也是交融在一起的,诗人们也借助虚实相...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是人们对古典山水田园诗艺术特征的基本概括,也较为符合中国古典诗歌自身的审美追求。事实上,用这八个字来概括现代纪游诗也不失恰切,现代诗中的外在景物与诗人的内在情感也是交融在一起的,诗人们也借助虚实相生的表达策略将景与情彰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中国古典诗歌 景与情 纪游诗 交融 表达策略 内在 现代诗
原文传递
中英思乡诗中的景与情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解超群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6-48,共3页
中英思乡诗中的景与情的表现形式不同,前者以表现、含蓄、微妙为特点,后者则注重再现、奔放与深刻。
关键词 中英思乡诗 景与情 对比 差异
下载PDF
论清代壮族诗人黎建三陇右诗歌中的景与情
9
作者 苏鹏飞 《档案》 2017年第11期32-36,共5页
清代著名壮族诗人黎建三在陇右为官的二十年里,用生花妙笔把自己的人生际遇和内心情感谱写成壮丽诗篇,并寄托了对陇原大地的一片深情。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描绘陇原千姿百态的山川风貌诗和关心民瘼的抒情诗,笔者试从这些诗歌的景与情作出分... 清代著名壮族诗人黎建三在陇右为官的二十年里,用生花妙笔把自己的人生际遇和内心情感谱写成壮丽诗篇,并寄托了对陇原大地的一片深情。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描绘陇原千姿百态的山川风貌诗和关心民瘼的抒情诗,笔者试从这些诗歌的景与情作出分析,从而管窥黎建三在陇居官时期的复杂心态和对陇右山川风光的喜爱以及对百姓的关心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黎建三 甘肃 诗歌 景与情
原文传递
景为情设 情因景生——浅谈古诗词鉴赏教学之景与情的关系
10
作者 薛玲玲 《家教世界》 2012年第8X期124-125,共2页
景为情设,情因景生,古诗词鉴赏的要点很多时候落在诗词中的景与情的关系上,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古诗词中景的描写以及作者写景的意图,它与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何关系,弄清这一关系,加上相关的艺术手法,很多诗词的解读将变得轻松。总得来说,... 景为情设,情因景生,古诗词鉴赏的要点很多时候落在诗词中的景与情的关系上,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古诗词中景的描写以及作者写景的意图,它与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何关系,弄清这一关系,加上相关的艺术手法,很多诗词的解读将变得轻松。总得来说,有两大关系:一是正衬,二是反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鉴赏 景与情 正衬 反衬 以乐写哀
原文传递
情景交会 妙含无痕——《次北固山下》赏析
11
作者 王海岳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2期66-68,共3页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迭,归雁洛阳边。 这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五言律诗。在《全唐诗》录存的王湾十首诗中,这是首屈一指的一首。这首诗情以景生,景与情合,历代为人们交...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迭,归雁洛阳边。 这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五言律诗。在《全唐诗》录存的王湾十首诗中,这是首屈一指的一首。这首诗情以景生,景与情合,历代为人们交口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固山 王湾 潮平 洛阳 行舟 王夫之 五言律诗 景与情 交口称赞 孟浩然
下载PDF
让写景抒情散文更出彩--以《故都的秋》为例
12
作者 侯为民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年第6期42-43,共2页
文章以《故都的秋》为例,探讨写景抒情散文这一文体的写作要求。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抓住景物的特点或具有特点的景物进行写作,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注重文章的布局架构,对文字多加锤炼,才能使写景抒情... 文章以《故都的秋》为例,探讨写景抒情散文这一文体的写作要求。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抓住景物的特点或具有特点的景物进行写作,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注重文章的布局架构,对文字多加锤炼,才能使写景抒情散文更出彩。教师作为引领者,要善于指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即教育”的真谛,在此基础上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并辅以适当练习,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有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物特点 艺术手法 景与情 架构
下载PDF
古诗·景情·时代
13
作者 余星辰 《成长》 2021年第10期196-196,共1页
诗者,吟咏性情也,志之所在也,在心为智也,发言为诗也。这种文学艺术记录了千年前古人、古社会、古国的沧桑之变。我,一个平凡的人,在时过境迁之后回味着流淌在中国古诗中的景与情。我喜欢想象,通过想象诗中出现的景物,在脑海里描绘出一... 诗者,吟咏性情也,志之所在也,在心为智也,发言为诗也。这种文学艺术记录了千年前古人、古社会、古国的沧桑之变。我,一个平凡的人,在时过境迁之后回味着流淌在中国古诗中的景与情。我喜欢想象,通过想象诗中出现的景物,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幅珍贵的画卷。遨游在诗歌的世界中,我想象着诗歌里的四季:春有山前白鹭、桃花流水的温情脉脉;夏有小荷尖尖、蜻蜓低飞的肆意洒脱;秋有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的凄凉寒意;冬有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的壮阔浩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落乌啼 中国古诗 发言为诗 景与情
下载PDF
诗中绘景 万物传情
14
作者 胡筱涵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4年第2期16-18,共3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王国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评价,景与情的巧妙融合创造了诗词的独特意境。诗词中的景从来不仅仅是景,它们是作者踏遍千山万水后的感动,是感受风雨初霁后的乐观,是远望海阔天空后的旷达。下面,我们一起通过王绩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王国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评价,景与情的巧妙融合创造了诗词的独特意境。诗词中的景从来不仅仅是景,它们是作者踏遍千山万水后的感动,是感受风雨初霁后的乐观,是远望海阔天空后的旷达。下面,我们一起通过王绩的《野望》、崔颢的《黄鹤楼》、王维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体会诗歌中景与情的巧妙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至塞上》 中国古典诗词 景与情 崔颢 王绩 白居易 《黄鹤楼》 王国维
原文传递
写实主义与抒情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短篇小说《灯塔守望人》艺术手法浅析
15
作者 关中州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8-49,共2页
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灯塔守望人》,是一篇"写实主义"与"抒情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作者按"谋职——就职——解职"的顺序,讲述了流落异乡的史卡汶斯基做灯塔看守人的一段生活经历。小说把景... 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灯塔守望人》,是一篇"写实主义"与"抒情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作者按"谋职——就职——解职"的顺序,讲述了流落异乡的史卡汶斯基做灯塔看守人的一段生活经历。小说把景物描写与对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交融在一起,使作品先后呈现出壮美、优美与崇高之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陶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塔守望人》 叙事为经 为纬 为主 景与情交互映衬 完美融合
下载PDF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虚实妙用
16
作者 张红丽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3期49-51,共3页
"虚实"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美学理论,"虚实"说根植于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技巧,"虚实"说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虚"与&... "虚实"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美学理论,"虚实"说根植于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技巧,"虚实"说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虚"与"实"的妙用,以实写虚,虚出灵韵;化虚为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境界全出,这是中国古代诗人所追求的虚实结合的三种常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景与 景与情 虚实相生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内涵之我见
17
作者 贾雯迪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16-117,共2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境界说与历代文人墨客的主张同中有异。它既来源于前面所述的古代意境论,同时也融进了许多中西方美学思想,当然这其中不外乎还有王国维的个人创造。可以说这是一个天才站在中西方文化的塔尖为我们呈现的...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境界说与历代文人墨客的主张同中有异。它既来源于前面所述的古代意境论,同时也融进了许多中西方美学思想,当然这其中不外乎还有王国维的个人创造。可以说这是一个天才站在中西方文化的塔尖为我们呈现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本文将从境界说的内涵入手,剖析其真景物与真感情的完美结合、既合乎自然又邻于理想的美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与情 自然 理想 美学追求
下载PDF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18
作者 范冠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3,共3页
【教学目标】1.了解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独创性:融入抒情。2.欣赏柳宗元的造境艺术:景与情的互动与交融。(重点)3.感受柳宗元的心境与人格:痛苦与凄凉,悲怆与高贵。(难点)【教学过程】一、诵读观大略,拆字看风景(由《桃花源记》的文体导入... 【教学目标】1.了解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独创性:融入抒情。2.欣赏柳宗元的造境艺术:景与情的互动与交融。(重点)3.感受柳宗元的心境与人格:痛苦与凄凉,悲怆与高贵。(难点)【教学过程】一、诵读观大略,拆字看风景(由《桃花源记》的文体导入新课)“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小石潭记》就是一篇记录山川的游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游记 柳宗元 《桃花源记》 景与情 造境艺术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下载PDF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9
作者 樊莹玉 《学语文》 2021年第3期31-32,共2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特有的“清、静、悲凉”之感,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故都之秋的眷恋、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文章能力。2.学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艺术手法。3.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品味、感悟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 《故都的秋》 学生品味 反复诵读 知人论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和谐统一 景与情
下载PDF
清新明丽 诗中有画——王维《山居秋瞑》赏析
20
作者 张德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4年第12期49-49,共1页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字摩诘,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山水诗清幽恬静,朴素自然。苏轼曾说过:“(?)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是个非常恰当的评价...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字摩诘,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山水诗清幽恬静,朴素自然。苏轼曾说过:“(?)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是个非常恰当的评价。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中有画 清新明丽 王维 朴素自然 山居 山水诗 艺术风格 景与情 诗画交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