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nc-Si:H/nc-SiOx:H叠层窗口层研究
1
作者 杨煜豪 刘文柱 +3 位作者 张丽平 孟凡英 高彦峰 刘正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3-207,共5页
该研究制备高电导、高透明的磷掺杂氢化纳米晶硅氧(nc-Si Ox:H)薄膜,应用于晶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的窗口层以替代传统的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与以a-Si:H薄膜为窗口层的电池相比,短路电流密度提高0.5 m A/cm^(2),达到38.5 m A/cm^(... 该研究制备高电导、高透明的磷掺杂氢化纳米晶硅氧(nc-Si Ox:H)薄膜,应用于晶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的窗口层以替代传统的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与以a-Si:H薄膜为窗口层的电池相比,短路电流密度提高0.5 m A/cm^(2),达到38.5 m A/cm^(2),填充因子为82.7%,光电转换效率为23.5%。实验发现,在nc-Si Ox:H薄膜沉积前对本征非晶硅层表面进行处理,沉积1 nm纳米晶硅(nc-Si:H)种子层,可改善nc-Si Ox:H薄膜的晶化率,降低薄膜中的非晶相含量。与单层nc-Si Ox:H窗口层的电池相比,nc-Si:H/nc-Si Ox:H叠层结构提高电池填充因子,达到83.4%,光电转换效率增加了0.3%,达到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太阳电池 薄膜生长 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纳米氧(nc-SiOx:H) 界面处理
下载PDF
用于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透明导电薄膜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梦笑 王光红 +3 位作者 赵雷 莫丽玢 刁宏伟 王文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22,共7页
提升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的电流有望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是影响HJT太阳电池电流的重要功能层。该文首先介绍了TCO薄膜的自身特性,包括掺杂元素和掺杂比例、制备技术对薄膜特性的影响。同时总结了薄膜特性对... 提升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的电流有望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是影响HJT太阳电池电流的重要功能层。该文首先介绍了TCO薄膜的自身特性,包括掺杂元素和掺杂比例、制备技术对薄膜特性的影响。同时总结了薄膜特性对HJT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最后阐述了TCO薄膜应用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增加盖帽层或多层TCO薄膜有望改善薄膜整体特性及电池性能。以期指导TCO薄膜特性的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HJT太阳电池效率,加快HJT太阳电池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异质结 太阳电池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多层TCO薄膜 载流子迁移率 功函数
下载PDF
氢等离子体处理钝化层对高效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欢 由甲川 +3 位作者 赵雷 王文静 曲铭浩 徐希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0-144,共5页
研究不同时间氢等离子体处理(HPT)氢化非晶硅a-Si:H(i)钝化层对高效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效率>23%)性能的影响。发现适当时间的HPT可改善钝化效果提升电池性能,但过长时间的HPT可导致薄膜钝化效果变差,有效少数载流子寿命降低。分析认... 研究不同时间氢等离子体处理(HPT)氢化非晶硅a-Si:H(i)钝化层对高效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效率>23%)性能的影响。发现适当时间的HPT可改善钝化效果提升电池性能,但过长时间的HPT可导致薄膜钝化效果变差,有效少数载流子寿命降低。分析认为HPT时间过长,H原子进入到a-Si:H(i)薄膜层中,导致薄膜内部SiH2增多,微结构因子(R)增大,薄膜质量变差。并且,适当时间的HPT改善太阳电池性能的幅度有限,而过长时间的HPT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却很明显。因此,针对高效率的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应对钝化层沉积之后的HPT工艺进行谨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异质结 太阳电池 PECVD 氢等离子体处理 钝化
下载PDF
基于平面硅的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表面减反膜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少文 孙喜莲 +2 位作者 林本才 黄海宾 周浪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8-255,共8页
目前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大多采用刻蚀绒面来减小光学损耗,但该方法工艺繁琐,且重复性和后期镀膜均匀性不佳;同时,绒面增加了载流子的传输路径和复合概率,限制了电池性能的提高。本文利用太阳电池模拟软件OPAL和光学膜系设计软件TFCalc,... 目前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大多采用刻蚀绒面来减小光学损耗,但该方法工艺繁琐,且重复性和后期镀膜均匀性不佳;同时,绒面增加了载流子的传输路径和复合概率,限制了电池性能的提高。本文利用太阳电池模拟软件OPAL和光学膜系设计软件TFCalc,以平面硅为衬底,设计了一种双层TiO_(2)/SiN_(x)减反膜。考虑到太阳光谱分布和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本文以加权平均光学损耗作为评价函数,将TiO_(2)/SiN_(x)双层减反膜与玻璃、衬底作为一体进行了优化,并将本文设计的减反膜与绒面硅上单层ITO减反膜的加权平均光学损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绒面硅上单层ITO减反膜相比,所设计的双层减反膜的加权平均光学损耗更小,为4.69%,较单层ITO减反膜减小了1.97个百分点,且吸收损耗显著降低。本文研究为平面硅替代绒面硅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ITO 平面 TiO2/SiNx 光学损耗
原文传递
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表面三层减反膜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施凯莹 韩少文 +1 位作者 林本才 孙喜莲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04-211,共8页
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表面的减反层是ITO薄膜,其低的紫外透过率、高的近红外光学损耗限制了电池效率的提升。为此,本文设计了三层减反膜来减小ITO薄膜的光学损耗。利用光学薄膜膜系设计软件TFCalc、光线追迹程序(OPAL 2)和太阳电池模拟软... 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表面的减反层是ITO薄膜,其低的紫外透过率、高的近红外光学损耗限制了电池效率的提升。为此,本文设计了三层减反膜来减小ITO薄膜的光学损耗。利用光学薄膜膜系设计软件TFCalc、光线追迹程序(OPAL 2)和太阳电池模拟软件PC1D对三层减反膜的光学性能和相应电池的电学性能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并对折射率色散效应、晶硅表面形貌以及各膜层的厚度容差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考虑折射率色散效应的三层减反膜比ITO薄膜的寄生吸收更小,减反射带宽更大;绒面硅表面减反膜比平面硅表面减反膜的加权平均光学损耗降低了2.43个百分点,相应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转换效率分别提高了0.82 mA/cm2和0.34个百分点;减反膜中低折射率的SiOx膜层具有更大的厚度容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三层减反膜 ITO 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加权平均反射率 光学损耗
原文传递
磁控溅射法制备NiO_(x)及单面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6
作者 李银龙 孙云 +5 位作者 杨旭东 周志强 刘芳芳 李锋 宋登元 刘玮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197-4204,共8页
NiO_(x)为宽带隙p型半导体材料,其能带结构更适于用作c-Si(n)异质结空穴传输层.为了简化问题,本文研究了NiO_(x)与Si构成的单面异质结无背场太阳电池,其结构为Al栅/ITO/NiO_(x)/Si O_(x)/c-Si(n)/Si O_(x)/Al.通过研究不同溅射参数下NiO... NiO_(x)为宽带隙p型半导体材料,其能带结构更适于用作c-Si(n)异质结空穴传输层.为了简化问题,本文研究了NiO_(x)与Si构成的单面异质结无背场太阳电池,其结构为Al栅/ITO/NiO_(x)/Si O_(x)/c-Si(n)/Si O_(x)/Al.通过研究不同溅射参数下NiO_(x)材料的光学、电学及能带结构,分析NiO_(x)/c-Si异质结的载流子输运及界面复合机制.研究表明异质结价带失调值ΔE_(V)的势垒高度及界面态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结合实验与AFORS-HET软件仿真结果,本研究提出提高器件性能的两个途径:一是降低NiO_(x)/c-Si价带失调值ΔE_(V)及界面态密度;二是提高发射区NiO_(x)受主浓度,增强内建电场.本文为研究新型高效NiO_(x)/c-Si异质结太阳电池提供参考并指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磁控溅射 NiO_(x) 价带带阶 载流子输运 界面复合
原文传递
非晶硅对MoO_x/c-Si异质结太阳电池器件的影响
7
作者 陈涛 刘玮 +3 位作者 戴小宛 周志强 何青 孙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70-1874,共5页
室温下电子束蒸发沉积氧化钼(MoOx)薄膜呈非晶态,光学带隙约为3.6 eV,与单晶硅表面构成MoOx/c-Si异质结并具有钝化作用,但明显低于i∶α-Si∶H钝化。ITO/MoOx/i∶α-Si∶H/n∶c-Si/i∶α-Si∶H/n+∶α-Si∶H/Al太阳电池结构,既有晶... 室温下电子束蒸发沉积氧化钼(MoOx)薄膜呈非晶态,光学带隙约为3.6 eV,与单晶硅表面构成MoOx/c-Si异质结并具有钝化作用,但明显低于i∶α-Si∶H钝化。ITO/MoOx/i∶α-Si∶H/n∶c-Si/i∶α-Si∶H/n+∶α-Si∶H/Al太阳电池结构,既有晶硅前后表面钝化,又增加了背电场层,适当的MoOx厚度可获得电池的最高效率(15.5%);若取消晶硅表面i∶a-Si∶H钝化,与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电池类似,硅的前表面复合增大,电池效率降为11.5%;若取消背表面i∶a-Si∶H钝化及背电场材料n+∶a-Si∶H,电池效率急剧下降到8.3%,这表明背表面钝化及背电场,对MoOx/c-Si异质结太阳电池特性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对高效器件制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钼 晶硅异质结 HIT 钝化 太阳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