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奥林匹克北京的城市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廖维武 姜梅 《新建筑》 2010年第4期30-37,共8页
试图对北京后奥林匹克公园中日后可能发生的一切进行再阐述,其前提是对奥林匹克城市肌理和景观在中国如何产生的质疑——以一种高速化、图像化、符号化、普遍化、政治化和装饰化的方式,缺乏对城市社会、文化、建筑品质的基本关注。我们... 试图对北京后奥林匹克公园中日后可能发生的一切进行再阐述,其前提是对奥林匹克城市肌理和景观在中国如何产生的质疑——以一种高速化、图像化、符号化、普遍化、政治化和装饰化的方式,缺乏对城市社会、文化、建筑品质的基本关注。我们希望提出一种全新的"为城市的概念",通过采取渐进的和灵活的方式推动城市化,在此过程中以新的肌理和景观溶解奥林匹克绿地。对突然的建设和破坏的批评在北京城市史上十分平常。我们的策略是让奥林匹克回归到人,通过使用新的肌理逐步溶解它,替换奥林匹克公园的部分片段以激活北京的其他部分。如果这一城市策略能在下一个30年实现,那时北京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都市,并以意识形态的力量影响其他城市。我们试图终结北京奥林匹克这一章,并在当代中国城市化的未来考古学中开启新的篇章。我们使用的多种类型转换和景观生成方法,以及渐变的土地策略,都将通过城市案例分析、过程模型、图片得以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 取代和分散 再建 景观化的基础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