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客共享视角下乡村文化景观要素的感知差异性研究——以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村为例
1
作者 李晓颖 陈佳樱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乡村文化景观代表着农业文明的精粹,保留了人类不断积累的传统农耕智慧,对增强村落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被看作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和更新。文章运用IPA-KANO模型,以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村文化景观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 乡村文化景观代表着农业文明的精粹,保留了人类不断积累的传统农耕智慧,对增强村落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被看作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和更新。文章运用IPA-KANO模型,以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村文化景观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在村民和游客不同视角下文化景观要素与主观感知之间的关系,并对两者出现的差异性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及原因解析,并依据象限图得到文化景观要素的优先级类型,为该村文化景观要素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乡村内生性文化景观和外来文化景观的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共享 乡村文化景观要素 感知差异性 IPA-KANO 黄龙岘茶文化村
下载PDF
基于PSPNet深度学习网络景观要素语义分割的春季森林景观质量评价
2
作者 刘帅健 邓华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1-238,共8页
基于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对25个春季森林景观样本进行美景度评定,结合PSPNet深度学习网络对春季森林景观图像进行语义分割,建立美景度与景观要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PSPNet对于天空与植被的识别精度分别为87.9%与86.7%,... 基于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对25个春季森林景观样本进行美景度评定,结合PSPNet深度学习网络对春季森林景观图像进行语义分割,建立美景度与景观要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PSPNet对于天空与植被的识别精度分别为87.9%与86.7%,属于可用范围。2)与美景度相关的7个春季森林景观要素中,“植物层次”“花朵色彩丰富度”和“色彩统一程度”可提升春季景观美景度,而“枯枝可见率”“灌草层比例”“土壤裸露程度”和“视觉干扰物比例”对美景度则有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春季森林景观的营建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指导。此外,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学习PSPNet模型提供的语义分割技术,有效解决了景观图像组成量化这一客观的景观要素分解方法的应用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美景度 景观要素分解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要素的运用研究——以留香园小区为例
3
作者 李雨芳 李小杰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0期86-88,共3页
为了提升居住区的宜居性,完善其生态功能,以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留香园小区为例,探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要素的有效运用。居住区的景观设施不仅具有观赏功能,而且具有海绵功能。景观要素的功能转变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减少地... 为了提升居住区的宜居性,完善其生态功能,以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留香园小区为例,探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要素的有效运用。居住区的景观设施不仅具有观赏功能,而且具有海绵功能。景观要素的功能转变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量和污染物排放,提升小区的美观度和生态多样性。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实现雨水管理目标的同时,能够为居民提供更为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海绵城市 居住区 景观要素
下载PDF
堙上村景观要素识别及其数字化传播策略
4
作者 彭黎 方钲凯 李锦菲 《炎黄地理》 2024年第7期100-102,共3页
文章以湖南省堙上村为例,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对堙上村的主要景观要素进行了全面识别,包括村落空间格局、传统建筑、环境要素和文化要素等,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堙上村独特的风貌特征。文章进而探讨了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策略,研究... 文章以湖南省堙上村为例,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对堙上村的主要景观要素进行了全面识别,包括村落空间格局、传统建筑、环境要素和文化要素等,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堙上村独特的风貌特征。文章进而探讨了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策略,研究旨在挖掘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承与活化发展的创新途径,为其文化风貌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基因 传统村落 村落空间 数字化传播 风貌特征 景观要素 文化风貌 创新途径
下载PDF
湿热地区城市公园景观要素与夏季舒适性研究
5
作者 余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9期0167-0170,共4页
本文聚焦于湿热地区城市公园夏季热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景观优化设计。通过实地测量、遥感技术和问卷调查,分析了微气候条件、植被覆盖、水体布局等因素对热舒适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水体面积比例能有效降低地表温度,... 本文聚焦于湿热地区城市公园夏季热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景观优化设计。通过实地测量、遥感技术和问卷调查,分析了微气候条件、植被覆盖、水体布局等因素对热舒适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水体面积比例能有效降低地表温度,提高热舒适性。基于此,提出了增设遮阳篷、优化植被配置和改进步道材料等景观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城市公园 夏季热舒适性 景观要素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不同景观要素对城市公园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茜 侯欣欣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2期103-106,共4页
不同景观要素在园林微气候设计中发挥着不同的改善作用。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城市绿地能够显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而作为城市绿地的核心部分,城市公园始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整理近15年部分国内外风景园林学者与专家在不同景... 不同景观要素在园林微气候设计中发挥着不同的改善作用。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城市绿地能够显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而作为城市绿地的核心部分,城市公园始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整理近15年部分国内外风景园林学者与专家在不同景观要素对城市公园微气候的影响作用的研究,通过对历史研究文献的搜集和总结,归纳出影响城市公园微气候效应的影响因素,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为未来城市公园微气候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要素 微气候 城市公园
下载PDF
基于景观要素的上海水乡夏季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胡向磊 王威 金磊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238-240,共3页
水体景观具有调节环境温湿度、促进人体与所处环境热交换平衡的效能,但滨水环境在调节夏季过热问题上仍存在改善空间。以上海新场古镇典型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met模拟软件分析滨水环境景观要素对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的影响,提... 水体景观具有调节环境温湿度、促进人体与所处环境热交换平衡的效能,但滨水环境在调节夏季过热问题上仍存在改善空间。以上海新场古镇典型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met模拟软件分析滨水环境景观要素对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的影响,提出滨水空间热环境优化要点。结果表明,滨水空间水体热环境调节能力与周边环境要素具有相关性,其中下垫面材质、建筑通风、植被遮挡等因素对气温调节具有明显的影响。研究可为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景观要素 热环境 ENVI-met
下载PDF
基于景观要素与夏季热舒适性的湿热地区城市公园吸引力研究
8
作者 贾鑫睿 张鲲 +1 位作者 袁溯阳 欧阳金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为探析湿热地区夏季30℃和40℃不同气温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要素、小气候因子和热舒适度指标对公园吸引力的影响及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对成都市锦城公园进行小气候实测和行为注记调查,结合热舒适度评价指标的计算、ArcGIS矩阵网格可视化和多... 为探析湿热地区夏季30℃和40℃不同气温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要素、小气候因子和热舒适度指标对公园吸引力的影响及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对成都市锦城公园进行小气候实测和行为注记调查,结合热舒适度评价指标的计算、ArcGIS矩阵网格可视化和多元回归分析,将游客数量作为中介变量,量化评价各指标对公园吸引力的影响程度,以期为西南盆地湿热地区应对夏季高温热浪的气候适宜性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太阳辐射仍为夏季影响人体热舒适度和公园吸引力的最关键小气候要素,但在40℃时风速和相对湿度影响更为显著;2)12项景观要素均对公园吸引力影响显著,SVF是影响热舒适度的最关键因素,但在40℃高温下才成为吸引游客的最关键因素,而在30℃时靠近水域的景观最具吸引力;3)UTCI和PET指标对于户外热舒适评价的表现最好,WBGT较差,但叠加了游客数量后,UTCI在40℃时表现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气候适宜性 城市公园 湿热地区 热舒适 景观要素
下载PDF
宋至清代诗词中齐云山景观要素及典型景观时间演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会 金荷仙 《园林》 2023年第11期98-104,共7页
宋至清代齐云山相关的大量诗词极大地突显了齐云山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学价值,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山岳的核心景观、典型形象及历史变迁。在人工整理统计齐云山历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定性与定量(典型景观指数、景观典型性指数... 宋至清代齐云山相关的大量诗词极大地突显了齐云山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学价值,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山岳的核心景观、典型形象及历史变迁。在人工整理统计齐云山历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定性与定量(典型景观指数、景观典型性指数、词云图等)方法对齐云山的文化环境、景观要素、典型景观时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诗人身份从“以本土道士、进士为主”扩展到各地官员、布衣诗人、戏曲家、书法家、地理学家等社会名士及佛教居士、道士,作者籍贯在地理分布上呈现“集中在东南区域并以徽州府为中心向周边府/路辐射”的发展特征;(2)山峰中类与云雾中类是齐云山最突出的景观元素,岩洞和风也较为明显,整体使得齐云山呈现“峰石林立、危崖耸峙、幽壑岩藏、云雾缭绕”的名山形象;(3)81处典型景观中,玄天太素宫、天门、珍珠簾分别是建筑及构筑物类、山岳类、水文类典型景观的焦点;(4)宋元时期,数量较少的山岳类典型景观奠定了齐云山发展的基础,明代数量、类型及典型性陡增的典型景观使得齐云山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山岳景观格局及较具特色的名山形象,而清代虽建筑及构筑物类典型景观数量骤减,但齐云山在山岳、水文类典型景观的支撑下依旧保持较为完整的景观格局及一定的影响力。研究不仅进一步明晰了齐云山的名山文化底蕴及景观格局营建历程,强调了齐云山的历史影响力,还为其他名山向着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山岳审美内涵挖掘和典型形象树立方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齐云山 诗词 文化环境 景观要素 典型景观 时间演化特征
下载PDF
基于景观要素尺度化的多层级乡村景观资源特征分类体系构建
10
作者 李业涵 周媛 +2 位作者 李子健 赵骏 吴雪飞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对乡村景观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利用是新时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求,而对乡村景观进行资源特征识别分类,是系统科学地理解乡村景观并对其进行整体保护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基于文脉地脉相结合的人地关系理论,从自然地理区划出发过渡... 对乡村景观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利用是新时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求,而对乡村景观进行资源特征识别分类,是系统科学地理解乡村景观并对其进行整体保护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基于文脉地脉相结合的人地关系理论,从自然地理区划出发过渡到文化地理学视角,形成了“景观资源特征-特征要素-景观特征类型/景观特征区域”“国土-区域-地方-场所”嵌套式的分类构架,最终构建出一套多尺度多层级嵌套式的乡村景观资源特征分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景观资源特征 景观特征分类 景观要素尺度化
下载PDF
成都市郊野绿道乡土性景观要素应用研究——基于锦城绿道的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丽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的深入推进及“公园城市”新理念的实践,郊野绿道逐渐成为城乡融合及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其建设活动带来景观重构的过程中,突出景观乡土性在延续乡村传统场所精神、增强社会认同及提升景观品位、增强旅游吸引... 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的深入推进及“公园城市”新理念的实践,郊野绿道逐渐成为城乡融合及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其建设活动带来景观重构的过程中,突出景观乡土性在延续乡村传统场所精神、增强社会认同及提升景观品位、增强旅游吸引力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出发,分析郊野绿道的特点以及乡土景观在郊野绿道中的重要性,基于成都市锦城绿道乡土性景观要素的调查,探析锦城绿道乡土景观要素构成及表现手法,概括其优点及不足之处,提出乡土性视角下成都郊野绿道景观优化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绿道 乡土性 景观要素 锦城绿道
下载PDF
川地传统古村景观要素信息的提取及其设计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厉华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
文章在考古川地古村自然文化景观的基础之上,结合实地调研等手段,对其现存古村落的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景观廊道、民俗文化等历史遗存与文化基因进行考察,挖掘出了这些传统聚落中所蕴藏的景观要素信息,并对其作为文化景观要素重要组成... 文章在考古川地古村自然文化景观的基础之上,结合实地调研等手段,对其现存古村落的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景观廊道、民俗文化等历史遗存与文化基因进行考察,挖掘出了这些传统聚落中所蕴藏的景观要素信息,并对其作为文化景观要素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廊道遗产的合理保护与转型发展做了初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动力 景观要素信息 文化廊道 驱动模式
下载PDF
基于唐诗文本挖掘的扬州诗意景观要素研究
13
作者 卢一苇 刘志成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2期197-201,共5页
诗词中蕴含着地域景观特色与诗意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与自然诗意栖居的理想。针对当前城市景观建设与诗意栖居的理想仍存在差距的现状,文章以扬州为研究对象,使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全唐诗》中246首描写扬州景观的诗词文本进行词条... 诗词中蕴含着地域景观特色与诗意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与自然诗意栖居的理想。针对当前城市景观建设与诗意栖居的理想仍存在差距的现状,文章以扬州为研究对象,使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全唐诗》中246首描写扬州景观的诗词文本进行词条挖掘与转译、词频分析、情感分析,以及聚类分析。通过提取诗词文本中所蕴含的主要景观要素,总结扬州诗意景观的四种主要类型,进而分析扬州诗意景观要素的主要特征与相互关系,并对当代扬州城市景观的诗意营造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本挖掘 扬州 景观要素
下载PDF
岭南地区景观要素对建筑架空层热舒适性影响研究
14
作者 季可夫 赵阳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期200-204,共5页
岭南地区建筑架空层因其遮阳通风而具有良好的舒适性,成为人们室外休憩活动的重要空间。为进一步探索架空层舒适性与其周边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广州某大学内架空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CFD三维模拟软件ENVI-met,模拟不同景观要素变... 岭南地区建筑架空层因其遮阳通风而具有良好的舒适性,成为人们室外休憩活动的重要空间。为进一步探索架空层舒适性与其周边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广州某大学内架空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CFD三维模拟软件ENVI-met,模拟不同景观要素变量类型对其架空空间的热舒适性影响,探究景观要素对架空层热舒适性的提升策略。模拟结果发现下垫面为花岗石与透水砖对架空层内的热舒适性影响效果相近且生理等效温度(PET)值最高,下垫面为草地可略微降低架空层PET值,下垫面为水体可有效降低架空层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从而大幅降低PET值,提高架空层热舒适性。在植物种植上增加乔木尺寸(HW)、叶面积密度(LAD)值、植物间高宽比(ART)值可以增加架空层相对湿度降低平均辐射温度,改善架空层热舒适性。故选择合理的下垫面材质,增加乔木尺寸、叶面积密度或种植密度可显著降低架空层的PET值,提升架空层热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层 热舒适性 ENVI-met 景观要素 生理等效温度
下载PDF
寿县古城墙景观要素构成及其适宜性评价研究
15
作者 张瑞文 《安徽建筑》 2023年第12期41-43,共3页
文章通过调研走访寿县古城墙,提炼出古城墙主要的景观构成要素,选取总体格局、主要功能、历史文化、景观视廊、沿线景观、城墙管理6项景观构成要素作为准则层,并细化成19个小的评价指标作为指标层,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寿县古城墙景观适... 文章通过调研走访寿县古城墙,提炼出古城墙主要的景观构成要素,选取总体格局、主要功能、历史文化、景观视廊、沿线景观、城墙管理6项景观构成要素作为准则层,并细化成19个小的评价指标作为指标层,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寿县古城墙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古城墙与自然山水和居民生活融合的紧密度、交通线路的合理性、慢行系统的舒适性、历史文化价值等指标的适宜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县古城墙 景观要素 适宜性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草原公路景观要素影响驾驶员眼动指标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商艳 朱守林 +3 位作者 戚春华 高明星 赵婷 王玉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4,共6页
为研究草原公路景观要素复杂程度对驾驶员眼动指标的影响,开展现场试验,选取3种典型景观要素构成路段,测试5名驾驶员的眨眼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和扫视幅度等4个眼动指标。用Be Gaze2.4及SPSS软件提取、分析数据,画出3种景... 为研究草原公路景观要素复杂程度对驾驶员眼动指标的影响,开展现场试验,选取3种典型景观要素构成路段,测试5名驾驶员的眨眼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和扫视幅度等4个眼动指标。用Be Gaze2.4及SPSS软件提取、分析数据,画出3种景观要素构成与眼动指标的关系曲线,分析其变化规律,并通过主观调查问卷验证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景观构成要素的增加,眨眼时间不断减小,注视时间也小幅减小,而瞳孔直径和扫视幅度逐渐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与景观a和景观c相比,景观b更能增加草原公路行车舒适性,减少消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公路 景观要素 驾驶员 眼动指标 影响规律
下载PDF
关帝山林区景观要素空间关联度与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郭晋平 张云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3,共6页
本文提出了用于分析复杂景观异质景观要素空间关系的景观要素空间关联指数 ,介绍了应用GIS技术测度该指数的方法。在ARC/INFO支持下 ,对关帝山森林景观各景观要素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研究地区景观格局的控制因素 ,掌... 本文提出了用于分析复杂景观异质景观要素空间关系的景观要素空间关联指数 ,介绍了应用GIS技术测度该指数的方法。在ARC/INFO支持下 ,对关帝山森林景观各景观要素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研究地区景观格局的控制因素 ,掌握了研究地区森林景观要素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景观要素空间关联指数用于复杂异质景观的格局分析可取得良好效果 ,其生态学意义明确 ,实用性强。通过统一网格样方图层与景观图层叠加进行全景观取样的方法 ,简便、可靠、实用。关帝山森林景观受以居民点为干扰源 ,沿河流、道路延伸和扩展 ,经农田向外围渗透扩散的干扰格局和环境异质分布格局的共同控制。从复杂、破碎、高度异质的总体景观中 ,揭示了研究地区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 ,掌握了研究地区 1 0个地类之间以及 1 0个森林类型之间空间关系的总体格局和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景观要素 空间关联度 关帝山
下载PDF
森林景观恢复过程中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郭晋平 张芸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021-2029,共9页
在 ARC/INFO支持下 ,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 ,采用统一网格样点取样法 ,通过对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从 1 95 9年到 1 992年 4个时期景观要素空间分布趋势的定量化分析 ,从高度异质和变化的复杂景观中 ,揭示了一些不随时间发生根本变化的森... 在 ARC/INFO支持下 ,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 ,采用统一网格样点取样法 ,通过对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从 1 95 9年到 1 992年 4个时期景观要素空间分布趋势的定量化分析 ,从高度异质和变化的复杂景观中 ,揭示了一些不随时间发生根本变化的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以海拔、坡向和坡度为主要因素形成的立地条件空间格局和人为干扰的空间格局 ,共同控制着森林景观恢复过程及其空间格局 ;高海拔带上的森林恢复过程主要受立地条件格局的控制 ,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高 ,而较低海拔和沟谷地段的森林恢复过程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强 ,景观要素生态潜力较低 ;不同海拔带上 ,坡度和坡向的作用有明显差异 ;总的来说 ,研究范围内随着海拔的降低 ,坡向的作用增强 ,但在低海拔带上由于人为干扰的作用增强 ,植被类型分布格局的变化较复杂 ;坡度对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的作用以中高海拔带上最强 ,高海拔带上的作用不明显 ,中海拔带上的作用也有所下降 ,而在低海拔带上 ,由于坡度对人为干扰格局的显著作用和坡度对坡向效应的加强 ,出现坡度大森林植被分布多的情况。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和曼延是森林景观恢复和建设规划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面分析 森林恢复 控制因素 森林景观 恢复过程 景观要素 空间分布格局 动态研究
下载PDF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2 位作者 胡海清 陈先珍 俞建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74-577,共4页
针对近年来开展生态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给风景区带来巨大生态影响的问题 ,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初步的研究 ,以期为今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针对近年来开展生态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给风景区带来巨大生态影响的问题 ,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初步的研究 ,以期为今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中 ,马尾松林、茶园与农田是风景区中 3个主要景观类型 ,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 84 .5 81%和 81.6 6 9% ;景观要素的面积、周长、斑块数的分布极不平衡 ,尤其在 3类主要景观类型中 ,在斑块面积、周长方面差异显著 ;各景观要素面积与周长的分布极为相似 ,而斑块数的分布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景观要素面积、周长、斑块数等斑块特征分析表明 ,茶园、居住地、经济林等人工或半人工经营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 ,而马尾松各天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 ,从而证明了人类经营活动的干扰是导致自然风景区景观破碎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景观要素分析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钱乐祥 李爽 +1 位作者 李红伟 丁圣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方法,研究1984~1999年间伊洛河流域森林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平均规模和粒级结构动态变化及其斑块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自1984年以来森林景观要素斑块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但其粒级结构仍以小斑块专主,基本保持稳...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方法,研究1984~1999年间伊洛河流域森林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平均规模和粒级结构动态变化及其斑块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自1984年以来森林景观要素斑块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但其粒级结构仍以小斑块专主,基本保持稳定,该区整体属于细粒结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森林景观 景观要素 斑块特征分析 细粒结构景观 GIS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