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术后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沙英 刘黎明 +4 位作者 孙勇 王绍飞 蒋晨 阿依努尔.艾买尔 陈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后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诊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并行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后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探讨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后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诊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并行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后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48例(50眼),患者先行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7~30d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虹膜切除术前后眼压、晶状体摘出术后1周内眼压、4~6周眼压、随访6个月时的眼压,手术前后前房深度、房角关闭范围,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晶状体摘出术后核硬度为Ⅱ和Ⅲ级眼的眼压均低于术前眼压和虹膜切除术后的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23±0.40)mm增加到虹膜切除术后(2.28±0.33)mm及晶状体摘出术后(3.32±0.38)mm,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后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术可有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解除患者瞳孔阻滞,降低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激光虹膜切除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术 眼压 房角 前房深度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脱位的人工晶状体摘出术的护理
2
作者 祁玉英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4-424,共1页
随着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的广泛开展,术后人工晶状体因多种原因脱位于玻璃体腔的病例时有发生.我院1995年5月~2000年5月收治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13例经行玻璃体切除脱位的人工晶状体摘出术,随访6~18月,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 随着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的广泛开展,术后人工晶状体因多种原因脱位于玻璃体腔的病例时有发生.我院1995年5月~2000年5月收治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13例经行玻璃体切除脱位的人工晶状体摘出术,随访6~18月,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脱位 人工晶状体摘出术 护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晶状体摘出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春雨(综述) 王宁利(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1-764,共4页
晶状体的形态和位置改变所引起的浅前房、瞳孔阻滞及房角关闭是诱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因素之一。晶状体摘出术可以增加前房深度,解除瞳孔阻滞;而晶状体摘出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使关闭的房角重新开放,防止周边房角前粘连。... 晶状体的形态和位置改变所引起的浅前房、瞳孔阻滞及房角关闭是诱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因素之一。晶状体摘出术可以增加前房深度,解除瞳孔阻滞;而晶状体摘出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使关闭的房角重新开放,防止周边房角前粘连。近年来采用晶状体摘出术治疗PACG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而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治疗效果的评价及仍然存在的问题等日益受到关注。就PACG的发生和发展与晶状体改变的关系、晶状体摘出术在治疗PACG中的作用、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评价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晶状体摘出术 房角分离
下载PDF
不同水分离方式的晶状体摘出术疗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玄宁 周安银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比较传统水分离术和核内水分离术在晶状体搞出术中的疗效。方法100只新鲜猪眼随机分成2组,均用撕囊法,玻璃体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娩出晶状体核,用2种不同的水分离方式,观察晶状体皮质残留情况。结果核内水分离法,晶状体皮质残留... 目的比较传统水分离术和核内水分离术在晶状体搞出术中的疗效。方法100只新鲜猪眼随机分成2组,均用撕囊法,玻璃体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娩出晶状体核,用2种不同的水分离方式,观察晶状体皮质残留情况。结果核内水分离法,晶状体皮质残留最少,玻璃体腔内注水量也最少。结论核内水分离法可能成为新的摘出透明晶状体的方法,有望在高度近视透明晶状体摘出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摘出术 水分离 透明皮质
下载PDF
晶状体摘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5
作者 谢恬露 李笠 +2 位作者 卢尹悦 林颖 饶惠英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5期22-26,共5页
目的 讨论晶状体摘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 目的 讨论晶状体摘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实施周边虹膜切开术,研究组实施晶状体摘出术。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眼压、视力,以及术后所用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7、0.041、0.542,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前房深度(4.32±0.29)mm及视力(0.98±0.05)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13.30±2.28)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46、30.224、6.601,P<0.001)。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12.34±2.69)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432,P<0.001)。结论 晶状体摘出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病症的疗效明显高于周边虹膜切开术,且前者手术方案并发症更少,更利于术后恢复前房深度、眼压、视力水平,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晶状体摘出术 周边虹膜切开
下载PDF
晶状体摘出术:降低眼压的新途径?
6
作者 何海龙 王进达 万修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5-800,共6页
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可以有效加深前房,扩大房角,降低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研究表明晶状体摘出术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 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可以有效加深前房,扩大房角,降低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研究表明晶状体摘出术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剥脱性青光眼等也可以有效地降低IOP。关于透明晶状体摘出术作为PACG治疗的方式一直存在着过度医疗等争议,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透明晶状体摘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渐被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摘出术 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后皮质残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一心 严灿荣 +2 位作者 王映芬 曹军 蔡康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2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 了解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后晶状体皮质的残留情况并探讨与后囊膜混浊的关系。方法 对 2 4只实验家兔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术前按瞳孔大小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瞳孔直径≥ 6 5mm ;B组瞳孔直径≤ 4 5mm)。术后 3个月对 2个组术眼进... 目的 了解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后晶状体皮质的残留情况并探讨与后囊膜混浊的关系。方法 对 2 4只实验家兔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术前按瞳孔大小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瞳孔直径≥ 6 5mm ;B组瞳孔直径≤ 4 5mm)。术后 3个月对 2个组术眼进行裂隙灯、眼底、组织病理学及扫描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术后 3个月B组术眼后囊膜混浊程度较A组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A、B两组后囊膜均可见增生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和Elschnig小体。B组后囊膜皱缩较A组明显。B组晶状体赤道部残留有较多的皮质 ,形成典型的Soemmering环。结论 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皮质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囊外摘出 皮质残留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中年患者高度轴性近视眼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8
作者 吴德银 杨敏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关键词 轴性近视 晶状体囊外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
下载PDF
Ccnd1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对囊外摘出术后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宏 孙慧敏 +2 位作者 李筱荣 张红 苑晓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2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索Ccnd1反义寡核苷酸(Ccnd1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Ccnd1-ASON)脂质体对晶状体囊外摘出术(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of lens,ECLE)后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索Ccnd1反义寡核苷酸(Ccnd1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Ccnd1-ASON)脂质体对晶状体囊外摘出术(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of lens,ECLE)后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双眼行ECLE,术中前房内分别注入Ccnd1-ASON脂质体溶液(反义组)、Ccnd1基因正义寡核苷酸(Ccnd1sense oligonucleotides,Ccnd1-SON)脂质体溶液(正义组)、无药脂质体溶液(无药组)50μL;每组随机取4只分别于术后即刻、1d、7d、14d处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ECCcnd1表达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测单位面积LEC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EC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应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1d、7d、14d,Ccnd1表达量反义组分别为0.1415、0.2743、0.3406,低于正义组(0.7861、1.1623、0.7537)和无药组;晶状体组织单位面积(mm2)LEC数量反义组分别为633±65、1636±212、2440±359,低于正义组(808±73、2476±349、3115±316)和无药组(845±78、2242±303、3133±331)(P<0.05),正义组和无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晶状体组织单位面积(mm2)Cyclin D1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反义组分别为6.18±0.67、11.20±1.66、17.38±3.00,低于正义组(7.74±0.88、16.03±2.40、24.56±2.49)和无药组(7.60±0.66、16.17±2.03、25.93±2.21)(P<0.05),正义组和无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cnd1-ASON前房注射能有效降低大鼠ECLE后LEC Ccnd1和Cyclin D1表达,抑制LEC增殖,减轻后囊膜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ndl 反义寡核苷酸 晶状体囊外摘出 晶状体上皮细胞 抑制 大鼠
下载PDF
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10
作者 陈聪 常新奇 +1 位作者 张祎草 王卫群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2年第4期292-297,共6页
目的评价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眼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34例(34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 目的评价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眼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34例(34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术前眼压为(38.21±10.93)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 d、1个月及6个月的眼压依次为(14.63±5.34)mmHg、(16.72±6.48)mmHg及(15.56±4.24)mmHg,术后均低于术前(t=8.35、8.52及8.46,均P<0.001)。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1行以上者25眼(73.53%),维持术前视力者5眼(14.71%),视力下降者4眼(11.76%);基本痊愈率为94.12%(32/34)、痊愈率为88.24%(30/34)。手术并发症包括前房积血7眼(20.59%)、浅前房3眼(8.82%)、滤过口阻塞2眼(5.88%)、一过性高眼压12眼(35.29%)。结论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短期降眼压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成形 Schlemm 摘出 晶状体 眼压 效果
原文传递
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时机及视功能改变 被引量:10
11
作者 苗恒 侯宪如 鲍永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9-262,共4页
背景 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严重危害患儿的视觉发育,已行双眼白内障摘出术的患儿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是理想的屈光矫正方式,但其植入时机目前尚存争议。 目的 分析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二期IOL植入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 背景 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严重危害患儿的视觉发育,已行双眼白内障摘出术的患儿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是理想的屈光矫正方式,但其植入时机目前尚存争议。 目的 分析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二期IOL植入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探讨二期IOL的植入时机。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白内障摘除-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二期IOL植入的患儿29例5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于出生1年内接受双眼白内障摘出术及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行配戴框架眼镜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后于2岁之后接受双眼同期二期IOL植入术。IOL植入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时行双眼扩瞳验光并记录BVCA(LogMAR),比较二期IOL植入前后单眼BCVA的差异、分布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患儿接受白内障摘出术的平均年龄为(3.26±2.07)个月,二期IOL植入时平均年龄为(4.79±1.38)岁,2次手术间隔时间平均为(4.28±1.33)年。二期IOL植入术前1周患儿单眼BCVA(LogMAR)为0.790±0.422,术后3个月为0.570±0.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3,P〈0.001)。二期IOL植入术后单眼BCVA≥0.5的眼数明显多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31,P〈0.001)。二期IOL植入术前1周与术后3个月间单眼BCVA呈正相关(R2=0.232,F=17.037,P〈0.001)。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实施白内障摘除-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二期IOL植入的系统性治疗,有利于BCVA的改善和弱视治疗,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依从性差和效果欠佳的患儿应及时行二期IOL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摘出 白内障摘出后无晶状体眼/手疗法 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 视力预后 婴儿 儿童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去整合素kistrin对兔眼晶状体后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凤婷 谭少健 +5 位作者 梁皓 何剑峰 李霞 黄敏丽 陈金卯 陈迎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背景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是后囊膜胶原产生进而形成后发性白内障的生物学基础,去整合素可与细胞外基质(ECM)竞争结合整合素分子,理论上可以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 背景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是后囊膜胶原产生进而形成后发性白内障的生物学基础,去整合素可与细胞外基质(ECM)竞争结合整合素分子,理论上可以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去整合素kistrin对兔眼晶状体后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istrin注射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2只。两组兔均行右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建立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模型,术毕kistrin注射组囊袋内注入80mg/Lkistrin0.2ml,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3、5、7、14d,在裂隙灯下观察实验动物晶状体PCO情况,并按照Odrich法进行分级。术后14d及3个月分别处死两组兔各6只,取出晶状体进行常规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病理改变;行Masson染色观察晶状体囊袋内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兔晶状体后囊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术后14d,生理盐水对照组与kistrin注射组各级PCO的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术后1、2、3个月,生理盐水对照组形成2~3级PCO的眼数明显多于kistrin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14、0.022)。晶状体组织学检查表明,术后14d生理盐水对照组LECs层数明显多于kistrin注射组,瞳孔区后囊膜可见单层细胞黏附,kistrin注射组后囊则保持光滑,术后3个月可见生理盐水对照组晶状体后囊的LECs转化为纤维细胞,kistrin注射组较少见。Masson染色显示术后3个月生理盐水对照组晶状体前囊膜撕囊口处与后囊膜之间胶原纤维的蓝绿色染色明显多于kistrin注射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术后14d及30d,生理盐水对照组晶状体后囊膜Ⅳ型胶原的灰度值均明显低于kistrin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结论去整合素kistrin能够抑制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术后晶状体后囊LECs和Ⅳ型胶原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整合素 晶状体/囊外摘出 上皮细胞 后囊膜混浊 Ⅳ型胶原
下载PDF
重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眼内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279,共7页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术虽然微创、有效且安全,但仍会因为手术的操作和仪器的工作而损伤眼内组织的正常结构,影响前房和玻璃体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血-眼屏障,引起炎性因子的释放,导致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或加重糖尿...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术虽然微创、有效且安全,但仍会因为手术的操作和仪器的工作而损伤眼内组织的正常结构,影响前房和玻璃体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血-眼屏障,引起炎性因子的释放,导致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或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等病情。眼科医师应充分了解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手术过程对眼内组织带来的影响,重视白内障围手术期和手术过程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尤其是对于患有严重全身病和眼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应尽可能减少超声乳化能量和手术时间,尽量减少对眼内组织的扰动,特别是要稳定前房和玻璃体的状态,真正实现白内障手术"从前段到后段"、"从眼部到全身"的全程监管,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术/并发症 玻璃体 视网膜 炎性因子 视觉质量
下载PDF
单纯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0
14
作者 朱靖 赵伟 +4 位作者 邵珺 鲍迅 林菁 傅东红 姚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4-967,共4页
背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周边虹膜粘连所致的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近年来,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的方法已逐渐用于临床,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率有明显影响. 目的 探讨单纯房角... 背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周边虹膜粘连所致的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近年来,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的方法已逐渐用于临床,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率有明显影响. 目的 探讨单纯房角分离术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PACG的长期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采取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纳入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的慢性PACG患者110例,按照手术适应证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8例78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为联合手术组,34例34眼接受单纯180°房角分离术为单纯房角分离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记录并比较患者术眼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及视野的改变.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房角深度的差异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单纯房角分离组患者术后2年的视力为0.45±0.15,与术前的0.65±0.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05);而联合手术组患者术后视力为0.85±0.05,明显高于术前的0.2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P<0.001).单纯房角分离组术眼术后2年的眼压为(14.2±4.1)mmHg(1 mmHg=0.133 kPa),联合手术组术眼为(13.7±4.8) mmHg,分别低于术前的(47.2±6.3) mmHg和(46.9±7.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5,P<O.001;t=5.03,P<0.001).单纯房角分离组和联合手术组术前房角深度分别为(1.33±0.24) mm和(1.56±0.37)mm,术后分别增加至(3.38-0.02) mm和(3.54±0.0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5,P<0.001;t=6.76,P<0.001). 结论 单纯180°房角分离术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PACG均能有效控制眼压,但临床上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角分离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
下载PDF
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15
作者 杨立新 于晓晖 +1 位作者 刘岩 张淑娥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759-761,共3页
目的观察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前房角形态的改变,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6例(36眼)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36眼视力均较前有明显提高... 目的观察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前房角形态的改变,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6例(36眼)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36眼视力均较前有明显提高。36眼前房深度变深,术前前房深度(1.612±0.354)mm,术后前房深度(3.214±0.277)mm。术后眼压降低,术前眼压(28.69±4.12)mmHg,术后眼压(14.07±3.48)mmHg。术后1个月和6个月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全部开放31眼(86.11%),部分开放5眼(13.89%)。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均未见前房角再次关闭或粘连范围扩大。结论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摘出术 前房角分离 改良 青光眼 闭角型 继发性
原文传递
先天性大角膜继发青光眼1例
16
作者 徐丽 刘驰 +1 位作者 杨庆才 肖礼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大角膜 继发青光眼 晶状体摘出术 小梁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